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正乳腺癌是世界上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随着乳腺癌预后的不断改善,骨转移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流行病学调查提示,约有8%的乳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其中高度恶性患者的骨转移率达到69%[2]。脊柱是乳腺癌骨转移最常发生的部位,约占所有骨转移病例的2/3[3]。与其他脊柱转移的肿瘤相比,乳腺癌患者往往有较长的预期寿命[4]。但由于大多数乳腺癌脊柱转移癌呈溶骨性改变[5],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也较高[6]。因而乳腺癌脊柱转移  相似文献   

2.
正多发性骨髓瘤(multipe myeloma,MM)是一种以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为特点的血液科恶性肿瘤。溶骨性病变是MM主要特征之一,部分患者常常因病变累及骨骼导致骨痛或自发性骨折首诊于骨科。脊柱是常见的受累部位[1],脊柱多发性骨髓瘤约占脊柱原发性肿瘤的20%以上,是脊柱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2]。脊柱多发性骨髓瘤除了能引起明显的骨痛症状外,还能导致脊柱不稳、压缩性骨折、脊髓及神经根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导致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是临床老年患者中的一种常见疾患,他们往往以顽固的胸腰背部疼痛来就诊,在70岁以上人群中有20%的人会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在50岁以上的女性中发生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概率为26%,并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在超过80岁的人群中,此病的发病率能接近40%[1].  相似文献   

4.
郭勇  谭伦  刘君白  查茂盛 《中国骨伤》2000,13(4):243-243
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一般表现为同一平面损伤 ,Denis[1] 报道少数脊髓损伤平面高于骨折脱位平面 ,其发生率约 1% ,并命名为上升性截瘫。亦有将胸段脊柱无骨折脱位的胸段脊髓损伤称为胸椎无放射线影像异常的脊髓损伤[2 ] 。其原因可能为脊髓缺血坏死。结合我科诊治 3例 ,就其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例 1,×× ,男 ,41岁。腰部车祸伤致L3 椎体压缩骨折卧硬板床 5 0天 ,双下肢活动障碍 5天来院。自诉伤后双下肢感觉运动正常 ,卧硬板床 5 0天后出现双下肢不能活动 ,伴麻木。入院查体 :脊柱无畸形压痛 ,双下肢浅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发生的原因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骶骨骨折伴马尾神经损伤病例使用后路减压,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骨折均一期愈合,1例马尾神经损伤恢复不全,足跖曲不全,治愈率2/3(66.7%)。[结论]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是骶骨骨折严重类型,发生原因特殊,有效内固定有利于神经恢复。  相似文献   

6.
孙栋  张峰  贾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20):1531-1534
[目的]研究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损伤特点和流行病学趋势,为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1年以来549例外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病历和伤残鉴定资料,分析伤者的年龄性别特点、骨折椎体节段、致伤原因、治疗方式与评价,用u检验和x2检验作统计分析。[结果]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高发年龄男49.6±13.2岁,女54.5±13.9岁,骨折节段以L1和T12最为常见,骨折椎体分布男女无显著差异(P>0.05),单个椎体压缩性骨折非手术治疗和内固定治疗后的伤残等级有显著差异(P<0.05),在公交车内发生的椎体压缩性骨折中女性显著多于男性(P<0.05),急刹车是公交车内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主要原因(P<0.05);潜在的骨质疏松症和脊柱退化等是老年人椎体压缩骨折的常见原因。[结论]应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治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如加强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举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等。  相似文献   

7.
正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脊柱骨折类型,多由垂直暴力引起,老年重度骨质疏松病人常出现腰椎压缩性骨折[1],其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少数病人伴有下肢神经受压,若治疗不及时,会对病人生活、工作带来影响[2]。我们对60例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进行治疗,探讨闭合复位与切  相似文献   

8.
<正>胸腰椎椎体骨折是脊柱骨折的常见类型,其与外伤和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通常外伤性胸腰椎骨折多由车祸、高处坠落等高能量损伤所致,而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则多由低能量损伤所致,甚至单纯站立位也可导致椎体骨折[1]。胸腰椎椎体骨折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疼痛、功能障碍以及瘫痪等并发症[2],约有20%~40%的患者伴随有神经损伤[3]。胸腰椎椎体骨折已成为脊柱外科医生和科研学者的研究重点。但由于人体研究受诸多因素影响,故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9.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apondylitis,AS)是一种影响中轴骨骼,引起疼痛和脊柱进行性强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引起各个椎间关节滑膜炎性改变、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致软骨和骨的破坏和侵蚀,进而引起机体修复反应、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全身骨骼骨质疏松及骨骼韧性减弱[1-2].因此,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遭受外力作用时容易脊柱骨折并引起脊髓损伤.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创伤与普通脊柱损伤的特点明显不同,主要包括:骨折多为三柱骨折,高度不稳,部分患者普通x线检查易漏诊,脊髓损伤发生率较高[3].  相似文献   

10.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爆裂性骨折多由高能量暴力所致,破坏了脊柱的前柱和中柱、甚至后柱,常导致进行性不稳、后凸畸形、下腰痛以及神经损伤,大约90%的爆裂性骨折发生在胸腰段。虽然对于有神经症状的爆裂性骨折进行手术减压和内固定已得到广泛共识,但对于无神经症状的爆裂性骨折的处理仍然存在争论[1  相似文献   

