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研究饲养密度对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笔者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分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基质为500 g(水分为70%),A组每个重复投放800只(1600头/kg);B组每个重复投放700只(1400头/kg);C组每个重复投放600只(1200头/kg);D组每个重复投放500只(1000头/kg);E组每个重复投放400只(800头/kg);F组每个重复投放300只(600头/kg)。投放的黑水虻为5日龄幼虫。使用麦麸混合餐厨垃圾调节作为基质,环境温度为22~28℃。试验结束时,分离8日龄幼虫和虫粪,分别称重。结果表明:(1)饲养密度从1600头/kg降至1200头/kg时黑水虻成活率、平均个体重、料重比均显著提高;而饲料有效转化率显著降低。(2)黑水虻幼虫对干物质、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的营养物质利用率依次为A组>B组>C组>D组>E组>F组,且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养密度为1600头/kg的黑水虻幼虫营养物质利用率最好;饲养密度为600头/kg的黑水虻幼虫营养物质利用率最差。饲养密度越高,黑...  相似文献   

2.
蝙蝠蛾多毛孢感染拉脊蝠蛾幼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海峰 《四川草原》2005,(5):15-16,40
用不同生活期的蝙蝠蛾多毛孢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固培菌丝体和液培菌丝体作为感染源,采用四因子组合试验方案,对4龄拉脊蝠蛾幼虫进行侵染。结果表明:温度为10 ̄15℃时,对蝙蝠蛾多毛孢感染拉脊蝠蛾幼虫最有利,分生孢子感染拉脊蝠蛾幼虫的几率最大,分生孢子+液培菌丝体组合是感染拉脊蝠蛾幼虫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着重从狄斯瓦螨依赖度极高的食物着手,较全面地比较了4种蜜蜂幼虫血淋巴中与螨繁殖高度相关的营养物质含量差异。结果显示,对狄斯瓦螨吸引力(繁殖力)最弱的中华蜜蜂工蜂幼虫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幼虫,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者;对狄斯瓦螨吸引力(繁殖力)最高的中华蜜蜂雄蜂幼虫血淋巴中,Cu元素和维生素E(生育酚)含量是4种幼虫中最高的,分别与其他3者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证实,与螨繁殖相关的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与螨寄生特性具有高度一致性,这为进一步分析螨的营养需求和寻求从营养上抑制螨繁育的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生活期的蝙蝠蛾多毛孢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固培菌丝体和液培菌丝体作为感染源,采用四因子组合试验方案,对4龄拉脊蝠蛾幼虫进行侵染.结果表明温度为10~15℃时,对蝙蝠蛾多毛孢感染拉脊蝠蛾幼虫最有利,分生孢子感染拉脊蝠蛾幼虫的几率最大,分生孢子+液培菌丝体组合是感染拉脊蝠蛾幼虫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5.
门源草原毛虫幼虫发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林  江小蕾  王刚 《草业学报》2005,14(2):116-120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青海高寒草甸地区优良牧草的主要害虫门源草原毛虫幼虫的发育特性.结果表明,门源草原毛虫幼虫虫龄划分为雄虫6龄,雌虫7龄.头壳宽与摄食量为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而头壳宽与体重,虫龄与头壳宽、体长、体重均呈显著的指数关系;头壳宽与体长,虫龄与摄食量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草原毛虫的相对生长率随虫龄增大只是略有上升,生长率较恒定.门源草原毛虫一生取食紫羊茅植物的食量约为1 700 mg(干重).草原毛虫的相对生长速率(RGR)为0.03~0.08 mg/(d·mg),相对取食速率(RCR)为14.9~1.2 mg/(d·mg),近似消化率(AD)为23%~95%,净转化效率(ECD)和毛转化效率(ECI)分别为0.28%~11%和0.26%~4.2%.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776头青海门源地区杂种荷斯坦牛和本地黄牛体尺、体重及生长发育规律.[方法]Mitscherlich、Bertalantty、Logistic和Gompertz 4种生长曲线拟合.[结果]杂种荷斯坦牛的体高、体长、胸围及体重4个性状生长曲线用Compertz模型描述拟合效果最好;本地黄牛的体高和胸围生长曲线采用Mitscherlich模型较理想,体长采用Bertalantty模型较理想.在目前农家放牧饲养条件下,杂种荷斯坦牛生长拐点在5月龄140.22 kg体重,成熟体重为381.2 kg.本地母黄牛生长拐点分别为10月龄,106.8 kg体重成熟体重为290.2 kg.[结论]利用荷斯坦牛冻精改良门源本地黄牛,荷黄杂一代的体尺体重都有较大提高,并且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
蓖麻蚕是一种体型较大的泌丝昆虫,可全年人工饲养,除生产绢纺原料外,还是很好的昆虫食品资源。在对23个蓖麻蚕品种5龄幼虫、蛹、蛾的主要营养组分含量进行测定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适合食用开发的专用蓖麻蚕品种。对23个蓖麻蚕品种蚕体营养品质进行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蓖麻蚕5龄幼虫、蛹、蛾营养品质的主要指标为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维生素含量、微量元素含量、氨基酸含量。23个蓖麻蚕品种基于5龄幼虫营养品质的综合得分,排列前3位的品种是桂B、广白黄、B2,这3个品种可作为蓖麻蚕幼虫食用开发的专用品种;基于蚕蛹营养品质的综合得分,排列前3位的品种是南一、红蚕、广白黄,这3个品种可作为蓖麻蚕蛹食用开发的专用品种;基于雌蛾和雄蛾营养品质综合得分,排列前3位的品种分别是花白、B2、白友,681、南一、小花白,可分别作为蓖麻蚕雌蛾、雄蛾食用开发的专用品种。上述可作为蓖麻蚕食用开发的品种,其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蓖麻蚕品种。  相似文献   

