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肾间质纤维化(renal-interstitial fibrosis,IKIF)是由各种肾脏损害因素导致细胞外基质在肾间质内过度沉积的病理过程,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肾功能衰竭的共同通路和病理基础。因此,研究RIF的发病机制、干预RIF的进程是当前肾脏病界的研究热点。在RIF的各种发生机制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m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过度表达致肾纤维化的作用备受关注。TGF-β在RIF发生过程的多个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肾脏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2.
TGF-β_1/Smad信号转导通路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通路,以肾间质中细胞及胶原成分集聚增多、伴有肾小管萎缩或扩张、变形及肾小管和间质毛细血管的丧失为特征[1]。近年的研究发现,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在肾纤维化的发生、发  相似文献   

3.
肾纤维化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主要表现为细胞外基质的过量沉积和纤维细胞的大量增生,进而导致了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球硬化,是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脏衰竭(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共同通路[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一过程中细胞信号通路通过多个细胞因子介导肾纤维化起了重要作用[2],其中TGF-β/Smad信号通路是最主要的通路且与其它信号通路存在广泛交集.因此,要了解肾纤维化形成的机制,逆转慢性肾病(CKD)的进程及为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思路,就需要对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肾间质纤维化是多种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引起肾衰竭的共同病理变化,内源性拮抗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7( BMP-7)可从多个靶点对肾间质纤维化(RIF)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由smads蛋白介导的BMP-7/smads信号通路是其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途径之一。从BMP-7入手研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是目前重要的一个突破口。现就中药对BMP-7/smad信号通路转导在RIF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周宝尚 《重庆医学》2011,40(28):2894-2896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各种不同病因的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的共同通路,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近年研究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1],肾小管上皮细胞可通过EMT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F),进入间质,合成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直接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的进行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肾纤维化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亮  杜洁 《医学综述》2013,19(18):3275-3278
肾纤维化是多种病因诱导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引起肾脏间质细胞增殖失调及细胞间质代谢失调、过量细胞外基质积聚、肾脏组织结构破坏及功能丧失的病理过程,最终导致肾衰竭.细胞因子是肾纤维化进展的关键因素.在各种病因刺激下,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并通过各种信号通路控制细胞核基因转录,导致肾纤维化.目前肾纤维化信号通路主要涉及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级联信号通路、腺苷信号通路.该文着重阐述各信号通路转导途径及其相互关系,总结肾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7.
樊尚珩  李均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11):1838-1840+1837
肾纤维化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肾小球、肾小管、血管间质病理性改变,表现为肾脏微环境炎症反应、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等过程,最终肾脏结构、功能不可逆性受损,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导致患者死亡。Hippo信号通路对肾纤维化发展有重要作用。随着研究者们对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治疗肾纤维化机制不断深入,使用中药活性成分调控Hippo信号通路影响肾纤维化的国内外相关报道也日益增多。本文就近年来Hippo信号通路致肾纤维化的致病机制及中药干预Hippo通路对肾纤维化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予以综述,为延缓肾纤维化进展并指导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肾间质纤维化几乎是各种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的主要病理改变。近年研究显示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在肾间质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尤其TGF-g的作用较肯定。本文就TGF一月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作一综述。TGF-g的性质转化生长因子g(transforminggrowth柏ctor尸,TGF-g)...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广领  张翥 《医学综述》2013,19(3):428-430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RIF)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病(CKD)的共同通路和主要病理特征,是判断肾脏疾病预后的最重要的组织学指标。RIF的严重程度与肾衰竭密切相关。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抑制RIF进程。HGF被认为可作为判断RIF的发生、发展和CKD预后的重要指标,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就HGF抑制肾纤维化形成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揭示HGF在治疗肾纤维化方面所具有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肾间质纤维化(RIF)是多种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的共同通路和主要的病理基础,以胶原蛋白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与降解失衡为主要特征.其发生机制复杂,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和多条细胞信号通路参与了此过程.建立一种理想的RIF动物模型,对于研究RIF发生机制以及探寻各种延缓和阻断其进展的新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是目前研究肾小管间质进行性纤维化较为成熟的一种实验动物模型.近年来很多学者采用这一模型来研究RIF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方法.现将UUO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制作和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