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气腔密度影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价值及其病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气腔密度影诊断周围型小肺癌(SPLC)的价值及其病理基础.材料和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SPLC及40例良性结节的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和空洞的CT表现.结果:在SPLC中空泡征及细支气管充气征的出现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且均在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中的出现率最高.空洞罕见于SPLC.SPLC的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多位于SPN的中外2/3部,而良性结节均位于内中2/3部.横断薄层扫描和多平面重建判别SPLC中的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无显著差异.结论:空泡征及细支气管充气征的位置对周围型小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伴/不伴磨玻璃影(GGO)与肺腺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9例直径≤3 cm周围型肺腺癌患者的高分辨率CT和病理资料,分析高分辨率CT伴/不伴GGO与周围型肺腺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高分化腺癌、高中分化腺癌、中分化和中低以及低分化腺癌中GGO的显示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伴发GGO的周围型肺腺癌分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周围型肺腺癌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腺癌CT表现。结果 CT扫描直接显示,36例周围型肺腺癌主要CT征象是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深分叶征、血管切迹征、胸膜凹陷征、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远处器官转移。结论 只要对周围型肺腺癌的CT征象进行全面分析,通常可以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空气支气管征在CT诊断外周型肺弧立结节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空气支气管征鉴别诊断外周型肺孤立结节(直径≤3em)的价值。方法作者回顾分析了经手术或/和纤支镜或/和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90例外周型肺结节的空气支气管征的薄层CT影像。结果100例肺癌CT显示空气支气管征52例(52%),其中腺癌71.9%(22/31)、鳞癌34.1%(14/41)、腺鳞癌4/5、小细胞癌7/14、低分化癌5/9。50例炎性假瘤CT显示空气支气管征29例(58%)。32例结核球、5例错构瘤及3例肺囊肿均无肺空气支气管征。结论空气支气管征可见于多种结节性肺病变,它似乎不是外周型小肺癌尤其腺癌的特征。也不能帮助鉴别良恶性肺结节。  相似文献   

5.
64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小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小腺癌基本征象的显示及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小腺癌26例,分析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显示(VR)技术对周围型肺小腺癌的基本征象的显示及价值,并与常规横断面对比分析。结果:①64层CT薄层重建、MPR及VR在显示肺小腺癌的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支气管血管集束征方面优于常规横断面;②MPR及VR对于空泡征、支气管气相和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判别有优势。结论:64层CT通过薄层重建配合MPR、VR能够克服横断扫描限制,更加细微、准确、立体、完整地显示肺小腺癌的基本征象,为周围型肺小腺癌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小腺癌基本征象的显示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64层CT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小腺癌26例,分析薄层重组、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技术对周围型肺小腺癌的基本征象的显示率及价值,并与常规横断面对比分析.结果 (1)54层CT薄层重组、MPR及VR在显示肺小腺癌的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支气管血管集束征方面优于常规横断面.(2)MPR及VR对于空泡征、支气管气相和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判别有优势.结论 64层CT通过薄层重组配合MPR、VR能够无服横断扫描限制,在不增加患者辐射剂量的情况下,能够更加细微、准确、立体、完整地显示肺小腺癌的基本征象,为周围型肺小腺癌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7.
含气支气管征在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内含气支气管的病理基础、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周围型小肺癌(直径≤3 cm)及22例孤立性良性结节含气支气管征的薄层CT表现,其中腺癌31 例,细支气管肺泡癌6例,鳞癌5例,腺鳞癌3例,小细胞癌1例。结果:46 例肺癌中,CT上显示含气支气管征20 例(43.5%),其中腺癌显示含气支气管征17例、肺泡癌2例、鳞癌1例,其他类型的肺癌未见此征。病灶内含气支气管影形态改变主要表现为管腔不规则狭窄、扭曲、扩张与中断。22例良性结节中,CT显示含气支气管征1例,其影像表现为管腔通畅,形态无明显异常。结论:孤立性肺结节内含气支气管征的出现,特别是形态学改变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周围型浸润性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状态与 CT 征象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3例经病理证实为周围型浸润性肺腺癌的手术标本,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对所有标本行 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合胸部 CT征象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3例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62.2%(120/193)。