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中东铁路原有站房建筑的调研,从再生设计的原则入手,从建筑的表皮再生层级材料、建筑色彩、建筑符号的角度,探讨了再生设计的手法,结合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旅客对站房建筑的时代需求,综合考虑遗留的原中东铁路站房建筑再生设计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合理利用原有站房建筑资源,延续中东铁路建筑文化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由于历史原因,中东铁路沿线城镇火车站周边一般都是历史街区或历史建筑聚集地,所以面临老城更新改造的巨大压力。本文以扎兰屯小镇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东铁路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从"时、空、人" 3个维度对其进行解读,运用无人机遥感数字化集成技术,结合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对其保护要素进行识别和响应,提出"活化再生"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策略,以期为中东铁路沿线城镇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俄国将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东线横穿中国东北地区,造就了中东铁路的形成。文章以中东铁路沿线上的滨州线松花江铁路大桥为研究案例,在介绍和分析历史背景和建构特点的基础上,剖析其对铁路沿线城市和哈尔滨城市格局演变的影响,梳理技术史在历时性和共时性维度的发展脉络,探讨滨江地带在景观美学和文化旅游方面上更广阔的提升路径,旨在为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的认知与评判、保护策略的选择与操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低温建筑技术》2020,(7):16-21
中东铁路沿线城镇拥有数量众多的城镇建筑遗产,在复杂的城镇化进程中面临自然侵蚀、人为改造甚至保护性破坏等问题。针对城镇建筑遗产保护现状及困境,文中引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以一面坡中东铁路建筑群为例,分析建筑遗产复杂系统的基本情况、系统构成和适应机制,并提出适应调控规划和保护规划策略,初步建立以交互性保护为特色的建筑遗产适应性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5.
历史建筑属于城市风貌不可或缺的构成成分,属于城市历史文脉的充分表现,严重影响着城市的未来发展战略。本文通过介绍吉林省德惠市概况、历史背景及中东铁路建筑遗产,分析德惠市中东铁路建筑价值,对德惠市中东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以大白楼为例展开探讨,旨在为相关人员基于吉林省德惠市概况、历史背景、中东铁路建筑遗产以及德惠市中东铁路建筑价值的吉林省德惠市中东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6.
《新建筑》2016,(5)
军事建筑是中东铁路沿线现存遗产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建筑,并且类型十分丰富。针对其不同的使用功能将干线的军事建筑分为军事营区建筑、防御性工区及小型驻扎营地、监狱与军警建筑、军事辅助建筑四种类型。通过对不同类型军事建筑的平面布局、空间构成及形态处理等的分析,力求揭示中东铁路军事建筑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7.
张军  刘大平  孙尧 《华中建筑》2015,(3):95-100
该文结合横道河子中东铁路建筑的现实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对横道河子中东铁路建筑群遗产价值进行分析,建立了横道河子中东铁路价值调研框架:包括概况、规模格局、建筑元件、结构、空间等,并借鉴层次分析法相关理论对其进行量化模式与分级保护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研究,对建筑技术史的侧重较少。通过解析铁路沿线至今保留的大量近代建筑遗产,可以揭示当时的建筑技术发展水平,了解当时较为先进的建筑构造技术、保温节能技术、建筑砌筑技术、屋架制作技术等。本文从近代建筑技术的历史价值、应用价值和技术与艺术统一这三个角度,较为全面地解析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始建于1898年,是当时修建中东铁路时为工程技术人员所建的集体宿舍,也是哈尔滨的重要历史遗存,有着极强的历史原真性。多年来,政府与学术界围绕它进行了多次的保护性复兴及更新探讨,但都由于种种原因而搁置,大部分街区建筑至今仍处于闲置与废弃状态。本文以全国城市规划竞赛与联合设计方案为例,从不同专业学生对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的理解与更新方案进行阐释,以期探索中东铁路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生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铁路客站站房建筑为例,提出了将被动式节能技术与主动式节能技术相结合运用到铁路客站建筑节能设计中的设计方法。从被动式节能的角度阐述了如何进行站房建筑规划节能设计与建筑前期方案设计,从主动式节能的角度分析了如何进行建筑节能技术及构造设计。  相似文献   

11.
薛林平  石玉 《华中建筑》2012,(3):163-169
火车站作为近代中国新出现的重要建筑类型,因其独特的政治文化背景而呈现出中西合璧、不拘一格的建筑风貌。这些火车站往往设计优秀、价值颇高,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域主义的现代建筑设计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该文以天津静海站为例,首先通过广泛查阅史料和现场调查,梳理其由规划到建设的建筑设计过程;其次,列举大量同期德国本土建筑及山东德式建筑实例对比归纳其建筑设计语言,试图其探索风格背后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2.
董强 《山西建筑》2010,36(25):229-230
参照现行施工规范、《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及本人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做好房屋建筑旁站监理工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监理旁站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具体阐述了旁站监理的管理方法,内容及工作方法,以指导旁站监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东铁路德惠站(窑门站)是中东铁路南满支线上的重要节点(三等站),其附属建筑包括:德惠火车站、站前兵营、大白楼、职工住宅等,东正教堂为其中一个标志建筑,文革时期遭到破坏,残损严重,本文着重介绍东正教堂修缮设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郦仲华  金祎 《华中建筑》2010,28(8):98-102
目前,我国铁路建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以此为契机,杭州也迎来了东站枢纽建设的高潮,如何将枢纽建设成为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是建设者们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看出杭州东站及其站前广场综合体的设计在这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16.
林蔚 《福建建筑》2006,(1):23-26
本文通过漳州东站的设计构思,阐述了建筑师对传统与现代这个主题的探索:通过传统与现代共性的比较,将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机融合,实现传统文化在新建筑中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成都东客站西站房屋盖设计为管桁架结构,下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屋盖钢结构吊装难度大、工期紧、土建结构复杂、施工条件不利等难点。针对施工特点与难点,详细介绍了大跨度钢结构逆作与换撑施工技术,并对结构施工的可行性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合理可行,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并可大大节约成本,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18.
铁路上海站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中的2个地上建筑:配套管理用房和北站房是北广场的界面与背景,共同塑造了城市新形象。通过松紧、收放的设计策略,使得这2幢房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与个性,践行了"以流为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9.
张军  刘大平  孙尧 《华中建筑》2014,(2):105-108
文章从中东铁路重镇横道河子历史街区的规划布局入手,探讨了自然条件对其规划结构的影响,分析了平面路网的树枝状格局特点,总结了街区空间开敝有序的特色,又从建筑形态的角度对横道河子镇的历史建筑进行了形态分类,从木构建筑和砖构建筑的细部处理探讨了俄罗斯民族风格对其的影响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横道河子镇的街区规划布局与建筑形态是时代发展、城市历史及民族审美倾向共同作用下的产物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鲍宁 《城市建筑》2014,(26):201-202
本文对杭州南站交通枢纽国铁站房和市政广场的两个流线换乘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国铁车站和市政广场枢纽的衔接换乘方式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建议,以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