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深入了解护士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济宁市某三级医院的12名护士进行了深入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同步分析、整理,得出主题。结果护士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具有紧张焦虑、担忧害怕等情绪反应及行为强化、社交退缩等行为反应;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对护士的工作态度和人生价值观均产生了影响。结论管理者应关注护士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应采取措施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医学院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大学生管理、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530名医学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自拟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入组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1)。不同年级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强迫、抑郁和焦虑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三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高于大一、大二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2分检出率为41.8%;其中男生检出率为49,16%,女生为37.62%,男生显著高于女生(χ^2=6.219,P〈0.01)。症状自评量表因子分≥2分检出率与大学生对甲型H1N1知识知晓程度、防治措施的了解程度和对甲型H1N1流感的关注程度有关。结论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但仍存在部分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综合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甲型H1N1流感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就诊患者对甲型H1N1流感知识知晓率的现状,为相关部门对流行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和健康宣教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9年5月至6月期间的门诊就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245份有效问卷。结果不同文化程度的门诊就诊患者对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门诊就诊不同科室的患者对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妇更关心甲型H1N1流感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率最高,占89.88%,而外科患者知晓率最低,占62.31%。结论应加强对门诊就诊患者甲型H1N1流感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对甲型H1N1流感的基本认知及行为改变状况,为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南平市第一医院住院患者240例,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知水平呈下降趋势,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呈升高趋势;对甲型 H1N1流感一般知识知晓率≥82.6%,多数患者知晓甲型 H1N1的传播途径,获得相关知识最主要途径是医护人员的指导和电视科普教育;城镇患者对甲型 H1N1流感主要损害呼吸系统、戴口罩有预防作用的知晓率,从报纸/杂志、网络资讯获得甲型 H1N1流感知识的比例及加强身体锻炼的比例显著高于农村患者( P<0.01)。95.4%的患者更加注意个人卫生,84.0%多吃水果、富含蛋白质的食物,82.4%保持室内通风,70.6%加强身体锻炼,37.0%服用维生素或保健品,28.2%在人多的地方戴口罩;95.0%的患者对政府和医院在甲型 H1N1流感疫情防控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表示满意。结论政府、医院做好甲型 H1N1流感的预防及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及时开展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公众对甲型 H1N1流感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和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在我院进行产检孕妇对甲型H1N1流感的基本认知和态度,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院产检的孕妇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孕妇对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99.64%;文化程度越高的孕妇越能正确面对甲型H1N1流感(P<0.05);孕妇获取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报纸.结论:我院产检孕妇对甲型H1N1流感的知晓率较高;文化程度越高的孕妇,对甲型H1N1流感的知识越关注,越能正确的面对;孕妇获取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媒体宣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HAMA焦虑量表的部分内容,对113例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调查,并制订护理方案,对护理方案执行前后的心理状态再次进行评估。结果 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患者焦虑得分明显高于常模,其心理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干预前后焦虑程度差异显著。结论 患有甲型H1N1流感大学生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人群,对其焦虑状况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制定一整套综合消毒防护措施来降低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非隔离病房院内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方法以消化一科为对照病房(B组),消化二科作为综合消毒防护示范病房(A组),采取以下措施:实行科学宣教,制定新的家属探视及陪护制度,加强病房通风及消毒规范。结果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探视人数明显减少;综合示范病房的空气菌落数明显减少;院内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降低;无甲型H1N1流感病例出现(P0.05)。结论在甲型H1N1流感暴发和流行期间,严格、综合的消毒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病人及家属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知能力,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孕产期妇女甲型H1N1流感防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季节性流感和历次流感大流行相似,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过程中,孕妇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风险增高,孕妇甲型H1N1流感的患病率、病死率增高,易继发严重并发症.因此,基于疗效-风险评估,无接种禁忌证的孕妇,妊娠各期均应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出现流感样症状或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密切接触的孕妇,都应接受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更推荐奥司他韦)治疗或预防,无需等待实验室检查结果证实甲型H1N1流感感染.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哺乳产妇,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接受授乳的婴儿是安全的.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孕妇应采取非药物预防措施,降低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需求,以便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从广东医学院1 390名护生中随机抽取539名进行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大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需求依次为主要症状、心理疏导、饮食指导、日常预防和卫生指导,选择的健康教育方式频次由高到低依次是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视频宣传、教师上课个案分析、医护直接沟通、健康教育手册、宣传板报;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也不同.[结论]大学生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知识缺乏,希望得到心理疏导及日常饮食、预防、卫生指导等健康教育,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应给予他们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指导及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护士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提高护士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本医院临床护士进行了调查。结果本次调查290名临床护士,普遍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基本知识掌握较好,知晓率达到90%以上。临床护士对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学特征、实验室检查项目、警报级别、病人转诊注意要点等较深度知识的知晓率均<50%。结论医院临床护士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了解比较浮浅,需要进行全面深度培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学校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和整群抽样法,对某高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1200名在校大学生以不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甲型 H1N1流感防治知识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共回收1126份有效问卷,分析影响认知情况的因素。结果医学专业学生认知率总体优于非医学专业( P<0.05),知识获知途径主要是网络占83.93%,其次是电视广播占28.95%,课堂获知最少占13.50%。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级、专业及健康状况均与甲流认知情况关系密切(P<0.05),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大三是影响甲流知识认知情况的保护因素,而中医专业、非医学专业和有心理疾病均是甲流知识认知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某高校大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相关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不容乐观,因此高校应即刻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宣传方式,加大相关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力度。  相似文献   

12.
