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0份恶性疟病人血清,其中15份有疟史,1份病史不明,余为初次感染,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检查配子体抗体,86%初次感染者和93%半免疫者具 IgG 和 IgM 抗体。同48/45kD 传播阻断靶抗原的3个不同决定簇单克隆抗体(单抗)进行 ELISA 竞争测定,约1/3血清50%以上竞争抑制至少2个单抗与抗原的结合。提示疟疾自然感染后可以引起抗体介导抗有性期免疫,这种免疫反应对疟疾在群体中的传播无疑有一定阻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胶体染料法(DDIA)和间接血凝试验(IHA)三种方法在我县不同流行程度、不同流行类型地区中检测人群血清中血吸虫抗体的效果。方法  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在洲滩型传播控制地区的群心村、山丘型传播控制地区的金塔村和传播阻断地区的郎坑村各随机抽取150人作为检测对象,分别用DIGFA、DDIA和IHA检测待检对象血清中血吸虫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IGFA、DDIA和IHA 对传播阻断村人群血清均未检出血吸虫抗体;对山丘型传播控制村人群血清血吸虫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3.3%(20/150)、2.0%(3/150)和12.0%(18/150);而三种方法组合检测的阳性率提高至19.33%(29/150),用DIGFA和IHA组合检测的阳性率提高至17.33%(26/150)。对洲滩型传播控制村人群血清血吸虫抗体检测阳性率,DIGFA、DDIA和IHA分别为26.7%(40/150)、9.3%(14/150)和24.7%(37/150);而三种方法组合检测的阳性率提高至36.0%(54/150),用DIGFA和IHA组合检测的阳性率提高至34.0%(51/150)。结论  由于铜陵县疫情已达到传播控制,人群感染率和感染度逐年下降,采用多种方法组合检测,可以提高人群血吸虫抗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最近,有人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和诱导细胞毒性试验,发现约50%酒精性肝损害者血液循环中含有一种抗体.这种抗体能与经乙醇处理后家兔肝细胞表面的乙醇抗原决定簇起反应.在正常人或其他类型的肝病中都未发现这种乙醇特异性抗体.这种新的抗原决定簇的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安徽省休宁县并殖吸虫感染情况,为制定相应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境内主要水系长度及途经范围,选取分布在率水水系的溪口镇杭溪村、碜溪村,鹤城镇渔塘村,汪村镇汪村和山斗镇山斗村,以及横江水系的蓝田镇儒村共 5 个乡镇 6 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对溪蟹、人群和犬的并殖吸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6 个调查点共捕获溪蟹 324 只,其中 65 只感染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 20. 06%;横江水系调查村溪蟹感染率高于率水水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77. 802,P<0. 05)。 汪村和儒村共检测 515 人,其中阳性 39 人,人群并殖吸虫抗体阳性率为 7. 57%,不同性别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0. 614,P>0. 05);汪村、儒村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1. 124,P>0. 05);≥35 岁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高于<35 岁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6. 969,P<0. 05)。 汪村和儒村的犬粪中均检测到卫氏并殖吸虫虫卵,检出率为 19. 23%(5 / 26)。 结论 安徽省休宁县为卫氏并殖吸虫病疫源地,等级为Ⅲ级。 应加强居民健康教育,提高防控意识,做好犬类监测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并殖吸虫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5.