在CT征象方面:基因突变组与野生型组于横轴位上肿瘤最大直径(Dmax)分别为(2.52±1.01)cm和(3.11±1.3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提示Dmax=2.01 cm为判断 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最佳诊断阈值,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9%和64%。含磨玻璃密度影(GGO)的肿瘤突变率为78.0%,高于无 GGO 者(56.6%),P<0.05。肿瘤不伴有囊腔样改变者突变率为65.5%,高于伴有囊腔样改变者(40.0%),P<0.05。磨玻璃影/肿瘤直径比(G/T)、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与EGFR基因突变率无显著相关性(P值均>0.05)。在病理特征方面:组织学亚型中以贴壁生长为主型突变率为77.5%,高于其他亚型(58.2%),P<0.05。以实体生长为主型突变率为26.3%,低于其他亚型(66.1%),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突变率为66.9%,高于淋巴结转移者(50.9%),P<0.05。结论在周围型浸润性肺腺癌中,部分CT征象及病理特征对于辅助预测 EGFR基因突变状态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GGN)在HRCT的影像特征,并与肺腺癌病理分型进行相关性对照,以评价HRCT在肺腺癌病理学分型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肺部GGN并经病理证实的患者,分析GGN的影像学特征,包括病灶大小(平均径)、CT值(平均CT值和相对CT值)、病灶形态、边缘、界面、内部结构(空泡征、支气管截断征)及邻近结构(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改变等,并与病理分型及亚型进行对照。结果GGN的HRCT征象中,病灶边缘、界面、内部结构(空泡征、支气管截断征)及邻近结构(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在四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肺腺癌病理亚型分类,附壁型腺癌、腺泡型腺癌、乳头型腺癌三组在空泡征、血管集束征、CT值(平均CT值和相对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GN的HRCT影像特征可以作为AAH、AIS、MIA与IAC鉴别诊断的可靠依据。此外,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平均CT值和相对CT值可为IAC病理亚型的分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HRCT征象在鉴别周围型肺鳞癌和腺癌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胸部HRCT征象在鉴别周围型肺鳞癌和腺癌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具有完整胸部HRCT资料并经病理学证实的 12 1例周围型肺癌 (鳞癌 5 4例 ,腺癌 6 7例 ) ,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全面回顾分析 ,以进一步认识周围型肺鳞癌和腺癌的CT表现。结果  (1)周围型肺鳞癌的平均直径大于周围型肺腺癌 ,其差别具有显著性 (P =0 .0 0 0 ) ;(2 )深分叶征、灶状坏死及病灶广基与胸膜相连征在周围型肺鳞癌的出现率明显高于周围型肺腺癌 (分别为P =0 .0 0 0 ,P =0 .0 0 0 ,P =0 .0 0 5 ) ;(3)胸膜凹陷征在周围型肺腺癌的出现率明显高于周围型肺鳞癌 (P =0 .0 0 6 ) ;(4 )空泡征或空气支气管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毛刺征、棘突征在周围型肺鳞癌和腺癌中的出现率不具有显著性差别 (P值均 >0 .0 5 )。结论 HRCT观察肺癌征象更为细致可靠。深分叶征、灶状坏死及病灶广基与胸膜相连征三者两两组合或三者同时组合时对诊断周围型肺鳞癌的特异性高达 90 %~ 10 0 % ,在周围型肺鳞癌和腺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22例病人共124个直径≤3cm的结节(恶性97个,良性27个)进行了薄层CT与病理对照研究,薄层CT显示结节内有空气支气管征20例(21%),且独见于肺泡癌、腺癌及鳞癌,统计学处理前二者与后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我们的结论认为周围型小结节中出现空气支气管征是恶性结节的一个肯定征象,且可进一步提示肺癌组织类型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肝内胆管细胞癌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以提高CT对其的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18例肝内胆管细胞癌,1例为乳头状粘液腺癌,17例为中或低分化腺癌。所有病例术前均经Ericsson2400CT机,层厚1cm及层距1cm作平扫及团注增强扫描。结果:18例中7例为中央型,11例为周围型。所有病例CT平扫见肿瘤边缘均不甚清晰,其中17例肿瘤组织呈不均匀低密度,1例有点片状高密度影混杂为乳头状胆管细胞粘液腺癌的特征表现。肝内胆管细胞癌为中央型者,两侧胆管均扩大,增强后,由于肿瘤边缘的显示,肿瘤大小遂似有缩小,而最具有特征性的表现是肿瘤内可见线状征,本组病例均有此种表现。周围型均有局部肝包膜回缩表现。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对正确诊断有一定价值,特别是增强后肿瘤内出现的特殊线状征更具有病理影像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CT表现的病理基础。探讨与其它肝内肿瘤的鉴别点。材料和方法:对照分析2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低分化腺癌18例、中分化腺癌2例、乳头状粘液腺癌2例)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所见与CT(22例),超声(9例),血管造影(2例)表现。结果:CT上瘤块呈均匀低密度(90%)——反映肝内胆管细胞癌瘤体很少出现出血,坏死、囊变的均质特征;瘤块边界不清(100%)与肿瘤的浸润性生长方式和缺少纤维包膜有关;增强后仅有轻度强化提示肿瘤的少血管特性;所有病例都无肝硬化的CT表现。结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有着和其他肝肿瘤(特别是肝细胞癌)不同的病理特征,CT检查对此可作出较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4.