8.
青海虫草蝠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严林 《草业科学》2001,18(4):57-59
运用青海蝠蛾幼虫3年的调查资料,通过Iwao平均拥挤度、Taylor幂法则和聚集度指标等7种方法,分析测得青海虫草蝠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确定了最佳抽样方法为“Z”字型抽样。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黑水虻幼虫粉对育肥猪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选取72头初始体重相近且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3组,按照等能等氮的原则,在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4%和8%的黑水虻幼虫粉,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进行为期46d的试验(其中预试期4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黑水虻幼虫粉显著提高了有机物的消化率(P<0.05),而添加8%黑水虻幼虫粉显著降低了粗蛋白质的消化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黑水虻幼虫粉显著增加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葡萄糖的含量(P<0.05),但显著减少了血清中尿素氮的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黑水虻幼虫粉显著增加了血清中缬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总必需氨基酸的含量(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在饲粮中添加4%黑水虻幼虫粉,可调控机体与氮代谢和糖代谢相关的血清生化指标,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改善机体氨基酸平衡,说明黑水虻幼虫粉可作为新型优质蛋白质原料应用于育肥猪饲粮中。  相似文献   

10.
胶原蛋白是肉基质蛋白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胶原蛋白含量是影响肌肉柔嫩度的重要因素。本试验旨在研究肌肉中的胶原蛋白含量随体重的变化规律和营养水平、性别对肌肉中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 ,从而为提高猪肉品质提供相关依据。1 材料和方法1 1 试验动物 选择体重 2 0kg左右的长×荣二元杂交猪 96头 (公、母各半 ,公猪阉割 )。1 2 试验设计 设高低两个营养水平组 ,高水平参照NRC( 1 998)标准确定 ,低水平与中国西南地区专业户饲养水平接近。每组 48头猪 ,分 6圈饲养 ,3圈公 ,3圈母 ,共用 96头猪。试验从 2 0kg开始 ,1 0 0kg结束…  相似文献   

