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红波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611-1612
目的探讨经胸骨上窝横切口行胸腺切除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经胸骨上窝横切口手术治疗的32例胸腺瘤合并MG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径路及围手术期处理等。结果术后9例患者发生MG危象,死亡率为6%,无1例患者因出血或无法完整切除胸腺而中转开胸。结论经胸骨上窝横切口行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导致神经肌肉兴奋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者发生肌无力危象,有较高的病死率。胸腺切除是治疗MG较为有效的方法,胸腺切除术后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的远妙效果。2008年1月-2011年3月我科采用胸腺切除术治疗MG患者3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术前术后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导致神经肌肉兴奋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者发生肌无力危象,有较高的病死率.胸腺切除是治疗MG较为有效的方法,胸腺切除术后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2008年1月-2011年3月我科采用胸腺切除术治疗MG患者3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术前术后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全红波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611-1612
目的 探讨经胸骨上窝横切口行胸腺切除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经胸骨上窝横切口手术治疗的32例胸腺瘤合并MG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径路及围手术期处理等.结果 术后9例患者发生MG危象,死亡率为6%,无1例患者因出血或无法完整切除胸腺而中转开胸.结论 经胸骨上窝横切口行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胸腺被认为是参与MG自身免疫的重要器官,胸腺切除是治疗MG有效方法,但有23.5%~50.0%患者术后因呼吸功能不全需要机械通气.1988年7月至1998年12月我科胸腺切除术后应用呼吸机超过24小时者5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手术全部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术中完整切除胸腺、胸腺瘤及纵隔脂肪的有14例。合并切除纵隔胸膜、心包、肺者4例。结果14例患者术后早期MG症状好转9例(64.3%),MG症状无变化4例(28.6%),1例(7.1%)患者于术后第1d发生肌无力危象,术后第3d出现十二指肠穿孔,最终死亡。结论对所有胸腺瘤并MG患者均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有利于提高胸腺瘤并MG患者的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后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王维化  王文凤  国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524-1525
重症肌无力(MG)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胸腺切除已成为治疗MG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发生的相关因素少有报道。回顾189例MG患者胸腺切除后的危象发生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胸腺瘤是前上纵隔最常见的肿瘤,约有30%的胸腺瘤可伴发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一种有效方法,但由于MG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若围手术期处理不好或不当,可明显增加患者术中、术后的手术风险,甚至会造成MG患者死亡。我院自1999—2003年12月共收治胸腺瘤患者23例,其中15例伴有重症肌无力,现就诊断围手术期治疗的一些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罗春生  罗显荣  杨俊  陈丽丽  薛琨  李刚 《江苏医药》2008,34(12):1228-1230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G)合并甲状腺疾病胸腺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MG合并甲状腺疾病23例中,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T)19例,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23例患者均采用胸腺切除术,单纯胸腺切除术者16例,同期行胸腺切除加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例,胸腺切除术后二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5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无MG危象的发生;发生肺不张2例.随访(8.76±5.68)年,术后MG完全缓解率为69.6% (16/23).5例HT于甲状腺切除术后完全停用抗甲状腺类药物;12例HT未切除甲状腺患者于MG术后8~12个月停服抗HT药,5例停药1年后因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游离甲状腺素升高而需再次服用丙基硫氧嘧啶(100 mg/d)治疗;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者术后8个月均停服了甲状腺素片.结论 全胸腺切除治疗MG合并甲状腺疾病的疗效满意,是否同时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要视患者自身情况来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小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病理特征及与临床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4月至2017年3月重症肌无力患者445例胸腺切除病理特征,对其中256例伴微小胸腺瘤胸腺病理特点进行分类并结合临床分型、年龄、术后危象发生与否进行分析.