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组织载体和有效中介。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结起来,是实现农村经济组织战略调整的迫切需要,是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也是供  相似文献   

2.
汀罗镇是农业大镇,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尤为重要,迫切需要以现代农业为总抓手,全面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就要着力解决制约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  相似文献   

3.
张志暹  李爱萍 《发展》2005,(6):18-19
民为国之本,农为民之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去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两年都以农业和农民增收为主题下发了一号文件,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已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甘肃省作为一个西部欠发达的农业省份,“三农”问题尤为突出,而要解决“三农”问题,其关键是防范农业风险,发展农村保障体系,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惟有农民的腰包鼓了,农村经济发展了,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甘肃省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现状甘肃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2.9%,…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引导和帮助农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已成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关心的大事。通过浙江湖州市的实践探索表明,大力培育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组织,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发展,并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也是自近代以来社会变迁的主题。只有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建设,才能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愿望,也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因此,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努力使农民增产增收是我们长期不懈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农业、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发展的需要 ,是实现四化建设的需要 ,也是各级党政领导关心的问题。当前正处世纪之交 ,彻底消除农村贫困、带领农民奔小康、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是我们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信丰是个农业大县 ,农业人口有56万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信丰的农村经济获得了全面高速发展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八十年代我县农民纯收入持续增加 ,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了温饱。但进入九十年代后期 ,特别是近几年来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新旧经济体制在…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解决了长期以来农产品短缺的问题,广大农牧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又面临着农业丰收带来的大部分农产品出现阶段性过剩,粮食、棉花库存增加,价格持续下跌,农民增收缓慢等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靠通过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是主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民是主力军,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结构调整要着眼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协调各个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深化改革,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8.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的最大优越性,是彻底打破“大锅饭”。使农民真正获得对土地的经营自主权、调动了千家万户发展生产的巨大积极性,从而使农业生产摆脱了长期停滞的困境,农村生产力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但是农村从温饱迈向小康,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农业生产实现集约化、商品化和企业化。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实现农业的第二个飞跃,农民搞规模经营,把农业当做企业,这是解决土地抛荒的有效办法,是实现农业专业化,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农业实行股份合作制是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村第二个飞跃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视角: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宝瑞 《发展》2003,(4):4-4
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我国各地农村的实践证明,农业生产力和承包的土地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充分体现其真正的使用价值。十六大报告提出本世纪前20年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我认为实现这个目标的重点、难点在农业、农村和农民,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收入。目前,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400多元,要达到全面小康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真正让农民富起来,仅靠农民从事第一产业难以实现,最根本的途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邓小平同志说过,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10.
新阶段农业、农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全党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深层原因是农村就业不充分。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让农民实现较快速度的收入增长,就必须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经济的转移.这是世界各国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1.
我国乡镇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林 《乡镇经济》2002,(12):24-25
本分析了我国乡镇企业信息化的内涵与重要性以及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我国乡镇企业信息化阶段性发展的规律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关于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乡镇企业产权构成现状及进一步发展受到的制约为出发点,对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对比分析了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常用的几种手段,指出在当前情况下股份合作制改造是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最优策略之一。在此基础上给出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改制上市进行股权融资,是解决乡镇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乡镇企业完善治理结构的重要途径。本文对乡镇企业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规模、结构和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了乡慎企业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乡镇企业和城镇化的互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镇企业是小城镇经济的主要支柱,与城镇化发展存在一种互动关系,没有乡镇企业的发展和集中,就不可能推动小城镇的发展,没有小城镇的发展,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就要受到很大影响。本通过对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互动关系的阐述,指明了乡镇企业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丹香  吴卫丰 《乡镇经济》2004,(10):25-26,30
乡镇中小型企业人才大量的流失使其急需加快高效的人才合作团队创建来笼络住人才。本文在理论上通过对比几个概念:人才合作群体并不等于人才合作团队、人才合作团队并不就是高效人才合作团队,从中凸现高效人才合作团队的理论内涵,进而提出了乡镇中小企业高效人才合作团队的特征及其创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必要性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前提。章论述了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必要性,提出了实现农村城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中国的乡镇企业来说,创业难,但更难的是如何克服乡镇企业创业成功后面临的发展问题。规模成长阶段的乡镇企业面临的问题既有外部性的问题又有内部性的问题,企业的各种管理问题便是内部性问题,乡镇企业规模发展阶段的管理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缺失;战略管理的缺失、制度化管理的缺失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缺失。因此,应当相应地对这些管理瓶颈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8.
乡镇企业融资难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市场为导向的乡镇企业支持了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经过二十多年的原始积累,现已初具规模,但在寻求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制约其发展的融资难问题。本文在剖析乡镇企业融资困难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乡镇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若干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时椿 《乡镇经济》2004,(8):18-19,48
对乡镇集体企业的实证分析表明:二次改制以来,乡镇集体企业依然缺乏活力,经济效益低下,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不容乐观。乡镇集体企业效率和效益问题仍应从企业现行产权结构和模式中寻求原因。  相似文献   

20.
郭宝  阮文彪 《乡镇经济》2004,(1):20-21,31
本文探讨了乡镇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时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呼吁乡镇企业在破除陈旧观念,勇于接受这一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提升竞争力的同时,要以务实的态度,做好管理工作,以免陷入电子商务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