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对聚丙烯SMS复合非织造布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功率及真空度对试样亲水性的影响,并以芯吸高度为指标,优化改性工艺,比较改性前后聚丙烯SMS复合非织造布的强力、透气性及表面形态。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能够明显改善聚丙烯SMS复合非织造布的亲水性能。在真空度30 Pa、功率125 W、处理时间120 s的条件下进行处理,聚丙烯SMS复合非织造布试样的水接触角由处理前的62.3°降至0°,试样断裂强力稍有下降,透气性提高,改性纤维表面有刻蚀现象。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对浸渍丙烯酸的涤粘非织造布进行处理,探讨了丙烯酸浓度、浸渍温度、极板间距、处理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引发接枝改善非织造布的亲水性能是可行的,当丙烯酸浓度50%、浸渍温度40℃、极板间距5 mm、处理时间6 min时,非织造布的亲水性能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对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进行表面改性。以水接触角为指标,研究了纤维挤出量、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及真空度3个参数对试样表面亲水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了改性工艺,提高了非织造布亲水性能,并比较了改性前后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及表面形态。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120 s,真空度为0.9 Pa,挤出量为4 g/h·min的工艺条件下,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的水接触角由原来的120.5°降至36.5°,试样力学性能稍有下降,处理后纤维表面的刻蚀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4.
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PE/PP纺粘非织造布进行亲水表面整理,介绍了整理工艺及亲水性能的测试方法,并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亲水整理的最佳工艺参数表面活性剂浓度0.3%;带液率约30%;烘干温度90℃;烘干时间100s。在此工艺条件下后整理的非织造布可以获得穿透时间最短的最佳整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选择氧气或氩气在30 Pa的压强下对聚酯非织造布进行亲水性改性,探讨处理时间和处理功率对其回潮率的影响,发现氧气对聚酯非织造布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比氩气更好,前者的处理条件更低(处理时间10 min、处理功率40 W)且可获得更好的亲水性。然后,对氧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聚酯非织造布进行壳聚糖抗菌整理,发现其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6.
以聚丙烯(PP)熔喷非织造布为基材,利用低温磁控溅射技术制备镀银抗菌薄膜;再以溅射纳米银的PP熔喷非织造布为中间层,将PP纺黏非织造布、涤纶/黏胶纤维水刺非织造布分别放置于上下两侧,构建三层复合非织造空气过滤材料。研究结果表明,三层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过滤和透气性能。在功率70 W、时间2 min或功率50 W、时间3 min的溅射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溅射纳米银的PP熔喷非织造布其表面覆盖了一层相对均匀的纳米银颗粒,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三层复合材料的透气率为1 048.7 mm/s,对粒径0.3μm的Na Cl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为66.02%。  相似文献   

7.
利用等离子体改性对普通聚丙烯(PP)织物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在织物表面涂覆氟橡胶黏合剂,并将其与聚偏氟乙烯(PVDF)静电纺纤维薄膜毡复合,研究了聚偏氟乙烯/聚丙烯复合型疝气补片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利用氦气对PP织物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可提高其亲水性能;处理后PP织物表层的氧含量增加,碳含量降低,亲水性增强;最佳的等离子体改性参数为功率150 W,处理时间2 min。PP织物与PVDF纤维薄膜毡复合后,断裂强度增大,但断裂伸长率和厚度基本保持不变;复合补片的水通量为11.73 mL/min,能满足体液的正常传输;复合补片在温度为50℃以下无明显收缩,从尺寸稳定性角度来说用于人体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全棉非织造布进行抗菌性研究,利用硅烷偶联剂将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抗菌剂整理在全棉非织造布上,再测试整理后非织造布的各项性能.结果 表明: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抗菌剂成功地整理在全棉非织造布上;整理后全棉非织造布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水洗稳定性和良好的疏水性;氧化石墨烯-壳聚糖整理对全棉非织造布的强力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聚丙烯(PP)熔喷非织造布抗菌性能不足的问题,本文以PP熔喷非织造布为静电纺丝装置的接受基布、CuO-NPs为抗菌材料,制备具有高效抗菌性能的聚丙烯/聚丙烯腈/纳米氧化铜(PP/PAN/CuO-NPs)复合非织造布。研究了CuO-NPs质量分数与静电纺丝时间对复合非织造布抗菌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纺丝时间为1 h、CuO-NPs质量分数在0.3%~0.9%时,复合非织造布对E.coli和S.aureus的抑菌率均>99.99%。纺丝时间为1 h,随着CuO-NPs质量分数增大,复合非织造布纤维直径增大、直径分布均匀性降低、疏水性能下降。CuO-NPs质量分数不变,随着纺丝时间增加,复合非织造布的过滤效率提升,透气性却下降。纺丝时间相同,复合非织造布的过滤效率随着CuO-NPs质量分数增大而增大;CuO-NPs质量分数增大时,复合非织造布的透气性在较短纺丝时间(0.5~1 h)内先下降后提升,在较长纺丝时间(1.5~2.5 h)内显著下降。此外,CuO-NPs的加入不会改变PAN纳米纤维膜的化学结构。静电纺纳米纤维膜与PP基布的复合可以制备高效过滤和抑菌的医用防疫纺织品。  相似文献   

