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首条采用超低损耗光纤的超低衰减OPGW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首次制作成功的超低衰减OPGW。这种OPGW采用常规设计的全铝包铜线双钢管结构,在其中一根钢管光单元中置入24根SMF-28ULL超低损耗光纤(以下简称ULL光纤),另一根钢管光单元中置入12根ULL光纤和12根优选的SMF一28e+标准G.652D单模光纤。相关试验结果和分析表明ULL光纤可以用于制作超低衰减OPGW,在常用的通信和分布式拉曼放大波段上,ULL光纤比常规G.652光纤具有更低的衰减.应能成为超长站距通信站间的理想传输媒质。  相似文献   

2.
青藏±400kV直流联网工程OPGW光缆线路是中国第1条高海拔、超低温地区长距离架空通信线路、根据青藏工程的技术和应用难点,必须研制具有超低光衰减、超低温度附加衰减性能的OPGW光缆、通过试验选择超低损耗光纤和耐受超低温度的光纤油膏等新材料,通过新工艺设计光纤余长和应力应变特性,研制成功满足青藏工程要求的OPGW光缆,其光纤衰减≤0.18dB/km,平均衰减≤0.172dB/km,最低工作温度可达-60℃,在-60,-+80℃温度范围内.光纤附加衰减≤0.01dB/km。并研制成功满足低温要求的配套金具附件。该产品经青藏工程使用1年多,运行良好,避免了在海拔5000m高原上设置通信中继站,降低了运行、维护的困难和费用,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取得了中国高海拔、高寒环境下最长的无中继光纤通信系统应用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青藏地区高海拔、极端低温、巨大温差的恶劣自然环境严重影响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ground wire,OPGW)的损耗特性,并且威胁其长期安全稳定运行。为此,介绍在青藏直流联网工程中应用的高性能OPGW。该OPGW采用SMF-28 ULL超低损耗光纤及耐超低温纤膏研发定制而成,在-55 ℃低温环境下仍有良好的损耗特性,成功应用于翻越唐古拉山脉、距离长达295 km的世界最高海拔超长站距光纤通信系统。高性能OPGW的成功研制与应用,为青藏直流联网通信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后续工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证OPGW光缆生产过程、敷设过程和使用过程具有比较稳定的损耗特性和比较长的使用寿命,在OPGW光缆中,具备合适的余长是十分必要的。在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中没有对余长参数和测试方法作出规范,但余长合适与否,可通过应力应变试验和高低温循环试验来衡量。本文提供了OPGW光缆中光纤余长的理论计算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不锈钢管光单元作为OPGW光缆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决定OPGW光缆的性能.在实际生产中应通过相应工艺技术,提高不锈钢管光单元的质量性能.文章主要阐述了不锈钢管光单元中光纤余长以及油膏填充等方面的质量控制工艺.在OPGW光缆众多结构中,采用不锈钢管作为光纤单元是十分成熟的结构之一.其充分运用了不锈钢材料的物...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OPPC和OPGW光缆中氢气对光纤传输性能的影响。使用吸氢填充膏可以防止氢气导致光纤传输损耗增加,对光缆起到长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输电线路经常遭受雷击且雷击点无法精确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光偏振态的新型雷击点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OPGW内部通信光纤作为传感器,通过变电站一端的监测主机向光纤中发射稳定探测光,通过检测OPGW内部光纤中传输光的偏振态变化判定雷击点位置。并模拟了雷击OPGW试验,对雷击时OPGW内部通信光纤中传输光由于Faraday效应引起的偏振态突变信息进行研究,并采用改进奇异值算法结合小波分析方法提取雷击点处的偏振态突变量传到偏振解调设备中的时刻来进行故障点定位。多次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定位误差均≤1%,且不受传统定位方法中线路参数、行波波速等条件的约束,定位时只需OPGW内部通信光纤不受损坏,即可较准确地找出雷击点的位置,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为实际输电线路上的雷击点检测与定位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黄伟中 《华东电力》2004,32(10):19-22
