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买卖价差和交易深度的日内模式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研究,以此来考察市场的短期流动性。研究结果表明:沪深股市日内相对价差与日内交易深度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相对价差与股票价格和交易量呈负相关,与波动性正相关;深度与交易量呈正相关,与波动性负相关。流动性受股票价格的影响最大,受波动性的影响次之,受交易量的影响较小。鉴于中国股票市场整体流动性水平相对不足的实情,我们认为中国股票市场有必要从交易制度层面进行变革,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市场监管,适当的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市场流动性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选取了754名小学三年级的儿童及其母亲和祖父母作为被试考察了祖父母教养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以及儿童内外化问题行为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受教育水平高且身体健康状况好的祖父母对孙子女的养育水平更高;(2)祖父母养育与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及同伴拒绝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祖父母心理控制与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儿童的同伴接纳呈显著负相关,与儿童的同伴拒绝呈显著正相关;(3)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与儿童的同伴接纳呈显著负相关,与儿童的同伴拒绝呈显著正相关;(4)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在祖父母养育和同伴接纳之间,在祖父母心理控制与同伴接纳之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5)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在祖父母养育和同伴拒绝之间,在祖父母心理控制与同伴拒绝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会计稳健性及信息不对称对股权再融资公告效应的影响,采用应计计量法和内生收益率波动分别衡量会计稳健性和信息不对称。研究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与再融资公告后累计超额收益率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即会计稳健性水平越高,则SEO负效应的程度越小;同时发现信息不对称与SEOCAR之间在10%水平上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但并未发现会计稳健性对于减弱信息不对称给再融资公告效应带来的影响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2010年,中国在上市公司中逐步推广实施内部控制规范,并严格企业内部控制有关法规、监督与审查.然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同会计稳健性之间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为了确保会计稳健性的发展,对2010-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公司财务信息及应计项目—现金流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原具有内控缺陷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得到较大提升,甚至优于原内控正常企业.从而表明,通过加强外界监督、审查及对企业内控披露力度,会促使原来具有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通过提高内控质量的方式来减少报告的不确定性,加强对外披露信息的可靠性,提高合作效率,减少代理冲突.  相似文献   

5.
对142家标普500成分企业在Twitter上发布的信息进行语义分析, 将其分为企业形象提升类信息与非形象提升类信息, 实证分析了两类信息与企业股票交易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并检验了两类信息之间的交互作用, 研究发现: 企业形象提升类信息有效地提高了投资者的感知价值, 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 与股票交易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非企业形象提升类信息多为中立信息, 过多地占用了投资者处理企业形象提升类信息的注意力资源, 不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 显著地削弱了企业形象提升类信息与股票交易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并且与股票交易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能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评价指标,对2013—2015年沪深两市能源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并运用SPSS分析工具实证检验了能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能源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总体有所改善,但披露水平仍待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公司成长速度、资产负债率、第一大股东为国有法人、股权制衡度正相关,与管理层持股比例负相关。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产能过剩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抑制相关行业产能过剩的政策措施已进入实施阶段。以中国2007—2012年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考察金融生态环境和债务治理因素对企业产能利用的影响。研究发现:(1)公司所在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越好,其自身的产能利用率越高、产能过剩的可能性越低;(2)公司财务杠杆与企业产能利用效率正相关,与企业产能过剩的可能性负相关,相反,银行贷款、债务期限结构则与企业产能利用效率负相关,与企业产能过剩的可能性正相关;(3)与国有产权相比,民营产权一方面加强了金融生态环境、财务杠杆对企业产能利用效率、产能过剩的正面效应,另一方面降低了银行贷款、债务期限结构对企业产能利用效率、产能过剩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框架下,选取212家医药生物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考察6个公司特征与信息披露指数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赢利能力、公司规模与信息披露指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其中赢利能力是最重要的因素;财务风险与信息披露指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流动性、是否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公司控股强弱与信息披露指数的关系不显著,但公司控股强弱与信息披露指数间存在负相关。指出医药生物业上市公司应通过提高赢利能力水平、保持适当的债务比例、维持较好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来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并针对国有控股程度与信息披露指数负相关这一现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在沪深主板上市公司实施为背景,基于薪酬契约理论,选用2012年内部控制信息数据为研究样本,描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行业特征,通过构建OLS回归模型,探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高管薪酬之间的关联关系.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其高管薪酬水平存在一种倒置现象,即相对于未披露其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那些披露其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具有更高的高管薪酬水平;同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2010年3月-2015年12月的数据,检验了分析师评级调整窗口期股票的累计超额收益与之前10个交易日股票的异常买空、卖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分析师上调评级窗口期股票的累计超额收益与之前10个交易日的异常买空不相关,但分析师下调评级窗口期股票的累计超额收益与之前10个交易日的异常卖空显著负相关,表明买空一方的信息总体上并非源自于分析师的知情交易,但卖空一方的信息明显包含分析师的知情交易;此外,随着卖空交易量或券商规模的加大,分析师下调评级窗口期股票的累计超额收益与之前10个交易日的异常卖空呈更加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券商声誉机制在约束分析师"泄密"行为方面并未发挥有效作用.研究结论为资本市场加强对券商、分析师及投资者的有效监管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