用薄膜干卵切片免疫酶染色法(IEST)分别对浙江省3个血吸虫病疫区:历史重疫区,1989年尚在传播血吸虫病的A村;历史重疫区和历史中度疫区,现已基本控制血吸虫病的B村和C村,进行血清抽样调查。结果3疫区人群的抗体阳性率,抗体总GMRT及抗体高滴度频率分别为A村:32.27%,15.89±1.07(X±SD)及10%;B村:12.44%,11.56±1.03及2.98%;C村:2.47%,10.23±1.01及0.41%,3项指标值都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对3疫区不同年龄组及有无,血吸虫病史人群的3项指标值分析结果,A村低年龄组人群前两项指标值明显高于C村同龄组(P<0.05);C村有、无血吸虫病史人群的3项指标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本法能反映不同疫区不同人群抗体反应水平,适用于基层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
在环境和遗传因素基础上,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变化导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是其重要的自身抗体,它们属于异质性抗体,不同抗体诱发不同病理改变,每种抗体的相应抗原决定簇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上分布不尽相同,所致临床表现也迥然不同。确定不同抗体的相应抗原决定簇不仅有助于探讨其病理机制还具有临床诊治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波ELISA用于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可行性.方法用微波ELISA分别对江西省和浙江省3个血吸虫病流行村:历史重疫区,现行疫区的A村;历史重疫区,现已达到传播阻断的B村;历史轻疫区,现已达到传播阻断的C村,进行血清学抽样调查.结果3个流行村人群的血吸虫抗体阳性率、抗体总GMRT及抗体高滴度频率分别为A村:12.32%、(32.09±7.70)(x士s)及9.36%;B村:19.32%、(30.21±2.06)(x±s)及5.68%;C村:10.86%、(27.29±1.14)(x±s)及0.57%,3项指标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3个流行村不同年龄组及有、无血吸虫病史人群的3项指标值分析结果,C村各年龄组人群3项指标值均低于A村和B村;A村有、无血吸虫病史人群的抗体3项指标值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结论微波ELISA能反映不同疫区不同人群抗体水平,适用于基层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延平区肺吸虫病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延平区肺吸虫病病原虫种、第一、二中间宿主和人群的感染率。方法收集全县10个乡镇38个村的淡水螺蛳与溪蟹标本并按常规检查其肺吸虫囊蚴,对葫芦山、吴丹、明洋三个村人群作肺吸虫成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者抽血以EIJSA法检测肺吸虫抗体。结果发现的病原虫种为卫氏并殖吸虫二倍体和三倍体。第一中间宿主有二种螺蛳:放逸短沟蜷、小桥拟钉螺,因数量少没有检查。第二中间宿主有三种溪蟹,即:福建华溪蟹、福建马来溪蟹及华南溪蟹属一新种。三个村蟹标本检查囊蚴感染率为12.12%(8/66)。人群皮内试验的阳性率为7.08%(110/1554)。三个村人群的皮试阳性率分别为10.37%(55/530),6.53%(34/521),418%(21/503),三个村皮试阳性者血清肺吸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72%(7/55),11.72%(4/34),4.76%(1/21)。结论延平区为闽北肺吸虫轻度流行区,但局部地区为中度疫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20年湖南省人群晚期血吸虫病患病率和血清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为湖南省晚期血吸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湖南省血吸虫病疫情数据,包括调查村常住人口数、晚期血吸虫病病例数、血清学检查受检人数和血清抗血吸虫抗体阳性人数。以村为单位分析人群晚期血吸虫病患病率和血清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空间分布特征,采用Spearman秩相关评估人群晚期血吸虫病患病率和血清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间的相关性。结果 2020年,湖南省1 153个血吸虫病流行村人群晚期血吸虫病患病率为0~2.72%,血清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为0~20.25%。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湖南省晚期血吸虫病患病率(全局Moran’s I=0.416,P <0.01)和血清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全局Moran’s I=0.711,P <0.01)均存在空间聚集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湖南省晚期血吸虫病患病率存在98个高-高聚集村、血清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存在134个高-高聚集村、36个村晚期血吸虫病患病率和血清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均存在高-高聚集。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居民晚期血...  相似文献   

10.
人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原决定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和遗传因素基础上,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变化导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是其重要的自身抗体,它们属于异质性抗体,不同抗体诱发不同病理改变,每种抗体的相应抗原决定簇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上分布不尽相同,所致临床表现也迥然不同。确定不同抗体的相应抗原决定簇不仅有助于探讨其病理机制还具有临床诊治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们对控制免疫球蛋白重链的同种异型决定簇的多态现象(polymorphisms)及其与某些自身免疫病发病基础的可能关系有浓厚兴趣。无疑,虽然大部分遗传易感性疾病,诸如Ⅰ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和 Addison 病受 HLA 复合物中的基因决定,但这些疾病的免疫遗传基础仍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例如在Ⅰ型糖尿病先证者未受累的同胞兄弟姊妹中器官特异性抗体——经典的胰岛细胞抗体,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和胃壁细胞抗体——的分布不受 HLA 遗传易感性的支配,而先证者则受 HLA 单型的支配。