11.
黑水虻幼虫处理规模化猪场粪污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黑水虻幼虫在不同温度下处理不同含水量猪场粪污的效果,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25℃、28℃和30℃三种饲养温度,将育肥舍干清粪含水量调整为70%、75%和80%后接种4日龄幼虫,以不接种幼虫的不同含水量粪便作为对照,比较不同处理条件下幼虫的体重和体长变化、粪便减重率、猪粪形态和臭味变化。数据分析显示,处理中含水量为75%的粪便内幼虫体重、体长和粪便减重率高于含水量70%组(P0.05)。同时发现,同样含水量条件下28℃和30℃组处理粪便的效率优于25℃组,在第3~7天28℃组和30℃组间幼虫体重和体长差异不显著(P0.05),在9天之后30℃组幼虫体重显著低于28℃组(P0.05),但组间体长差异并不显著(P0.05)。在第9天(含水量70%和75%组)或第11天(含水量80%)后,幼虫停止生长,粪便臭气强度明显降低且减重明显。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8℃~30℃、粪便含水量为75%时猪场育肥舍粪污处理效率较高,粪便在第10天后即可结束处理。该方法具有操作步骤简单、处理成本低、易于推广运用等优点,可在降低畜禽粪污排放成本和减少养殖污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饲料工业》2019,(10):27-32
为探究不同水平的裂殖壶藻藻渣对黑水虻幼虫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将含0、10%、20%、30%及40%藻渣的日粮饲喂8日龄的幼虫(均重12.74 mg,体长6.33 mm),直到对照组幼虫末重约100 mg时结束试验,养殖周期共9 d,随后检测幼虫生长指标、概略养分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养殖3、6 d及9 d后,10%藻渣组幼虫体重及体长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养殖3 d后,20%、30%及40%藻渣组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0%、30%及40%组体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养殖6 d后,20%藻渣组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体长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0%及40%藻渣组体重及体长显著低于20%组(P0.05);养殖9 d后,20%组体重及体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0%及40%藻渣组体重及体长显著低于20%组(P0.05)。10%藻渣组的粗蛋白质与粗脂肪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0%、30%及40%藻渣组粗蛋白质及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脂肪酸组成显示,10%、20%、30%及40%藻渣组MUF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0%、30%藻渣组n-3 PUFA含量显著高于10%组。研究表明,黑水虻幼虫饲喂日粮中藻渣的适宜添加水平在10%以内为宜。  相似文献   

13.
应用常规分离培养法对不同季节的拉脊蝠蛾幼虫肠道内的细菌、真菌及放线菌菌群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拉脊蝠峨肠道菌群组成,以期发现优势菌群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为提高幼虫的成活率和侵染率提供基础信息。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从80头幼虫肠液中共分离出17个不同的菌群,其中细菌11个,真菌6个,放线菌2个。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刺蛾对桃树为害较严重,为害严重时不少叶片被食尽叶肉仅剩叶脉、叶柄,影响花芽分化,削弱树势。1虫态特征黄刺蛾成虫体长13~16mm,体色为黄色或褐黄色。老熟幼虫体背有两端宽中间窄的鞋底状淡紫色斑纹,体侧中部有两条蓝色纵纹。蛹椭圆形,黄褐色。茧灰白色,质地坚硬,形似雀蛋。绿刺蛾成虫体长15~16mm,头胸部绿色。前翅大部分绿色,基部褐色,近外缘黄色,后翅及腹部淡黄色。幼虫体长25mm,头略呈长方形,体黄绿色,头部黄褐色缩于前胸内,体上有毛瘤。腹部末端有4个较大的黑色毛瘤,腹面淡黄绿色。蛹长15mm,椭圆形,暗褐色,似树皮。2发生规律黄…  相似文献   