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附3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以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33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周围型小肺癌中腺癌19例,肺泡癌10例、鳞癌2例,小细胞肺癌1例,肺泡癌合并腺癌1例.病灶CT表现为边缘分叶征24例(72.7%),毛刺征15例(45.5%),空泡征10例(30.3%),空气支气管征9例(27.3 %),磨玻璃征9例(27.3%),胸膜凹陷征8例(24.2%),血管聚集征5例(15.2%),瘤周气肿5例(15.2%),病灶内空洞5例(15.2%0).结论:]原发性周围型小肺癌螺旋CT征象有助于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磨玻璃密度(GCO)小肺癌的CT表现与病理类型相关性。方法:搜集43例(45个)表现为纯磨玻璃密度(pGGO)或混合磨玻璃密度(mGGO)的周围型小肺癌,根据GGO占整个病灶比例的不同分三型,分别与病理对照。并有12个小肺癌术前行中长期动态观察。结果:I型(GGO成分占91%-100%)11个,病理均为细支气管肺泡癌(BAC);II型(GGO成分占51%。90%)21个,BAC11,BAC伴高分化腺癌4个,高分化腺癌4个,中分化腺癌2个;Ⅲ型(GGO成分占≤50%)13个,BAC3个,中分化腺癌5个,低分化腺癌3个,低分化鳞癌2个;通过三型间比较发现GGO所占比例越高,小肺癌的病理分化越好,GGO成分占≥50%时,病理多数为BAC(22/32);同时对部分小肺癌术前中长期动态观察及术后随访,发现肿瘤生长缓慢、预后良好。结论:局限性GGO不仅是周围型肺癌的重要征象之一,而且通过半定量分析GGO所占比例的多少,能一定程度上预测其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倍增时间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串珠征的形成机制,评价其在周围型小细胞肺癌(SCLC)、周围型肺腺癌及周围型肺鳞癌中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收集病理证实的周围型 SCLC 78例、周围型肺腺癌69例、周围型肺鳞癌33例,分别统计串珠征的阳性率、纵隔淋巴结的转移率及纵隔淋巴结大于肺原发灶的比例,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8例周围型 SCLC中10例串珠征阳性(12.8%),且纵隔淋巴结均大于肺原发灶;78例中63例纵隔淋巴结转移(80.8%),42例纵隔淋巴结大于肺原发灶(53.8%)。69例周围型实性肺腺癌中,无1例出现串珠征,25例纵隔淋巴结转移(36.2%),2例纵隔淋巴结大于原发灶(2.9%)。33例周围型肺鳞癌中1例串珠征阳性(2.8%),该例肺门淋巴结明显小于肺原发灶,33例中13例纵隔淋巴结转移(39.4%),6例纵隔淋巴结大于原发灶(16.7%)。经统计分析,串珠征在周围型 SCLC与周围型肺鳞癌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周围型 SCLC与周围型肺腺癌、肺鳞癌在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及纵隔淋巴结大于肺原发灶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串珠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SCLC 的生物学特性,在周围型SCLC与周围型肺腺癌、肺鳞癌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应结合纵隔淋巴结大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复习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3cm的肺内孤立性球形病灶60例(肺癌42例、良性结节18例)的CT像。CT像显示结节边缘粗糙者小肺癌占81%,良性结节占28%。结节主要CT像层面上多毛刺(多于6根)结节小肺癌占71%,良性结节仅占11%。CT像见结节边缘有锯齿征9例,病理证实均为肺癌,此征与癌灶边缘不等速浸润生长有关。CT-病理对照结果显示锯齿征是诊断周围型小肺癌很重要的一个CT征象,CT像上结节边缘光滑程度及毛刺数的多少有助于肺周围球形小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Clinico-radiological study was attempted in 6 cases of liver metastases from mucinous colo-rectal carcinoma. On plai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s (n = 6), tumors were demonstrated as a low density area in 83% and its margin was unclear and irregular in all cases. On enhanced CT scans (n = 6), marginal enhancement of the lesion was recognized in 50%, while neither internal enhancement nor peripheral low density area as commonly seen in 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 was revealed. Ultrasonography (US) (n = 5) showed homogeneous echogenic mass in all lesions and angiography (n = 4) did hypovascular mass with displacement above.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mucinous carcinoma from adenocarcinoma metastasized from colo-rectal cancer, integrated diagnosis using CT and US is necessa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