社区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社区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认知现状,为医疗机构、本地政府及疾病控制部门制订群防群控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市某社区286人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人群中,仅23.43%的人掌握甲型H1N1流感主要症状;通过电视获得知识的占91.96%;80.42%的社区人群表达了对防控措施了解的需求;76.57%的人表达了对疫情不同程度的担忧。结论社区是甲型H1N1流感防控重点区域,应积极有效地开展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甲型H1N1流感发热门诊患者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昔表、甲型H1N1流感认知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来我院发热门诊就诊的82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44±0.63)分,低于常模(P<0.05);调查对象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受其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甲型H1N1流感认知程度的影响(P<0.05);与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甲型H1N1流感认知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甲型H1N1流感发热门诊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较低,护理人员在接诊发热患者时,应了解其自我效能感状况,分析影响因素,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强流感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危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的态度和心理特点。方法选择救治中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期间传染病医院不同岗位工作人员,进行无记名自填调查者设计的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与首例患者有接触的工作人员更易感受到危险的存在,加强了自身的体温监测,其他工作人员更觉得收治患者前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非常必要,更关心有关甲型H1N1流感相关信息的公布,预防性用药或用提高免疫力的营养品;调查者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偏低。结论传染病医院的工作人员能从容应对中国内地发生的首例甲型H1N1流感疫情。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上海市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2009年上海市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疾病流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病例咽拭子开展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并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方法对2009年5-9月上海市确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研究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009年5月25日上海市确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截至11月19日24时,上海市共报告1656例确诊病例,重症病例4例,无死亡病例。对最初315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输入性为主(296例,93.97%),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139例,44.13%)和美国(43例,13.65%)。病例的发现主要通过流感监测系统、口岸检疫、发热门诊和集中医学观察点4种途径,发病对象年龄段以10~29岁青少年为主(64.73%),有性别差异(P=0.003)。追踪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共5224人次,包括20名医务人员,无医务人员感染。结论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甲流在上海社区间暴发的风险正在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护士甲型H1N1流感知识、信念、行为(简称知、信、行)改善的效果。方法以抽样调查方式比较教育前、后的知、信、行各方面问题的总正确率差异,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教育前后知识总正确率分别为81.91%,97.89%;信念(态度)总正确率分别为80.32%:96.53%;行为总正确率分别为87.23%,97.68%。教育后知、信、行总正确率与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讲座、承诺、督促的模式开展医院护士甲型H1N1流感专题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护士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知识、信念、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院急诊科在预防“H7N9禽流感”中的一系列医护服务品质改进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落实“H7N9禽流感”防范管理制度,成立“H7N9禽流感”防范应急圈,加强护理重点环节管理,加强“H7N9禽流感”知识宣教和改进医疗服务形式等措施改进服务品质。结果急诊科应对“H7N9禽流感”疫情期间,实现医院内患者零交叉感染,医护人员零感染。结论“H7N9禽流感”流行期实施急诊医护服务品质改进,能有效防止院内医护患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儿科门诊的防控策略。方法:(1)制订并落实了甲型H1N1流感感染分诊预检流程、收治流程、上报流程、医院感染防控应急预案。(2)建章力制、应急物资储备、知识储备、人员培训。(3)现场督导,以保证制度措施落实。(4)做好关口筛查,防止遗漏甲型H1N1流感感染患者。(5)对确诊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处理,防止疫情的传播和蔓延。结果:在收治中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的诊疗过程中未发生院内感染,无1例二代甲型H1N1流感感染发生。结论:应急工作常态管理,及时制订应急预案,监督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是患者成功有序诊疗和院感控制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