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患者继发膝关节软骨受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7月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双膝关节ACL断裂患者50例,以受伤时间为分界值分为PB-ACL组(双膝ACL断裂先伤侧膝关节)25例、SB-ACL组(双膝ACL断裂后伤侧膝关节)25例,另选择单侧膝关节ACL断裂并行关节镜ACL重建患者25例为U-ACL组,比较3组关节软骨受损程度、部位及发生情况。结果 3组关节软骨受损程度及受损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B-ACL组与PB-ACL组胫骨内侧平台、胫骨外侧平台、股骨内髁、股骨外髁、股骨滑车受损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骨软骨受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ACL组与U-ACL组胫骨内侧平台、股骨内髁、股骨外髁受损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外侧平台、股骨滑车、髌骨软骨受损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B-ACL组与U-ACL组胫骨内侧平台、股骨外髁、股骨滑车受损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外侧平台、股骨内髁、髌骨软骨受损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胫骨内侧平台受损发生率均高于其他部位(P<0.05)。结论双膝ACL断裂膝关节与单侧ACL断裂膝关节胫骨内侧平台受损发生率均较高,其他关节受损程度和发生情况等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临床证实的膝关节骨挫伤患者MRI影像资料。结果:骨挫伤部位为单纯胫骨上端12例,单纯股骨下端7例,单纯腓骨上端2例,单纯髌骨1例,8例为股骨下端、髌骨、胫骨上端或腓骨上端2处以上骨挫伤。结论:膝关节是骨挫伤的好发部位;X线平片、CT对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有限。低场强四肢关节MR对骨挫伤检出率较高,并可观察关节其他结构的损伤,为临床治疗及预后的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性 ,藏族 ,50岁。 1 8年前原因不明右膝关节股骨下端可触摸两个蚕豆大小的块状物 ,无痛 ,活动度可。该块状物逐渐增大 ,左膝关节股骨下端仍可见与右膝改变相似的块状物。逐渐使双膝关节功能受限 ,来医院就诊。检查 :右膝关节股骨下端扪及两个约 2× 3cm大小块状物 ,质硬 ,活动度可。左膝股骨下端扪及大小约 7× 3cm块状物 ,质硬 ,活动度可 ,压痛不明显 ,局部皮肤温度不高。双膝关节活动略受限。患者精神佳 ,食欲良好 ,二便及体温正常 ,局部疼痛不明显。实验室检查 :WBC 5 9× 1 0 9 L、WL6 1 %、WS 30 5%、B超 :肝脏…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0岁。入院三个月前因行走时感右膝关节疼痛不适、局部肿胀,在当地医院拟诊为“关节炎”接受中药、理疗及针灸等治疗无效,而转入我院就诊。检查:一般情况好,胸腹部检查无异常。右膝关节轻度肿胀,右股骨下端偏内侧、胫骨上端偏外侧触痛。右膝关节较左侧增粗,局部皮温略高。ESR、AKP、血磷、血钙均正常。 X线所见:右股骨远端见-6×9cm大小之骨质破坏区,骨皮质受累变薄,呈囊性膨胀性改变;右胫骨平台外侧亦见—3.5×4.5cm大小的囊状骨密度减低区,呈偏心性生长。以上病变区境界清楚,周围无  相似文献   

5.
<正>盘状半月板是半月板解剖学上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单侧发病多见,双侧膝关节罕见。关节镜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我院2017年12月收治了1例双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下双膝关节半月板成形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17岁,因"反复右膝关节疼痛3年,加重伴左膝关节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4岁。双膝关节酸胀、钝痛20多年。左膝弯曲下蹲受限,时有硬物磨擦感及关节交锁,近月活动后症状加剧,无外伤史。体检:左膝关节外观微肿,屈曲功能不全,局部压痛,表皮不红,未见异常血管。关节周围扪及数颗结节状硬物,可移动,偶闻骨摩擦音。右膝关节(一)。X 线检查:双膝关节正侧位照片,示左膝关节间隙、腘窝、髌骨外上方软组织内散在多发的大小不等、密度不匀的类圆形及条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三江地区健康成人膝关节X线的测量,了解三江地区膝关节相关数据,从而对三江地区正常成年人膝关节的X线解剖结构及其几何学形态特点进行研究,以及为临床人工关节置换假体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107例163膝(男:女=53:54)膝关节无疼痛及内外翻畸形的三江地区成人,年龄18~79岁,平均48.4岁。根据年龄分三组,18~39岁为A组,40~59岁为B组,≥60岁为C组。用DR机拍摄标准膝关节侧位X线片并用直尺等工具测量出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结果:男79膝(左38膝,右41膝)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左11.4°±4.5°,右10.9°±4.7°;女84(左38膝,右46膝)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左12.0°±4.3°,右11.1°±4.0°。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A组10.0°±4.3°,B组10.6°±4.8°,C组12.4°±3.5°。经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证实三江地区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与年龄、侧别,性别无关。结论:三江地区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值大多在7°~17°,平均值为11.3°±4.4°最大角度21.2°,大于西方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胫股旋转对线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80个正常成人膝关节的CT资料,测量临床上采用不同的股骨假体旋转参照轴可能引起的潜在的胫股旋转对线不良的角度。结果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各自独立地确定胫骨假体、股骨假体,其中股骨假体旋转分别以上髁轴线、前后轴线的垂线、后髁轴线外旋3°的直线来确定,可能产生的胫股旋转对线不良交角的平均值分别为4.54°、7.26°、4.88°。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各自独立确定胫骨假体、股骨假体的旋转对线会导致胫股旋转对线不良的产生,而上髁轴线及相对于后髁轴线外旋3°的直线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王晓梅  饶冬霞  殷明 《江西医药》2010,45(5):430-431
