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0 毫秒
1.
青海湖流域湿地生态系统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北纬36°15′-38°20′,东经97°50′-101°20′,是一个四周群山环绕的封闭式内陆盆地,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由湖滨平原、冲积平原、低山、中山和高山、冰原台地和现代冰川组成,气候气象条件复杂。其内部生态环境演变受青藏高原气候波动与环境渐变的影响,表现出内陆封闭型盆地所具有的特点。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水文气象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物种资源,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青海湖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及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992年青海湖被列入《国际重点保护湿地名录》。  相似文献   

2.
青海湖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它既维系着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生态安全,是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又是青藏高原生物物种的宝库和“青藏高原基因库”。因此,研究和保护青海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青海湖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探索青海湖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提出了保护青海湖生态环境的对策:在青海湖流域圈定“无人居住区”;引用外部水源增加湖容量;采取措施控制水污染。  相似文献   

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生态系统环境管护、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本文借助GIS和遥感相关的软件、技术,选取长江流域城镇化大发展的黄金时期2005年、2010年、2015年三期湘江流域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采用修正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通过子流域单元以及价值图谱对湘江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变化进行估算分析,并进一步研究其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同时运用地理探测器探测了影响流域ESV的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湘江流域经济发展中由于水利开发和城市建设进行程度比较快,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中水域和建设用地的面积有所增加,呈减少趋势的主要有林地、草地和耕地;(2)2005-2015年,湘江流域生态服务价值总体呈降低趋势,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上游生态服务价值高,价值变化减少量最小,下游地区服务价值变化显著,其中靳江河、捞刀河和浏阳河流域服务价值有明显的减少趋势;(3)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人为影响综合指数是影响流域ESV的主导因子,人为影响因子、人均GDP、人口密度及植被覆盖的交互增强效应共同影响了湘江流域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4.
利用 GIS 软件采集七星关区地形高程、土壤类型、气温、降水、生态系统类型等生态要素的空间数据,对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进行评价;明确区域生态敏感性和生态服务重要性特征及其空间分异格局.在此基础上,拟定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的单位等级系统,遵循生态功能区划的相关原则,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毕节七星关行政辖区范围进行生态服务功能分区.结果分为2个生态功能区、4个生态功能亚区和17个生态功能小区,为七星关区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恶劣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资源驱动着新疆特殊生态系统服务的形成,人类又通过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费来满足和提高自身福祉,需要研究其时空变化并辨识主要驱动因素,支持区域可持续发展。[方法]文章构建了融合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量排序及服务功能强度矩阵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并耦合3种关键驱动因子以评估各个因子的驱动强度,实现对生态系统服务热点与冷点变化的驱动及迁移分析。[结果]2000—2010年全疆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增加,这一时期生态系统服务的热点区大部分转变为2010—2015年的冷点区,且15年来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呈现小幅下降趋势。3个时期北疆和南疆人为干扰强度均呈增加趋势,由其驱动的生态系统服务则相应减小;南疆地区植被覆盖范围极其有限,故对生态系统服务驱动强度低;降水在北疆和南疆都能够产生高生态系统服务,但降水量的不稳定性能够使生态系统服务产生较大波动。相比于南疆地区,北疆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下能够体现出更强的抗性和整体性,从而实现相对高效的生态系统服务输出。[结论]对关键驱动因子作用下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时空变化分析,有助于理解当地生态系统产生变化的原因,从而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受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特征的空间分异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为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在对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建立的生态功能区划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以辽宁省生态系统为对象,在生态系统受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指标的基础上,形成了辽宁省生态功能的区划方案,将辽宁省分为3个生态区、14个生态亚区、30个生态功能区。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沿海滩涂开发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分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于沿海滩涂用地开发的响应。研究方法:敏感性分析法与弹性分析法。研究结果:目前三种主要的滩涂开发利用方式都会引起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减少,但三者减少的幅度存在差异;将滩涂资源开发成建设用地的ESV敏感性最强,部分区域达到0.93;在滩涂转化为耕地的过程中,ESV敏感性居中(0.50左右);而将滩涂开发成养殖水面的ESV敏感性最小;滩涂开发的ESV敏感性与区域滩涂数量密切相关,滩涂面积越大,滩涂开发的ESV敏感性越强。研究结论:为了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应科学规划滩涂用地布局,保护滩涂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流溪河流域白云区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流溪河流域白云区段生态系统的景观变化和生态环境现状,依据该段的土地详查数据(1993年)及其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2001年末),引用Constanza等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单位公顷价值的平均估算结果,对流溪河流域白云区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2001年流溪河流域白云区段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85190050.43美元,折合人民币70700.75万元,相当于该区域同期GDP的6.22%;由于存在一些影响核算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该结果是粗略与保守的估算。  相似文献   

9.