换言之,如果自身抗体的生成受遗传基因控制,显然它与有遗传倾向的胰腺 B 细胞损害并不相同。通过许多人群中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的研究,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催化模型分析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资料,评估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和特征。方法 2008年对江西(曹会村、新华村、井头村)、安徽(渔业村、铁拐村、垅上村)、湖北(河北村)等3个省的7个血吸虫病不同流行程度的行政村开展横断面调查,采集当地6~65岁的常住居民静脉血,血清用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检测居民抗血吸虫抗体Ig G,计算不同流行村、性别、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并进行组间差异分析。用两级催化模型、可逆两级复合催化模型分别对各个流行村不同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资料进行分析;使用最大似然比方法估计模型参数,两级催化模型估计血清学转化率、血清学失去率;可逆两级复合催化模型估计血清学转化率、血清学失去率和血清学逆转率。用卡方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评价模型的拟合效果,确定各流行村抗体阳性率资料的最佳催化模型,绘制拟合曲线。用最佳模型估计的参数分析各村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结果7个流行村共调查有效人群6 428人,受检人群的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平均为39.80%(2 485/6 428)。按年龄组分,曹会村、新华村、井头村、渔业村、铁拐村、垅上村、河北村的抗体阳性率最高峰分别出现在46~50、31~35、31~35、41~45、51~55、56~60和16~20岁组,分别为82.86%(58/70)、60.78%(31/51)、68.42%(26/38)、55.04%(71/129)、62.38%(63/101)、31.43%(33/105)和21.88%(7/32)。各行政村抗体阳性率总体上随年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曹会村、新华村、井头村和渔业村抗体阳性率资料的最佳拟合模型为两级催化模型,血清学转化率分别为0.049 5、0.044 0、0.055 7和0.034 4,均远高于其血清学失去率(0.005 9、0.019 6、0.015 5和0.017 8)。垅上村、铁拐村以及河北村血清学资料的最佳拟合模型为可逆两级复合催化模型,血清学转化率分别为0.062 9、0.168 1和0.039 4,血清学逆转率和失去率分别为0.168 8、0.121 1、0.152 2和0.001 7、0.000 2、0.090 9。结论基于年龄组别的抗体阳性率资料构建的催化模型可以反映血吸虫病在人群中的传播速率和风险,并为今后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静  乔海灵 《山东医药》2008,48(1):79-80
采用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法检测248例青霉素过敏患者和101例正常人血清中4种药物青霉素G、青霉素v、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PG、PV、AP、AX)的8种抗原决定簇特异性IgE抗体.发现青霉素过敏患者血清中特异性leE抗体总的阳性率为57.26%;过敏性休克和荨麻疹患者中Pc的阳性率最高,其他症状患者中PV阳性率最高;只检测BPO-IgE一种抗体的阳性率(21.37%)低于检测8种抗体(57.26%);过敏患者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认为青霉素过敏患者血清中存在次要抗原决定簇IgE抗体,与主要抗原决定簇一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班氏丝虫病流行区达标后人群丝虫抗体水平,我们于1990年10月和1991年9月,分别对全民服药地区的瑞昌市和平乡杨塅村和药盐供应地区的武宁县横路乡横路村居民,用ELISA进行了抗体检测。结果杨塅村检测303人,抗体阳性129人,阳性率为42.57%,平均消光值为0.39±0.19。横路村检测181人,发现抗体阳性104人,阳性率为57.46%,平均消光值为0.43±0.16。两者有极显著差异(P<0.01)。ELISA抗体阳性率与年龄组呈完全正相关(r=0.8908,P<0.01)。年龄组中0~、6~、11~、21~、31~、41~、51岁~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8. 75%(9/  相似文献   

15.
Ye H  Guo XH  Zhao MH  Gao Y  Zhang Y  Gao Y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2):915-919
目的比较丙硫氧嘧啶(PTU)相关性小血管炎和原发性小血管炎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的抗原决定簇结合谱.方法以人MPO制备的MPO亲和层析柱,分别从1例PTU相关性小血管炎和1例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PA)患者的血浆置换液中分离纯化MPO抗体(Pab1和Pab2),并经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Pab1-HRP和Pab2-HRP). 以Pab1-HRP和Pab2-HRP以及两种鼠抗人MPO单克隆抗体(3D8和6B9)分别作为识别MPO分子上不同抗原决定簇的探针,应用竞争性ELISA对10例PTU引起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患者和10例MPA患者血清中MPO抗体的抗原决定簇结合谱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PTU组10例标本均可抑制3D8,平均抑制率为44.7%, 9/10例标本可抑制6B9, 平均抑制率为35.6%; MPA组10例标本均可抑制3D8和6B9, 平均抑制率分别为68.4%和62.2%, 与PTU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标本对Pab1-HRP的平均抑制率均达80%以上,MPA组标本对Pab2-HRP的抑制率均值显著大于PTU组(76.3% 比 58.9%, P<0.01).结论丙硫氧嘧啶相关性小血管炎和MPA患者血清中的MPO抗体均可识别MPO分子上多个抗原决定簇,二者识别的抗原决定簇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但PTU组识别的抗原决定簇可能较局限.抗原决定簇结合谱的不同可能与临床表现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6.
