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描述了典型化工厂循环水场通过对非氧化杀菌剂按不同投加浓度,进行静态杀菌试验研究和评价,得出循环水系统中非氧化杀菌剂投加的最佳配方。按此投加配方,投加该非氧化杀菌剂到循环水系统中,经系统实际小试运行验证,达到防止生物黏泥的形成,具备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反渗透非氧化性杀菌剂投加及药性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电厂反渗透系统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膜元件受到微生物污染是影响其运行状态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虽然反渗透入口原水经过氧化性杀菌剂(次氯酸钠)处理,但微生物滋生问题依然存在。为保证反渗透系统稳定运行,延长膜元件使用寿命,结合反渗透膜元件不耐氧化的特性,可在反渗透系统入口投加非氧化性杀菌剂。本文主要介绍非氧化性杀菌剂在反渗透系统中的投加方法,包括加药点设置及加药浓度控制,并通过细菌培养和药剂投加试验的方法评价非氧化性杀菌剂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清  印凯 《大氮肥》2011,34(6):370-372
在循环水日常分析项目的碱度检测过程中,发生指示剂显色异常的现象,经过排查发现是由于氧化性杀菌剂SS11WP投加过量造成的。通过及时调整杀菌剂投加量,消除了该现象,节约了成本,降低了循环水系统的腐蚀。  相似文献   

4.
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水质中会含有存活的细菌,并且无机和有机营养物含量高.采用连续投加溴系杀菌剂,交替冲击投加两种非氧化性杀菌剂的方法,杀菌效果显著,可将该循环冷却水中的微生物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5.
用于控制冷却水系统微生物诱导腐蚀的杀菌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却水系统用于控制微生物诱导腐蚀的杀菌剂有氧化性杀菌剂和非氧化杀菌剂。作者对不同杀菌剂的控制效果进行了评估。他们在试验室和中试冷却塔系统评估试验中,使用了一种专利产品——局部腐蚀监测器,以监测在投加不同 —杀菌剂的条件下,局部腐蚀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溴基杀菌剂在控制微生物诱导腐蚀方面效果最好。用于控制冷却水系统微生物诱导腐蚀的杀菌剂@李绍全  相似文献   

6.
用于循环水处理的复合溴基杀菌剂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一种以2,2-二溴-3-次氮基丙酰胺为主剂的杀菌剂。该杀菌剂单独投加或与氯气联合使用杀灭循环水中异养菌的合格率达100%,且不会影响有机膦缓蚀剂的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7.
华南某炼化厂反渗透系统出现严重污堵。对原水、污染物化验分析表明,系统原水水质变差,杀菌措施不到位,造成系统微生物大量繁殖滋生,是形成严重的微生物污堵的主要原因。采取了在原水箱投加氧化性杀菌剂次氯酸钠和采用两种非氧化性杀菌剂交替冲击投加的杀菌措施,微生物得到有效控制,解决了污堵问题。  相似文献   

8.
姜玥 《广东化工》2013,40(4):54+44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存在严重的微生物危害会使水质恶化,需定期投加杀菌剂,以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因此杀菌剂性能的评定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介绍了几种常用型杀菌剂与复配型杀菌剂在不同浓度下对同一水样的杀菌效果研究。  相似文献   