11.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 (松质骨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 ,皮质骨多孔、变薄 )为特征 ,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 ,骨质疏松症正越来越受到关注。据估计 ,目前我国患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至少有83 9百万人 ,2 0 10年将达到 114百万人 ,2 0 2 5年则将有 15 1 3百万人[1] 。而脊柱压缩性骨折则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在 70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 ,每 10 0人中间 ,每年约有 2 0人发生脊柱骨折。这种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腰背痛 ,其他急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贺西京 《中国骨伤》2012,25(12):971-974
<正>胸腰椎骨折(Thoracolubar fractures)指发生在所有胸椎、腰椎的脊柱骨折。胸腰段骨折(Fractures of thoracolumbar junction)特指发生在T11-L2段的脊柱骨折。在脊柱骨折中,其发病率约为50%[1-2]。胸腰段骨折是脊柱骨折中最常见的部位,因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汶川地震后脊柱骨折伤员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分析整理本科94例地震脊柱骨折伤员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受伤机制、合并伤情况及救治措施.[结果]在所有脊柱骨折伤员中,男性伤员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伤员,21~60岁年龄段为脊柱骨折高发年龄段.同时,脊柱骨折的合并伤有54例,占57.4%.脊柱骨折分型显示屈曲压缩性骨折及爆裂型骨折共89例,占94.7%.[结论]地震伤脊柱骨折的伤员数量较大,送达时间集中,损伤严重,合并伤多,因而,科学组织,合理分工,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批伤员的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4.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疼痛性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在C臂X线透视监控下,以骨水泥(PMMA)为充填材料,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行PVP治疗6例、脊柱后凸成行术治疗2例。[结果]术中无骨水泥渗漏,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PVP治疗疼痛性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安全、有效、经济的。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交通运输与建筑业发展速度加快,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意外频繁发生,脊柱骨折患者显著增多[1];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严重者可导致截瘫等严重后果,对患者生理与心理造成双重压力[3]。因此,一旦脊柱受到损伤时,对其进行及时的保护是十分必要的。传统的脊柱保护装置没有考虑到对脊柱的康复治疗,功能单一,无法满足患者更多的康复医疗及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 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公共健康问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是由于骨质疏松导致椎体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 骨强度降低, 脊柱受轻微外力即发生的骨折, 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并发症。OVCF患者由于疼痛、卧床导致骨量进一步丢失, 有较高的概率发生骨折不愈合或脊柱再骨折。同时, 椎体骨折导致了脊柱后凸畸形, 进一步影响患者心肺功能和胃肠功能,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经过长期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探索, 逐步形成了针对OVCF诊断治疗的系列规范[1]。随着新的理念和循证医学证据的出现, OVCF的诊疗方式也在不断革新和优化。本文在医学证据的基础上, 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 对OVCF微创诊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现代脊柱骨固定技术(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脊柱内固定发展很快 ,在应用脊柱内固定技术时除应遵循脊柱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原则[1] 外 ,还应熟练掌握其基本技术。本文就脊柱内固定主要技术的适应证、手术步骤和操作要点作一简要介绍。1 上颈椎1.1 前路齿状突螺钉1.1.1 适应证 Anderson -D’AlonzoⅡ、Ⅲ型齿状突骨折 ,但骨折线斜向前下方的Ⅱ型齿状突骨折不宜应用[2 ] 。1.1.2 手术步骤[3 ]  对于骨折有移位者均应行颅骨牵引复位。手术时患者仰卧位 ,颈椎略后伸。静脉麻醉下气管插管 ,X线透视下证实骨折复位位置满意后经颈前横切口暴露C2~ 3椎间盘及枢椎椎…  相似文献   

18.
何永清  项昶  阮朝阳  张纲  朱群威  钱铮 《中国骨伤》2011,24(10):879-880
随着交通和建筑业的发展,出现多节段脊柱骨折伤情的机会增多,文献统计其发生率占脊柱骨折的3%~5%[1]。多节段脊柱骨折大多数情况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有较大难度,入路和固定方法的选择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腰椎退变性侧凸(lumbar degenerative scoliosis,LDS)是指青少年时期无侧凸,成年后由于腰椎退行性变,导致出现冠状面Cobb角>10°的腰椎侧凸并进行性发展,是区别于未成年期即出现脊柱侧凸至成年后侧凸继续发展的另一类成人脊柱侧凸[1].Pérennou等[2]报道60岁以上,有下腰痛患者中有15%合并LDS;而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其发生率则超过30%[3].LDS是严重影响中老年健康的疾病.多数学者认为其是椎间盘、双侧小关节严重退变的结果[4].  相似文献   

20.
椎体强化的生物力学回顾(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纠正姿势: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初期或一些由于压缩性骨折和假性关节所致的慢性骨折中,刚度的降低可以导致骨折活动的增加,这可以通过动态的屈伸X线片得到证实。在这类骨折中,脊柱的后伸至少可以部分恢复椎体的高度和脊柱后凸。姿势复位后通过骨水泥填充骨折的椎体来恢复椎体的高度。再膨胀的程度与发病的时间密切相关.慢性骨折,[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