青海湖地区是我国青藏高原的生态脆弱区。我们利用遥感技术手段配合地面调查数据,建立适合青海湖流域的沙漠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流域的沙漠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青海湖流域潜在沙漠化土地面积7497.45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5.82%;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面积4569.81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03%;强烈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面积546.41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07%;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816.62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08%。气候与土壤结构是青海湖流域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耕地后备资源集中分布区和生态脆弱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稳定、实现有序稳妥开发是确保耕地后备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文章以甘肃省景泰县为例,采用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数据成果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以期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第二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特征,构建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以及土壤盐渍化等3类因子共11项指标的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采取单因子评价法和多因子综合评价法,测算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敏感性。[结果]根据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可将景泰县耕地后备资源划分为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区域。综合来看,景泰县耕地后备资源约91.32%面积存在生态敏感性问题,其中以轻度敏感性为主;从单因子角度看,景泰县耕地后备资源的水土流失问题最为突出,敏感性面积比例超过96%,其次为土地沙漠化,敏感性面积达到65.50%, 1.77%的区域对土壤盐渍化存在敏感性。[结论]根据耕地后备资源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为保证耕地占补平衡以及降低生态风险,提出对策建议:应着重对于敏感性高的区域实施更为科学的保护和开发措施,避免造成恶劣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态资产内涵,构建由自然资源价值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组成的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资产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核算并分析了宁夏自治区泾源县从2000年到2015年生态资产价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泾源县2000年和2015年的生态资产价值分别为87. 79亿元和98. 09亿元,其中自然资源价值所占比例分别为60. 72%和59. 62%;与2000相比,2015年泾源县除湿地资源价值、气体调节价值及耕地资源价值减少外,其它生态资产指标的价值均不同程度增加,其中以休憩娱乐价值和林地资源价值增幅最大,分别为131. 56%和81. 28%。  相似文献   

12.
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研究对象,基于GIS技术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方法,分析2000、2003、2006和2009年4个时序的大连市甘井子区土地利用数据,研究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大连市甘井子区作为典型的城市边缘区,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得出城环边缘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特征,对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与整理提供科学价值。结果表明,大连市甘井子区2000~2009年土地利用发生明显变化,耕地、园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林地、水域面积有所增加,耕地土地利用动态度为-6.10%,建设用地土地利用动态度为1.27%;2000~2006年甘井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增加态势,6年间增加2 600.91万元,2006~2009年呈现减少态势,3年间减少679.36万元;除林地外,其他土地利用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价值系数缺乏弹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分析2000—2020年徐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规律,模拟多情景下徐州市203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当量因子法与PLUS模型。研究结果:(1)徐州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2000—2020年耕地面积持续下降,湿地与水体面积先减后增。(2)2000—2020年徐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先减后增。(3)在三种情景模拟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出现损失,调节服务价值损失最大,耕地、草地面积减少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的重要原因。城镇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侵占其他地类速度加快,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趋势最为明显。生态保护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最少。研究结论:资源型城市在未来发展中应均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时加强规划引领,促进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生态退耕背景下黄河流域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黄河流域不同区域耕地变化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旨在为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和耕地利用政策提供借鉴。方法 文章基于2000—2020年黄河流域连续土地利用数据,利用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量化耕地变化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因果及空间交互关系。结果 (1)2000—2020年黄河流域年均减少耕地69.53万 hm2,还林还草是耕地主要减少去向,2020年和2004年是退耕还林还草高峰年,中上游是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区;(2)从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看,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没有显著影响,上游地区长期退耕还林还草对农业产值增加有利,中游粮食产量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低的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更多,中上游生态退耕对生态环境有显著促进作用;(3)从空间自相关结果来看,下游地区退耕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具有一致性,黄土高原南部和太行山附近退耕还林还草与生态环境指标呈高—高集聚,鄂尔多斯高原地区退耕与农业产值呈小范围高—高集聚。结论 退耕还林还草是黄河流域耕地变化的重要原因,退耕还林还草规模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空间关系异质性明显,且在部分区域存在因果关系,不同区域应当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不同用地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0年、2002年和2004年三期遥感影像获得奈曼旗土地利用数据,并对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对生态价值进行模糊赋值,进而对其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近5年奈曼旗退耕还林还草力度较大,退耕19620.16hm2,还林18578.37hm2,还草1041.79hm2,旗整体生态效应提高了2.8个百分点,退耕还林还草的贡献率达到28.17%,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生态服务功能的内涵,介绍了国内外对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价研究进展概况。分别对森林、草原、温地、农田、荒漠5个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分别进行评价指标研究综述,介绍了评价的价值理论、价植构成分析、生态经济5种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7.