根据输电线路大跨越工程档距大、悬点高的特点 ,比较了光纤复合地线 (OPGW )各种结构性能 ,从OPGW制造、光纤受力、配套金具、防振措施等方面分析论证了在大跨越工程中应用OPGW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输电线路经常遭受雷击且雷击点无法精确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光偏振态的新型雷击点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OPGW内部通信光纤作为传感器,通过变电站一端的监测主机向光纤中发射稳定探测光,通过检测OPGW内部光纤中传输光的偏振态变化判定雷击点位置。并模拟了雷击OPGW试验,对雷击时OPGW内部通信光纤中传输光由于Faraday效应引起的偏振态突变信息进行研究,并采用改进奇异值算法结合小波分析方法提取雷击点处的偏振态突变量传到偏振解调设备中的时刻来进行故障点定位。多次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定位误差均≤1%,且不受传统定位方法中线路参数、行波波速等条件的约束,定位时只需OPGW内部通信光纤不受损坏,即可较准确地找出雷击点的位置,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为实际输电线路上的雷击点检测与定位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BOTDR是一种新兴的可用于电力系统中OPGW光缆光纤应变监测的技术。探讨了基于BOTDR对OPGW内部光纤应力应变进行检测的方法,并利用BOTDR研究了OPGW内部光纤在不同拉力条件下的布里渊散射的频移变化,找出了BOTDR光纤可测应变的起点和与OPGW拉力的对应关系,通过试验发现同一OPGW内不同光纤的应变系数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
500 kV惠汕乙线光纤复合架空地线雷击断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东容 《广东电力》2004,17(5):67-70
输电线路上的避雷线主要用于防雷,将避雷线换成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一方面它既能防雷,又能实现光纤通信,比地埋光缆成本低得多;另一方面,在实际运行中,OPGW也会遭受雷击,造成断股事故。影响安全生产和电力通信。针对广东省500kV惠汕乙线OPGW断股情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雷击和0PGW铝合金股线熔点偏低,为此,提出今后提高OPGW防雷击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 是集通信光纤与架空输电线路避雷线于一体的地线, 既要满足光纤通信的技术要求, 也要满足作为地线所必备的特性要求, 包括机械强度、电气性能。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线路的2 个大跨越用OPGW选型设计, 建议采用层绞不锈钢管式结构, 在允许的情况下, 外层铝包钢单丝直径应不小于4.0mm。应从绞合单丝材质、外层单丝直径、直流电阻、热稳定校验和余长设计等5 个方面, 提高OPGW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是电力通信网的主要形式,而OPGW尚无有效的融冰手段,OPGW光缆一旦重覆冰后有可能会断裂,从而导致电力通信通道中断,危及电力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文章通过分析OPGW直流融冰的温升过程对光纤、纤膏及整体光单元的影响,得出OPGW融冰过程中光单元合适的控制温度,为地线融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特高压输电网对通信系统的运行指标有更高的要求,必须组织合理的通信方案和高可靠的通信路由才能实现。文章根据特高压电网的特性,研究了特高压电网对通信的需求,提出了通信网建设方案和路由选择要求,并论证了OPGW主要传输手段,提高OPGW的使用寿命是特高压电网的需求,进而研究了其主要工程技术,包括OPGW的结构选型、光纤的选用和防振方案等。  相似文献   

15.
OPGW作为一种电力特种光缆,在运行中易受雷击、覆冰、短路、外力损伤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断股、甚至断纤等故障,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文章以OPGW中的通信光纤作为临界点,提出了OPGW在各种典型故障下的断股、断纤修复技术,通过实施修复达到对故障OPGW的临时或永久修复,消除了电网运行故障及灾害导致的安全隐患,对推动电力光纤通信网络建设和保障智能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收集电力系统光纤通信无中继传输的情况,确定在500 kV大理变光纤通信工程中建设中继站,分析光缆经过地区的通信现状,以及架设OPGW光缆的线路环境情况,研究出一套光纤中继站选择方法,并应用于500 kV大理变光纤通信工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文章还介绍了光纤中继站电气、接地、土建等方面的设计情况,对将来电力系统光纤中继站的建设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中,对OPGW的外径有着严格的限制,由此也限制了OPGW内的光纤最大容纤数。为满足未来智能电网对光纤通信的要求,试制了一种新型的外径为200μm光纤,代替目前常规的外径为245μm光纤,以达到增加OPGW内光纤芯数的目的。在结构相同情况下,采用200μm光纤可使光纤数量增加三分之一以上,试制的OPGW样品各项性能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