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胜利油田发电厂1、2号机的除灰系统原设计为水力除灰,其主要工作流程是将除尘器收集下的粉煤灰按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后形成浆液,浆液流至一期渣浆池,通过渣浆泵输送至灰场.水力除灰不仅耗水量大、综合电耗高,而且灰渣回收利用用途小、价值低.随着国家“禁实”的开展以及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的不断开发,粉煤灰做为多种新型建筑材料主要原料和其它材料(如油田钻井固井),其用途和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供不应求.为此,我厂决定对原设计的水力除灰方式改为气力输灰,并实现系统的集中控制.  相似文献   

2.
以磨细粉煤灰厂新增分选方案为例,探讨了商品粉煤灰生产的最佳技术途径。现有磨细灰厂,通过新增分选设备可增加处理能力,提高产品档次;现有分选灰厂,通过新增磨细设备可将粗灰加工成符合现有Ⅱ级粉煤灰标准的产品;不同厂家不同品质的分选粗灰对磨细系统产量的影响不同,在分选与磨细系统的技术参数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匹配。  相似文献   

3.
永安火电厂是我省大型的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为35万千瓦,年耗煤126万吨,年排灰量30万吨,排出的粉煤灰采用灰浆泵输送至贮灰场,每年需占用20万M~3的灰库,这样既占用场地、资金,又污染环境。我厂根据变废为宝、保护环境、增加经济效益的宗旨,把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列入了议事日程。85年组建了粉煤灰浮选车间,86年又投资52万元建立了造碳厂,93年成立了粉煤灰开发贸易公司,成为永安电厂所属的独立进行科研、生产、营销活动的集体企业。八年来,粉煤灰加工利用产值共达1702万元,创利润280万元,粉煤灰利用率从87年的16%,递增至93年上半年的60%,减少粉煤灰占用库容节省建筑费210万元,减少灰渣运至灰坝的运费208万元。87、  相似文献   

4.
1引言灰渣综合利用是洁净煤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华能福州电厂两台350MW燃煤机组每年排放灰渣量约45万吨。自从1989年投产以来,广泛综合利用粉煤灰,利用率为26%,其中1996年达到50%。几年来开发了许多新的技术途径,特别是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应用粉煤灰技术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为今后进一步推广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华能福州电厂粉煤灰收集系统及其特性该厂2X350MW机组的锅炉各配有两室三电场除尘器,且有飞灰真空收集系统及压力输送打包等设备,提供了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物质基础。粉煤灰按粗、细分级收集后分别送入粗灰收集仓和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文章旨在通过研究智能电厂整体平台架构,对智能电厂各应用系统的数据采集及系统集成进行分类并提出融合方式,为智能电厂的系统与大数据平台集成融合提供参考方案。  方法  首先阐述智能电厂四大层次的划分,进而根据安全分区要求对应用系统的数据进行采集集成,以大数据平台数据库为核心进行交互,最后按照划分的三类集成类别分析智能电厂各应用系统的方案。  结果  智能电厂目前架构体系的分析整合以及数据采集和应用系统的集成极大地提高了大数据平台的效率及智能化水平。  结论  随着智能电厂在国内电力行业逐步推广应用,根据项目需求提前进行技术调研及规划更有利于搭建高集成度的智能一体化平台,有利于大数据分析及交互。  相似文献   

6.
火力发电厂的飞灰的输送型式常采用气力输送,叙述了某2×1 000 MW机组燃煤电厂采用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和双套管气力输送系统进行飞灰输送的技术经济分析结果,为同类型机组的气力除灰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2021,(8)
综合应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仿真技术等设计了太阳电池智能制造人才实训平台,并对该实训平台进行搭建。太阳电池智能制造人才实训平台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构建了知识资源池,实现了实训人员的在线教育、人才分析和素质评估;通过实训平台对实训人员进行智能设备、自动化系统、数字化系统等相关的实训,提高实训人员的经验知识、综合技能和实践能力;最后通过智能制造车间真实案例的现场模拟实习,深化了解车间的真实运作模式,培养实训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太阳电池智能制造人才实训平台的搭建可为智能制造背景下人才的教学和培养提供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8.
大型火力发电厂粉煤灰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型火力发电厂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煤灰,长期积存堆放,污染环境、占用土地.华能德州电厂通过研究实践,采用粉煤灰分选技术,生产出市场前景广阔的建材原料-微珠,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实现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9.
粉煤灰在玻璃工业中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忠友 《节能》1997,(8):41-42
粉煤灰在玻璃工业中的利用山东轻工业学院梁忠友1前言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所排出的主要工业废渣。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粉煤灰的排放量与日俱增。近些年来国内虽开展了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用粉煤灰为原料制砖、水泥等,但利用的总量有限,仍有相当数量的粉煤灰未得...  相似文献   

