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用粉煤灰处理污水中的COD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接触时间、污水酸度、粉煤灰用量、粉煤灰粒径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与污水的最佳接触时间为5小时;粉煤灰的粒径和污水的酸度对处理效果影响不大;灰水比1:10时,去除率就可达到90%以上,并且粉煤灰对COD的吸附更符合Freundlic模型。  相似文献   

2.
Na2CO3熔融粉煤灰合成A型沸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略阳电厂粉煤灰为原料,研究加入Na2CO3煅烧温度、水热时间对粉煤灰物相、合成A型沸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0℃煅烧1h,物相主要为硅铝酸钠.水热8h,合成产物主要为A型沸石、对A型沸石、天然沸石和粉煤灰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A型沸石吸附能力最好,吸附牢为99.53%.  相似文献   

3.
酸改性粉煤灰较粉煤灰对废水中的铬(Ⅵ)有较大吸附性。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粉煤灰处理含铬(Ⅵ)废水的最佳吸附条件:改性粉煤灰0.6 g、初始浓度10μg/mL、吸附时间25 min、pH=2~4、吸附温度20℃~30℃,最佳条件下改性粉煤灰对铬(Ⅵ)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达96.5%。改性粉煤灰对铬(Ⅵ)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式。  相似文献   

4.
填料是人工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研究了粉煤灰、钢渣、高铁尾矿、铁尾矿、铁屑五种产量较大的矿冶废弃物作为人工填料对生活污水中TP、TN及COD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24h内五种填料对污染物的去除随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五种填料对TP的吸附比较明显,其中粉煤灰和钢渣去除效率最高,10min内去除效率可达90%以上。同时发现五种填料对TN、COD的吸附效果不理想,在24h内TN和COD去除率最高的均为钢渣,分别为15.73%和12.38%。  相似文献   

5.
曹书勤  刘德汞  张平  王丽 《非金属矿》2011,34(4):59-61,65
利用芬顿试剂的强氧化性和改性粉煤灰良好的吸附性,协同处理有机实验废水.主要考察了过氧化氢、硫酸亚铁、改性剂用量及吸附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过氧化氢用量为25g/L、硫酸亚铁用量为4.5g/L、改性剂氧化钙为30g/L、吸附剂用量为35g/L、吸附温度为35℃、pH值为5、振荡时间为35min时,有机废水CO...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处理来吸附舍磷废水中的磷,取得了良好的吸附效果.探讨了吸附接触时间、改性粉煤灰投加量、磷初始浓度、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50mg/L的含磷废水,在室温,pH值4~10范围内.当水灰比为100:3时.吸附20min后磷的去除率可迭99%以上,净化后的污水中磷含量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可用Laagrauir吸附等温式来描述,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7.
以铁尾矿为主要原料,加入少量粉煤灰、煤矸石、石灰石及生物外加剂,制备铁尾矿陶粒滤料,并考察其对生活污水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铁尾矿、粉煤灰、煤矸石、石灰石、生物外加剂分别占总物料量的86%、6%、4%、3%、1%,陶粒粒径为3~5 mm,焙烧温度为1 100 ℃时,烧制的陶粒滤料对生活污水COD的去除率可达80%。XRD和SEM分析表明,焙烧过程中产生的钠长石提高了陶粒的强度,同时陶粒表面粗糙、内部多孔、比表面积增大,因此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有利于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  相似文献   

8.
以粉煤灰为原料,研究了水热反应时间对粉煤灰转变产物、溶液中Si4 浓度和制备P型沸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水热6 d,合成含P型和X型沸石的粉煤灰沸石;水热36 h时,溶液中Si4 浓度最大为0.51 mol/L;在上层清液中加入Al3 ,陈化36 h后,在95℃水热条件下,晶化3 d,合成的P型沸石结晶较好.并对P型沸石、粉煤灰沸石、活性炭、天然沸石和粉煤灰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P型沸石吸附能力最好,吸附率为98.83%.  相似文献   

9.
粉煤灰水热法提硅合成沸石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宏斌  熊海涛  甄宝勤 《非金属矿》2008,31(1):13-14,18
以粉煤灰为原料,研究了水热反应时间对粉煤灰转变产物、溶液中Si1-浓度和制备A型沸石的影响,结果表明:80℃、水热6天,合成了含P型沸石和X型沸石的粉煤灰沸石;水热36h时,溶液中Si1-浓度最大为0.51 mol/L;水热26h,合成的A型沸石结晶较好.对A型沸石、粉煤灰沸石、活性炭、天然沸石和粉煤灰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A型沸石吸附能力最好,对Cd2-的吸附率达99.83%.  相似文献   

