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寻求红花与掺伪红花的鉴别方法,为掺伪红花的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与结果通过经验鉴别、显微组织、理化反应、薄层色谱、灰分、吸光度及杂质等检测方法,观察了红花与掺伪红花的性状和组织特征,理化反应中掺伪红花检出钙盐和硫酸盐,薄层色谱中掺伪红花检出三个不同颜色的斑点。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可行,可供鉴别掺伪红花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临床对与中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某些贵重药材,由于价格昂贵,来源稀少,常发现以伪充真或掺伪现象。对此,除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外,经验鉴别也是不可缺少的方法,它简便易行,对鉴别药材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了6种贵重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方法,供药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
寻骨风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找出鉴别生药寻骨风的有效方法。方法 野外采集结合查阅文献、作显微及理化鉴别研究。结果 找出了药材的外观性状、其叶、茎及根茎及粉末显微特征与理化鉴别方法,并测定了其微量元素含量。结论 本项研究为寻骨风的真伪鉴别、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制订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毛冬青药材的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集不同地区的毛冬青药材,对药材粉末进行显微鉴别,发现其共同的显微特征;采用薄层方法对毛冬青药材进行薄层鉴别,用其特征性对照品及对照药材来进行比较。结果:显微鉴别显示多批药材粉末中均有淀粉粒、具缘纹孔导管、石细胞及晶纤维;薄层鉴别显示多批毛冬青药材在对照药材及IlexgeninA、毛冬青皂苷甲、毛冬青皂苷B1和毛冬青皂苷B2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本文所建立方法适用于毛冬青药材的鉴别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薄荷及其伪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找出鉴定薄荷和留兰香的最佳方法。方法:利用药材来源、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等鉴别方法对薄荷和留兰香进行对比鉴别。结果:找出了薄荷和留兰香在药材来源、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反应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结论:留兰香不能混充薄荷使用。  相似文献   

6.
香椿与臭椿的对比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香椿和臭椿的最佳鉴别方法。方法:利用药材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反应等鉴别方法对香椿和臭椿进行对比鉴别。结果:找出了香椿和臭椿在药材来源、外观性状、显微特征、理化反应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结论:香椿和臭椿不能混淆使用,必须分别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生药学研究,为大叶橐吾根的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植物解剖学方法包括粉末制片法和石蜡切片法,理化鉴别方法包括紫外吸收光谱法和薄层色谱法.结果:得到药材的性状特征、粉末及根横切面显微特征、紫外吸收光谱和薄层色谱的鉴别特征.结论:所得结果可作为此种药材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研究西红花及新伪制品黄花菜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方法 :采用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 ,参照准确的西红花和黄花菜标本,对西红花的新伪制品黄花菜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明显鉴别点。结果:归纳总结出西红花及新伪制品黄花菜的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方面的区别。顶端边缘呈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裂隙,在凹陷及褶皱处常附着有花粉粒,花粉粒呈黄色或红棕色,呈圆球形,是西红花最主要的性状鉴别点。结论:通过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别可以有效的区别以黄花菜伪制的"西红花",为西红花药材与目前常见伪品的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羚羊角与其人工伪制品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羚羊角及其人工伪制品进行药材性状,显微鉴别方面的鉴别比较。结果表明:人工伪制羚羊角外形与正品羚羊角相似,但两者间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仍有不同。其主要鉴别特征是羚羊角具“通天眼”,“骨塞”约占全长的2/3,而人工伪制品无“通天眼”“骨塞”约占全长的1/20。羚羊角表面比较粗糙。而人工伪制品表面光滑,可见人工打磨痕迹和细小气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皮寒药药材质量标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研究皮寒药药材性状特征、粉末显微鉴别特征,并以皮寒药对照药材和β-谷甾醇对照品为对照,研究建立皮寒药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采用药典方法检查药材水分、灰分含量,并在浸出物测定方法学研究后,选择测定该药材水溶性浸出物(热浸法)含量。