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对盐炙、酒炙、蜜炙、清炒、土炒等多种杜仲炮制方法进行比较,考察不同辅料炮制对杜仲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等6种有效成分、醇溶性浸出物量和损耗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权重系数综合评分比较不同辅料炮制对杜仲品质的影响。结果 辅料对杜仲炮制品的质量有显著影响,盐炙、清炒、酒炙和糯米炙法所得杜仲成品综合评分高于杜仲原药材,指标成分含量高、损耗少、浸出物得率高。结论 杜仲炮炙采用最多的盐炙法、清炒法和制炭炮制方法所得炮制品质量较优,现今使用的炮制方法合理。  相似文献   

2.
丘小惠  马兴田  闵江  曾炜晗  周刚 《中国药房》2006,17(16):1270-1273
目的:优化何首乌高压炮制工艺,比较其与传统炮制工艺的差异。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水浸出物、二苯乙烯苷、水溶性糖含量为指标优化何首乌高压炮制工艺;比较高压炮制品与传统炮制品各指标含量、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不同分子量糖百分含量比的差异。结果:高压炮制何首乌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蒸制温度>蒸制时间>干燥温度;高压炮制法和传统炮制法热动力过程不同,所炮制的何首乌无论是醇溶性成分变化还是多糖分子量变化都存在差异。结论:高压炮制法能否代替传统炮制法,需药效学的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
不同采收期杜仲不同部位主要有效成分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杜仲不同部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动态研究,确定杜仲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杜仲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杜仲皮、叶、枝采收期。结果不同采收期杜仲不同部位各成分有明显差异。结论杜仲皮于5月份、6月份采收最佳;杜仲叶于4月份采摘最佳;杜仲枝的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很低,从绿原酸含量方面考虑,8月份采收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杜仲提取物中京尼平苷酸、原儿茶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松脂醇单葡萄糖苷在Caco-2细胞的摄取特性。方法以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杜仲提取物的细胞摄取规律,采用UPLC-MS/MS法测定Caco-2细胞中京尼平苷酸、原儿茶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松脂醇单葡萄糖苷的浓度,考察时间、pH值、药物浓度、温度及抑制剂对Caco-2细胞摄取杜仲提取物的影响。结果杜仲提取物中京尼平苷酸、原儿茶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松脂醇单葡萄糖苷4种成分在Caco-2细胞中的摄取具有一定的时间、浓度依懒性,其摄取表现为被动扩散;在pH 4条件下,杜仲提取物中上述4种成分的细胞摄取量明显高于pH 8;在4℃、25℃、37℃条件下,杜仲提取物在37℃下的摄取量最高;加入维拉帕米、环孢菌素A后,杜仲提取物中原儿茶酸的细胞摄取量有明显变化,其余3个成分没有变化。结论杜仲提取物中京尼平苷酸、原儿茶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松脂醇单葡萄糖苷4种成分的细胞摄取机制主要是被动转运;P-糖蛋白参与其原儿茶酸的摄取过程。  相似文献   

5.
不同炮制工艺对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考察炮制工艺和炮制时间对何首乌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二苯乙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何首乌分别采用黑豆汁拌蒸0、2、4、6、8、10 h和传统工艺(九蒸九晒)炮制后,用HPLC测定炮制饮片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结果 不同炮制工艺的饮片中二苯乙烯苷含量顺序为传统工艺炮制品>生品>黑豆汁拌蒸品.用黑豆汁拌蒸,二苯乙烯苷的含量先逐渐上升而后下降,以6 h为峰.结论 应规范何首乌饮片的炮制时间.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高压蒸法炮制何首乌工艺,并与传统炮制工艺进行比较。方法: 以蒸制温度、蒸制时间和干燥温度作为考察因素,以多糖含量、二苯乙烯苷含量和两指标归一化值作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了各个因素对高压法炮制工艺何首乌中多糖和二苯乙烯苷含量的影响,并比较高压蒸法炮制品与传统炮制品中多糖和二苯乙烯苷含量的差异。结果:高压蒸法炮制何首乌的最佳工艺为:蒸制温度为125.4 ℃、蒸制时间为3.1 h、干燥温度为52 ℃。优化的高压蒸法炮制的何首乌中多糖和二苯乙烯苷含量分别为传统炮制法的1.24和5.26倍。结论: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高压法炮制何首乌,方法简便,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不同加工方法对杜仲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的影响,为优化杜仲产地加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产地将三批新鲜药材分别进行"直接晒干"、"发汗—晒干"、"微煮—发汗—晒干"、"微煮—切制—发汗—晒干"实验。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加工方法杜仲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变化。结果:不同加工方法样品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的高低:"微煮—发汗—晒干""发汗—晒干""微煮—切制—发汗—晒干""直接晒干"。结论:"发汗"在杜仲在产地加工中是必要的;微煮后再"发汗"的杜仲质量较佳。  相似文献   

8.
优选延胡索炮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海  容穗华  高妮 《海峡药学》2013,25(1):37-40
目的比较延胡索不同炮制工艺有效成分的含量,确定最佳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延胡索不同炮制品中原阿片碱、盐酸小檗碱和延胡索乙素的含量,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其炮制品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比较不同炮制品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延胡索生品及炮制品的醇提液中3种生物碱的含量均高于水提液,与生品比较,炮制品的水提液中3种生物碱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醇提液中3种生物碱含量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总生物碱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传统炮制品比较,醋烘法和微波炮制法中水提液的3种生物碱的含量均较高。结论延胡索经醋制和酒制后,水提液中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增大,以醋烘法和微波炮制法最佳。  相似文献   