10.
含Cr(VI)废水对环境危害巨大,对其处理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改性粉煤灰吸附处理模拟含铬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探讨了吸附时间、改性粉煤灰投加量、Cr(VI)初始浓度、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除铬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粉煤灰能有效吸附含Cr(VI)废水,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粉煤灰改性,研究改性粉煤灰对磷矿浮选药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吸附性能,为磷矿浮选废水中有机药剂的去除提供依据。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粉煤灰焙烧前后的成分,扫描电镜观察改性前后表面形貌,粉煤灰在350℃焙烧后形成更多的孔道。改性后的粉煤灰吸附十二烷基硫酸钠,进行用量、pH、温度和时间的吸附试验。采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Bangham孔道扩散模型和Weber and Morris(W-M)动力学模型进行吸附动力学分析,可知该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W-M动力学模型。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分析,可知粉煤灰表面具有不均匀性,该吸附属于优惠吸附。   相似文献   

12.
超细粉煤灰基成型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增加粉煤灰的反应活性,将原料粉煤灰(RFA)进行超细球磨得到超细粉煤灰(UFA),将超细粉煤灰与NaOH溶液反应后挤出成型烘干,得到超细粉煤灰基成型吸附剂(UF-FA),通过XRD和SEM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RFA,UFA和UFFA对Cr6+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UFFA的吸附性能优于UFA,RFA最差;UFFA对Cr6+的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由颗粒内扩散过程控制.热力学研究表明:UFFA对Cr6+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UFFA对Cr6+吸附热力学参数ΔG<0,ΔH=-5.391 kJ/mol,表明吸附是自发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参照国内外几种现有不同的粉煤气化实验装置的基础上,考虑到几种实验装置的规模、尺寸,并结合本研究的具体情况,通过计算初步确定了粉煤气化试验模拟装置的主要参数与试验系统,为设计和开发气流床粉煤气化试验装置提供较全面地基础数据,对进一步研究我国粉煤的气化特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矿物材料对核素Sr、Cs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在分析若干矿物材料的基本物化性能基础上,对其吸附放射性核素锶铯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沸石、钠化改性凹凸棒石粘土矿物对锶铯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矿物对锶铯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物理吸附不是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以杭锦2#土为原料,先经盐酸活化,再用聚合羟基铝改性制得改性杭锦2#土,研究其对水溶液中磷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杭锦2#土对磷酸根有较强的吸附去除作用;在磷浓度为10mg/L,pH值为5.0~9.0的范围内,吸附剂的浓度为8g/L,吸附时间为60min,温度为25℃时,对磷酸根的去除率为92%以上;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并用改性杭锦2#土对生活污水中的磷进行了吸附,当改性杭锦2#土的用量为5.0g/L时,对磷的去除率为95.6%,达到我国废水综合排放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锰铁氧化矿吸附银氰络合物的行为 ,劫金试验采用不同初始浓度的Ag(CN) 2 - ,试验结果表明 ,这种矿石强烈地吸附银氰络合物 ,导致 8%~ 1 5 %的银氰络合物被吸附 ,并加速银氰的再沉积 ,影响银的回收 ,增加生产成本。并且这种吸附不同于银 (或者金 )氰络合物在活性炭或者其它矿物与脉石上的吸附。在较短的吸附时间和较低初始浓度的Ag(CN) 2 - (如 38.9mg/L和 89mg/L)条件下 ,存在三个可能的吸附步骤 ,即快速吸附和快速脱附以及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但是 ,在初始浓度较高 (如 1 65mg/L)条件下 ,其吸附步骤为快速吸附 ,比低浓度条件下稍慢 ,其吸附量和吸附速率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将以更快的速度呈线性比例减少。  相似文献   

17.
粘土矿物对废水中Cu~(2+)、Cd~(2+)、Cr~(3+)的吸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膨润土和高岭土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pH对吸附效果有明显影响,当pH值增大时,膨润土和高岭土对重金属的吸附量也随之增大。初始浓度相同的情况下,蒙脱石对重金属的吸附大于高岭土,而且都是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蒙脱石和高岭土对三种不同的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的强弱都是Cr>Cu>Cd,用Langmuir吸附方程式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相关系数达到0.98以上。  相似文献   

18.
水处理污泥陶粒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的固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湿态水处理污泥作为主要原料,混合粉煤灰和集料尾泥制备了陶粒,陶粒烧成过程模拟了回转窑工况条件。结果表明:当污泥掺入量较高时,污泥中有机成分的高温分解使陶粒坯体有较强的烧胀作用。当陶粒坯体中污泥质量含量为50%、粉煤灰和集料尾泥分别为25%时,1040℃短时烧结后的陶粒样品具有较为理想的轻集料性能,其堆积密度为760 kg/m3,筒压强度为5.2 MPa。浸出实验表明:随着污泥掺量的增加,从陶粒中浸出重金属离子量的增加幅度较小。这说明陶粒结构对污泥中的重金属有较强的稳定和固定作用,污泥陶粒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