15.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是冬虫夏草菌侵染寄主蝙蝠蛾(Hepiahus spp.)幼虫而形成的虫菌复合体,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菌的寄主主要分布在蝠蛾总科8个属的60多个种内,这些蝙蝠蛾主要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的大部和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等地。本研究拟以采集自青海省化隆县境内的蝙蝠蛾卵为对象,明确温度与湿度互作条件下对蝙蝠蛾卵孵化的影响。在浓度为5%的PEG处理下,蝙蝠蛾卵的孵化率达89.5%,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浓度的PEG处理(P0.05)。随着温度的增加,蝙蝠蛾卵的孵化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5℃处理下蝙蝠蛾卵的孵化率最高,为86.0%,显著高于其它3个温度处理下蝙蝠蛾卵的孵化率(P 0.05)。温度与湿度互作对蝙蝠蛾卵孵化影响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温度和湿度共同处理条件下对蝙蝠蛾卵的孵化存在明显的互作关系(F=16.334,P=0.000)。在PEG浓度为5%、温度为15℃处理下蝙蝠蛾卵孵化率最高,达到89.5%,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 0.05)。尽管温度和湿度在蝙蝠蛾卵的孵化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除此之外孵化场所的地理位置、环境中的光照等因素可能也是影响蝙蝠蛾卵孵化的重要因素。综合考虑冬虫夏草寄主蝠蛾幼虫的生长对多种生态因子的响应,筛选出冬虫夏草优势寄主蝠蛾的生长条件,为冬虫夏草的人工抚育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连续两年(1990一1991年)在实验室和野外对门源草原毛虫(Gynaephorameny-uanensisYanetChou)1龄至6龄(雄性)或7龄(雌性)幼虫进行了观测,对头壳宽、体长、体宽、体重和趾钩数分别作了测定,统计比较。结果表明:幼虫头壳宽度是用于直接判别幼虫发育期的最有效的参数,并提出根据这一参数估测幼虫虫龄的方法,由头宽X预测虫龄Y公式为:Y=0.2944+2.0314X4(r=0.9826)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饲料中添加氯化钠对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生长性能及幼虫肠道、饲养基质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无添加氯化钠饲料饲喂的黑水虻为对照组,饲喂添加0.7%、2.0%氯化钠饲料的黑水虻为试验组。试验周期为6日龄幼虫至成虫产卵。对饲喂不同含量氯化钠饲料的黑水虻的生长性能指标、生长周期指标进行统计,并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研究黑水虻幼虫肠道及饲养基质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1)饲喂添加0.7%氯化钠饲料的黑水虻,体长、体重(除9日龄外)、饲料转化率、饲料利用率、料重比、幼虫鲜质量及总增鲜质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羽化时间以及产卵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P>0.05)差异。(2)与对照组相比,饲喂添加2.0%氯化钠饲料的黑水虻,9~18日龄幼虫的体长、体重均显著(P<0.05)降低;饲料减重率、表观消化率显著(P<0.05)降低,饲料转化率显著(P<0.05)提高,饲料利用率、料重比无显著(P>0.05)变化;脂肪含量显著(P<0.05)提高,幼虫的鲜质量、总增鲜质量及蛋白质...  相似文献   

18.
犬通过进食来满足其生殖、生长等代谢需要,了解和掌握犬所需要的营养和功能是科学养犬的必要前提,也关系到经济效益和动物福利的关键。1食物的营养及功能1.1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比例适当,将会最大程度的满足犬的生长需求。1.2蛋白质是犬体内除水分以外含量最多的物质,犬是杂食性动物,其食物中动物性蛋白质的含量应占食物总蛋白质含量的1/3,成年犬每天每千克体重约需要4.3g可消化蛋白质,其中动物性蛋白质不得少于1.5g。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硒都黑猪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性,研究体尺指标对体重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构建体重与体尺的最优回归模型,试验选取190日龄硒都黑猪167头,测量体重(Y)与体高(X1)、体长(X2)、胸围(X3)、腹围(X4)、臀长(X5)、臀宽(X6)、臀围(X7)等各项体尺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0.
鉴于研究冬虫夏草(Ophiocord yceps sinensis)生境资源保育和人工促繁技术的需要,在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东倾沟乡建立密集和稀疏2个冬虫夏草分布区域作为试验样地,分别设立2条研究土壤物理性质和草地植被的试验样带.结果表明:密集和稀疏2个冬虫夏草生长区域的草本植被群落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较低,蝙蝠蛾(Hepi-alus)幼虫喜食植物种类在植物组成中占多数;冬虫夏草密集区5~20 cm土壤容重为0.68 g·cm-3左右,容重小且土质疏松,土壤含水量为40%~50%,形成适宜冬虫夏草生长的土壤环境有利于蝠蛾病原微生物孢子萌发和生长;冬虫夏草密集区土壤呈弱酸性,pH值为6.3,土壤电导率值为150~200 μs·cm-1,较稀疏区略高;冬虫夏草密集区大于2 mm砾石含量占9.79%,0.05~2 mm砂粒占39.52%,相较于稀疏区土壤空隙度大、渗透性好,有利于蝙蝠蛾幼虫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