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远期抗凝状态观察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远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与并发症的关系,最佳抗凝强度范围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行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院6个月以上的患者在门诊检查凝血三项(PT、PT%、PTR、INR、Fbg、APTY)216例次.按照INR结果不同分为4组.Ⅰ组:INR<1.5;Ⅱ组:INR 1.5~2.0;Ⅲ组:INR 2.1~2.5;Ⅳ组:INR>2.5.结果 Ⅰ组28例次,华法林服用量(3.61±1.44)mg,INR(1.38±0.12),出现脑栓塞4例次,并发症发生率14%;Ⅱ组92例次,华法林服用量(3.50±1.37)mg,INR(1.65±0.14),出现鼻出血2例次,并发症发生率2%;Ⅲ组80例次,华法林服用量(3.18±1.63)mg,INR(2.23±0.19),出现血尿2例次,鼻出血2例次,并发症发生率5%;Ⅳ组16例次,华法林服用量(2.32±1.23)mg,INR(2.80±0.19),出现鼻出血2例次、咯血1例次,并发症发生率18.7%.Ⅱ、Ⅲ组的并发症占总数的79.6%,INR在1.5~2.5之间并发症最低.结论 INR在1.5~2.5之间是安全可靠的,是本地区最佳抗凝强度范围.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强度是动态的,术后远期更应高度关注抗凝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疾病管理计划对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长期抗凝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34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71例和观察组177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疾病管理计划干预。观察出院第12月及第18月两组患者服用华法林依从性,记录出院7~36月患者抗凝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服用华法林依从性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抗凝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结论疾病管理计划能够提高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长期抗凝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的调整策略及年龄、性别、体重与华法林抗凝剂量、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192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抗凝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华法林抗凝调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方法,分析年龄、性别、体重和华法林剂量、INR值的关系,观察其抗凝效果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1例患者因过量服用华法林出现颅内出血死亡,1例过量出现严重皮下出血及鼻出血,1例出现腔隙性脑梗死,2例单用华法林效果不佳,合用拜阿司匹林后INR可调整到目标范围,其余患者效果较好,无严重出血及血栓形成。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维持剂量个体差异较大,与年龄、性别、体重无关;抗凝治疗维持INR在1.8-2.5间较为适宜,不增加出血及血栓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患者自我管理本"在抗凝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12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记录和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患者自我管理本";两组患者出院前1 d填写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知识问卷,出院6个月复诊时,采用修订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测量服药依从性;出院1周后至出院1年后复诊,统计期间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抗凝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口服华法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INR值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患者自我管理本",有利于掌握抗凝知识,提高口服华法林依从性,控制INR值在正常范围;有助于医护人员掌握患者抗凝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健康教育方案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8—10月江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健康教育,出院后科室常规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基于最佳证据的健康教育方案,按照执行进度表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1个月后服药依从性得分、抗凝知识得分、抗凝不良事件发生率、INR达标率及定期监测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在实施抗凝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院当天和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抗凝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抗凝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R达标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定期监测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基于最佳证据的抗凝健康教育方案可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二尖瓣置换术(MVR)和双瓣置换术(DVR)后华法林抗凝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适宜范围.方法 对1592例我院MVR和DVR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随访研究,收集记录患者的入院信息,华法林剂量和INR值等资料,观察出血、血栓栓塞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将入选患者按照瓣膜置换位置不同分为MVR和DVR,然后再将MVR和DVR分为A组(283例)、A1组(229例)(INR=1.4~1.7),B组(299例)、B1组(255例)(INR=1.7~2.0),C组(186例)、C1组(159例)(INR=2.0~2.3),D组(95例)、D1组(86例)(INR=2.3 ~2.6)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出血事件发生率分析:MVR四个不同范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85,P<0.01).A组、B组、C组与D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7.991、13.436、7.186,P均<0.01).DVR四个不同范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067,P<0.01).D1组出血事件发生率较其他3组均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736、10.486、7.773,P均<0.01).MVR和DVR在INR=1.4 ~2.3范围内出血事件和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VR,DVR在术后抗凝治疗强度方面可以等同,两者控制在INR=1.4~2.3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华法林在心脏瓣膜病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的抗凝效果。方法对2017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心脏瓣膜病并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成试验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采取常规华法林给药方式和剂量进行治疗,试验组在采用华法林进行治疗前先进行"华法林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INR达标时间以及出血和血栓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的PT值以及AP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PT值以及APTT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INR达标时间较短(P 0.05);两组出血以及缺血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脏瓣膜病并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治疗前先进行"华法林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抗凝效果显著,并可有效缩短INR达标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20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达标组(INR达标率≥80%)138例和未达标组(INR达标率<80%)71例,术后均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分析影响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华法林抗凝知识认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华法林的用法、华法林口服时间及华法林的效用认知正确率均高于80%。两组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家庭收入、华法林抗凝知识认知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华法林抗凝知识认知程度为影响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知识总体认知水平不高,且依从性较差,其中受教育程度低、居住地为农村、华法林抗凝知识认知程度差均为导致患者依从性差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加强对患者的干预,以提高术后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侯文权  侯文锋  周凌云  徐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7):1818-1819,1822
目的研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患者血浆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rothrombin precursor protein,PIVKA-Ⅱ)、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e,IN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98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患者为病例组,30例门诊体检人员为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浆PIVKA-Ⅱ、PT、INR测定。结果研究组首次服华法林后8h后,血浆PIVKA-Ⅱ浓度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服华法林24h后,PT、INR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后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其中2例出现腰大肌血肿,3例出现脑出血,1例出现脑血栓,经手术治疗、药物调整及护理后均康复。结论上述指标能较客观地反映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患者的病理变化过程。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等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王连红  张莉  李金  吴艳  曾莉  贾朝菊  龙乾 《护理研究》2013,27(19):1957-1958
[目的]观察抗病毒颗粒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使用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影响,为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提供健康指导。[方法]选取接受过二尖瓣置换、主动脉瓣置换或双瓣置换任一种手术后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且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征兆或已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20例,给予抗病毒颗粒治疗,并于服用前、服用后第3天、停用后第3天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服药后第3天与服药前、停药后第3天INR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与停药后第3天IN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15%,其中小范围皮肤瘀斑2例,牙龈出血1例。[结论]华法林与抗病毒颗粒联用可导致INR升高,提示长期口服华法林的病人应慎用抗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11.
