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防伪》2009,(1):25-25
1假冒来源,回收酒类包装,各方配合造假. 一些酒店、宾馆等从事餐饮服务业的单位,为节约成本获取更大利润,配合造假方,在正品酒卖完後将酒瓶提供给假酒生产者,进而在买进假酒,以真酒“形象”卖给消费者。据调查,全国每年有上百万的高档酒瓶被回收灌入劣酒,其中在100元以上的中、高档酒中.假冒伪劣所占比例高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2.
正制假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无视法律及道德,进行一系列的造假售假行为。往往是以次、劣酒冒充优质酒,甚至用工业酒精兑水制造假酒;而在包装方面,制假者也是费尽心思,制造大量的假商标、假酒瓶、假酒瓶盖、假酒盒、假酒箱等假的酒包装。本文就酒类包装的防伪与酒包装的后印刷技术进行解析,为消费者另辟渠道鉴别假酒。  相似文献   

3.
《上海包装》2003,(4):25-26
经济利益的驱动是假酒泛滥的一个主要原因。不法之徒通过制造大量的假商标、假酒瓶、假酒瓶盖、假酒盒、假酒箱等假的酒包装进行制造假酒的活动,也通过以劣酒充优质酒、以工业酒精兑水的方法制造假酒,还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将制造的假酒销售掉。  相似文献   

4.
白酒防伪     
刘媛媛 《中国包装》2007,27(3):86-87
假冒伪劣产品目前已成为世界性难题,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受假冒伪劣产品影响的市场达到3000亿美元,是世界贸易总额的10%。 经济利益的驱动是假酒泛滥的一个主要原因。不法之徒通过制造大量的假商标、假酒瓶、假酒瓶盖、假酒盒、假酒箱等假的酒包装,利用酒类企业已经打好的广告,以较小的投入获取高额的回报。  相似文献   

5.
根据欧洲议会关于包装和包装废料94/62欧盟指令,欧盟成员国必须履行有关义务,主要是包装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减少包装垃圾及有利于重金属和能源回收等。目前欧盟成员国正处于将欧盟指令纳入其本国法律的阶段。该项指令要求包装材料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尽量减少包装的体积和重量,只要能确保被包装物的安全和卫生,并具有能被消费者接受的外观即可。2.尽量减少有害和有毒物质。3.采用适于再用、回收和循环使用的材料,便于回收能源或有机循环(堆肥或生物降解)的材料。欧盟对包装材料的使用有新规定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快递绿色包装通用要求》地方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由海南省邮政管理局、海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等单位联合起草,明确了快递绿色包装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包装物选用、包装要求、包装物重复利用及回收再利用等。  相似文献   

7.
正《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自2021年3月12日起正式施行。《办法》从包装选用、包装操作、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快递包装提出要求,包括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物,推进对包装物依法实行绿色产品认证,鼓励寄递企业建立可循环包装物信息系统等。在包装选用方面,寄递企业应当按照规定使用环保材料对邮件快件进行包装,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物,  相似文献   

8.
《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有望在2008年年底出台。按规定,塑料容器、纸质容器、包装纸板等包装物将实行强制性回收,生产企业可以采取设点回收、通过经销商回收、委托专业回收公司负责回收。如果产品包装回收率达不到相应标准,生产企业有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  相似文献   

9.
韩文 《上海包装》2006,(2):57-57
我国《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正在酝酿出台。它将对包装物的回收利用进行管理规范,对包装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的相关责任进行界定。征求意见稿正在征求各省市有关部门及包装协会等行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是目前国际和国内的热门话题。国家正在大力倡导包装物的3R原则,即包装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生资源化(Recycle)。在包装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中,应优先考虑再利用。此外,在现代化的焚烧设备中将再利用之后的包装废弃物焚烧以回收能源,也是一种符合“再生资源化”原则的处理方式。上海建相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是一家中日合作企业,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施惠路95号,是全市废品回收利用网络的建设企业,从保护资源与增强环保意识来对待废品处置与资源的再利用。目前主要服务于上海、江苏地区的外资企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包装》2009,(3):123-123
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和英国环境署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英国生产使用的容器包装物有2/3做到了回收利用。2008年,英国企业回收了700万吨以上的包装废弃物,其中再利用660万吨。  相似文献   

12.
德国DSD系统和循环经济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戴宏民 《中国包装》2002,22(6):53-55
1990年6月12日,德国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装废弃物处理法规《包装-包装废弃物的处理法令》,该法规旨在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对于不可避免的一次性包装废弃物,规定必须再利用或再循环;法规还强制性要求各生产企业不仅对产品负责,而且还要对其包装的回收负责,并责成从事运输、代理、销售的企业、包装企业及批发商回收他们使用后的包装物,同时也可选  相似文献   

