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改革及效果。方法将2012级护理本科生按照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68人和观察组66人。对照组《急危重症护理学》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教学改革,构建网络平台,设立5个学习模块,借助网络资源结合传统教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在线教学模式。结果课程学习结束时,观察组课程结业理论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急诊ICU实习结束,观察组护生临床实践自评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实习评价(除师生关系融洽外)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及培养护生急救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郭艳侠  梁珣  张敏 《护理学杂志》2020,35(15):72-74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结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生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5级及2016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各2个班分别为对照组(100人)和观察组(98人)。在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对照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结果观察组课程综合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习投入总分及活力、专注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学生认为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护患沟通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翻转课堂结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用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老年护理学教学,可提升其教学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其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贾佳  柯丽  李萍  洪梅 《护理学杂志》2022,27(15):73-76
目的 评价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异质化分组用于《母婴儿童护理学》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 方法 选取护理本科大三学生119人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1班59人为对照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组,每组5~6人;2班60人为研究组,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根据学生的语言、数理逻辑、人际、肢体运动和自我认识智能测评进行异质性分组,分为10组,每组6人,两组均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 结果 课程结束后,研究组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投入、学习收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基于异质化分组的翻转课堂教学用于《母婴儿童护理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其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在《健康评估》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级53名和2013级57名护理本科生分别作为对照组和教改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健康评估》教学,教改组采用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教学。课程结束后,实施教学考核并调查护生对课程学习的满意度、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临床沟通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教改组考核成绩、对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学习效果自我评价、临床沟通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用于《健康评估》教学,有利于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学习成绩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陈锐  李静  陈佛  张静  李璇  李桂 《护理学杂志》2022,27(13):70-73
目的 探讨基于CDIO理念的翻转课堂对手术室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理论与操作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将76名实习护生按照实习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基于CDIO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教学6周后比较两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理论与操作成绩及教学满意度。 结果 教学后试验组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理论与操作成绩及对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基于CDIO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于手术室护理教学,有利于实习护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提高其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促使护生形成积极、稳定的护理职业态度。方法将152名护理大专二年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6名。实验组在《外科护理学》的围术期护理、肿瘤护理、消化系统护理章节中采用案例学习法;对照组仍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前、后分别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评价护生的职业态度。结果教学后实验组护生职业态度评分显著高于教学前和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学习法可通过提高护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教学环境、培养护生职业感和责任感等,让护生更愿意接受并热爱护理专业,对培养护生形成健康积极的职业态度比传统方法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E-Learning的混合式学习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级140名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基于E-Learning的混合式学习进行干预,干预前后选用课程评价调查问卷、护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课程干预后,92.9%本科护生比较喜爱混合式学习,95.7%本科护生认为混合式学习对理解课程有帮助;本科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高(均P0.01);接受混合式学习课程的2014级本科护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常规课堂学习的2013级护生(P0.05)。结论基于E-Learning的混合式学习可有效提高本科护生对精神科护理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陈贺艳  王英 《护理学杂志》2012,27(14):70-72
目的探讨调整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次序对护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9级护理本科生4个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8人,将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按操作效果直观性、教学大纲要求、动作迁移规律和理论教学次序重新编排次序后教学;对照组92人采用传统的教学次序教学。结果两组护生操作考核成绩、课堂学习参与主动性、教学满意、课下练习出勤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次序调整可以提高护生的学习成绩,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改变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认识,培养良好的职业情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服务性学习应用于外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2005级86名护生设为对照组,2006级58名护生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引入服务性学习,即行外科护理学课程学习后,将护生分为小组,利用周末到社区开展健康体检,常见病的防治健康教育,康复指导、救护技术(心肺复苏术),心理咨询等.将有效的反思贯穿服务前、服务中和服务后.结果 两组外科护理课程质量评价得分、课程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93.11%护生对服务性学习持肯定态度,认为可提高学习效果及综合素质.结论 服务性学习可提高外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有利于专业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调整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次序对护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09级护理本科生4个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8人,将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按操作效果直观性、教学大纲要求、动作迁移规律和理论教学次序重新编排次序后教学;对照组92人采用传统的教学次序教学.结果 两组护生操作考核成绩、课堂学习参与主动性、教学满意、课下练习出勤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次序调整可以提高护生的学习成绩,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改变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认识,培养良好的职业情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O-AMAS有效教学模型在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级护理专业2个班90名学生设为对照组,在健康评估课程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020级护理专业2个班90名学生设为观察组,实施基于O-AMAS有效教学模型的课程教学,包括教学目标、课堂激活、多元学习、有效测评、简要总结5个环节。学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期末考核成绩、师生教学评价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实训考核成绩,教师评学、学生评教评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O-AMAS有效教学模型在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应用可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师生教学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的开放式护理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方法构建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将111名护理本科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班(53人)和对照班(58人)。护理学基础实验课对照班采用学校传统开放实验教学方法教学;实验班构建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实验课结束行操作技能考核、评判性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测评。结果实验班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P<0.01),两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高,实验班较对照班更显著(均P<0.01)。结论自我导向学习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乐高4C教育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级护理本科学生203人按班级分为实验班(101人)和对照班(102人),对照班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班采取乐高4C教育模式,包括联系(Connect)、建构(Construct)、反思(Contemplate)和延续(Continue)4个环节。学期末对两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创新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班(均P0.01)。结论乐高4C教育模式可提高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课教学在肿瘤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将2016年7~12月在肿瘤内科实习的52名护生作为观察组;2015年7~12月50名实习生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老师说教和PPT演示方式进行临床带教,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方式基础上增加微课教学。结果两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90.00%以上护生认为微课教学可以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在较短时间内掌握重难点知识,因而更愿意采用微课学习。结论微课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自主探究法在护理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自主探究法在护理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级高职护理大专班学生118人分为实验班(60人)与对照班(58人)。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即先由教师操作示范并详细讲解操作细节,然后由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最后总结;实验班采用自主探究法教学,即每次课前将学生分组,采取个人自学预习相关实训项目、小组边模拟操作边讨论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总结规范操作相结合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实验班学生的技能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均P<0.01),实训室出勤人次高于对照班。结论在护理技能实训教学中引进自主探究教学法,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护理实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翻转课堂教学中异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7级护理本科4个班的学生,按照班级随机抽签分为研究组59人和对照组58人。对照组在《健康评估》课程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按照上学期基础护理考核成绩采取异质分组合作学习联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实施教学后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计划与实施、自我管理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异质小组合作学习联合翻转课堂教学,能促进护理本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手绘人形图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抛硬币法将高职护理专业1个班56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1个班56人设为试验组,运用手绘人形图教学法.结果 试验组3次理论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P<0.01);96.43%的试验组学生对人形图教学法总体满意.结论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其科研能力。方法用整群抽样法抽取2008级和2009级护理本科生114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实习方法,2010级和2011级护理本科生180人作为观察组,在进行传统临床实习的同时安排其定期参与临床科研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并使用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将护理本科生在参与临床科研实践前后的科研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本科生自评科研能力得分64.05±23.38;两组比较,观察组除问题发现维度外,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护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整体偏低,让其参与临床科研工作有利于提高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9.
社区护理课程系统教学计划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改革社区护理的教学设计并探讨其实施效果。方法将2007级大专护生分为实验组(n=48)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取课堂讲授法,辅以案例分析、课题报告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技能课以老师示教-学生练习-老师指导程序教学。实验组采用经教学系统设计后的教学模式,由课题组及授课教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据此实施教学活动。结果实验组社区护理理论、技能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系统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