华法林抗凝治疗心房颤动的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堂 《临床医学》2010,30(6):63-64
目的评价华法林用于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研究标准的223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华法林治疗组112例与阿司匹林对照组111例。治疗组给于华法林片,每次2.5 mg,第1天每天3次,第2天每天2次,然后每天1次,治疗开始每2天复查1次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稳定后每月复查1次INR,依据INR调整华法令用量,使INR保持在2.0~3.0。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50 mg,每天3次。每2周进行1次随访,随访期为1年,观察血栓栓塞事件及有无出血情况。结果华法令组的栓塞发生率为1.8%,阿司匹林组为4.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令组出血发生率为3.6%,阿司匹林组为1.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使INR保持在2.0~3.0,能有效的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不良反应轻微,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卢革新 《临床医学》2011,31(9):37-38
目的回顾性分析华法林在老年房颤患者中的抗凝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6例年龄≥65岁房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华法林随访观察2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保持在2.0~3.0。将服用华法林坚持2年者19例作为治疗组,另外未能坚持服用华法林者1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栓塞事件发生率、出血率。结果治疗组失访1例,观察期间无一例出现栓塞并发症,出血并发症3例(占16.7%),均为小量出血;对照组栓塞并发症3例(占17.6%),无出血并发症。对照组栓塞并发症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血患者停用或减少华法林用量使INR保持在2.0~3.0,未再发生出血现象,能继续服药。结论老年房颤患者在合理监测INR情况下应用华法林预防栓塞并发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于某三甲医院心外科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干预组采取健康信念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采用自行设计一般资料问卷、华法林抗凝知识问卷、抗凝依从性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抗凝知识总得分、抗凝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1);随出院时间延长,干预后6个月对照组社会支持略有下降,干预组社会支持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健康信念模式教育有助于改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健康信念,提高患者抗凝认知、依从性及社会支持等水平,有助于进行华法林抗凝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对长效抗凝剂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长期服用华法林的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116例,拟服用阿奇霉素的58例作为实验组,未服用阿奇霉素的58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服用阿奇霉素5d后INR显著增高(用药前1.9±0.3,用药后2.1±0.5,P〈0.05),有8例(13.8%)患者INR〉2.5的,其中6例为老龄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尤其是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孕早期肝素替代华法林抗凝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1980~2007)、EMbase(1984~2004)、CBM(1980~2007)、CNKI(1994~2007席电子资料库,由2名评价者共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对同质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研究、469例患者、629孕次;其中5篇为回顾性研究,2篇为前瞻性研究。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孕早期肝素替代华法林抗凝治疗与法华林治疗比较,母体不良结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胎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的研究证据表明,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孕早期肝素替代华法林抗凝治疗并不能减少胎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整个孕期口服小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生产前停华法林改为肝素是可行的方案,但需与患者充分沟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的应用.方法:随访观察2003年1月-2007年6月本院行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98例,分析华法林的应用情况及其并发症.结果:术后97名患者长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其中8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有效,但有引起致命性并发症危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药师干预对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86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由临床药师参与指导华法林抗凝治疗的86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达到稳态时间、INR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出院时INR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TTR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在TTR<58%范围内的患者占比少于对照组,在TTR>70%范围内患者的占比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栓及出血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抗凝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指导可以显著提高抗凝质量和安全性,改善患者对抗凝知识的知晓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层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效果、安全和影响因素。方法本组15例,年龄18~46岁,常规服用华法林,根据INR值调整量,观察患者INR值、栓塞、出血事件等情况,随访3a。结果男性INR值(1.82±0.67),女性INR值(1.79±0.64),皮肤、黏膜出血和牙龈出血各1例,血尿2例,其余患者未见出血和栓塞倾向。结论基层医院加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监测和指导,规范抗凝治疗,减少出血和血栓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黄桑  林涛  刘媛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4):4213-4214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和不同抗凝强度华法林对预防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72例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48例、低强度华法林抗凝组38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6~2.0]和中强度华法林抗凝组42例(INR 2.1~2.5)、高强度华法林抗凝组44例(INR 2.6~3.5),应用华法林抗凝并行INR监测,常规门诊随访2年,分析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发生与INR的关系.结果:治疗后低、中、高强度华法林3组血栓栓塞发生率相当(P>0.05),华法林3组血栓栓塞发生率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高强度华法林组出血发生率高于其他3组(P<0.05),低、中强度华法林组出血发生率与阿司匹林组大致相仿(P>0.05).结论:对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华法林(INR 1.6~2.5)抗栓治疗的疗效优于阿司匹林,出血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过程中强化随访的方式对抗凝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非瓣膜病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100例,按计算机产生随机数随机分成强化随访组和常规随访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中的治疗依从性情况、INR值以及栓塞、出血事件。结果强化随访组患者服药后6个月INR的达标率为86.0%,常规随访组为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0,P〈0.05);在出血发生率方面,强化随访组为12%,常规随访组为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结论强化随访对患者起到宣教、督促、提醒的作用,使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得到规范有效的抗凝治疗,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从而达到预防脑卒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