Restoring disturbed and over-exploited ecosystem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itigating human pressures on natural ecosystems. An ambitiou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gram, the Grain for Green Program (GFGP), was launched in 1999 in China. We selected the Loess Plateau (LP) as a case study, and evaluated ecosystem changes between 2000 and 2012 using biophysical models, observation records, and literature data. It was observed that both the warming and wetting of climate and the ecological program promoted vegetation growth and biomass production (i.e., carbon sequestration). Overall ecosystem patterns were relatively stable; grassland, residential land, and forest increased in area, while farmland area decreased slightly. Increasing precipitation throughout the study period was related to fluctuations in soil retention and hydrological regulation.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duced by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the ecological program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soil retention enhancement, which also substantially reduced sediment load. The land-use conversion 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gram promoted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but featured differences in conversion types and rainfall zones. The ecosystem changes recorded in the LP, which resulted from both the ecological program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might be temporary improvements rather than fundamental ecosystem shifts. The success of thi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he LP exemplifie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nd the necessity of adopting an adaptive management approach. However, the current assessment was not comprehensive, as it involved only three dominant regulating services, and there were still trade-offs among multiple ecosystem services. Therefor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actions and trade-offs among ecosystem services is required to explore in the context of emerging climate change, so as to suppor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hat maximizes ecosystem benefits to human well-being.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生态补偿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互制约,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宁夏隆德县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法,从隆德县森林、草地、农田和水域4个方面展开分析,对隆德县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生态补偿进行估算。[结果]在黄河流域宁夏地区,隆德县作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其生态服务价值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为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补偿额为6.447亿元,在总补偿标准上占据绝对地位,其次为农田、水域、草地生态补偿,且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符。[结论]根据宁夏隆德县生态补偿标准测算结果,草地生态系统外溢补偿标准相对偏小,仍需继续改善,后期应对土地利用规划及时加以调整,为草地生态系统的良好发展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9.
Cropland use is experiencing an intense transition in both depth and breadth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conomy. Unwarranted land use transitions can affect the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ESV) and ecosystem functions significantly. This paper reports the dynamic patterns of cropland transition (CLT) and its impact on ESV in Jiangsu Province based on land-use data from 1990, 2000, 2010, and 2013, crop yield data, empirical data related to ESV, some revisions adapted to the situation of Jiangsu, and Geo-information Tupu methods. Jiangsu has experienced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which can be seen as a microcosm of China's develop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area of cropland decreased markedly from 1990 to 2013. This loss of cropland took place mainly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water area, accounting for 83.78% and 13.71%, respectively. The gain in cropland came mainly from construction land, water area, grassland, and woodland, accounting for 58.92%, 19.92%, 11.46%, and 10.22%. The transitions from 2000 to 2010 were much more significant than during 1990–2000 and 2010–2013. CLTs were accompanied by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s near towns and cities and the distributions in southern and central Jiangsu were more than in northern Jiangsu. Between 1990 and 2013, CLTs gave rise to a decrease of 6.78 million US$ ESV that was mostly caused by the transition from cropland to construction land and water area to cropland. Based on this information, some of the major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land use policy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policy in China were discussed. These include increased emphasis on land quali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balance between cropland addition and conversion, introducing ESV measures to evaluate the ecological effect of land-use planning, and establish an all-arou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变化频繁,生态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探究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的密切联系,为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以内蒙古赤峰市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区,基于1997年、2004年和2011年的三期TM影像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并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方法估算出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研究区3期的耕、林、草面积均占土地总面积的90%左右;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明显,在1997~2011年耕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林地面积一直持续增加,草地面积不断减少;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长趋势,草地和林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最大,占总价值的85%左右;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说明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所采用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可信度。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直接影响,科学合理利用土地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