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物组成:黄芪30克,党参、当归、白术各10克,陈皮6克,升麻、柴胡各3克,甘草5克。兼肾气不固者加益智仁15克,桑螵蛸30克;兼湿热者加知母、黄柏各6克。张×,男,7岁。1987年9月诊。两年来小便次数增多,每数分钟或十数分钟即小便一次,甚则  相似文献   

2.
崩漏一则     
李××,女,21岁。1987年5月6日诊。经来一月未尽,经行无定期,量多质清,血色淡红,气短心悸,体倦乏力,面色无华,舌体胖,脉虚大。此为脾虚不能统血,冲任不固所致之崩漏症。治宜益气摄血,兼固冲任。方药:潞参、白术、炙黄芪、茯苓、炒枣仁、当归、炒白芍、生地、茜草根炭各15克,炙甘草、丹皮各10克,乌贼骨20克。服药2剂后,五天基本经净,  相似文献   

3.
林××,女,47岁。1991年1月11日诊。声音嘶哑已三月,此次以胃脘痛求治。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肝气郁结,阳明化热内结。用大柴胡汤加味。处方:柴胡、大黄各10克,白芍、蚤休、五灵脂、枳实各18克,法夏、郁金、金铃子、黄芩各12  相似文献   

4.
笔者临证三十载,擅治疑难杂病,疗效较著,现举验案二则如下。1 柴胡舒肝散加味治失恋后溢乳案付某,女,23岁。未婚,1995年4月8日初诊。半年前与男友分手,情志不舒,近3个月常乳汁流出,乳胀,精神抑郁胸闷两胁胀痛常太息,月经愆期,色鲜红量少,经前腹胀痛。舌红苔薄白,脉弦数。治宜舒肝理气,清热固摄。方选柴胡舒肝散加味。药用:柴胡、枳壳、香附、黄芩、甘草、川芎各15g,白芍20g,川楝子15g,当归、生地各20g,丹皮、栀子各15g。服药3剂,溢乳量少,胸闷乳胀等症亦轻,心情好转。守方再进6剂,溢乳消失,余证亦随之消失。嘱服解郁安神冲剂巩固疗效。随访…  相似文献   

5.
肝病二例     
例1.王××,女,35岁。1981年2月18日诊。自述春节期间夫妻吵架后,即感胸闷,二肋胀满,不思饮食、善太息,时有嗳气,面色发青,神情抑郁,舌苔白,脉弦。诊为:肝气郁结。治以疏肝理气解郁:柴胡、白芍、香附、郁金各15克,枳壳、甘草各10克,煎服。2剂后,上症明显好转;又服3  相似文献   

6.
汗证二则     
刘×,男,50岁。素嗜酒,盗汗,尤以上半身为重,色不黄,前医多投益气养血固摄之品罔效。诊见精神好,无倦怠,舌红,苔黄厚,脉弦紧。遂拟疏泄肝胆之品治之。黄连、甘草各8克,地骨皮15克,青蒿、云苓各20克,竹茹、法夏、枳壳、陈皮各10克,大枣五枚。水  相似文献   

7.
周××,男,29岁。1982年6月17日诊。曾患肺结核及可疑支气管扩张,经治疗,肺部结核病灶基本钙化。近半年来,每天晨起后必咯血数口,血色淡红,饮食欠佳,气短乏力,曾屡服凉血止血、润肺滋阴、收敛止血等中药及西药止血药四月余,始终未能止血。虽咯血量不大,然每日皆作。察舌淡红,有齿印,苔薄白,左脉浮滑、右脉浮弦,按之皆豁然而空。综观脉症,当属气不摄血之征。治拟补气摄血。方用:党参、黄精各15克,炙黄芪20克,炒白术12克,升麻、柴胡各3克,炙甘草6  相似文献   

8.
罗×,男,60岁。1986年10月5日诊。间歇性头晕、耳鸣已三月。诊见脉弦略数,舌赤苔薄白。拟柴胡桂枝汤加磁石治之。处方:炙柴胡、姜半夏各12克,黄芩、桂枝、荷叶各10克,沙参、白芍各18克,磁石、珍珠母各30克,生姜、甘草、大枣各5克,枣仁10克。  相似文献   

9.
病案一:滑胎(习惯性流产)傅××,女,27岁,教员。1975年10月7日初诊:患者于1972年结婚,婚后三年流产四次。75年8月再次怀孕,目前又有流产先兆,经用黄体酮不效,邀余诊治。刻诊:胎漏下血,面色萎黄,形体瘦弱,精神疲惫,肢倦乏力,懒于言行,心悸气短,胃脘不适,时有腹胀,纳食不香,二便如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而滑。诊为滑胎。证属中气不足,统摄无权。治拟:健脾补中,益气固摄,佐以养血止血。处方:党参、黄芪各15克,炒白术、柴胡、当归、陈皮各10克,升麻.炙甘草各6克,阿胶12克(烊化),炒麦芽、仙鹤草各20克,大枣5枚,生姜3片。药进五剂,证情大减,腹胀消失,纳食增进,守前法连服十剂,诸症消失,纳食大  相似文献   

10.
验案两则     
一、怪笑徐××,女,34岁,朱堵乡农科站。1988年12月7日初诊。患者于半月前因情怀不畅,尔后出现不自觉发笑,持续时间30分钟至1小时左右,日发2~3次。笑时心慌,声高有力,面色红润,神志清楚,夜寐多梦。舌暗淡、边有紫点,苔薄白,脉弦细。拟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以血府逐瘀汤化裁。处方:柴胡、枳壳各15克,甘草、桃仁、红花、川芎各10克,赤芍、当归、生地、桔梗、牛膝、郁金各15克,代赭石30克。三剂,煎服。12月10日二诊:药后笑发次减时短,疼痛减轻,仍感夜寐欠安,舌脉同前。上方加茯神20克,三剂。  相似文献   

