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安徽省外来入侵植物现状及与其他地区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经调查,首次报道安徽现有外来入侵植物93种(含3变种),隶属67属26科.分析了它们的原产地、生活型以及危害现状,结果表明:来自美洲和欧洲的最多,分别为52种、23种;草本植物88种,均已杂草化;恶性杂草有10种,有毒植物3种,其中豚草、毒麦、欧洲菟丝子、假高粱和节节麦已列为我国检疫杂草;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安徽外来入侵植物的数量和比例已居上游,是一个受外来植物危害较为严重的省份.  相似文献   

2.
徐向荣  陈京  徐攀  姚振生 《江西科学》2012,30(6):753-756
通过对桃红岭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等区域的外来植物的种类、生态环境、危害程度等项目进行调查,确定了外来植物种类的类型、生态状况、危害程度。通过调查表明桃花岭自然保护区有73种外来植物,可分为恶性杂草、区域恶性杂草、一般杂草、药用植物及中药材等5个类型,预防重点放在恶性杂草及区域恶性杂草的种类上。对于一般杂草,药用植物及中药材的外来种,应采取不同技术手段,合理进行防治,同时对该类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西安地区外来入侵植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野外调查和对大量文献的整理分析,初步确定西安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约有47种,隶属19科,其中有害检疫杂草1种。对这些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途径、外来物种入侵的形成机制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了评述,进而提出了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外来入侵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通过调查和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初步确定湖北省外来入侵植物有56种,隶属于20科41属,其中菊科的种类最多,有13种,其次是苋科和蝶形花科,分别有6种、5种.从来源看,有35种来源于美洲,其他种来源于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人侵植物中有杂草54种。包括2种被列为我国的检疫杂草。即豚草和毒麦.这些外来物种的入侵,特别是一些有毒或恶性杂草的侵入与蔓延.已对省内部分地区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对其传人途径、主要危害以及防治措施也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9,自引:1,他引:79  
经过调查和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确定北京的外来入侵植物有91种,隶属25科,来源于世界各地的入侵植物有66种,其中 5种为有害检疫杂草,另有25种来源于国内其他地区.并对这些外来植物入侵北京后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入侵的途径以及应该采取的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安徽淮北地区外来入侵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野外调查和参考有关的文献资料,安徽淮北地区现已知的外来入侵植物有31种,隶属于17科24属。其中的2个种,即豚草和毒麦,为我国检疫性杂草。许多入侵植物已对淮北地区的生态和经济造成危害。结合分析外来入侵植物传入淮北地区的途径,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外来入侵湿地植物,为中国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外来入侵种的控制和外来植物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野外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湿地外来维管束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生态类型、入侵途径、原产地以及危害程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中国湿地外来维管束植物有189种,隶属47科93属,其中睡莲科种类最多,占12.16%;有意引入的种类有167种,无意引入的种类有22种,美洲是中国外来入侵种的主要来源地;恶性入侵种有9种,严重入侵种有10种,局部入侵种有4种,一般入侵种有23种和暂无危害种有143种。【结论】中国外来湿地维管束植物生活型上以多年生草本为主,生态类型上以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为主,且大多是由人为有意引入的。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区外来入侵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经过三年的调查和查阅参考文献 ,确定长白山区外来的入侵植物共有 2 4科、5 0属、5 6种 ;来源于世界各地的入侵植物有 1 6科、36属、4 2种 ,其中 3种为有害检疫杂草 ;来源于国内其它地区的有 1 3科、1 4属、1 4种 .分析研究了外来入侵种对长白山区诸方面产生的影响及入侵的途径 ,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管理措施 .  相似文献   

