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用文献(7)提出的新变分原理,得到了纯弯曲情况下理想弹塑性矩形截面梁的理论解,从而进一步验证了文献(7)提出的新变分原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最小耗能原理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在小变形及准静态的条件下,给出了一个新的变分原理。这个新变分原理比现有各类变分原理具有更广阔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最小耗能原理及其应用方面取得的新进展.由文献[1]中所列举的参考文献可以看出,该文献提出的最小耗能原理以及它为研究材料的破坏理论、材料的本构关系理论和建立各类变分原理提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已被许多研究者所理解和接受,并在应用中取得了若干有意义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1,2)提出的变积方法,研究了饱和多孔介质的变分学逆问题,系统地建立了等温,准静态下饱和多孔介质耦合系统的广义变分原理及和级变分原理,其中包括六类变量,五类变量,三类变量和二类变量的变分原理,除到文献中已有的变分原理外,本文给出了许多新的变分原理,为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空气直流断路器在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起着分断电路的作用。随着断路器的开断容量的提高,电动斥力对供电系统开断性能的影响越发明显。基于麦克斯韦电磁学理论,分析了电动斥力的产生原理,计算了分断电流过程触头间的电动斥力。通过建立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了断路器空载和短路开断时的分闸特性,并进行了断路器开断特性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跨度劲性骨架拱桥施工阶段受力复杂、外包混凝土浇筑方案对劲性骨架受力影响较大的特点,提出基于最优化理论的外包混凝土分环分段数量设置方法。将主弦管应力与目标应力差值的平方设为目标函数,分环分段数量为设计变量,利用最优化原理建立外包混凝土分环分段浇筑状态下,可测变量之间的性态约束关系。以某在建主跨600 m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为例,通过最优化原理求取外包混凝土分环分段数量设置的最优解,并进一步对肋间横联结构及混凝土浇筑顺序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最优化计算理论的外包混凝土分环分段设计方法是可行的;原设计方案主弦管压应力为342.6 MPa,优化后主弦管压应力仅为309.1 MPa,降低幅度可达9.8%;原设计方案拱顶最大下挠值为654 mm,优化后拱顶最大下挠值仅为629 mm,下挠值减少25 mm;肋间横联设计方面,建议采用X形空间横联而非采用I形平面横联,因前者在外包混凝土浇筑阶段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虚功原理出发,利用Legendre变换,导出了离散系统的Hamilton原理和余Hmiltion原理。进一步将其推广应用到连续介质弹性动力学中,导出了广义变分原理及各种修正的变分原理。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刚-柔耦合系统的运动学描述方法,利用Hamilton变分原理和弹性梁的变形理论,建立了包括中线耦合变形与刚体大范围运动相互耦合作用时弹性梁的运动学控制方程,利用Garlerkin模态截断,从物理意义上解释了学者们多年来一直在研究的动力刚化现象,最后用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离散系统动力学的位移变分原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位移、功、势能和虚位移、虚功等概念的阐述,用变积运算定义了瞬时势能,然后用变积法从达朗贝尔-拉格朗日原理导出位移变分原理。该原理是势能驻值定理在动力学中的发展,也是达朗贝尔-拉格朗日原理的延伸,使动力学问题得到简化。  相似文献   

10.
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刚.柔耦合系统的运动学描述方法,利用Hamilton变分原理和弹性梁的变形理论,建立了包括中线耦合变形与刚体大范围运动相互耦合作用时弹性梁的运动学控制方程,利用Garlerkin模态截断,从物理意义上解释了学们多年来一直在研究的动力刚化现象,最后用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