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应当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当及时进行检查或接受预防性治疗释义: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传染病,人和家畜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简称"疫水"),就可能会感染血吸虫病。血吸虫病的感染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10月。预防血吸虫病应做到:不要接触有钉螺(血吸虫病传播的中间宿主)滋生的湖、河、塘及水渠的水体,不要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初中学生血吸虫病检查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初中生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湖北省血吸虫疫区分为传播控制区和疫情控制区,随机整群抽取3 204 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血吸虫病检查率为62.5%;年龄、疫区类型、血防知识水平、血吸虫病害怕程度以及接受学校、血防工作人员健康教育频次不同的中学生血吸虫病检查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疫区类型、血防知识水平和接受学校、血防工作人员健康教育是中学生参与血吸虫病检查的影响因素。结论 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初中学生血吸虫病检查率较低,在传播控制区开展健康教育,特别是血防工作人员健康教育可能是提高中学生血吸虫病检查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区外出务工人员血吸虫病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非流行区和流行区外出务工人员(农民工)流向、工种、工作生活环境及其行为学,分析外出打工者血吸虫病感染现状及造成血吸虫病传播或再流行的潜在危险。方法分别从非流行区和流行区外出务工人员中,随机抽取500人以上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方法检查。结果非流行区调查外出务工人员577人,血清检查阳性率15.53%,粪检阳性率1.89%,务工期间有99.8%的人员接触过疫水;流行区调查外出务工人员529人,血清检查阳性率32.82%,粪检阳性率3.40%,务工期间98.9%的人员未接触疫水。结论非流行区外出人员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务工期间,以务农为主接触疫水时间多,容易形成血吸虫病新感染;流行区外出人员中的血吸虫病人或传染源,在城市工厂打工,接触疫水感染血吸虫病机率少,造成当地血吸虫病传播或再流行的可能性小,但对有螺无病区、历史流行区、不知情疫源地,是造成血吸虫病再流行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综合防治措施控制湖沼垸内水网型血吸虫病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湖沼境内水网型血吸虫病重疫区,江河水位及钉螺扩散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居民接触疫水频繁,血吸虫新感染及重复感染严重,这是湖沼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特点。为有效控制血吸虫病传播,降低疫情,1993-2005年在潜江市王场镇14个流行村实施综合治理措施的效果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2008-2012年绵阳市血吸虫病疫情和流行趋势变化规律,为科学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2年绵阳市血吸虫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市6个血吸虫病流行县中有3个已达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另3个县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2008-2012年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0.15%、0.02%、0.01%、0.00%和0.00%,无急性血吸虫病病例报告;家畜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0.23%、0.29%、0.22%、0.00%和0.00%。钉螺面积逐年下降,未查见感染性钉螺。结论绵阳市血吸虫病疫情总体上已趋于低度流行状态,但仍有反复徘徊的可能,应加强巩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镜湖湿地公园血吸虫病传播流行的潜在危险因素,为完善血吸虫病防治监测方案和应急预案提供依据.方法:在镜湖公园进行钉螺模拟生存试验,并调查辖区内引进的外来生物、家畜以及往返于湖南、湖北、江西等血吸虫尚未达到控制标准县和疫情回升县的流动人口等血吸虫病传染源等潜在危险因素.找出血吸虫病监测的重点.结果:镜湖公园适宜钉螺孳生;血吸虫病传染源主要是往返于流行区的流动人口;从血吸虫病流行区引进的外来生物、家畜是血吸虫病流行的潜在危险因素;镜湖公园已成为血吸虫病的潜在流行区.结论:镜湖湿地公园环境非常适宜血吸虫是间宿主钉螺生长繁殖,一旦有外来生物携带钉螺,就会存在孳生的风险.加强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与预警,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置输入性血吸虫疫情是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效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芦山县在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后的血吸虫病流行现状。方法对芦山县三个村5岁以上的居住人群和所有耕牛部分狗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采取问卷调查血阳者疫水接触、既往病史、主诉症状和体征,开展钉螺调查。所有数据使用SPSS17.0分析。结果对4524人采血做ELISA检测,血检血阳者197人,血检阳性率4.36%,未发现粪检阳性病人;对12头家畜采血做金标法检测,血检阳性家畜为0,家畜血检阳性率0,未发现粪检阳性家畜。问卷调查血阳者179人,其中92.18%年内有疫水接触史,62.01%患过血吸虫病,67.60%接受过治疗,主要主诉症状和体征出现率为腹痛(53.63%)、腹胀(29.05%)、食欲减退(18.44%)、乏力(16.76%)、肝区痛(14.53%)、腹泻(11.17%)。对总面积6320m2的三个调查点在春秋季开展螺情调查共2次,平均活螺密度为0.52/0.02只/0.1m2,压碎法共解剖340只活钉螺,均未发现有感染性钉螺。结论芦山县血控达标后的防治工作成效稳固,血吸虫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应加强对人群血检阳性者和螺情的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8.
金湖县流动人口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孙道宽 《中国健康教育》2002,18(12):797-798
金湖县属血吸虫病轻度流行区,1969年首次发现钉螺,1997年通过江苏省消灭血吸虫病达标考核,达到传播阻断标准.流动人口是传播阻断地区巩固监测的重点人群,其作为输入性传染源对达到基本消灭和消灭标准地区造成了严重威胁[1].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不同目标人群的血吸虫病防治知识,促进其接触疫水行为的改变;而且有助于提高血吸虫病查病和治病的依从性[2].为了解传播阻断地区流动人口血吸虫病感染情况及其防护技能,并探讨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该县血吸虫病防治站于2001~2002年对流动人口开展了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并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中国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近5年来中国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及疫情变化的特点。方法 收集血吸虫病流行历史资料及近年流行区疫情报告资料,比较分析1998年后全国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和疫情回升特点。结果 2003年底报告资料显示,与建国初期相比,全国流行省、县、乡镇分别减少了42%、40%和53%;血吸虫病估计病例数较建国初期减少了92.74%;钉螺面积减少了73.56%。但全国推算慢性血吸虫病例数徘徊在80万左右,急性感染报告数以年平均25%上升;1998年以来钉螺面积净增加31321.5万m~2,全国7省20个纵向监测点内,30%、70%和35%监测点的人群、耕牛和钉螺的感染率分别出现上升趋势。湖区5省中有38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标准县(市、区)疫情分别出现了明显的回升,湖南省6个非疫区(株洲市3个、长沙市2个、桃源县1个)新发现钉螺,长沙市桔子洲头等I6个洲滩均有钉螺,并发生急性感染;已阻断传播地区如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也发现大面积钉螺。长江中下游沿江的大中城市相继发现感染性钉螺和新发病例。结论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局部血吸虫病流行区疫情回升明显,回升原因有环境生态变化、社会经济变化及预防控制力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市六合区属血吸虫病疫情未控制流行区,2003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该区东沟镇某村发生一起急性血吸虫病疫情,现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疫点所在村属血吸虫病防治重点村,全村有150户,总人口730人,其中有渔民443人。2003年有钉螺面积87.91万m2,其中阳性钉螺面积40.22万m2。2疫情情况2003年7月1日,7名外镇居民到大河口村亲戚家奔丧。时值夏季,长江水位偏高,奔丧途中部分道路被淹,只得涉水前往因而接触疫水。8月下旬7例病人先后出现不同程度发热、腹胀、腹泻等症状。根据日本血吸虫病诊断标准(GB15977-1995),经当地镇卫生院确诊为急性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