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究丹酚酸B(Sal B)能否通过调控NLRP3炎症小体priming阶段减轻缺氧诱导大鼠心肌细胞损伤。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丹酚酸B对大鼠H9C2细胞生长的影响,并挑选出合适的丹酚酸B实验浓度;微孔板、ELISA法检测缺氧造模后实验组,不同浓度给药组,以及抑制剂组LDH/cTn/IL-1β的分泌水平;qPCR以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造模后实验组,不同浓度给药组以及抑制剂组TLR4/Myd88/IRAK1/NF-κB/NLRP3基因以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过缺氧处理后,H9C2细胞活性下降,LDH/cTn/IL-1β分泌量升高,TLR4/Myd88/IRAK1/NF-κB/NLRP3在mRNA水平以及蛋白表达上调;与模型组相比,丹酚酸B预处理24h后,H9C2细胞活性增加,LDH/cTn/IL-1β分泌量下降,TLR4/Myd88/IRAK1/NF-κB/NLRP3 mRNA水平以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丹酚酸B可以通过调控NLRP3炎症小体priming阶段,减轻缺氧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原花青素通过抑制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原花青素低剂量组(80 mg/kg)和原花青素高剂量组(160 mg/kg),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使用改良线栓法制成I/R模型,原花青素低剂量组和原花青素高剂量组分别使用80 mg/kg和160 mg/kg的原花青素灌胃处理,连续处理1周.比较各组大鼠脑含水量;采用神经行为学评估比较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使用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LR4/NF-κB信号通路和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采用苏木素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含水量、活性氧含量水平、TLR4蛋白、NF-κB蛋白、Bax蛋白和Caspase-3蛋白表达、神经细胞凋亡率升高,SOD含量水平、GPX含量水平、Bcl-2蛋白降低(P<0.05),其中TLR4蛋白和NF-κB蛋白分别为(1.80±0.20)和(1.85±0.2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45±0.04)和(0.51±0.04);相比模型组,使用原花青素处理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活性氧含量水平、TLR4蛋白、NF-κB蛋白、Bax蛋白和Caspase-3蛋白表达、神经细胞凋亡率降低,且原花青素高剂量组低于原花青素低剂量组(P<0.05),其中原花青素高剂量组TLR4蛋白和NF-κB蛋白分别为(0.59±0.06)和(0.64±0.06),显著低于原花青素低剂量组的(1.00±0.10)和(0.98±0.09);与模型组比较,使用原花青素处理各组大鼠SOD含量水平、GPX含量水平、Bcl-2蛋白升高,且原花青素高剂量组高于原花青素低剂量组(P<0.05).结论 原花青素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调控下游凋亡蛋白的表达抑制I/R后大鼠脑细胞的凋亡,缓解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SG)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及对核因子κB(NF-κB)、NF-κB抑制因子(Iκ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H2O2组、TSG组,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NF-κB与IκB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IκB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2O2组凋亡细胞数增多,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增殖降低;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IκB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经TSG预处理后,细胞的增殖率较H2O2组增加,细胞凋亡率减少;NF-κB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IκB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1)。结论二苯乙烯苷能抑制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NF-κB/I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Epimedium,TFE)对自然衰老大鼠脑组织中MAPK/NF-κB信号通路影响及其抗炎作用。方法 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CA3和DG区神经元形态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衰老相关蛋白p21、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核转录因子NF-κB p65及其下游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COX-2的表达,以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TFE可明显改善自然衰老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形态结构,神经细胞排列整齐紧密。同时,TFE可明显下调自然衰老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21、Bax蛋白表达水平,上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及Bcl-2/Bax的比值,且可明显降低NF-κB p65核蛋白及其下游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COX-2的表达,以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ERK1/2、p-JNK、p-p38 MAPK)的表达。结论 TFE对自然衰老大鼠炎症反应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NF-κB的核易位及其下游炎症细胞因子表达,进而延缓脑衰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Al(PGAl)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分离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建立缺氧再给氧模型,通过原位缺口末端标记观察PGAl对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通过凝胶电泳迁移率测定NF-κB的活性;用Western blot法测定Bcl-2和Bax蛋白表达;用Northern blot法测定bcl-2 mRNA的表达.