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校护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在校的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校护生的心理健康,除躯体方面外,其余均低于全国常模,有明显差异(P(0.01)。普通三年制大专生与五年一贯制大专生总的心理健康比较无差异(P(0.05),因子分比较,人际关系、恐怖、偏执有明显差异(P(0.01);不同年级比较,无论是普通三年制大专还是五年一贯制大专生,高年级比低年级护生总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差异(P(0.01);因子分比较各项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高校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不容忽视,应及时开展形式多样的主动心理干预,提高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且的:了解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门诊、病房治疗的71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进行蒙医温针治疗前后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类因子结构采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面对面调查,与国内常模组对照分析。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各因子分和总分与国内常模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人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应付能力差。治疗后治疗组与国内常模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各项因子非常接近国内常模组。结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持续给予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重要影响,蒙医温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对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具有较好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民航从业人员防御方式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航空公司飞行员、航空安全员、地勤人员各143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efensive Style Questionnaire,DSQ)、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进行评定,分别用于评价研究对象的防御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①三组阀比较,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焦虑、偏执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3、9.08、11.38、12.75、10.95,P〈0.05);②三组间比较,DSQ评分不成熟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F=8.67,P〈0.05),不成熟因子的条目中投射、躯体化差异有显著性(F=9.82、13.15,P〈0.05);③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焦虑分值与不成熟因子成正相关关系(r=0.37、0.34、0.29、0.53,P〈0.05)。结论:民航从业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不成熟防御方式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失眠患者30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PSQI、SCL-90采集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状况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8例失眠患者的PSQI总分均值为(12.65±3.04),241例SCL-90筛选阳性。失眠患者SCL-90各因子测评结果除偏执、敌对外均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饮食方面不适的患者211例,伴强迫者144例,伴焦虑者86例。睡眠质量、催眠药物、PSQI总分与SCL-90各因子显著正相关,此外强迫与睡眠障碍呈中度正相关。结论:失眠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正常人差。失眠患者伴有最多的3种自觉症状为睡眠饮食不适感、强迫及焦虑。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药物使用情况及睡眠整体状况与其心理障碍相互影响,强迫与睡眠障碍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普外科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找出影响普外科医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某市二甲及以上医院的普外科医生78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这些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基本信息及工作情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临床普外科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除恐怖因子外,其他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正常人,女性普外科医生在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性因子的得分均高于男性普外科医生,工作年限越长,则心理不健康的医生越少,有过医疗纠纷的医生,其心理不健康的发生率高一些。结论:发生过医疗纠纷的医生,心理健康较差,女普外科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男医生差,工作年限较短的医生,心理健康较差,普外科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期放化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96例住院放化疗的中晚期宫癌颈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放化疗前和放化疗7 d后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各因子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理干预7 d后对照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人际关系、偏执等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干预结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负性心理状况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从事HIV检验人员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针对HIV检验人员开展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成人型)对河北省各级医院137名从事HIV检验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从事HIV检验人员阳性因子分≥2分的检出率最高为敌对因子,阳性因子分≥3分检出率较高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EPQ量表中的N(神经质)分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P<0.01)。P(精神质)分与SCL-90中7个因子呈正相关(P<0.01),躯体化、恐怖因子与P分相关不显著。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者的N分、P分均较无明显心理健康问题者高(P<0.05),L(掩饰性)分较低(P<0.05),E(内向-外向)分无明显差异。结论HIV检验人员心理卫生水平总体较好,其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具有神经质倾向、精神质倾向的个性特征者容易出现不良心理体验,应重视和关注HIV检验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监护室与普通内科病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重症监护室与普通内科病房护士SCL-90各因子分比较,除恐惧、精神病性两因子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科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保持各科室护士心理健康的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本院不同科室150名护士进行心理压力问卷调查,观察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妇外科护士比其他科室护士SCL-90各项因子分都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内儿科护士SCL-90除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外,其他各项因子分均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结论:不同科室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明显,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疏导不良因素,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2008年汶川地震灾区灾民及救援部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情况,观察中药白龙解郁颗粒对PTSD的疗效。