9.
循环冷却水中微生物的控制主要是靠投加杀菌剂。为了控制好30万吨循环水系统微生物的繁殖,对各种杀菌剂及复配品进行试验评定,择优使用。  相似文献   

10.
张金东 《大氮肥》2012,35(1):70-72
针对合成氨装置换热器泄漏,导致循环水系统氨含量升高问题,分析系统漏氨的危害,漏氨情况下采取降低浓缩倍数、调整水质稳定剂投加比例、实时采取不同的杀菌剂投加方式和种类等优化调整措施,确保化肥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兰州石化公司某循环水系统在高浓缩倍数条件下运行时结垢及腐蚀严重的问题,采用了投加两种以有机磷、有机羧酸等为主剂的缓蚀阻垢剂,并间隔投加氧化性杀菌剂与非氧化性杀菌剂,同时加酸处理的水处理方案,使该系统浓缩倍数达到了5倍以上,并确保了现场运行指标和监测数据达到并优于中石油规定的循环水场达标指标要求,同时大幅度减少了补充水量,达到了节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胡雍  钱新华  张洪林 《当代化工》2005,34(6):412-415
对炼油循环水中微生物的来源及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连续投加氧化性杀菌剂次氯酸钠与生物分散剂,定期投加广谱高效的非氧化性杀菌剂的方案,并总结了炼油厂介质泄漏判断及检测办法.  相似文献   

13.
倪广平 《大氮肥》2004,27(1):31-32
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公司西循环水系统主要为新增27×104t硝酸装置提供合格循环水的配套装置.设计循环水量为6000m3/h,系统保有水量2000 m3.补充水为地下水,补充水水质情况见表1.缓蚀阻垢剂采用可在碱性环境下运行的复合型有机膦水处理药剂,适用于中硬度、碱度的水质,其组分有PBTCA、HEDP、ATMP和三元共聚物、Zn盐等.非氧化性杀菌剂为有机溴和SQ8,采用冲击式投加,每周投加2次,交替使用.氧化性杀菌剂采用液氯,控制余氯0.5~1.0mg/L.用硫酸调节pH值.  相似文献   

14.
炼化企业循环水系统普遍应用次氯酸钠等氯离子杀菌剂,在杀菌的同时,氯离子的存在对某些氧化性保护膜的形成起阻滞作用,使设备腐蚀。新型溴类杀菌剂克服了氯类杀菌剂的不足,可解决由于装置泄露带来余氯难以控制的问题,同时缓解氯类杀菌剂投加带来的氯离子较高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为拓展TJ型缓蚀阻垢剂在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的应用,通过它与4种常见杀菌剂的配伍性研究,试选出一种与TJ型缓蚀阻垢剂最匹配的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S-103,其适宜投加量为50mg/L;通过动态模拟试验,验证了高投加量的S-103(50mg/L)和低投加量的SY-91(7mg/L)的组合运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孤岛采油厂污水处理系统在用杀菌剂存在杀菌效果不佳、污水处理不达标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山东化友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10种杀菌剂与该厂在用杀菌剂进行了杀菌效果对比、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该公司提供的6号杀菌剂杀菌效果最好,高于现场在用杀菌剂,且最佳投加浓度为1.5×10-5,既满足了杀菌要求,又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7.
大氮肥循环冷却水系统常受到结垢、腐蚀的危害,为了防止系统结垢、腐蚀,需要向水中投加水质稳定剂。在实际生产中,水稳剂往往是根据上次投加后的水质分析结果,凭经验来决定下一次的投加量,这难免会出现投加不足或过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中氮肥》2016,(3)
进行三氯异氰尿酸替代氯气作为循环水杀菌剂的试验,并针对循环水系统使用三氯异氰尿酸后出现的NO-2含量升高、余氯不能维持等问题,从药剂的性能、杀菌机理、投加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总结了循环水系统使用三氯异氰尿酸作为氧化性杀菌剂的操作方法,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油田污水系统在水处理过程中,为了确保水质达标,在特殊条件下要采取投加絮凝剂和杀菌剂的方法来促进油、水及悬浮物的分离,从而达到水质达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油田用新型杀菌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油田生产和注水系统中,存在着多种不利于注水采油的细菌微生物。这些细菌会引起金属腐蚀、地层堵塞、化学剂质变等一系列问题,从而给油田生产运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着油田的正常生产和发展。因此,要在污水回注前投加杀菌剂进行预处理。本文分析和叙述了杀菌剂的杀菌机理和成为杀菌剂的条件,并详细综述了新型杀菌剂的研究现状,对杀菌剂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