结果:PGAl能明显减少缺氧再给氧内皮细胞的凋亡,抑制NF-κB的活性,升高Bcl-2蛋白及bcl-2 mRNA的表达,不改变Bax蛋白的表达,导致Bcl-2/Bax增加.结论:PGAl通过NF-κB介导抑制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X受体(LXRs)是否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减轻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方法LXRs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转染高糖培养的H9C2细胞;实验分组:对照组(5.5 mmol·L-1葡萄糖)、甘露醇组(5.5 mmol·L-1葡萄糖+27.5 mmol·L-1甘露醇)、高糖组(33 mmol·L-1葡萄糖)、GFP组、LXRα组、LXRβ组。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Bax mRNA、Bcl-2 mRNA表达,NF-κB、Bax、Bcl-2、Cleaved caspase-3蛋白量,细胞凋亡率。结果过表达LXRs组明显降低高糖诱导的Bax、NF-κB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P<0.05),上调由高糖抑制Bcl-2的表达(P<0.05)。结论 LXRs通过NF-κB信号通路减轻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徐杨  王纬臻  周亚峰 《中国药师》2021,(12):2141-2147
摘要:目的:探讨川皮苷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大鼠心肌损伤细胞发挥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H9c2细胞,CCK-8法检测不同剂量(0,12.5,25,50,100,200μmol·L-1)的川皮苷作用于H9c2细胞48 h后的细胞活力,筛选合适的实验浓度;取对数生长期的H9c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H/R组、mimic-NC组、miR-145-5p mimic组、川皮苷低(12.5μmol·L-1)、高(25μmol·L-1)剂量组、川皮苷+inhibitor-NC组、川皮苷+miR-145-5p inhibitor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建立H/R损伤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中miR-145-5p和Krüppel样因子5(KLF5) mRNA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并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KLF5、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表达。结果:12.5和25μmol·L-1的川皮苷对H9c2细胞的活力未出现明显影响,当川皮苷浓度大于50μmol·L-1时可显著抑制H9c2细胞的活力(P<0.05)。因此,选择12.5和25μmol·L-1的川皮苷用于后续实验。川皮苷可促进miR-145-5p表达,下调KLF5表达(P<0.05),升高H9c2细胞活力、SOD水平和Bcl-2蛋白表达(P<0.05),降低细胞凋亡率、LDH、CK-MB、MDA、TNF-α、IL-1β水平和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及Bax蛋白表达(P<0.05)。上调miR-145-5p表达与川皮苷发挥相同的作用,下调miR-145-5p后,川皮苷对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被明显削弱。结论:川皮苷可能通过上调miRNA-145-5p,抑制KLF5的表达和NF-κB p65的活化,进而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少H/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Res)对胆道梗阻再通大鼠肝损害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即A组:假手术组,B组:梗阻性黄疸模型组,C组:梗阻性黄疸模型+胆道再通组,D组:梗阻性黄疸+胆道再通 +Res干预组。连续给药7 d,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水平;RT-PCR检测肝组织沉默信息调控因子1(SIRT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SIRT1蛋白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蛋白在肝脏中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水平升高,SIRT1 mRNA及蛋白、PPARα蛋白表达降低,NF-κB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而造模后胆道再通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ALT水平降低,SIRT1 mRNA及蛋白、PPARα蛋白表达增加,NF-κBp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白藜芦醇组与C组比较:血清ALT水平降低,SIRT1 mRNA及蛋白、PPARα蛋白表达增加,NF-κBp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 Res可能通过激活SIRT1抑制NF-κB,发挥抗炎、抗凋亡作用,通过促进PPARα的表达发挥抗氧化作用,从而减轻胆道梗阻再通大鼠的肝损害,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李囡  孔祥照  古同男  骆雨辰  鄢雯 《贵州医药》2022,46(2):171-173+179
目的 探讨免疫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缺氧/复氧(H/R)条件下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light-chain-enhancer of activated Bcells, NF-κB)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方法 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H/R模型。将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MG132组、H/R组和H/R+MG132组。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与活力,用二硝基苯肼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测定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中p-IκB和p-P65的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R组细胞活力降低,LDH活性和细胞凋亡增加,IL-1β、IL-6及TNF-αmRNA水平升高,p-IκB和p-P65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R组相比,H/R+MG132组细胞活力明显提高,LDH活性和细胞凋亡率降低,IL-1β、...  相似文献   

10.
