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灶环氧合酶2(COX-2)与多药耐药(MDR)因子P-糖蛋白(P-gp)、生存素表达及体外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对40例胃癌新鲜肿瘤组织及转移淋巴结进行肿瘤细胞培养化疗药敏性实验.并对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行COX-2、P-gp及生存素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COX-2在胃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中表达一致率为30%(P>0.05),但在转移灶中的表达高于原发灶(P<0.05).在胃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COX-2与生存素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在淋巴结转移灶中COX-2与P-gp表达呈正相关(P<0.05).9种化疗药物中,VCR、OPT、DDP对转移淋巴结肿瘤细胞抑制率均低于原发灶(P<0.05),仅VP-16对原发灶的抑制率明显低于转移灶(P<0.05).胃癌原发灶COX-2表达与5-FU、OPT的抑制率呈负相关(P<0.05);在淋巴结转移灶中,COX-2表达与VP-16、OPT和eADM的抑制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ODX-2参与了胃癌多药耐药,且其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化疗药敏性均呈现与原发灶不同的异质性,术后辅助化疗应针对淋巴结转移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CDC12蛋白表达与肿瘤细胞化疗效果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留取84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肿瘤及癌旁正常肠黏膜的石蜡组织及新鲜组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CDC12蛋白、多药耐药蛋白1(MRP-1)、P-糖蛋白(P-gp)、生存素(Survivin)、凋亡酶激活因子-1(Apaf-1)的表达情况;噻唑蓝(MTT)法检测氟尿嘧啶(5-Fu)、顺铂(CDDP)、奥沙利铂(L-OHP)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另取2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及癌旁正常肠黏膜新鲜标本,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CCDC12、MRP-1、P-gp、Survivin、Apaf-1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CDC12、MRP-1、P-gp、Surviv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肠黏膜,Apaf-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降低(均P<0.05).5-Fu、L-OHP对CCDC12阳性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抑制率低于阴性表达者(均P<0.05),而CDDP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与CCDC12表达无明显关系(P>0.05).5-Fu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抑制情况与MRP-1、P-gp表达有关;CDDP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情况与Survivin有关;L-OHP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与Survivin、Apaf-1有关(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CCDC12蛋白与P-gp、Survivin均呈正相关,与Apaf-1呈负相关(均P<0.05).Western blot结果与免疫组化相符.结论 CCDC1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化疗药物的效果有关,CCDC12蛋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耐药形成并可能成为耐药性逆转的靶蛋白.  相似文献   

3.
李强  陈志刚  王晓雷 《河北医药》2013,35(15):2250-2252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肿瘤细胞凋亡率及凋亡基因生存素(Survivin)、Bcl-2、p53的表达,分析HIF-2α与胃癌细胞凋亡的关系,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38例胃癌组织(其中30例有癌旁组织)标本癌旁组织石蜡标本HIF-2α、Survivin、Bcl-2、p53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胃癌细胞的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胃癌组织中HIF-2α、Survivin、Bcl-2、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21%(32/38)、76.32%(29/38)、73.68%(28/38)、52.63%(20/38),癌旁组织中四种蛋白阳性率则分别为30.00%(9/30)、33.33%(10/30)、36.67%(11/30)、40.00%(12/30)。HIF-2α、Survivin、Bcl-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强度高于癌旁组织(P<0.05),而p5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癌旁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NEL结果显示HIF-2α强表达组的胃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HIF-2α弱表达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肿瘤组织中HIF-2α与Survivin、Bcl-2表达分别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Survivin与Bcl-2表达有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HIF-2α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强,HIF-2α可能通过调节凋亡基因Survivin、Bcl-2表达而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术前腹腔动脉灌注化疗对中晚期胃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凋亡抑制蛋白(Bcl-2)免疫组化检测技术,观察比较术前腹腔动脉灌注化疗组31例和未化疗手术组32例中晚期胃癌标本的凋亡指数、增殖指数和BCcL-2蛋白表达强度的差异。结果 术前化疗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增殖指数明显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凋亡指数与Bcl-2分值是显著负相关(P<0.01),凋亡指数与增殖指数呈中度正相关(P<0.05)。治疗组治愈性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腹腔动脉插管化疗可诱导中晚期胃癌细胞凋亡,降低肿瘤细胞的增殖活力,提高治愈性切除率,改善患者生存率。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可能与化疗药物降低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bc-1、p53和cathepsinD(CD)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检测64例乳腺癌及15例乳腺良性病变的表达。分析bc1—2、p53和CD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复发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bc1—2、p53表达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bc1—2表达随组织学分级增加阳性率降低,p53则相反;CD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p53和CD表达均与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bc1-2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p53表达复发组明显高于无复发组(P<0.05),bc1—2和CD表达与有无复发均无关(P>0.05)。p53和CD表达阳性率≤5年生存组均明显高于>5年生存组(P<0.05和0.01),呈负相关;bc1-2表达与生存期无关(P>0.05)。结论:bc1-2表达与预后无关,其阳性表达可反映肿瘤属分化较好或属早期阶段。p53和CD均可单独作为乳腺癌的预后指标;p53和CD表达均与预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行卡铂腹腔内化疗前加用奥曲肽对胃痛淋巴结转移灶痛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40例胃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20例腹腔化疗前加用奥曲肽(0.1 gq8h.