结果:建立了皮寒药药材性状和粉末显微鉴别特征以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鹿衔草及其伪品红花鹿蹄草的鉴别方法。方法:分别对鹿蹄草、普通鹿蹄草、红花鹿蹄草从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叶横切面的显微特征、薄层鉴别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鹿蹄草和普通鹿蹄草与红花鹿蹄草原植物在叶形、叶面特征、花色、花萼形状等方面有显著区别;药材在叶形、花萼形状方面也有显著区别;在叶的横切面和薄层鉴别方面,鹿衔草及其伪品红花鹿蹄草亦有差异。结论:鹿衔草药材及其伪品红花鹿蹄草可通过原植物形态、性状、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扭肚藤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 采用性状鉴定、显微特征、理化鉴别等方法,显微鉴别包括茎及叶的横切面、组织粉末;理化鉴别增加了薄层鉴别. 结果描述了扭肚藤的生药性状、茎及叶的横切面构造、粉末特征;薄层鉴别检出东莨菪素. 结论研究结果为扭肚藤的药材鉴定、质量标准完善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鸭跖草的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以完善《中国药典》质量标准。方法 对药材进行性状描述;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药材粉末及原植物表面特征。结果 药材性状鉴别,总苞和果实在药材中存在完整,且鉴别意义较大,在进行药材性状鉴别时应增加其鉴别权重。粉末鉴别,主要以导管、非腺毛、种皮等为特征重点描述。结论 修订药典标准中鸭跖草的性状描述,并增加粉末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鉴别百合科黄精属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及易混品轮叶黄精[Polygonatum verticillatum(L.)All.]的方法。【方法】采用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方法对2种黄精属植物特征进行比较。【结果】二者在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化学大类成分方面均有差异,尤其可通过药材性状中根茎形状、断面特征,显微特征中根茎横切面皮层所占比例及维管束分布情况等作为鉴别要点进行区分。【结论】所得结果可作为二者的鉴别方法,亦为二者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性状鉴别、粉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认为莪术在外观上有环节及维束管呈点状,显微特征有非腺毛及螺纹导管等可与三七区别,二者理化特征不同,亦可区别。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的鉴别方法很多,通常可分为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以及理化鉴别等方法,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还是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法。以下是几种简单的经验鉴别法。1看外观1.1看药材的表面不同种类的药材由于用药部位的不同,其  相似文献   

17.
采用性状鉴别、薄层鉴别、显微鉴别等鉴别方法分别对秦岭柴胡根部和地上部分进行检视,为秦岭柴胡药材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龙胆药材的形态组织学特征。方法:对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的龙胆进行了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结果:通过性状鉴别研究发现,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龙胆药材在根的粗细及长短、表面特征和断面等方面有差异;经显微鉴别发现,龙胆药材的横切面特征主要通过外皮层、内皮层、裂隙和髓来加以区分,龙胆药材的粉末显微特征在外皮层碎片、内皮层碎片、草酸钙针晶、厚壁细胞和纤维这几个方面有区别,并绘制了清源产粗糙龙胆、玉溪产坚龙胆和河南产条叶龙胆的横切面组织详图、横切面简图及粉末图。结论:不同品种龙胆在外观形态和显微组织上有较大区别,而同一品种龙胆在不同产地因其生长环境不同而使其外观形态也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云南翠雀花(Delphinium yunnanense Franch.)进行生药学初步的研究,为其药材的鉴别及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药材性状特征为表面棕褐色,具弯曲纵纹及根痕;根头处残留叶柄残基及中空的茎基。主要显微特征根横切皮层有石细胞及纤维散在,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3束,呈放射状排列;粉末中淀粉粒较多,石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壁厚,纹孔明显。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和皂苷。薄层色谱中,四个不同产地药材在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在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重现性较好。结论初步制定了该药材质量标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羊开口药材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 采收不同产地的展毛野牡丹10批及野牡丹10批作为羊开口药材的来源.采用性状观察、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方法对羊开口药材进行定性检测,并对薄层色谱法的耐用性进行考察.结果 不同产地的羊开口药材具有相同的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特征.薄层色谱法的耐用性考察结果显示薄层层析效果良好.结论 所建立的羊开口(来源于野牡丹和展毛野牡丹)的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实用、结果可靠,可用于羊开口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