PUMA介导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促凋亡蛋白p53上调凋亡调制物(PUMA)在大鼠缺氧/复氧(H/R)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缺氧5 h后复氧2~12 h以制备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靶向PUMA的siRNA转染大鼠心肌细胞以建立PUMA沉默表达模型。采用Annexin V-FITC联合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变化;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分析PUMA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R处理后心肌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活性迅速上升;PUMA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上调及Bcl-2的表达下调。靶向PUMA的siRNA转染后,Bax上调表达及Bcl-2下调表达的程度明显被抑制。结论在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过程中,PU-MA表达明显升高,其可能通过下调Bcl-2表达及上调Bax表达导致Caspase-3活性增加以介导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房》2017,(22):3095-3098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及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C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柳氮磺吡啶肠溶片(SASP,阳性对照,0.3 g/kg)和半夏泻心汤低、中、高剂量组(3.9、7.8、11.7 g/kg),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法复制UC模型。成模后,ig给药,每天1次,连续3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NF-κB p65、IκB-α、TL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NF-κB p65、IκB-α、TLR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结肠组织中NF-κB p65、IκB-α、TLR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半夏泻心汤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且高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中上述水平的降低程度均高于SASP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可下调UC大鼠结肠组织中NF-κB p65、IκB-α及TL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张彩峰  曹苏  沈施仁 《江苏医药》2013,39(6):642-644,616
目的 观察缺氧复氧损伤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MMECs)NF-κB p65、fractalkine(FKN)和p5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SD大鼠MMECs随机分为缺氧复氧组(H-R组,缺氧2h,复氧2h,n=6)和正常对照组(N组,n=6).Hoechst荧光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膜连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和碘化丙啶(PI)双标记法测定细胞凋亡率,MTT法测定细胞活力,RT-PCR检测NF-κB p65、FKN和p53 mRNA转录水平.结果 与N组比较,HR组细胞活力降低(0.156±0.014 vs.0.103±0.006) (P<0.01),凋亡率升高[(20.69±2.46)% vs.(55.48±3.38)%](P<0.01),NFκB p65、FKN和p53 mRNA表达上调[(0.327±0.095 vs.1.489±0.076)、(0.174±0.098 vs.1.308±0.131)和(0.173±0.047 vs.1.850±0.129)](P<0.01).结论 缺氧复氧能促使大鼠MMECs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上调NF-κB、FKN和p53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朱晓婉  魏静 《中国药师》2020,(8):1510-1514
摘要:目的:探究雷公藤红素对人肺癌H460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使用MTT法检测雷公藤红素对H460细胞生长的影响;使用细胞集落实验检测雷公藤红素对H460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采用细胞流式仪检测雷公藤红素及雷公藤红素联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雷公藤红素联用NAC对H460细胞生长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雷公藤红素及联用NAC后对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影响。