×3)为治疗组.另外20例未用奥曲肽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淋巴转移灶p53蛋白(p5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及Bcl相关X蛋白(Bax)基因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治疗组淋巴转移灶p53和Bax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并与细胞凋亡呈正相关;Bcl-2表达降低,并与细胞凋亡呈负相关.结论 胃癌术前腹腔化疗前加用奥曲肽可能通过p53、Bcl-2及Bax介导使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凋亡增加,有助于提高根治性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橘红素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5-Fu和橘红素联合5-Fu对AGS胃癌细胞增殖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橘红素联合5-Fu对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橘红素联合5-Fu对p53和p2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5-Fu可呈剂量依赖地抑制人AGS胃癌细胞的增殖(P<0.05,P<0.01),橘红素联合5-Fu可明显增强5-Fu对AGS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5-Fu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橘红素联合5-Fu作用于AGS细胞,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橘红素联合5-Fu可上调p53和p21蛋白的表达,与5-Fu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橘红素联合5-Fu可增强5-Fu抑制人AGS胃癌细胞的增殖作用,主要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53和p21蛋白,使细胞阻滞于S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DAC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20例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组织,2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0例胃癌组织中HDAC1的表达,并分析HDAC1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检测60例胃癌组织中p53,p21的表达,分析HDAC1与p53、p21表达的关系。结果 HDAC1在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及胃癌各组表达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45.0%,60.0%,63.3%vs 5%,均P<0.05);胃癌组中HDAC1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胃癌组织中HDAC1与p2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而与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HDAC1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表达增高,HDAC1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胃癌组织中HDAC1与p2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而与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HDAC1可能通过调节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联合奥沙利铂对胃癌细胞BGC-823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用rAd-p53注射液(A组)及奥沙利铂(B组)及两者联合(C组)作用于胃癌细胞株BGC-823不同时间后,MTT法检测其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抑制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53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细胞凋亡蛋白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结果与对照组(D组)比较。结果在A组、B组中,随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逐渐增高;C组作用24h,在较低浓度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即明显增高(P<0.05)。C组与D组比较,胃癌细胞Caspase-3蛋白的含量升高(P<0.05),但p53蛋白无明显升高(P>0.05)。结论 rAd-p53有增强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线粒体途径激活下游的Caspase-3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九节龙皂苷对小鼠胰腺癌p53、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九节龙皂苷在胰腺癌发病不同阶段中对凋亡调控基因的影响,初步探讨九节龙皂苷防治肿瘤作用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二甲基苯并蒽诱发的实验性胰腺癌小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分别标记p53、Bcl-2和Bax阳性细胞,分阶段动态观察九节龙皂苷对各种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实验开始,预防组、治疗组的p53阳性率与对照组差别就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随实验观察时间延长,p53表达达到高峰,Bax则呈逐渐升高趋势,而Bcl-2和Bcl-2/Bax比值分别在第2和第3阶段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至实验结束时,预防组p53、Bcl-2以及Bcl-2/Bax比值均低于对照组(除p53外,P均<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仅Bax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九节龙皂苷可能通过抑制突变型p53和Bcl-2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胰腺癌瘤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羟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对黑素瘤B16F10细胞侵袭能力以及凋亡相关蛋白p53和Bcl-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抑制黑素瘤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5、10、20、50μmol/L的HCPT处理B16F10细胞24 h及48 h,采用Transwell实验评价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urvivin的表达在食管鳞癌(ES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p53、Bcl-2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p53和Bcl-2蛋白在50例ESC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结果:50例ESC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80.0%,其表达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20例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survivin低表达,阳性率为5.0%(P〈0.01)。癌组织中p53和Bcl-2蛋白表达与survivin显著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在食管癌组织中异常表达,有望成为食管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抑癌基因p53的失活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上调与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可能在食管癌癌变中起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外肿瘤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52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对13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顺铂(CDDP)、卡铂(CBP)、奥沙利铂(LO HP)、紫杉醇(PTX)、环磷酰胺(CTX)、异环磷酰胺(ICTX)、吡喃阿霉素(THP)、依托泊苷(VP-16)、吉西他滨(GEM)、长春新碱(VCR)、长春瑞滨(NVB)等11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细胞的药敏结果有相关性.