用六株单克隆抗体(MAb)研究了人生长激素(hGH)分子的抗原决定簇。放射免疫试验(RIA)显示15对混合MAb中,9对的结合力比它们组成的各别的MAb的结合力高。平板抗体竞争试验(PACT)表明15 对混合MAb中也有9对抗体具有不同程度的反应。两种方法的结果经过排列组合,表明hGH具有五个抗原决定簇,但仅有一个决定簇为hGH和人绒毛膜促生长素(HCS)所共有,四个为hGH所特有.两种方法测定的决定簇排列方式有所不同,可能反映了hGH分子在不同情况下的立体构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人群季节性H1、H3亚型流感病毒抗体水平及职业人群中H5、H9亚型禽流感抗体的检出情况.方法 应用血凝抑制试验对上海地区2009年与禽类密切接触的职业人群356人以及一般人群332人各年龄组进行H1、H3、H5、H9亚型流感病毒抗体的血清学监测.结果 A/Brisbane/59/2007(H1N1)抗体阳性分布,一般人群有275人,占82.8%,职业人群有263人,占73.9%;A/Brisbane/10/2007(H3N2)抗体阳性,一般人群有168人,占50.6%,职业人群有195人,占54.8%;人群中A/Brisbane/59/2007(H1N1)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H3,与2008年上海地区流感病原学监测情况相吻合.职业人群与一般人群H5亚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2%(15/356)和0.3%(1/332);H9亚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4.6%(123/356)和2.4%(8/332).不同年龄组中,6个月~5岁年龄组和≥60岁的老年组A/Brisbane/59/2007(H1N1)、A/Brisbane/10/2007(H3N2)抗体阳性率较低.结论 上海地区人群对H1、H3季节性流感有较强的免疫保护,儿童和老年人群H1、H3季节性流感抗体水平较低.职业人群禽流感病毒H5、H9抗体有明显升高趋势,要加强对职业人群流感样患者病原学和血清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山丘型血吸虫病轻疫区人群血吸虫病抗体水平的变化规律,为评价免疫诊断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四川省蒲江县古佛村,每年秋季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查村民,血阳者再作Kato-Katz法检查。筛选出2006-2013年连续参加检查的人群,检查分析人群血吸虫抗体阳性率、抗体滴度、每克粪便虫卵数(EPG)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2006-2013年有263人连续参加了血吸虫病检查,人群抗体阳性率从4.19%下降到1.83%,人群抗体滴度(GMRT)从1.29下降到1.07。抗体阳性者转归以阴转为主,滴度逐年降低;阴性者维持阴性为主。总血清阳性率与总感染率呈正相关(r=0.33,P0.05)。结论四川省蒲江县古佛村山丘型血吸虫病轻疫区人群血吸虫抗体阳性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应开发适用于不同流行程度疫区的血吸虫病免疫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19.
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10年后人群病情监测和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以下简称达标)10年后人群血吸虫病病情,评价其防治效果和今后防治策略。方法对达标10年地区采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抗血吸虫抗体水平,并用改良Kato-Katz法粪检血吸虫卵,进行定量观察和比较。结果达标10年地区人群粪检未查到血吸虫虫卵(0/3440),血清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为3.50%(132/3770),男性和女性分别为4.36%(78/1788)和2.72%(54/1982),人群抗血吸虫抗体OD均值为0.068±0.056,其中男性为0.072±0.058,女性为0.065±0.054,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6~20岁,21~35岁,36~50岁和51~65岁年龄组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33%(2/609)、0.55%(4/731)、3.79%(53/1399)和7.08%(73/1031),抗血吸虫抗体OD均值分别为0.048±0.030、0.052±0.032、0.071±0.060和0.087±0.068,除6~20岁与21~35岁年龄组在抗体阳性率和抗体OD均值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年龄组抗体水平在统计学上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达标10年地区人群血吸虫病情稳定,未发现粪检阳性病人,但人群抗血吸虫抗体水平消减缓慢,在一定时期仍长期存在,且不同性别及年龄人群抗体水平仍与其暴露于原危险因素的机率有关,建议在加强输入性传染源和钉螺监测的同时加强对历史病人的清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人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一般都与针对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微粒体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的自身抗体有关。这些自身甲状腺抗体的特征已被广泛地用在研究甲状腺的疾病中。作者在最近的研究中提出,是否还有其它甲状腺相关抗原引起对应自身抗体。作者用PAGE分离粗制甲状腺提取物,继而用Graves病和桥本氏甲状腺炎病人的血浆免疫点样。Graves病和桥本氏甲状腺炎病人的血清抗体能与甲状腺膜中的很多抗原决定簇起反应(2000g上清液)。Addison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血清不能与这些决定簇反应。但是它们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