目的比较分析双髋部骨密度差异,以供临床医生选择出正确的检测部位。方法对73例曾在我院行双髋部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的患者(排外髋部、腿部疾患及明显疼痛症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左髋部骨密度值低于右髋部。结论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可选择左髋部进行骨密度测量,而有明显症状的患者可就症状明显的部位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6岁.因"车祸伤致右膝部、右小腿中段、右踝部疼痛、活动障碍3h"入院.入院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体检无明显异常,右膝部、右小腿中段及右踝部高度肿胀,压痛明显,右膝关节及右踝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右足趾末梢感觉减退,右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末梢血液循环欠佳.入院后行右胫腓骨中上段及中下段正侧位X线检查提示:右胫骨平台骨折、右腓骨中段骨折、右胫腓骨下段骨折,右膝关节及右踝关节CT及3D检查进一步证实诊断,明确关节内骨折移位方向.入院诊断:(1)右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Ⅵ型);(2)右腓骨中段、下段骨折;(3)右胫骨下段Pilon骨折(Ruedi-Allgower分型:Ⅲ型);(4)右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用于胫骨平台骨折修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将前来某院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计52例归入到研究对象群中,所有患者病情均进行X射线检查、CT检查、手术病理验证,对比CT与X射线诊断结果,汇报CT检查结果,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CT诊断结果准确率高达100%,X射线诊断结果准确率为84.62%,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检查发现有左侧骨折29例,右侧骨折21例,双侧骨折2例,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同;有37例患者接受治疗后,骨折部位愈合效果显著,膝关节评分表现优秀,有13例患者膝关节评分良好,有1例患者膝关节评分中等,有1例患者膝关节评分为差,整体治疗效果优秀,膝关节评分优良率为96.15%。结论: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胫骨平台骨折具有优秀的判断效果,诊断效率较高,结果十分准确,可为后续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诊断借鉴信息。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6岁.因"车祸伤致右膝部、右小腿中段、右踝部疼痛、活动障碍3h"入院.入院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体检无明显异常,右膝部、右小腿中段及右踝部高度肿胀,压痛明显,右膝关节及右踝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右足趾末梢感觉减退,右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末梢血液循环欠佳.入院后行右胫腓骨中上段及中下段正侧位X线检查提示:右胫骨平台骨折、右腓骨中段骨折、右胫腓骨下段骨折,右膝关节及右踝关节CT及3D检查进一步证实诊断,明确关节内骨折移位方向.入院诊断:(1)右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Ⅵ型);(2)右腓骨中段、下段骨折;(3)右胫骨下段Pilon骨折(Ruedi-Allgower分型:Ⅲ型);(4)右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正>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重要结构,位于胫骨与股骨接触面。胫骨平台一旦发生骨折可导致膝关节肿胀疼痛、运动障碍、关节内积血等,且易造成韧带及半月板损伤,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导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1,2]。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根本方法,但由于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导致肢体功能恢复缓慢,影响患者预后。多元化康复护理干预通过多种康复训练方法,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3]。本研究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中实施多元化康复护理干预,以探究其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2-mapping成像在早期膝骨关节炎(OA)关节软骨退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6名健康志愿者单膝关节、15例OA患者的患膝,行膝关节常规及矢状位T2-mapping成像扫描,处理获得关节软骨的T2-mapping(T2弛豫时间)伪彩图像;测量膝关节髌骨,股骨内侧髁、外侧髁,胫骨内侧髁、外侧髁5处软骨的T2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健康志愿者各关节面软骨浅、深层的T2值差异,并比较志愿者与早期OA患者关节软骨之间的T2值差异。