11.
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有一通气散方,云“治耳聋不闻雷声”。药由三味组成:柴胡30克香附30克川芎15克共为细末,早晚各冲服10克。余临证常喜用之,效果颇好,兹举两例如下: 例一:肖××男12岁双耳重听已一年余。病由看民兵打靶时枪声把耳振坏,余无不适。给予通气散:柴胡60克香附60克川芎30克为末,每日二次,每次6克,服完后即愈。例二:陶××男45岁工人两月多以前右耳突然变聋,不闻声音,自觉耳内闷  相似文献   

12.
李××,女,32岁。1977年11月25日初诊。自诉于本年5月份开始双乳部发现肿块如胡豆大,以后逐渐增大如核桃,按之疼痛,质坚硬,当地医院诊断为“乳房纤维瘤”。后来我院治疗。患者精神欠佳,脉象弦细,舌质如常,舌苔薄黄。此由情怀抑郁,肝气挟痰,气滞血凝,经络受阻,结滞于乳部所致。治以疏肝解郁、理气化痰、软坚散结之法。处方:香附15克、柴胡15克、白芍15克、当归12克、木香15克、青皮15克、丹参30克、  相似文献   

13.
何××,女,39岁。1982年2月24日诊。因“人流”两次后,近一月来出现月经过多,某医院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医治罔效。顷诊:脸色(白光)白,恶寒肢冷,头汗,心悸不安,声低气短,下肢轻度浮肿,舌淡,脉沉无力。此属脾肾阳虚,冲征不固。拟温补脾肾,调理冲任为治。处方:附片、炒白术各10克,炒白芍、茯苓各12克,黄芪18克,当归15克,炮姜  相似文献   

14.
李××,女,38岁。1987年4月20日诊。偶感风寒,肌注复方氨基比林后发热渐退。5天来暴聋不闻声响伴,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恶心呕吐,胸胁胀满,小便色黄,舌苔薄白,脉象弦数。予小柴胡汤加味:柴胡、钩藤、滑石各20克,黄芩、夏枯草、石菖蒲各15克,半夏、党参各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  相似文献   

15.
一、固摄奇经止暴崩唐××,女,35岁。1981年2月1日初诊。月经淋漓不净匝月,今突然暴下,经稀色淡,少腹冷痛,头晕形瘦,腰痠骨楚,寒热时作,面色萎黄,苔薄舌淡,脉细,此冲任虚亏,奇经失约,拟予填固奇经法。  相似文献   

16.
例一:闪××,女,24岁,住院号18052,84年4月30日初诊。近半月来右胸胁疼痛、憋气、咳嗽、但无痰、时冷时热、心烦易怒、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口淡无味、渴不欲饮,舌质暗、体胖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弦。摄胸片示:“右侧中等量胸腔积液”。诊断:右侧渗出性胸膜炎。证属气机不利,水湿停滞之悬饮。治以疏肝理气、肃肺利水。处方:茯苓30克、桂枝12克、白术12克、葶苈子30克、柴胡  相似文献   

17.
魏××,男,14岁,1983年5月2日诊。家长代诉:患儿三岁时,患重感冒,半月后,每晚都遗尿直至现在,迭经医治无效。诊见:六脉沉细,面色咣自,腰膝酸软,肢冷恶寒,舌质色淡。诊为下元虚寒遗尿病。治法:温补肾阳,固摄下元。方药:自拟桑蛸缩泉散:桑螵蛸60克、菟丝子30克、益智仁30克(盐水炒)、枣皮30克、熟地60克、补骨脂30克、牡蛎60克、五味子30  相似文献   

18.
一、伤寒案施××,女,成人。初诊(1954年6月25日):伤寒发热六日,昼轻夜重,大便数日不行,脘腹痛,舌苔黄,脉数。此真大柴胡证之兼心弱者。处方:柴胡9克、白芍9克、厚朴3克、炒枳实4.5克、生姜9克、枣仁12克、麻仁9克(杵)、玄明粉9克(冲)、磁石30克(先煎)、黄附片  相似文献   

19.
薛××,女,27岁。1989年2月11日诊。自诉一周前卒发胃脘疼痛,时吐酸水,痛时牵及左下腹,嗳气不畅,纳谷递减,经用气痛丸及香砂养胃丸等治疗未效。后经上消化道钡透,摄片见胃内异物,约4×5cm~2,胃窦炎。追询病史,得知患者去年十一月份曾食酸涩柿子四、五枚,当时并无胃部不适。刻诊:胃脘疼痛,痛及左腹,且感胀满,嗳气,吐酸,不思纳谷,脉弦,苔薄。治宜苦降辛通,仿连苏饮出入。处方:川连、砂仁各6克,苏叶、木香、陈皮、清夏各10克,枳壳12克,茯苓、焦楂、槟榔各15克,麦芽20克,甘草3克。  相似文献   

20.
验案二则     
案一:李××,男,50岁。两耳鸣响,左耳失聪,病已2月,经××医院检查:左耳鼓膜内陷。诊断为“渗出性中耳炎”。穿刺抽水三次,未见好转。此病由感冒而起,现仍鼻塞。处方: 薄荷(后下)4.5克,桑叶、牛蒡子、苦丁茶、夏枯草、连翘各10克,射干、菖蒲各4.5克,马兜铃6克。上方服五剂,听觉有好转,鼓膜穿刺已抽不到黄水,但鼓膜仍内陷。拟东垣益气聪明汤加减。处方: 蔓荆子、党参、生黄芪各10克,黄芩、白芍各6克,葛根、升麻、炙草各3克,磁石(先煎)18克,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