9.
谢明 《海峡药学》2013,(11):66-67
本文以杜仲各种炮制品的损耗率和水溶性浸出物的百分数为主要指标,分析杜仲的不同炮制工艺对其损耗率和水溶性浸出物的比较。表明以烘制杜仲损耗率最低,烘制的杜仲浸出物含量最高.说明传统上要求杜仲“断丝”及颜色变化以提高药材质量和增强药物的疗效是有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β-葡萄糖苷酶催化水解杜仲主要降压活性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DG),制备其苷元(PDG-A).方法:对水解反应时间、pH及温度等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液相质谱联用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手段对产物进行结构解析.结果:β-葡萄糖苷酶水解PDG的最佳条件为:水解时间6h,水解pH5,水解温度50℃,三次实验的PDG-A收...  相似文献   

11.
黄平  席先蓉  张恩景  张琼  韩双 《医药导报》2008,27(4):376-378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不同产地杜仲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 方法 XD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乙腈-1%醋酸溶液二元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1,检测波长277 nm. 结果 根据选择的色谱条件制订了不同产地杜仲药材的指纹图谱. 结论 该方法 操作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为更好地控制杜仲药材的内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Eucommia ulmoides,Oliv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杜仲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平  席先蓉  张琼  张恩景  韩双 《齐鲁药事》2007,26(11):660-662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杜仲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方法XD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1%乙酸溶液二元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mL.min-1,检测波长277nm。结果根据选择的色谱条件测定了不同产地杜仲药材的指纹图谱。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为更好地控制杜仲药材的内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巩卓  王耀欣  陈鑫  冯硕  车庆明  韩南银 《中国药房》2012,(11):1023-1024
目的:建立测定杜仲中杜仲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hromasa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92),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杜仲醇进样量在0.4676~5.845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4%,RSD=2.16%(n=9)。结论:本方法简单、稳定、可控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杜仲中杜仲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A new monoterpene, eucommidiol ( 1 ), was isolated from the bark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 (Eucommiaceae), together with a known compound 1,4a,5,7a-tetrahydro-7-hydroxymethyl-cyclopenta[c]pyran-4-carboxylic methyl ester. The structure of 1 was characterized as 6,6a-di(hydroxymethyl)-3,3a,4,6a-tetrahydro-2H-cyclopenta[b]furan-2-one on the basis of chemical and spectral evidence including 2DNMR studies.  相似文献   

16.

A new monoterpene, eucommidiol ( 1 ), was isolated from the bark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 (Eucommiaceae), together with a known compound 1,4a,5,7a-tetrahydro-7-hydroxymethyl-cyclopenta[c]pyran-4-carboxylic methyl ester. The structure of 1 was characterized as 6,6a-di(hydroxymethyl)-3,3a,4,6a-tetrahydro-2H-cyclopenta[b]furan-2-one on the basis of chemical and spectral evidence including 2DNMR studi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杜仲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色谱柱Agilent XDB-C18(150mm×4.6mm,5μm),乙腈-1%乙酸溶液二元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mL·min-1,检测波长277nm。结果根据选择的色谱条件制订了盐杜仲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色谱图对盐杜仲中各成分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可为盐杜仲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含杜仲古今方剂配伍药材的性味归经及配伍规律,为杜仲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中医方剂大词典》筛选含杜仲的古代方剂;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检索2000年1月至2020年1月发表的现代临床研究中含杜仲的方剂。采用频次统计、Apriori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含杜仲古今方剂的主治疾病和涉及药材的使用频次、种类、性味归经及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含杜仲古方84首、今方188首。古方主要用于治疗腰痛、虚病、胎动不安等疾病;今方主要用于治疗骨关节病(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主)、妇产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古方中与杜仲配伍的高频药材为肉桂、当归、牛膝等,大多为补虚药、祛风湿药、清热药;配伍药材药性以温热性为主,归经多为肾、肝经,药味以甘、辛味为主。今方中与杜仲配伍的高频药材为当归、甘草、熟地黄等,大多为补虚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配伍药材药性以温热性为主,归经多为肝、肾经,药味以苦、辛味为主。对高频药材进行的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古方共获得核心药材组合10条,包含8个三阶关联规则、2个四阶关联规则;今方共获得核心药材组合11条,包含3个三阶关联规则、8个四阶关联规则。结论:含杜仲的古今方剂均主要用于治疗腰部疾病,其次为妇产科疾病,此外,今方还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古方主要以温补为主,而今方在补虚的基础上更多地配伍了祛风湿药和活血化瘀药;古方的配伍药材多归肾、肝经,以甘、辛味为主,今方的配伍药材多归肝经,且更多地配伍了苦味药材。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指纹图谱法,对4个不同产地20个批次杜仲叶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Aichrom AQ C18色谱柱(250 mm×4.5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与0.1%甲酸的梯度洗脱系统,检测波长323 nm;检测并确定了20个批次药材指纹图谱的14个共有峰,采用二维双指标评价法和PCA统计分析法,统计出杜仲叶组分的分布特点。结果 2号(绿原酸)、3号(咖啡酸)、7号(未知)、10号(未知)组分为显著贡献的主成分组分。结论不同产地杜仲叶样品中指纹组分各异,确定的主组分能显著区别药材的不同产地,可为杜仲叶药材质量的整体控制及其制剂的质量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