结果①健康志愿者膝关节髌骨,股骨内侧髁、外侧髁,胫骨内侧髁、外侧髁5处软骨浅层的T2值均高于深层的T2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早期OA患者膝关节髌骨,股骨内侧髁、外侧髁,胫骨内侧髁、外侧髁软骨的T2值均高于健康志愿者相应关节面软骨的T2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值可以发现无形态学改变的OA患者软骨内成分变化,表明T2-mapping成像可以为OA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量正常国人胫骨平台的内翻角度,为国人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时股骨假体外旋放置的角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80个正常国人膝关节的CT资料,于三维图像中分别测量并比较胫骨平台内翻角(PT角)及小腿机械轴垂直线与双侧股骨髁远端切线的夹角(FT角),将所得数据同西方人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国人平均PT角为4.30°,FT角为4.49°,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闰人的PT角及FT角均显著大于西方人的相关数据,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正常国人的PT角和FT角兀差别,同人的PT角及FT角均大于西方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多发性缺血性骨坏死及骨梗死案例;总结其临床诊治经验及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收治的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多发性缺血性骨坏死及骨梗死病例,对其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者在激素治疗过程中出现双膝关节肿痛明显加重,并出现左肘和右髋疼痛,不能行走,伴发热。MRI:左股骨和胫骨多发骨梗死。口服羟氯喹、强的松缓慢减量、拜阿司匹林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等治疗。患者关节肿痛渐减轻,复查CRP正常,血沉下降。结论对狼疮患者激素的使用应规范化,同时应重视激素治疗中的副作用。长期服用激素应警惕骨坏死发生,对有症状的除x线检查外还应做MRI。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友病性骨关节病的CT表现。方法报道1例左膝关节血友病性骨关节病,结合文献,对其CT表现及病理基础进行讨论。结果该例左膝血友病性骨关节病的CT表现为:左膝关节腔内高密度液体,CT值43HU以上。将关节腔撑开,关节滑膜显示呈线状增厚,厚薄不均匀,胫骨、股骨前面的滑膜呈绒毛状生长,向关节腔内突出。结论血友病性骨关节病CT表现有其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的高危因素。方法将2013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接诊的5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的高危因素。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膝关节周围损伤、关节面复位质量欠佳、术后镇痛、需要植皮或肌瓣/皮瓣修复的软组织缺损、关节周围异位骨化、功能锻炼和规范的康复指导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的独立危险因素[Exp(B)=2.174,18.751,17.333,283162,30247,25.301;P 0.05]。结论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合并膝关节周围损伤、关节面复位质量欠佳、术后镇痛、需要植皮或肌瓣/皮瓣修复的软组织缺损、关节周围异位骨化、功能锻炼和规范的康复指导,临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初次单束解剖重建术后早期CT测量胫骨、股骨隧道的直径,评价术后CT测量骨隧道直径大小的价值.方法 2010年8月至2014年12月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9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年龄15~63岁,平均(31.5±9.2)岁,男66例,女24例,行关节镜下单束ACL解剖重建,其中自体腘绳肌腱四股肌腱重建63例,异体肌腱重建27例,股骨侧隧道外Endobutton钢板悬吊式固定,胫骨侧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术后CT平扫,测量胫骨、股骨骨隧道的直径大小,并与术中钻孔值径对比.结果 术中股骨钻孔直径平均大小为(8.06±0.68) mm,胫骨钻孔直径平均大小为(8.18±0.65) mm;CT测量结果显示股骨骨隧道平均直径大小为(7.99±0.69) mm,胫骨骨隧道平均直径大小(8.16±0.66) mm.CT测量值与术中钻孔直径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L术后利用CT测量骨隧道,可反映出骨隧道直径真实大小,可作为ACL术后中晚期及ACL翻修的骨隧道扩大的评估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像对比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X线、CT、MRI检查,将得到的影像图片汇总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72例患者均行常规X线检查发现髌骨骨折9例,股骨骨折7例,胫骨髁间棘及平台骨折19例,伴膝关节脱位1例,胫骨平台、髌骨骨折可疑5例,26例未发现明显骨折征象;27例患者同时行CT检查,发现胫骨平台、髌骨骨折20例(包括X线检查可疑骨折3例),7例未发现明显骨折征象;52例患者同时行MRI检查,发现髌骨骨折9例,股骨骨折7例,胫骨髁间棘及平台骨折19例,伴膝关节脱位1例,胫骨平台、髌骨隐匿性骨折5例;关节软骨和骨挫伤36例;半月板撕裂40例,半月板变性14例;韧带损伤14例,其中前交叉韧带损伤7例,侧副韧带损伤4例;不同程度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伴关节腔积液65例。结论常规X线检查是基础;CT能显示关节内的细微骨折及积液征象,特别是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多方位、多角度了解关节及周边骨质情况;MRI能很好地显示隐匿性骨折、软骨损伤、骨髓挫伤、肌腱及关节韧带损伤等情况,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和预后估计提供全面、可靠、精确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