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脑爱好者》2016,(6):104-105
在2015年里,TLC SSD逐渐成为市场主角,凭借超高的性价比掀起了SSD的普及风暴。就在TLC SSD攻城略地之余,很多SSD厂商却开始改玩"e MLC",而TCL SSD阵营中也出现了"e TLC"的分支。那么,这些前缀带"e"的闪存颗粒究竟是个什么东东?闪存颗粒的筛选流程早在SLC NAND时代,也曾有过名为"e SLC"的闪存颗粒。在MLC和TLC一统江湖的时代,e MLC和e TLC的出现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在正式介绍它们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NAND闪存颗粒的筛选流程。  相似文献   

2.
HD 《电脑迷》2015,(12)
存储领域,TLC芯片的故事总会让用户感到不舒服,虽说其以低价成功推动了SSD固态硬盘以及大容量移动设备的普及,但关于寿命的潜在问题总让用户感到不安。先是iPhone6/6 Plus使用TLC闪存,再有三星840 EVO SSD存在的致命掉速问题,TLC注定继续成为消费市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周大洋 《微型计算机》2010,(31):143-146
2010年伊始,SSD(固态硬盘)就显现出逐步普及的态势。由于闪存颗粒价格的下降,不断有SSD的价格跌破千元大关,进入到更多玩家的心理价位之中。目前入门级SSD绝大多数已经控制在900元以内,其容量通常在40GB左右,足以作为系统盘使用。在这样的市场状况下,越来越多的玩家打算购买SSD来给“爱机”升级。相对来说,SSD算是PC配件中的新事物,玩家对它往往一知半解,那么在购买时,玩家需要重点注意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4.
正富士通在产品命名上似乎有点类似闪迪,也分为极速版、高速版,现在又推出了至尊版。虽然依旧使用Sand Force SF-2281方案,但却在至尊版上使用了Intel的SLC闪存。这类Intel 25nm SLC闪存性能和寿命方面比MLC闪存强得多,性能直逼市售那些最顶级的SSD。售价大概和MLC王者三星850pro类似,性价比十分出色。点评:早有三星840 SSD系列的老文件掉速问题,近有苹果公司i Phone 6/6plus的闪退黑屏问题,TLC闪存  相似文献   

5.
背景资料:据《南方都市报》3月12日C16版《数码周刊》的专题报道《闪存引爆消费电子新革命》:联想X300和苹果MacBook Air相继用上了SSD闪存硬盘,诺基亚和索尼爱立信的最新旗舰手机用上了16GB的闪存。从今年开始,PC和消费电子抛弃硬盘拥抱闪存已是大势所趋。目前,英特尔发布小于一枚一美分硬币、重量比一滴水还轻的闪存芯片,同时发布了容量高达160GB的SSD闪存硬盘,并称闪存硬盘技术将在10年内性能提升50倍。数码影像巨头佳能在推出基于闪存的高清DV后也表示,未来DV的存储介质将统一到闪存之下。笔记本电脑、MP3/MP4播放器、数码相机等产品都将大面积采用闪存硬盘,而移动硬盘可能不久将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6.
《电脑爱好者》2014,(22):92-93
正虽然混合硬盘已经出现了长足进步,但其性能却仍然远逊于SSD+HDD传统方案。因此,要想"秒进"系统,"快载"游戏,仍然是SSD固态硬盘才是最佳。本文当中,将推荐几款240GB/256GB固态硬盘,各位读者准备好了吗?为何不选128GB S S D固态硬盘市场主要以1 2 8 G B(含120GB)、256GB(含240GB)、512GB(含480GB)这三种容量为主。而本文之所以不选择128GB产品,是因为128GB固态硬盘采用的是2个DIE闪存颗粒,256GB和512GB固态硬盘采用的则是4个DIE闪存颗粒。这样的差别,对于读取速  相似文献   

7.
闪存和SSD(固态盘)存储解决方案正在改变整个数据中心,在不久的将来,虚拟化的日益普及和企业级应用对性能越来越高的要求,将使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面临严峻挑战。而闪存和SSD存储则将是与之对抗最为有效的“武器”。在我看来,闪存作为一种新兴趋势,将会把HDD(硬盘驱动器)远远抛在后面,理由在于:一个2TB容量的NVMe(非易失性高速存储)SSD(固态盘),其IOPS可达一百万,是具有相同尺寸的HDD存储阵  相似文献   

8.
目前.限制SSD普及的门槛依然是昂贵的价格和较小的容量,而各大闪存制造厂商也在为SSD的普及.积极地研制新制程技术.以期望带来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显然,英特尔和美光的合作,使两家公司在技术和创新上走在了其他公司的前面。  相似文献   

9.
《电脑迷》2015,(2):26-27
波澜不惊的2014年过去了,这一年PC配件领域没有让人惊心动魄的大事,也缺少一呼百应的明星产品,而存储行业的发展让这一年的平静多了些许波澜,这些发展将会如何改变2015年的格局呢?1 SSD:3D闪存发力M.2大军袭来固态硬盘SSD在2014年的迅猛发展是很多人早就希望看到的一天,其中就包括小编。2012年SSD价格大范围松动,128GB SSD跌破千元、64GB SSD跌破五百元,让一向高高在上的SSD一下就进入了普  相似文献   

