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可以说是当下研究的热点,众多的学者都将其作为崭新的现代“海洋思维”来看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更将这一研究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是一个新生事物,这不仅说明它新在是一个新设立的新区,更说明它在主题上的新颖。2013年1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的颁布明确提出了一个“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海洋经济”主题概念。该书巧妙地将“现代海上丝绸之路”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深入剖析了当今“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日渐流行,使“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定位也发生了质变。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凭借海洋资源和区位,一直处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当前国家决定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使得沿海地区获得又一次高速发展的机遇。国家海洋战略倡导陆海联动,鼓励内陆城市和地区参与海洋开发和建设,与沿海地区一道共同承担海洋强国建设的责任。舟山是国家确定的唯一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新区,依据先行先试的新区政策优势,可以大力推动陆海联动,探索海上城市建设,以谋求跨越式发展;我国内陆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应当以舟山群岛新区为依托,变内陆为沿海,积极参与海洋强国建设,并享有新一轮海洋经济大发展的红利。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凭借海洋资源和区位,一直处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当前国家决定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使得沿海地区获得又一次高速发展的机遇。国家海洋战略倡导陆海联动,鼓励内陆城市和地区参与海洋开发和建设,与沿海地区一道共同承担海洋强国建设的责任。舟山是国家确定的唯一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新区,依据先行先试的新区政策优势,可以大力推动陆海联动,探索海上城市建设,以谋求跨越式发展;我国内陆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应当以舟山群岛新区为依托,变内陆为沿海,积极参与海洋强国建设,并享有新一轮海洋经济大发展的红利。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分析其海岛的开发利用现状和重大战略使命,并提出海岛功能总体布局、功能分类导向和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舟山群岛新区的海岛大多数以岛群形式集中分布,目前有居民海岛和部分无居民海岛被不同程度地开发利用,且存在发展差异大、保护力度不够、综合效益较低和战略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宁波舟山一体化建设、浙沪自贸区建设、国际油气全产业链建设、海上花园城市建设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窗口建设等重大战略使命,舟山群岛新区的海岛功能总体布局为“一城、两翼,两区”的发展新格局,同时分别建设综合开发利用岛、港口物流服务岛、临港工业制造岛、对外开放合作岛、海洋旅游服务岛、海洋绿色渔业岛和海洋生态保护岛;在主要海岛功能布局的基础上,未来舟山群岛新区应依法管控海岛开发、优化海岛空间规划、完善海岛生态保护、健全岛际交通链接、升级海岛防灾减灾和增强海岛整体智控。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分析城市的功能和作用,以及港口城市独特的陆域、海域双重界面特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舟山进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独特优势:货物海运得天独厚的港口自然条件和吸引高端国际化人才集聚的优美生态环境。提出舟山群岛新区国际化产业发展的定位:临港制造业、海洋和佛教旅游、大宗战略物资贸易与服务、海洋新兴科技产业、海洋主题文化创意的国际化城市。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舟山群岛新区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文章以绿色渔业为背景,采用PEST分析法综述舟山群岛新区海洋渔业创新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措施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舟山群岛新区海洋渔业创新发展具有优良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但存在渔业资源环境约束、渔业经营规模小、休闲渔业同质化和现代技术发展受阻等问题。未来舟山群岛新区海洋渔业创新发展应主要采取4项措施:加强海域资源环境修复,建设海洋牧场;提升海洋渔业信息化水平,建设渔业智库;深入挖掘旅游文化资源,打造特色休闲渔业综合体;推进互联网技术运用,开拓"互联网+海洋捕捞业"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叶芳 《海洋信息》2012,(3):49-54
比较分析了国内主要海洋科教基地的不同模式及海洋科教基地的特征,认为舟山群岛新区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近期应该以"舟山群岛海洋资源为依托,以集聚发展为特征并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产业型海洋科教基地"作为建设的目标模式。这是因为舟山目前缺乏建设成为一个内生型的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的条件,但却具备了产业型海洋科教基地的机遇和条件。分析了舟山海洋科技、教育发展现状以及与青岛、厦门、大连之间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设计了舟山群岛新区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的三步走战略,并就具体发展措施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航运金融在高端航运服务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堪称国际航运市场的 “智慧大脑”。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其发展建设离不开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强大支撑作用。文章在系统梳理国际航运金融服务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实地调查,深入了解目前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航运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基础、竞争优势与劣势、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对新区发展航运金融服务业进行必要性分析,提出新区航运金融服务体系的基本架构,对航运金融业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探析,并对重点航运金融产品进行初步设计,进而在政策支撑领域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逐渐成为我国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为清楚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文章利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绘制出研究热点及研究机构的知识结构图谱,考查当今研究热点问题。