方法在地震后3个月对灾民及参与灾区救援工作的部队进行筛查,将符合PTSD诊断的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分别给予白龙解郁颗粒及安慰剂,观察治疗前后SCL-90量表各因子分差异,并与正常人常模、军人常模比较。结果灾民的PTSD的发生率达20.7%,军人的PTSD发生率为3.1%。PTSD灾民SCL-90量表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及恐怖因子分高于中国正常人常模,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则低于中国正常人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TSD军人的躯体化因子分高于中国军人常模,偏执因子分则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白龙解郁颗粒治疗后PTSD灾民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TSD军人治疗后躯体化因子分、抑郁因子分及偏执因子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优于安慰剂组。结论灾民及救援部队灾后均存在PTSD,白龙解郁颗粒对PTSD有显著作用,疗效优于安慰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麻风畸残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原因,确定护理对策,提高其心理应激水平,积极接受矫治手术。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8例麻风畸残者进行问器调查。结果:(1)患者(SCL-90)中9个因子分均高于常模,经统计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2)常见的心理障碍有:自我歧视、绝望、焦虑、抑郁等。结论:麻风畸残者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一般人群,需要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及家庭、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军队老干部的心理健康情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军队老干部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评估。结果与中国成人常模比较,老年患者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偏低(P0.05)。住院老年患者与非住院老年人比较,躯体化因子、恐惧因子评定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高龄老年组与低龄老年组比较,恐惧、偏执、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等因子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老年人年龄与SCL-90总分相关(P0.01)。结论军队老干部心理健康情况与年龄、病情程度相关,因此老年科更需要开展心理诊疗。  相似文献   

13.
胡列鹏  陈俊逾  文谦  张敏  渠旭升 《新疆中医药》2012,30(5):F0003-F0004
目的:了解慢性荨麻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和领悟社会支持状况的关系,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一般问卷、成人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9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和相关分析。结果:SCL-90总阳性筛查率为26%,其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等因子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18%的患者为外倾型,47.82%为情绪不稳定型,社会总支持均分为62.13±11.83,EPQ-N和社会总支持与SCL-90总分、各因子呈相关关系(P<0.05),P、L与SCL-90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心理问题与其个性特征和社会支持有关,提示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应辅以适当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未婚女性性服务者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作为心理健康状况的评定工具,对122名女性性服务者进行面对面调查,SCL-90各因子分与中国女性常模比较。结果:未婚女性性服务者SCL-90各因子分高于中国女性常模,心理问题检出率为50%左右,心理障碍检出率为13.39%。结论:未婚女性性服务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女性,半数女性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监狱服刑人员的心理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编的基本心理卫生状况调查表以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调查。结果内蒙古地区监狱服刑人员有中重度心理问题检出率,其中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积极应对与SCL-90各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r〉0.282,p〈0.05)。结论内蒙古地区监狱服刑人员存在较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应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137名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症状自评量表评分,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其中患者配偶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子女,女性家属躯体化、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男性家属,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家属人际关系、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大专以上文化者,农村患者家属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城市患者家属。结论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同家庭因素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江连英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2):168-169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48例我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评定,将评定结果与国内常模对照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等因子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应认真分析其产生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系统对其心理的影响.并依据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乙肝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强迫症状、焦虑、抑郁症状明显高于健康人,人际关系敏感,恐怖低于正常人。且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系统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重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可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9.
刘步平 《中医教育》2004,23(4):7-10
目的探讨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心理学角度总结七年制教育得失.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随机调查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七年制学生178人和五年制学生170人.结果七年制女生的恐怖因子和因子总分显著低于男生(P<0.05或P<0.01),因子分≥3的检出率居前10位的多是强迫、抑郁症候;七年制学生的因子分、恐怖异常发生率、因子分≥3的总检出率及抑郁、恐怖、偏执因子分≥3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同校五年制学生(P<0.05或P<0.01);七年制学生多数因子分显著低于大学生总体和本科生(P<0.05或P<0.01),与临床医师近似(P>0.05).结论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说明文理结合的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心理素质;降低期望值、开展职业生涯设计、严格学分制、实行软淘汰等是提高七年制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心理问题,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入院第1天及出院前1天,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改善情况。结果:抑郁、人际关系、焦虑、恐惧、敌对等因子分干预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人际关系、焦虑、恐惧、敌对等因子分值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ESRD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对改善愈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