10.
<正>截至2015年7月1日,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验收专家组分别在国网泰州、扬州供电公司,对扬泰区域互备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建设资料、系统硬件、基础平台、系统应用进行了现场验收,并进行了区域互备系统解列试验和DTS演练,系统基础平台及各大应用模块均符合技术要求,这标志着区域互备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通过现场验收并投入使用。近年来,电网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智能电网、特高压等新技术不断发展,电网调度的可靠性和连续性要求日益  相似文献   

11.
祁峰  廉文然 《节能》1996,(1):28-30
本文介绍的唐山陡河电厂除灰系统通过技术改造,使排送的灰渣浆浓度提高1倍,取得了较大的节能效果以及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评述了我国燃煤火力发电厂除灰系统现状及技术改造节能降耗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2.
结合秦岭电厂二灰场应急改造工程施工实践,介绍了在软弱沉积灰基上填筑粉煤灰坝的施工特点和施工方法以及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对同类工程施工有重要参考价值,为研究和发展粉煤灰筑坝技术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黄岛电厂利用粉煤灰筑坝工程,对粉煤灰的物理、化学、力学特性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试验.它具有容重低,含水量大,抗剪强度、透水性较强和中等压缩性等工程特性.利用粉煤灰做为灰坝材料设计坝的断面,经过平面稳定渗流计算和坝坡稳定计算,其结果均能满足坝的安全要求.为粉煤灰的利用提供一种途径和尝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北京市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资源综合利用方针政策,把粉煤灰利用作为资源综合利用的突破口来抓,制定了扶持政策,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在灰渣逐年增加的情况下,1986年产灰64.97万吨,1989产灰79.33万吨。粉煤灰利用率由36.96%上升到59.95%,利用量由24万吨/年提高到47.56万吨/年。粉煤灰主要用途有:生产加气砼块,墙体材料等建材制品,占总利用量的52.13%;用于筑路占32.5%;磨细灰用于生产砼建筑构件占5.45%;原灰用于水泥混合材、砂浆等占9.97%。粉煤灰利用为首都城市建设和建筑节能提供了重要原材料,节省了烧粘土砖所需大量土地资源,减少了粉煤灰对环境的污染,取得了  相似文献   

15.
煤粉锅炉除渣系统的节能改造济南北郊热电厂李惠峰1煤粉锅炉除渣系统改造的必要性煤粉锅炉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是粉煤灰和炉渣,传统的处理方法是用水力将其冲至贮灰场,这种除灰(渣)方式存在着系统复杂、投资高、维护费用高、能耗高、占用农田、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在...  相似文献   

16.
胡荣华  王昕 《江西能源》2013,(4):94-96,107
当前,火力发电厂电站建设装机容量不断增大,烟气排放量也随之增大,但现行环保政策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为电厂必须实行全烟气脱硫,所以湿法烟气脱硫环保技术(FGD)被广泛应用于各大、中型火力发电厂。随着脱硫系统不断增大,该系统耗电量也不断增加,660MW机组脱硫系统耗电率约为0.7%。景德镇发电厂通过对脱硫系统循环泵、氧化风机优化及开展小指标竞赛等一系列调整后,脱硫系统厂用电率下降约0.1%。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于高质量电力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为了最大程度满足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火力发电厂只能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一定程度忽视了对火力发电厂的日常管理监督工作,导致了热力系统的耗能过大,这样不利于电力企业稳定持续的发展。将进一步对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节能技术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为同行业者提供科学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火电厂环保设施智能化诊断平台开发为背景,介绍了平台的框架结构、应用功能的实现方法和工艺设备的智能诊断与现场工况的操作指导。该平台的技术核心以大数据分析方法,对提高火电厂环保系统的运营水平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针对火力发电厂的智能发电及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先阐述了智慧电厂与智能发电的研究方向,如燃烧控制实现智能化、电厂巡查实现智能化、燃料信息互动实现智能化等等,然后又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关键技术,如智能燃烧控制技术、智能巡检技术和智能预警、诊断技术,通过以上技术,促使电力行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上海市电力工业局是能源部所属的大型企业。目前全局共有6家火力发电厂,其中烧煤机组269.88万千瓦,年排灰188.3万吨。大电厂排放的粉煤灰既是废料,又是一种资源,综合利用粉煤灰是治理“三废”。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有益于人民的大事。上海的部属电厂,从1956年就开始对粉煤灰进行综合利用。尤其是近10年来,坚持“利用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