10.
为得到具有亲金属离子性聚丙烯(PP)非织造布,利用低温等离子体联合技术对PP非织造布进行改性。首先采用氧气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PP非织造布,使其表面引入反应活性官能团。然后通过架桥三羟甲基丙烷三[3-(2-甲基氮丙啶基)丙酸酯](TTMAP)使螯合剂在预处理PP非织造布表面发生交联固定反应,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与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证实了功能化前后PP非织造布表面的化学成分变化。结果表明:经功能化处理的PP纤维具备了良好的亲金属离子性,同时其吸湿及染色性能也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1.
丙纶非织造布的银—壳聚糖复合抗菌整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条件下银离子和壳聚糖会发生络合作用,从而可制得稳定的抗菌整理剂。丙纶非织造布使用该整理剂进行抗菌整理,可以在其纤维表面形成不均匀抗菌膜,从而获得优良的抗菌效果。用银—壳聚糖复合抗菌整理剂整理过的丙纶非织造布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优异的抗菌效果。当抗菌剂用量为4%(owf),浴比为1∶20时,可以使非织造布既得到良好的抗菌效果,又能保持其良好的基本性能。  相似文献   

12.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苎麻织物的深染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王雪燕  李尊朝 《印染》1997,23(4):5-9
本文采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等离子体引发接枝聚合处理及化学整理与等离子体联合处理三种方式,对苎麻织物的氧等离子体改性及深染性进行了研究,系统探讨了等离子体放电时间、功率、真空度与苎麻织物失重率、吸湿性、上染率及深染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粘胶非织造布的PAMAM/Ag~+抗菌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青芳  冉建华  张传杰  刘云  朱平 《印染》2012,38(6):29-32
以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为载体,硝酸银水溶液为抗菌剂,采用轧-烘-焙后整理工艺对粘胶非织造布进行抗菌整理。优化的粘胶非织造布抗菌整理工艺为:PAMAM树状大分子3%,AgNO3水溶液2.0×10-3mol/L。整理后粘胶非织造布的抗菌耐久性优异,50次水洗后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达9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97%;断裂强力提高41%,断裂伸长率下降25%,白度下降18%左右。  相似文献   

14.
等离子体预处理对丙纶基材溅射银薄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丙纶(PP)非织造布基材表面沉积厚度为0.5~2 nm的银薄膜,研究氩等离子体预处理对PP基材沉积银薄膜后表面形貌和抗菌性能的影响.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表明,经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纤维表面有明显的刻蚀痕迹,沉积的银粒子分布均匀、不易团聚;X射线能潜仪(EDX)分析表明.经氩等离子体预处理后,PP非织造布表面沉积的银粒子总量增加,表面沉积1nm厚的银薄膜,对大肠肝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9.96%和100%.  相似文献   

15.
采用低温空气等离子体对聚丙烯SMS非织造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使SMS的亲水性和柔软性得到显著改善。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柔软剂浓度、浸渍温度和浸渍时间对材料柔软性的影响,然后再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柔软整理工艺,最佳工艺为柔软剂浓度5%(o.w.f)、水浴温度50℃和浸渍时间35 min。利用纳米银对其进行后整理,增加材料的抗菌性。研究抗菌剂的pH值、浸渍时间和浸渍温度对抗菌性的影响,最佳工艺为pH值6.5、浸渍时间60 min和浸渍温度60℃。  相似文献   

16.
医用领域的非织造布产品已成为国际上非织造布深加工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低温等离子预处理以及用含氟整理剂对聚丙烯SMS非织造布进行表面三抗整理改性,研究了聚丙烯SMS非织造布三抗整理前后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用含氟整理剂PM-3630整理的聚丙烯SMS非织造布的三抗性能有明显改善,其最佳整理工艺是:浸渍时间30 mim,浸渍液质量浓度30 g/L,浸渍液温度30℃。  相似文献   

17.
PET纺粘非织造织物结构中缺少亲水基团,因此几乎无亲水性。采用氩气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在PET非织造织物的表面引入亲水基团,在不破坏本体结构的情况下,改变其亲水性。通过改变等离子体处理的工艺参数(时间和电压),研究其对PET纺粘非织造织物表面亲水性能、芯吸性能的影响,并对等离子体处理后PET材料的时效性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等离子处理能使PET纺粘非织造织物的亲水性能提高,拉伸断裂强力基本不变。在处理后的一个月内,等离子体处理效果略有衰减。  相似文献   

18.
王亚  黄菁菁  张如全 《纺织学报》2018,39(10):99-103
为研制用于医用非织造布抗菌整理的低毒高效广谱的天然抗菌剂,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艾蒿油 - 壳聚糖抗菌微胶囊。研究了艾蒿油与壳聚糖质量比、水相与油相的体积比、复乳搅拌速度对微胶囊的外观形态及尺寸的影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马尔文粒度分析仪等对样品进行表征;将抗菌微胶囊用于医用非织造布的整理并测试其抗菌性能。结果表明:艾蒿油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2:1,水相与油相的体积比为1:5,搅拌速度为800 r/min为最佳制备条件,制得的微胶囊尺寸分布在800~1 800 nm之间,均匀度好;当微胶囊质量浓度为20 g/L,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2.0 g/L,2 D 树脂质量浓度为120 h/L,氯化镁质量浓度为28 g/L,热烘温度为50 ℃,整理试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6.66%和98.88%。  相似文献   

19.
PE/PP非织造布的次辉光放电接枝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压次辉光等离子体对PE/PP非织造布进行预处理,然后与甲基丙烯酸接枝聚合改性.分析了等离子体处理时间,接枝反应时单体浓度、时间、温度、还原剂浓度等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后非织造布的润湿性能、染色性能和抗静电性能较未处理和仅用等离子体改性处理的织物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曾亮忠 《非织造布》2005,13(1):8-11
介绍了发展抗菌非织造材料的意义及有害微生物、抗菌剂、抗菌织物的不同范畴划分 ,对国内外抗菌剂商品种类、相关的抗菌机理、非织造织物的抗菌整理技术和织物抗菌活性检测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