而对阿霉素、羟基喜树碱这2种化疗药物的敏感结果无相关性.结论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代替肿瘤细胞进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试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L-OHP)联合亚叶酸钙(CF)和氟尿嘧啶(5-FU)治疗高龄晚期结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9例高龄晚期结肠癌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两个周期的化疗后,进行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评价。结果:治疗组获得部分缓解10例、病情稳定9例、进展2例;对照组获得部分缓解6例、病情稳定10例、病情进展2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骨髓抑制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8.10%(8/21)和66.67%(12/18),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86%(9/21)和83.33%(15/18),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奥沙利铂引起的外周感觉神经异常发生率为47.62%(10/21)。结论:用L-OHP联合CF和5-FU的化疗方案治疗高龄晚期结肠癌患者,近期疗效较好,患者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以及survivin、NF-κB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了解三者在胃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和关系。方法共分为胃癌组织、癌旁组织、慢性胃炎组织、正常胃黏膜组织4组,分别采用TUNEL法检测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urvivin、NF-κB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survivin与NF-κB p65表达情况均较其他组高,而凋亡指数(AI)则最低(P<0.05)。survivin与NF-κB p65表达,凋亡指数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是否转移等密切相关。survivin与NF-κB p6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呈正相关(r=0.289,P=0.01),survivin与NF-κB p65阳性表达的胃癌标本中凋亡指数均低于阴性表达的胃癌组织(P值均<0.01)。结论 survivin及NF-κB p65在胃癌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两者相互协同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中机制之一。联合检测survivin及NF-κB p65可能有助于评估胃癌的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奥沙利铂保留灌肠对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奥沙利铂(L-OHP)和5-氟尿嘧啶(5-Fu)手术前保留灌肠对直肠癌增殖细胞抗原(17CNA)表达的影响,为直肠癌的灌肠化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0年10月~2003年8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70例,随机分成奥沙利铂组(30例)、5-FU组(30例)、对照组(10例),术前每晚分别灌入奥沙利铂(50mg)、5-Fu(500mg)、生理盐水各20ml,行保留灌肠,连续7天。分别于治疗前1天、第8天钳取癌灶粘膜送检,行PCNA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奥沙利铂组与5-Fu组治疗后其PCNA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P<0.01),且奥沙利铂组治疗后其PCNA阳性细胞数减少较5-Fu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奥沙利铂及5-Fu保留灌肠均可抑制直肠癌细胞增殖,且奥沙利铂作用较5-Fu更显著,奥沙利铂手术前保留灌肠可作为直肠癌术前辅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羟喜树碱(HCPT)联合奥沙利铂(L-OHP)与卡培他滨(CAPE)联合奥沙利铂(L-OHP)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证实的,按国际TNM分期标准为Ⅲ期或Ⅳ期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46例,分为A、B两组,每组均23例。A组:羟喜树碱(HCPT)联合L-OHP方案。B组:卡培他滨(CAPE)联合L-OHP方案,两组均21d为一周期,每组均治疗2周期后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评定。在A组20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胃癌9例,大肠癌11例;在B组21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胃癌9例,大肠癌12例。A组共化疗62周期,B组共化疗65周期,另5例共完成5周期化疗仅统计毒性反应。结果A组完成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SD)8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CR+PR)为55%(11/20)。B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8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CR+PR)为57.1%(12/21);两组有疗效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两种化疗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相当,羟喜树碱组费用低廉,适合我国国情,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苗丽君  王静  吴秋歌  孙振涛  吴逸明  吴拥军 《天津医药》2007,35(4):241-243,I0002
目的:探讨AKT的功能活化状态P-AKT及抗凋亡蛋白Survivin、Bcl-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I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80例NSCLC组织及35例非肿瘤性肺组织标本中p-AKT、Survivin、Bcl-2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AKT、Survivin、Bcl-2在NSCLC中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8%、61.3%、50.0%,显著高于在非肿瘤性肺组织中阳性表达0、0、11.4%(P〈0.05)。p-AKT、Bcl-2在不同年龄、性别、TNM分期、组织分化组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均高表达,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表达与TNM分期、组织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P-AKT阳性表达与Survivin、Bcl-2呈正相关;Survivin与Bcl-2二者也呈正相关。结论:在NSCLC中存在AKT的活化,Survivin、Bcl-2的高表达可能与AKT的活化有关。在NSCLC中可能存在p-AKT对Survivin、Bcl-2的正向调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Bcl-2和生存素两种凋亡抑制蛋白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反应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SP法)测定64例行新辅助化疗乳腺癌及38例术前未行化疗乳腺癌中Bcl-2和生存素的表达,观察癌组织的临床化疗反应与病理组织学上疗效,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新辅助化疗组与未化疗组Bcl-2和生存素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5.6%、68.7%与60.5%、76.3%,两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64例乳癌新辅助化疗组中,化疗后临床有效者为39例(有效率为60.9%),病理组织学上有效者为35例(有效率为54.7%),Bcl-2与新辅助化疗反应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P>0.05),生存素与新辅助化疗反应之间存在负相关(P<0.05).(3)乳癌组织中Bcl-2与生存素蛋白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 生存素的高表达预示乳癌细胞对化疗的相对不敏感;Bcl-2和生存素两种凋亡抑制蛋白的共同表达可能在乳癌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