结果表明:目前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机构间的合作程度较低,且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国家战略、东盟国家、互联互通、文化交流、海洋经济等问题展开;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战略对接研究、跨区域的产业合作研究仍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海上丝绸之路及周边国家的风险挑战,开展了"海上丝绸之路"及其周边国家的风险评估体系与应急响应机制的初步研究,从海上丝绸之路海区自然地理环境、海上丝绸之路周边国家、地区地缘人文环境和海上丝绸之路海区海洋综合资源等三个方面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海上丝绸之路海区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和决策支持。研究工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供海洋环境保障和决策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新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南海地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域和战略基点,同时也作为连接我国与东南亚、南亚以及非洲与欧洲的桥梁,在这一战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文章立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丰富内涵并结合南海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开发利用现状,分别从地理位置、资源保护与开发、海洋经济繁荣与发展、地区安全稳定和国家海洋战略5个方面,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我国南海地区的影响:1强化南海地区"桥梁与枢纽作用";2促进南海地区海洋"资源宝库"保护与开发;3推动南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与繁荣;4维护南海地区周边地区安全与稳定;5提升南海地区在国家海洋战略中的地位。南海地区必将在新时期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潮流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远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和远洋航运业5个方面概述我国海洋产业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基础和现状,提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我国海洋产业开展国际合作的重点和方式,其中合作重点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传统海洋产业、新兴海洋产业和海洋矿业,合作方式包括以服务贸易为导向、以资源利用为重点和以产能合作为抓手;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即加快"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顶层设计和支点建设、推动海洋产业的海外布局以及制定和实施系统的海外企业支持政策,助力我国海洋产业顺利走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背景,针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电力供应不足的困境,提出开发利用海洋新能源的观点。通过介绍美国、丹麦、澳大利亚和我国的主要海浪发电装备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上风能和波浪能概况,助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相似文献   

14.
向海而生的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鼎盛时期对海洋的渴望与探求从未间断,国富民强与海洋之旅的繁盛休戚相关。现代海洋旅游是提高国际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切入点,发展海洋旅游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区域经济合作等多重国家战略不期叠加将释放出巨大的潜能。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深厚的历史人文交流纽带与现代旅游潮流中,深挖符合双边或多边利益的海洋旅游发展策略价值宏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海洋经济时代的到来,海洋旅游业作为海洋产业中的重要产业之一,是浙江舟山群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必然选择。为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海岛资源,本文通过阐述舟山群岛发展海洋旅游业的优势、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舟山群岛海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可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新时期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海洋经济提质增效、开展海上综合保障能力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方向。海洋经济活动与海上综合保障都需要海洋科技的基础支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海洋科技领域提出了新命题。文章围绕科技创新政策伙伴关系、推进海洋经济和产业发展、培育创新品牌等方面,深入分析发挥海洋科技领域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支撑作用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新时期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海洋经济提质增效、开展海上综合保障能力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方向。海洋经济活动与海上综合保障都需要海洋科技的基础支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海洋科技领域提出了新命题。文章围绕科技创新政策伙伴关系、推进海洋经济和产业发展、培育创新品牌等方面,深入分析发挥海洋科技领域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支撑作用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的内涵在全球竞争新格局下已然发生变化,竞相成为主要大国博弈的战略高地。中国倡导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面临着海上霸权、地缘政治、战略平衡和利益创造等方面的挑战,需要以海洋强国战略为统领,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海洋文化建设、法规体系、深海科技和强大海军等方面人手,寻求海上丝绸之路经略之道。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在海洋经济活动、海上综合保障等方面对海洋科技领域提出了新命题。在分析我国海洋技术优势领域的基础上,围绕科技创新政策伙伴关系、培育创新品牌、推进海洋经济和产业发展等方面,深入阐述了海洋科技领域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同时提出具体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0.
对“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国际化发展的机遇、挑战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分析表明,舟山国际化发展的最大机遇在于:在变动的全球经济格局中,舟山天赋的自然条件受到国家空间战略布局的高度重视。舟山要适应国际化发展的要求,面临着全面而深刻的挑战,须经历脱胎换骨的变化。加快舟山国际化发展的对策是全方位的,包括主动出击、弥补不足和夯实基础三大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