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中国不同类别煤的基本特性及其储量和产量的分布情况,并结合我国当前煤炭利用的现状,探讨了对各类煤的高效洁净利用的不同途径。对褐煤建议在大力发展脱水、改性提质的基础上开发液化、气化和先进燃烧器等高效洁净利用技术;对其他类别的动力煤,按其煤化度的不同提出了直接液化、间接液化、气化、高炉喷吹和IGCC以及水煤浆等高效洁净利用技术;对炼焦用煤应尽量发展能显著节能减排的大容积焦炉和干法熄焦等高效洁净利用技术以及以低阶炼焦煤为主的捣固炼焦技术。  相似文献   

2.
水煤浆是一种新型、高效、清洁能源,水煤浆气化技术是煤炭气化技术的主流。介绍了我国高浓度气化水煤浆制备技术现状,重点阐述了制备高浓度气化水煤浆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其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用于烟气净化的活性焦及其联合脱硫脱硝技术,可治理钢铁生产过程中向大气排放总量大且浓度高的污染物。基于活性焦自身特性及其干法烟气净化技术的特点,阐述了活性焦脱硫脱硝机制,列举了干法烟气净化技术在国内外应用及发展状况。由分析表明:活性焦能够联合脱除多种污染物,脱硫效率高且能够回收硫资源,尤其可在110℃~200℃低温条件下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非常适用于烟气流量大、污染物成分复杂的矿石烧结、球团烟气净化;随着钢铁行业排放标准日益严格,活性焦作为炭基催化剂自身特性的限制,其脱硝效率较低,且煤基活性焦生产技术壁垒已被突破;选用含碳量高的一些固废作为原料、采用干式成型、炭化-活化一体工艺生产活性焦较有前景;结合低温SCR高效脱硝催化剂及活性焦脱硫性能较高的特点,活性焦脱硫-低温SCR催化剂脱硝工艺在未来钢铁行业烟气净化领域的应用较有前景。  相似文献   

4.
童健活 《中州煤炭》2021,(1):70-73,78
现阶段煤炭在我国仍然是极为主要的能源,其成本比较低廉,但利用率相对低下、燃烧后污染性相对偏高。因此,我国必须提升煤炭的清洁度与利用率,这是确保能源安全、完善能源结构、提升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中国能源消费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煤炭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着手,使用科技创新的手段,通过综合分析研究的方法,从燃煤烟气净化、提高原煤洗选率、发展更高效更洁净的燃烧技术、合理选择燃烧方式、提升煤炭品质等角度,分析了实施何种策略能够将煤炭燃烧所释放的烟气污染物减到最低,从而实现对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从煤粉工业锅炉的工艺流程、发展背景、应用状况等方面介绍了煤粉工业锅炉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分布式发展、高效清洁发展、安全可靠发展、便捷智能发展等技术发展方向进行剖析,并对其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煤粉工业锅炉作为一种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技术产品,其技术应用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战略且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潜力,但做为尚属起步阶段的技术产品,仍需相关的制度及政策规范支持。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水煤浆在原料煤选择上的变化及在添加剂和水煤浆制备工艺方面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阐述了燃料水煤浆在电站锅炉和导热油炉的应用效果,并对德士古(Texace)水煤浆气化、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清华水冷壁水煤浆气化3种具有代表性的水煤浆气化技术特点与应用效果进行了论述。基于燃料水煤浆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意义和气化水煤浆在化工行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指出进一步拓展制浆用原料煤煤源,开发新一代高效节能的制浆工艺和设备,研发高性价比的水煤浆添加剂,开发新一代水煤浆燃烧技术和气化技术,提高煤炭转化效率,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是今后水煤浆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西部煤炭技术研究中心利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褐煤,采用自主研发的低阶煤微细干粉制备气化用高浓度水煤浆技术,在自制的工业化中试生产线上成功生产出煤浓度达63.8%,黏度达1 200 cPa的水煤浆。使褐煤在煤化工中应用成为现实,为低阶煤和褐煤的洁净高效转化开辟了广阔的利用途径。我国褐煤资源丰富,已探明的保有储量达1 303亿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3%,其中内蒙古的褐煤储量最大,占全国褐煤储量的77%。褐煤易风化、自燃,发热量低,水分  相似文献   