同时,进一步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雷公藤红素对核因子κB(NF-κB)通路中IκBα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雷公藤红素浓度依赖性的抑制H460细胞的生长和集落形成(P<0.05或P<0.01),浓度依赖性的促进细胞内ROS水平(P<0.01),同时能够通过升高ROS水平诱导H460细胞死亡(P<0.01),升高Bax蛋白及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或P<0.001),促进IκBα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雷公藤红素表现出高效抗肺癌作用,能升高ROS水平介导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以及抑制NF-κB通路来抑制人肺癌H460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房》2019,(9):1182-1186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新生大鼠认知功能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和白藜芦醇低、高剂量组(30、60mg/kg),每组12只,假手术组大鼠行假手术,其余各组大鼠采用Rice法建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各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相应药物,连续给药6周。采用水迷宫实验分析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记录给药1、3、6周后的逃避潜伏期和给药6周后的穿台次数。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给药6周后的脑组织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组织CA1区内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及其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表达和SIRT1/NF-κB通路相关蛋白SIRT1、磷酸化NF-κB(p-NF-κB)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给药1、3、6周后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给药6周后的穿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脑组织梗死面积明显增加(P<0.05),海马组织CA1区内Bax、Caspase-3、p-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强,Bcl-2、SIRT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低、高剂量组大鼠给药1、3、6周后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给药6周后的穿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脑组织梗死面积明显减小(P<0.05),海马组织CA1区内Bax、Caspase-3、p-NF-κ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cl-2、SIRT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且高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改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新生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可能与SIRT1/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中南药学》2018,(3):330-335
目的探索丹酚酸A抗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Cl_4模型组、丹酚酸A低剂量给药组和丹酚酸A高剂量给药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3组每周2次给予50%CCl_4/花生油溶液(1 m L·kg-1)灌胃诱导建立肝纤维化模型,丹酚酸A低剂量和高剂量给药组大鼠同时每日1次给予腹腔注射丹酚酸A(分别为5 mg·kg-1与15 mg·kg-1)。6周后处死大鼠,HE和Masson染色法进行肝组织病理学观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黏蛋白和Ⅲ型前胶原肽);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NF-κB和IκBα蛋白的表达;Q-PCR检测炎症因子以及肝星状细胞激活因子基因水平的表达。结果与CCl_4模型组相比,丹酚酸A给药组能够显著改善大鼠肝功能,降低大鼠肝纤维化程度(P<0.05)。与此同时,丹酚酸A给药组能够提高肝细胞浆中NF-κB、IκBα蛋白的表达,并降低细胞核NF-κB蛋白的表达,且能够抑制炎症因子与肝星状细胞激活因子基因水平的表达。结论丹酚酸A可通过调节NF-κB/IκBα信号通路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对哮喘气道重塑大鼠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及核因子(NF)-κBp65的作用以及对Bax/Bcl-2的调节情况。方法 32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和尼可地尔组。采用5点注射和雾化吸入鸡卵清蛋白+氢氧化铝的方法复制大鼠哮喘模型,地塞米松组予地塞米松0.5 mg.kg-1.d-1雾化吸入,尼可地尔组予尼可地尔3 mg.kg-1.d-1雾化吸入,正常组与哮喘组雾化吸入生理盐水,共4 wk。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NF-κB p65、Bax、Bcl-2的含量,以及TLR-4 mRNA的表达。结果与哮喘组相比,尼可地尔组大鼠的肺部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较少,肺泡的组织结构较为完整。哮喘组大鼠肺组织NF-κB p65、Bcl-2、TLR-4 mRNA表达高于正常组,Bax表达量较正常组低,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尼可地尔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NF-κB p65、Bcl-2、TLR-4mRNA表达低于哮喘组,Bax表达量较哮喘组高,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尼可地尔能逆转哮喘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降低TLR-4介导的NF-κB p65表达,改善Bax/Bcl-2表达失调为其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7.