10.
王翔 《微型计算机》2006,(19):48-49
近日,三星电子发布了两款无硬盘笔记本电脑——NT-Q30-SDD和NT-Q1-SDD,并于2006年6月上旬在韩国上市。这两款产品均配备采用NAND闪存的存储介质.SSD存储容量为32GB。采用闪存代替传统硬盘的笔记本电脑.现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什么放弃传统硬盘?什么是SSD闪存式硬盘?闪存式硬盘又有着怎样的表现?硬盘会被淘汰吗?  相似文献   

11.
随着19nm、20nm闪存颗粒生产新工艺的采用,闪存制造成本的降低,像512GB这样的大容量固态硬盘在市场上已经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近期,台系存储厂商创见更推出了容量达TB级的固态硬盘产品——创见SSD370 1TB。  相似文献   

12.
一木 《电脑爱好者》2013,(23):54-55
随着固态硬盘技术的发展和闪存价格持续走低,SSD固态硬盘的普及已是大势所趋。不过,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少朋友会发现,SSD的速度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变慢。那么,我们是否有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3.
《网友世界》2009,(19):57-59
就在两年前,固态硬盘(SSD)的全面普及还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但随着近两年来NAND闪存颗粒的单位容量价格不断下降.固态硬盘的生产成本也随之下降.普及之说已不再是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与网络》2012,(1):69-69
LSI公司近日宣布已完成对SandForce公司的收购。SandForce是一家面向企业级和客户端闪存解决方案以及固态驱动器(SSD)的闪存处理器领先供应商。在引入能够提升应用性能的创新型闪存解决方案后,LSI将在高速发展的闪存处理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可满足超级本、笔记本电脑以及企业级SSD和闪存解决方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摄像头 《电脑迷》2013,(8):26-26
最近市场上出现了非常便宜的SSD产品,比如三星840,256GB的容量,价格只有一千元不到。经过仔细打听,这款产品使用了TLC的颗粒。TLC颗粒也能做硬盘?它们不是一直有寿命问题么?大厂也有TLC,市场又有变化了?  相似文献   

16.
《微电脑世界》2006,(9):33-33
三星电子公司曾在今年的CeBIT上展示了以闪存为介质的SSD硬盘(详见本刊2006年第5期第20页),当时的展示样品容量为32GB,物理尺寸和接口规格完全与现有PC上流行的硬盘相同。由于这种硬盘主要在防震和机械安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所以其先期应用目标是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计算设备。索尼公司不久前推出的UX18便携式电脑,就采用了容量达16GB的此类闪存型硬盘。  相似文献   

17.
很幸运,2020年伊始,闪存颗粒的价格暂时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像去年保持走低的趋势,固态硬盘的价格仍然非常诱人。举例来说,金士顿最近发布了两款面向主流用户的固态硬盘KC600系列、A2000系列,前者是一款基于SATA接口的SSD,其512GB产品的售价仅为500元出头;后者是一款采用NVMe主控、性能更高的产品,还附送了Tt散热器,但它的售价却更加便宜,其500GB产品的价格只有约460元左右。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两款产品采用的都还是3D NAND TLC颗粒,并没有选用成本更低、性能更差的QLC颗粒。那么在固态硬盘价格如此低廉的今天,在实际应用上,它们是否能为消费者带来令人满意的体验呢?此次我们特别对这两款金士顿主流SSD进行了实战测试。  相似文献   

18.
闪存以及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SSD)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而也带动了闪存相关的算法研究.这些算法不仅包括DBMS层面的算法,也包括SSD内部的控制算法.但是,这些算法的性能验证是目前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尤其是SSD内部的算法很难在现有的平台上进行实验对比.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软硬件集成的闪存数据管理实验平台(flash experimental platform,FEP).该平台不仅可以为DBMS层面各类算法提供一个实验环境,也能够为SSD内部算法的验证提供有效的支持.FEP平台的硬件部分由一个自行设计的闪存存储板构成,软件部分实现了闪存驱动和闪存转换层(FTL)算法,并提供了灵活易用的二次开发接口.以4种闪存缓冲区置换算法为例,在FEP平台上进行了实现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FEP平台可以有效地支持闪存相关算法的实验和结果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从2008年开始,一种新的硬件产品逐渐引起关注,那就是SSD(SolidStaleDisk或Solid State Drive)固态硬盘。2008年年初。华硕推出的EPC701第一次让SSD固态硬盘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虽然仅仅只有4GB的容量,但是其体现出的超过传统硬盘的性能让不少用户刮目相看。进入2009年之后,SSD固态硬盘的热度逐渐开始升温,一方面因为大量闪存企业开始推出SSD固态硬盘产品,容量也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20.
随着闪存技术的不断成熟,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迅速发展。然而,SSD具有不同于磁盘的特性,使得传统基于磁盘设计的索引不适用于闪存环境,因此面向闪存索引机制的研究与优化迅速开展。通过对目前闪存索引的广泛调研,从索引更新策略的角度,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旨在为SSD算法设计和索引开发提供系统的、有价值的参考。最后讨论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