8.
中国洁净煤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洁净煤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进行了探讨。提出,在中国发展洁净煤技术应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大力发展以煤炭洗选为源头的煤炭加工技术,如在高寒缺水地区开发干法选煤和省水型选煤工艺,发展工业型煤、民用型煤,推广动力配煤技术和加强水煤浆的示范应用等;大力发展煤炭高效洁净燃烧与发电技术,发展燃用劣质煤、煤矸石的坑口电站;加大以煤炭气化、液化为主的煤炭转化技术的开发力度;加快污染物排放控制和废弃物处理技术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洁净煤技术“九五”发展的思路与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定洁净煤发展计划必须适应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转变,必须依据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能源结构和环境状况,我国发展洁净煤技术应覆盖煤炭开发利用的全过程,针对多终端用户优选实用的先进技术。我国的洁净煤技术体系当应当以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污染为目标,以煤炭洗选为源头,以煤炭气化为先导,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和洁净煤发电为核心。技术框架包括煤炭加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煤炭转化及污染控制4个领域和选煤、型煤、水煤浆  相似文献   

10.
《洁净煤技术》杂志是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与煤炭工业洁净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经国家科委与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 ,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主要刊载煤炭加工 (洗选 ,型煤 ,水煤浆 )、煤炭高效洁净燃烧 (流化床技术 ,粉煤燃烧 ,燃煤联合循环发电 )、煤炭转化 (气化 ,液化 ,焦化 ,燃料电池 )、污染控制与废弃物管理(烟气净化 ,粉煤灰综合利用 ,矿区污染治理 )等洁净煤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题评述、国外技术动态和政策法规等文章。欢迎广大从事洁净煤技术的科研设计、企事业管理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订阅并赐稿。本刊愿为…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新疆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笔者以新疆艾丁湖矿区为研究区,通过对矿区6煤层勘查钻孔煤质化验并结合采样测试,对矿区6煤层煤岩、煤质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绘制了灰分、挥发份、H/C、硫分等值线图,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对气化、直接液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气化用煤和直接液化用煤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其清洁利用方式。结果表明:艾丁湖矿区煤质具有低灰、低硫、高挥发分、较低灰熔点和可磨性指数较高等特点,其中一勘查区、干沟煤矿勘查区符合一级液化用煤煤质评价指标,可作为优质液化用煤,二勘查区、三勘查区、四勘查区由于灰分较高,符合二级液化用煤煤质评价指标,可作为普通液化用煤;二勘查区东南区域符合二级干煤粉气流床气化用煤评价指标,可作为气化用煤。  相似文献   

12.
水仓煤泥清挖和处理的新工艺及设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出了一种水仓煤泥清挖和处理的新工艺和新设备,具有适应性强,水仓清挖彻底,煤泥有效利用,节能环保的特点,解决了水仓煤泥高效机械化清挖和煤泥的有效分离和处理问题,实现了水仓煤泥机械化、自动化清挖和煤泥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3.
高效煤粉工业锅炉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工业锅炉年燃烧原煤约5.0亿t,燃烧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为提高我国工业锅炉整体装备技术水平,在借鉴发达国家成熟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状况,开发出高效煤粉工业锅炉技术系统,该系统热效率不低于90%、污染物排放远低于国家相关标准,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为我国工业锅炉整体技术进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水煤浆是一种新型煤基代油清洁燃料,将广泛应用在工业和电站锅炉,其燃烧产生的飞灰的化学成分与燃煤成分相同。由于水煤浆及燃烧的自身特点,其飞灰和烟气的特性指标同比燃煤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可收集性要优于燃煤飞灰。阐明采用干法而避开湿法收集,优先选用脉冲布袋除尘器和电除尘器。为降低电除尘器的设备成本和使之高效、安全、可靠地运行,提出了在设计中注意把握的几个方面,对于烟气量小的工业锅炉,采用组合式电除尘器。  相似文献   