9.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设立对濒危物种保育和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随着人为活动的增多,外来物种获得了更多进入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机会,可能会威胁到濒危物种保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片区的陕西长青和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外来植物的入侵现状,以及人为活动对外来植物扩散的潜在影响等。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共有外来植物156种,分属于42科、122属,其中外来入侵种共48种,隶属于17科、37属,占外来种总数的30.77%。恶性入侵类和严重入侵类分别有9种和14种;外来植物的种类数和个体数均与本地植物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外来种的种类数与海拔、离人类活动中心点的距离之间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暗示随着人为活动等干扰的加剧,研究区域已经遭受到较高程度的外来植物入侵,且这些外来植物已对本地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产生了显著负效应。综上所述,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控外来入侵生物,以减少其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濒危物种保育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于江苏、浙江和上海境内现有的647种杂草,统计了包括入侵能力、生活史、果实大小和数量、繁育系统和对水分环境适应方式等32个植物学和生态学性状.以这32个指标为基础,通过聚类分析将647种杂草分成11个类群.再以入侵能力为独立变量,其他31个性状为因子,应用SPSS13.0软件中的GLM和Bivariate分析模块,探讨了647种杂草作为整体和在不同类群中入侵能力与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如果将647种杂草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直根或块根、单性花、多年生、中生或阴生和花部两侧对称等性状的植物入侵能力较弱,而种子(或果实)数量多、生活史短、适生于阳生和湿生环境的植物往往具有较强的入侵性.但是,如果统计各类群中杂草入侵性与性状间的关系,发现在某个杂草类群中与入侵性关系密切的性状,在另外的杂草类群中不一定与入侵性有关.因此,不可能用某个统一的指标体系来评估不同生态适应对策的植物的入侵性.提出,要在特定区域开展外来植物入侵性的预测,首先应了解该地区的杂草有哪些生态适应类群,再判断目的植物更接近于何种杂草类群.  相似文献   

11.
重庆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经多年调查积累和资料查阅,发现重庆市有外来入侵植物46种39属21科.其中具有严重危害性植物3种(空心莲子草、凤眼莲和红花酢浆草),较严重危害性植物6种,一般影响植物37种.重庆已发现紫茎泽兰,应尽早清除,否则后果严重.同时简略讨论了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过程,危害作用,控制清除方法.  相似文献   

12.
秦皇岛市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地考察、文献词研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对秦皇岛市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来源地、入侵途径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秦皇岛市外来入侵物种共计32科67种。其中,外来入侵植物22科57种;外来入侵动物10科10种。分析了外来物种的入侵途径和入侵危害,提出了应采取的必要防范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井冈山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生长型、地理起源和风险等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该区现有入侵植物89种,隶属30科61属,菊科、苋科、豆科、茄科和大戟科为优势科,且1~2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植物占据多数;来源于美洲的种类最多;恶性入侵植物有15种,严重入侵的有22种,局部入侵的有17种,一般入侵的有26种,有待观察的有9种;在旅游活动频繁的地区,入侵植物分布较为集中,并呈蔓延趋势。本研究表明:目前井冈山地区的入侵植物种类较多,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形成了较大危害,当地管理部门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4.
厦门市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的分析、实地调研和专家咨询,整理了厦门市已入侵或值得警惕的外来植物名录,并结合前人在外来生物入侵的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厦门市的外来植物入侵现状,建立了适应厦门地区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厦门及其周边地区20种已入侵或可能构成威胁的外来植物进行了评价、分析,并为管理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物入侵对物种及遗传资源影响的经济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外来入侵物种对物种多样性产生的严重影响主要表现为排挤本地动植物,导致局部种群的消亡,造成局部高密度分布的稀有物种绝灭。外来入侵物种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种群破碎化,导致遗传漂变和近亲交配;本地种与外来种杂交,造成遗传污染;局部野生、原始种群消失,导致遗传材料减少。在定性分析生物入侵对我国物种及遗传资源影响的基础上,笔者以政府有关部门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报道为主要信息源,评估了2000年生物入侵对物种的潜在保留价值和作物遗传资源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表明:生物入侵对我国物种资源和作物遗传资源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7104.14万元和11028.4万元。  相似文献   

16.
山东昆嵛山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宏  董翠玲 《江西科学》2007,25(4):390-396
经过3年多的实地调查,确定昆嵛山外来入侵植物共35属,43种,隶属于19科。约占山东省入侵植物的67%。根据入侵程度不同,分为入侵种和潜在入侵种。分析了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机制,在昆嵛山的入侵现状、入侵特点、入侵途径和蔓延因素、入侵动态及某些本地物种的疯长现象,提出了防治建议,为昆嵛山的生态保护提供本底资料。  相似文献   

17.
开封地区主要外来入侵植物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开封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来源地、入侵机制、危害和防治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开封外来入侵植物共计24种,全部为草本,大部分原产美洲和欧洲;它们主要随人类活动传人,自身强大的繁殖能力、生态适应能力和传播能力以及本地环境条件的适宜性等使它们能够在本地自然繁衍和扩散;它们的入侵给开封的生态系统和农林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在进行防控的同时,还应注意积极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