张威  王帅  王喜梅  张帆 《安徽医药》2020,24(9):1718-1724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缺氧 -复氧( H-R)诱导小鼠肝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小鼠肝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H-R组、不同浓度( 70 μmol/L、140 μmol/L、280 μmol/L、560 μmol/L)葛根素组、 H-R+葛根素组、 H-R+miR-7组、 H-R+miR-7阴性对照( miR-con)组、 H-R+葛根素 +anti-miR-7组、 H-R+葛根素 +ant-miR-7阴性对照( anti-miR-con)组、 H-R+葛根素 +佛波酯( PMA)组。实时荧光定量 PCR(qPCR)检测 miR-7水平,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 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细胞核相关抗原 Ki-67(Ki-67)、 B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 -2(Bcl-2)、 Bcl-2相关 X蛋白( Bax)、核因子 -κB(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葛根素预处理后, H-R小鼠肝细胞活性明显增强(P<0.05)Ki-67蛋白表达量、 miR-7表达量显著增加( P<0.05)。与 H-R组比较, 280 μmol/L葛根素预处理后, H-R小鼠肝细胞凋亡率[(14.7,2±1.20)%比( 25.85±1.58)%]、 Bax、NF-κB p65表达量降低, Bcl-2蛋白表达量增加(均 P<0.05)。与 H-R+miR-con组相比,过表达 miR-7显著提高 H-R小鼠肝细胞 miR-7水平、细胞活性[(81.29±7.56)比( 0.28±0.04)]、 Ki-67、Bcl-2蛋白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15.65±1.56)%比( 26.65±1.25)%]、 Bax蛋白水平(均 P<0.05)。干扰 miR-7表达部分逆转葛根素对小鼠肝细胞 H-R后细胞凋亡、 Bax和 NF-κB p65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部分逆转葛根素对小鼠肝细胞 H-R后细胞活性、 miR-7、Ki-67、Bcl-2表达的促进作用。结论葛根素显著促进 H-R诱导的小鼠肝细胞增殖并抑制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调控 miR-7表达,抑制 NF-κB信号通路活性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丁苯酞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炎性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大鼠BMSCs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丁苯酞低、中、高浓度组(10、20、50μmol/L)。体外培养BMSCs并采用脂多糖(终浓度为10 mg/L)建立炎性损伤模型,经丁苯酞干预后检测细胞存活率、凋亡率和细胞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以及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 mRNA和胱天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TNF-α、IL-1β、IL-6含量,NF-κB p65 mRNA以及caspase-3、Bax、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丁苯酞各浓度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逆转(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丁苯酞对脂多糖诱导的BMSCs炎性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5,(19):2644-2647
目的:研究阿加曲班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取5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等量生理盐水)组、模型(等量生理盐水)组和阿加曲班低、中、高剂量(0.75、1.5、3 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复制脑出血模型。复制模型30 min后各组大鼠ip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给药3 d。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活性,Bcl-2、Bax、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蛋白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IκBα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TNF-α、IL-1β含量增加,Caspase-3活性和MMP-2、MMP-9、Bax蛋白表达增强,Bcl-2蛋白表达减弱,NF-κB p65、IκBα磷酸化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阿加曲班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TNF-α、IL-1β含量减少,Caspase-3活性和MMP-2、MMP-9、Bax蛋白表达减弱,Bcl-2蛋白表达增强,NF-κB p65、IκBα磷酸化水平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阿加曲班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脑出血模型大鼠炎症因子分泌及脑组织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腰5脊神经结扎(L5spinal nerve ligation,SNL)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15)。正常组;假手术组;疼痛组;高、中和低剂量白藜芦醇组。正常组不做处理,假手术组仅暴露腰5脊神经,其余各组行SNL。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将300、30、3μg白藜芦醇溶于10μL的100%二甲基亚砜溶剂中,于SNL术后d 4经鞘内导管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4 d。术后1、3、5、7、9、11、14 d测定各组大鼠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处死大鼠,取腰段脊髓。Western blot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和乙酰化p65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脊髓背角活化的核因子κB(NF-κB)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疼痛组大鼠术后PWL明显降低(P<0.05),SIRT1蛋白含量明显减少(P<0.05),乙酰化p65蛋白含量和活化的NF-κB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疼痛组比较,高、中剂量组大鼠给药后PWL和SIRT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乙酰化p65蛋白含量和活化的NF-κB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鞘内注射白藜芦醇可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激活SIRT1,促进p65去乙酰化,从而抑制NF-κB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