13.
《上海包装》1998,(1):7-8
[科技传真]包装就是把被包装的东西如烟、酒、食品、饮料、衣物、电器等装人包装物(如:盒、箱、罐、筒、瓶、袋、包等)里并封好。绝大多数包装物上都印有字样和图案,这种包装物的印刷就是包装印刷。包装是印刷的一种。包装印刷用的各种机械设备统称为包装印刷机械,包装印刷机械是印刷机械的一部分。包装物上的字样和图象告诉人们里面装的是什么及其数量、生产厂家的名称及地址等,有很好的广告效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厂商们越来越重视对其商品的宣传,他们在利用各种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书刊等的同时,更重视充分…  相似文献   

14.
《中国防伪报道》2018,(10):67-67
貌不惊人的农家小院里,各种“名酒”被随意堆放着,其中不乏各种名酒。在这里,这些“名酒”其实就是十几元、几十元价格不等的散装酒,被灌入回收或购买来的酒瓶中,再配上精美的包装、防伪标识,就“麻雀变凤凰”成了“名酒”。  相似文献   

15.
《包装世界》2009,(5):28-28
为切实有效地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充分发挥国家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和带动功能,探讨如何建立和完善包装物回收再利用体系以增进两岸三地交流,由中国包装联合会、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利乐中国主办,中国包装联合会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承办。  相似文献   

16.
中秋佳节即将到来,走亲访友多会有“酒”为伴,带上两瓶酒看看亲友,亲友相聚,喝上几杯团圆酒,实乃人之常睛。目前,在北京某超市,记者碰到了在酒柜台前挑来捡去的南先生,计划中秋去看望“准岳父”的南先生犯了难,准岳父爱喝酒,会喝酒,可是市场上“假酒泛滥”.万一买到假酒,没了面子事小,闹出人命事大。同时他对假酒的危害耿耿于怀,他告诉记者,前几年朋友结婚,谁曾想到买的是假酒,婚宴变成了悲剧!  相似文献   

17.
刘北辰 《中国包装》2007,27(1):30-30
生产包装用品需耗费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西方工业化国家都非常重视废旧包装材料回收和利用工作。如德国马口的的回收率达50%,瓦楞纸回收率达95%;日本废纸回收率为78%;近十几年来,包装物回收已为美国创造了近40亿美元的财富。而在我国,目前对废旧包装物回收利用问题仍重视不够,回收技术落后,制度不健全,导致包装物回收复用率很低。  相似文献   

18.
商品包装按其用途可分为运输包装(外包装)和销售包装(内包装),它们承担着保护商品便利储运,美化和宣传商品的作用,所以包装对商品是至关重要的,但生产包装对国家来说并不轻松,需要耗费大量能源和原材料。西方工业化国家都很重视废旧包装回收和利用工作。例如德国马口铁回收率达50%,瓦楞纸回收更高达95%,废纸回收率为78%,近十年来废包装物回收为美国人创造了40亿美元财富,而我国现阶段对商品废旧包装利用仍重视不够,回收技术落后,制度不健全使包装物回收复用率仍很低下。据了解废包装纸回收率仅为20%,塑料回收…  相似文献   

19.
德国于91年6月12日实施了包装废弃物法令后,德国生产、流通业为了回收资源化,已制定“双重系统”来执行废弃物的回收,消费者将包装容器(包装废弃物)投入印有绿色标志的黄色集装箱内,再由制造业回收再利用、资源化。对象为纸、镀锡铁皮、玻璃、罐头等包装物。该政令的实施,以押金的设立强制地执行再回收,对德国产业界来说是一项新的课题,对制造、流通等带来冲击,新的流通形态已产生,产业界必须再组织分工,如何使用再回收的材料,产品质量不致低落,这些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20.
绿色包装材料的发展及促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严 《湖南包装》2005,(2):11-14
绿色包装材料就是我们在生产、制造、使用和回收的包装物中,对人体健康无害,对生态环境有良好保护作用和回收再用的包装物料。例如聚丙烯、瓦楞纸、可食用的檑米纸、粟米纸、可食用再生的保鲜纸以及我们日常用的纸制包装品及纸制手挽袋、纸杯、纸饭盒等。总之可溶解或聚合的各种保护生态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包装物及其原材料等。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包装物即用光敏剂降解聚合、用生物或化学物降解的各种塑料制品和其他包装物品,这是我们选用包装材料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