15.
王实朴  李婷 《煤质技术》2020,35(1):30-36
高倍率灰钙循环烟气脱硫技术在神东矿区的煤粉锅炉环保改造项目中已投入建设并成功运行,脱硫率可达95%以上。在NGD系统的运行调试期,布袋除尘器压差的数值及其上升速度均较改造前有大幅提高,影响了锅炉系统的正常运行并降低了布袋除尘器的运行效率。为了解决此问题,先分析滤料透气性降低而导致布袋除尘器压差上升的根本原因,再结合现场调研情况对NGD系统工况下的烟气含湿量、烟气温度、烟气灰浓度、除尘器本体的问题以及上游锅炉系统问题逐一进行对比和分析,并找出问题产生的各主要因素。NGD系统中布袋除尘器差压升高的原因包括多方面,为了使NGD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需要使除尘器适应NGD系统的工况并对系统中部分设备进行改造。在未来NGD系统的设计中,布袋除尘器需按高浓度烟气设计,且针对煤粉工业锅炉的运行、维护特性应加入对烟气中含水量的监测及对布袋除尘器的相应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根据红阳矿区的煤质资料、煤质特点及市场定位,确定了产品结构;对2种选煤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技术经济对比后,确定采用具有系统简单、操作方便、加工费低等诸多优点的破碎—分级跳汰选煤工艺。  相似文献   

17.
刘闯  蓝晓梅 《中国煤炭》2020,(4):99-104
通过分析1971-2018年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和非OECD国家煤炭生产和消费量以及我国煤炭产量,发现2000年以后世界煤炭进出口贸易量持续向东转移,亚太地区逐渐成为世界煤炭生产、消费和贸易中心,非OECD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佳途径是持续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水平;认为,我国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和利用方面的示范作用助推了世界煤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工业锅炉复合颗粒清洁煤的研究是从煤炭的燃烧机理出发,结合动力配煤技术、煤炭分级燃烧和添加剂技术,形成一种适合工业锅炉燃烧的低污染的洁净燃料。对比试验表明,链条炉排锅炉燃烧颗粒清洁煤比燃烧散煤初始烟尘排放浓度降低60%,SO2排放减少80%,热效率提高近20%,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煤中氯的赋存与释放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宁坚  靳虎  王泽安  刘豪 《煤炭学报》2019,44(9):2886-2897
氯是煤中重要的有害微量元素之一,在煤的热解,燃烧和气化过程中,煤中的氯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移到烟气中,形成多种含氯物质如HCl、Cl_2、无机盐等,这不仅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危害人类的健康,同时氯元素的挥发会引起锅炉及尾部受热面的沾污结渣腐蚀问题,形成安全隐患。了解煤中氯的测定方法,赋存形态,释放规律及控制技术是高氯煤清洁利用的前提,本文对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煤中氯的来源及危害,并整理和比较了国内外煤中氯的测定方法的原理及其优缺点,统计了世界主要产煤国煤中氯含量分布范围、均值及典型煤样中氯含量的值;整理归纳了煤中氯的2种主要赋存形式:有机形态(包括无机离子、水合离子、无机盐和含氯复杂矿物)和无机形态(包括有机离子交换态、有机共价结合态、有机氯化物和有机离子配合物),并分类总结了3种煤中氯赋存形态的研究方法:相关性分析法,化学法萃取法,仪器直接分析法;阐述了煤燃烧、热解、气化过程中氯的释放特性及煤中氯形态、煤质、温度、升温速率、保温时间、压力、气氛等因素对氯释放规律的影响,对比了不同气氛下煤中氯的释放规律,并分析了在加热过程中煤焦和气态中氯形态及其分布的变化;分类总结了目前氯的主要控制技术,并比较了不同控制技术的特点及其适用工况;同时结合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煤中氯的赋存、释放以及控制研究的若干工作建议,从而为高氯煤的高效清洁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