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建筑深深扎根于前人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如何保护历史建筑,并使现代建筑与之协调发展,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昆明东寺街建筑的分析,从历史建筑的保护措施和与现代建筑协调方法两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组成了不同特色的城市。怎样让建筑与人居环境间高效和谐的发展,满足人居环境的和谐关系是本文探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分析建筑本体论,建筑文化论,建筑环境论各自的特点和利弊,提出应把建筑摆到社会大天平上进行评判的建筑社会论的新概念,有利于建筑人类生存空间环境趋向更有科学性,合理性和现代性。  相似文献   

4.
蒋凤杰 《山西建筑》2004,30(12):10-11
介绍了人类建筑及其美学观念形成与发展所经历的六个阶段,阐述了建筑美的具体表现,并通过分析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绿色建筑是建筑美学在当今社会的最终体现。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新窑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绿色建筑,就是既要不断提高人居环境的标准,又要满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我国有9亿人居住在乡村,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在因地制宜条件下,逐步提高乡村地区居住建筑与环境的腱康水平,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窑洞民居是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的居住建筑形态,隐含有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继承和发扬传统窑洞民居中的绿色生态建筑经验,创造适合于当地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新型住宅,是建筑学人的责任,为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进行了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海归论坛"     
1989年11月,我去了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进修。在此前的十年,我有六年是在读研究生,四年在同济教书,在研究生阶段的初期,我以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赖特(Frank Lioyd Wright)为研究对象,加深学习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和实践,后期,我则环绕城市建筑为主题对于1960年代以来国际上关于城市设计,环境心理学,建筑符号学。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建筑空间的美育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高校图书馆建筑的空间设计和环境设计出发,对建筑空间的感观文化、装饰文化、环境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图书馆建筑的空间设计和环境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美育作用,可供图书馆建筑设计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8.
沿街建筑色彩刍议高履泰在讲文明、树新风的形势下,全国大、中城市纷纷采取了措施来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如拓宽道路、开辟绿地、增加照明等,其中整顿沿街建筑色彩也是重要的一项内容。沿街建筑色彩的作用是利用建筑物的表现力来美化街道环境,形成美观的街景。成功的建...  相似文献   

9.
在历史已形成的环境中进行扩建工程,是设计中经常遇到的,作者通过对塘沽火车站综合服务楼的扩建设计,论述了扩建建筑应注重时周围建筑环境的对照呼应,与总体环境相结合的创作观念.  相似文献   

10.
万正旸 《新建筑》2003,(4):28-31
建筑是建筑过程的物化。朴素建筑是对环境和功能在建筑空间和形象作用过程的忠实记录,它避免无谓的装饰。在所讨论的设计个案中,基于对环境和功能的分析,力求塑造一个有益于环境的朴素建筑,弱化建筑自身的形象,强调场所和空间的塑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郑州过去和现在的部分建筑为例,透视了文化艺术性与环境的融合是建筑创意的真谤。  相似文献   

12.
倪锋 《南方建筑》2003,42(2):52-55
建筑评论是一个需要大多数人参与的活动,而广泛的参与需要有平等和真实的对话环境作保证。本通过对建筑和社会、公众、行业、过程等关系的分析,探讨了建筑评论如何在交流中丰富建筑创作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在以环境为主题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对建筑、对传统建筑技术的再认识,分析了国内外适应气候建筑及其传统建筑技术更新的实例,提出适应气候的建筑是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进一步明确了传统建筑研究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邹晓周 《华中建筑》2014,(1):163-166
通过对圣天使堡建筑形式与环境的分析,并与奥古斯都墓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提出建筑形式和建筑环境是建筑的基本元素和最基本特征,在建筑的生命里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很多时候,建筑所处环境相对于建筑形式往往更能影响建筑的发展轨迹。建筑环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而在一座建筑的历史生命里,建筑环境的这种不断变化对建筑的影响要远远高于建筑形式。建筑的外部环境因素往往是影响建筑变迁更重要的原因,建筑所处的地点环境往往能对建筑未来的功能发展产生更加可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模拟技术自上世纪60年代应用于建筑业以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形成了若干建筑模拟软件。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自80年代开始开发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建筑环境设计模拟分析软件-DeST(designer’s simulation toolkits)。DeST可用于建筑能耗模拟和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校核,起到提高设计质量、保证设计可靠性和降低系统能源消耗的作用。介绍了建筑模拟技术的发展历史,总结比较了各类模拟软件的特点,介绍了DeST的整体思想和构架,以及DeST可应用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场地是一切建筑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建筑在从场地到场所的转化过程中产生,理解场地也是理解建筑的必要前提。这种场地的特定性决定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始终占据建筑设计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建筑特征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乔景顺 《山西建筑》2007,33(2):35-36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建筑的多样性、主、流、环境、木构架特色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以求深刻理解,古为今用,创造出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岭南派建筑从地域环境条件出发,从规划和设计入手,营造宜人的环境,最大限度的节约材料、降低投入的设计理念与手法引出现代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并提出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中关于“中国式建筑”的看法是:既适宜采撷丰富的中国建筑形式语言,又依据独特的中国建筑设计理念,采用现代的材料、结构与技术,为人们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  相似文献   

19.
黄劲 《南方建筑》2004,(2):69-70
岭南建筑强调建筑与人、自然生态的协调关系,以追求建筑环境的科学化艺术化和建筑艺术的环境化为最高境界。在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组团规划设计中,我们以创造生态校园为目的,从调查研究环境出发,根据地形地貌布置建筑,让开许多古树古木,依山就势,形成许多大小不同的院落  相似文献   

20.
洪杰 《新建筑》1995,(2):7-11
环境原则同功能原则一样是建筑的基本原则,文章简析了建筑环境观创作思想的发展和特征,它是当今建筑创作的主流思想,并结合数学中的探索介绍了两则学生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