结果 微小胸腺瘤伴胸腺增生86例,50岁以下者多于50岁以上者,且女性多于男性;伴胸腺萎缩124例,50岁以下者多于50岁以上者,无性别差异;伴萎缩及滤泡增生30例,无性别及年龄差异;伴非萎缩非增生胸腺16例,均为女性,无年龄差异.256例患者,年龄16~64岁,其中6例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结论 微小胸腺瘤与MG发生相关,重视MG患者手术根治性切除胸腺并全方位病理取材,提高微小胸腺瘤检出率,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z gravis,MG)是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因乙酰胆碱受体(AChR)减少而出现传递障碍影响局部或全身横纹肌的一种慢性迁延、反复发作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时导致呼吸肌麻痹,危及患者生命。目前,胸腺切除治疗MG的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认可。2002年3月~2008年5月我科对8例Ⅲ~IV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施行胸腺切除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G)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28例MG患者行胸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总结MG的外科治疗效果、新的手术方法、围手术期处理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28例患者术后并发症5例(17.8%):危象3例(10.7%),死亡1例,死于呼吸道感染.本组术后平均随访5年,总有效率为89.2%(25/28).结论 外科手术切除胸腺是治疗MG的有效方法,新术式的选择、围手术期的处理和术后危象的防治是直接关系MG疗效、减少死亡率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3.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 (MG)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 6 3例胸腺瘤合并MG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完全切除 5 2例 (82 5 % ) ,无手术死亡。术后 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 6 9 4%、5 1 6 % ,非浸润性胸腺瘤组分别为 79 4%、5 8 3 % ,浸润性组分别为 46 7%、2 8 6 % ,Ⅰ和Ⅱ期分别为 76 9%、5 7 8% ,Ⅲ和Ⅳ期分别为 40 0 %、2 0 0 %。结论 胸腺瘤合并MG的预后与Masaoka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及手术切除的彻底性等明显相关 ,围手术期的处理和Osserman分型也影响手术的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胸腺切除已被公认为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一种方法,但术后不久会发生MG危象,有增加近期死亡的危险。本院收治4例结合治疗体会进行讨论。临床资料见下表: 讨论一、发生危象的原因: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病变部位在胸腺,患者胸腺内有异常的横纹肌样细胞,它可作为抗原而使血中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抗体可刺激胸腺上皮细胞,使之分泌过多的胸腺素,因而抑制神末梢乙酰胆硷的合成,从而产生MG症状。根据这一理论有人提出对难治型MG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在胸腺瘤合并MG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搜集胸腺切除手术的27例胸腺瘤患者的相关资料,对切除的胸腺瘤组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确定SIL-2R、IL-6在胸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SIL-2R细胞因子、IL-6在胸腺瘤合并MG的胸腺瘤组织呈高表达。结论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IL-6在胸腺瘤合并MG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李富  李标 《河北医药》2014,(20):3088-3089
目的探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的疗效对比效果。方法将125例MG合并胸腺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5),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切除胸腺,而观察组采用胸腔镜手术切除胸腺,比较2组手术观察指标、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缓解率为89.2%,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P<0.05)。结论与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治疗MG合并胸腺瘤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表现为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胸腺瘤是纵隔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15%~25%胸腺瘤患者合并有重症肌无力,而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约30%~50%有胸腺瘤[1]。胸腔镜胸腺次瘤切除作为冶疗MG的新的手术方法,安全  相似文献   

18.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治疗较棘手,严重时发生肌无力危象,病死率较高。1995年1月-2004年12月共手术治疗11例胸腺瘤合并MG的患者,3例术后发生MG危象,经及时诊断和处理,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手术是治疗胸腺肿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主要方法,而胸腺肿瘤合并MG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与愈后。本院胸外科自1984年8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胸腺肿瘤患者102例,其中43例合并MG,占42.15%,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涛  林鹏  胡晓  肖家荣  张舰  刘文 《贵州医药》2015,(3):230-232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表现为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横纹肌活动后病态疲劳,晨轻暮重,休息后改善,严重者可累及呼吸肌,威胁患者生命。对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目前普遍为胸腺扩大切除术[1]。自2004年6月至2013年6月,我科应用电视胸腔镜对89例重症肌无力病人行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