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银黎  李忠勇 《同位素》2018,31(1):33-41
为制备[18F]Florbetapir、18F-SPy5、18F-SPm2和18F-SPm5,以[18F]Florbetapir放化合成过程为代表,对甲苯磺酰氧基(OTs)为离去基团,通过亲和取代反应进行18F标记,考察前体化合物溶液的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标记率的影响,确定优化条件,在此条件下对其他苯乙烯基氮杂环化合物进行18F标记,脱除叔丁氧羰基(Boc)保护,放化合成[18F]Florbetapir、18F-SPy5、18F-SPm2和18F-SPm5,产物均经C18柱分离和半制备HPLC纯化,并进行质量检验,考察基本理化性质、放化纯度、化学纯度和比活度。结果表明,18F标记优化条件为前体溶液浓度1 g/L,反应温度120 ℃,反应时间10 min,该条件下制备得到[18F]Florbetapir、18F-SPy5、18F-SPm2和18F-SPm5制剂溶液,均无色澄清透明,pH为7~8,放化纯度均>99%,化学纯度均>98%,比活度均为1.09×107~5.11×107 MBq/g。表明亲和取代反应是18F标记的有效方法,在选择的条件下能够制备[18F]Florbetapir、18F-SPy5、18F-SPm2和18F-SPm5,产物的各项质量指标满足实验研究需要,相关放化合成工艺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使用进口氟多功能合成模块TRACERlab FX2 N合成器自动化合成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 Aβ)正电子显像剂18F-AV45,并进行临床验证。在TRACERlab FX2 N合成器上,以AV105为前体,与18F-发生亲核反应后,依次经酸水解及碱中和,经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分离并纯化后获得18F-AV45,进行质量控制。并用制备的18F-AV45对1例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患者及1例健康对照者行18F-AV45 PET/CT扫描。结果表明,18F-AV45合成时间为80 min,不校正合成效率为(17.02±1.52)%(n=6),产品放化纯度大于95%。临床应用显示18F-AV45在AD患者大脑皮层摄取弥漫增高,提示大脑皮层β淀粉样蛋白沉积;在健康对照者大脑皮层未见明显摄取,即大脑皮层未见β淀粉样蛋白沉积。TRACERlab FX2 N合成器自动化合成18F-AV45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制备出的18F-AV45产品质量符合临床要求,该合成方法可为18F-AV45模块合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氟[18F]比他班(18F-florbetaben)是美国FDA于2014年批准上市的β-淀粉样蛋白显像剂,主要用于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或其他认知障碍疾病。本研究使用改良后的国产氟多功能模块,建立18F-florbetaben自动化生产工艺,并针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初步验证。结果显示,18F-florbetaben自动化合成耗时38 min,不校正合成效率为(45.0±2.3)%(n=6),放化纯度大于95%,其临床PET显像效果理想。结果表明,国产氟多功能模块可实现18F-florbetaben的自动化生产,且工艺可靠,合成时间短。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该显像剂的国内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4.
以β2-微球蛋白(β2-MG)抗体包被微孔板,四甲基联苯胺(TMB)为底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β2-MG,建立了β2-微球蛋白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方法学分析。结果显示:本方法分析灵敏度为0.15 mg/L,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1%~11.2%和14.1%~16.0%,回收率为93.3%~115.9%,高浓度β2-MG样品系列倍比稀释后,测定值与稀释度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r=0.997 4。特异性结果显示:本试剂盒与铁蛋白基本无交叉反应,与白蛋白及甲胎蛋白在浓度分别低于10 mg/L及5 mg/L时有交叉反应,但反应很小。与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同时测定人血清样品,方法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方程为yELIA=1.006xRIA+0.406,r=0.900(n=59)。以上参数均符合临床免疫分析的要求。本试剂盒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临床检测和科研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电子类氨基酸显像剂是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在临床肿瘤PET显像应用中的重要补充。针对6-18F-氟-L-多巴(18F-FDOPA)前体制备及标记过程的复杂性,本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18F-标记的氨基酸类肿瘤PET显像剂3-O-(2-18F-氟乙基)-L-多巴(3-O-(2-18F-fluoroethyl-L-DOPA,18F-FEDOPA),并对其内生物分布及肿瘤PET显像进行了评价。以L-多巴(L-DOPA)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标记前体化合物-N-叔丁氧羰基-(3-O-甲苯磺酸酯乙基-4-O-叔丁氧羰基)-L-多巴甲酯,通过18F-亲核取代反应实现放射性标记,经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盐酸水解、NaOH中和后得到18F-FEDOPA注射液。放化合成时间为90 min,放化产率(33±6)%(n=10,衰减校正),放射性比活度为55 GBq/μmol,放化纯度>99%,4 h后测定放化纯度>95%,稳定性良好。小鼠体内生物分布表明,18F-FEDOPA主要经肾脏代谢,心脏和脑组织摄取值较低,骨骼摄取随时间无明显变化。microPET/CT显像显示,18F-FEDOPA在H22和S180肿瘤组织有明显摄取;与18F-FDG相比,18F-FEDOPA在注射60 min时肿瘤与心(或脑)的比值高。因此,18F-FEDOPA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氨基酸代谢类肿瘤PET显像剂。  相似文献   

6.
杨洋  刘永娟  张华北 《同位素》2011,23(3):158-165
为研制新型99Tcm(CO)3+标记的黄酮类Aβ显像剂,设计合成了同型Re/99Tcm(CO)3+黄酮类衍生物,用荧光法研究了Re(CO)3+黄酮类衍生物在体外与Aβ斑块的结合特性,并初步观察了其在昆明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结果表明,Re(CO)3+黄酮类衍生物的亲和常数(Kd=5.43 nmol/L)比放射性碘标记的黄酮类衍生物高。正常小鼠的动物分布结果表明,2 min内脑初始摄取较高(0.46±0.23 %ID/g),且清除较快(120 min时为0.13±0.04 %ID/g)。以上结果表明,99Tcm(CO)3+黄酮类衍生物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乏氧显像剂18F-硝基咪唑(18F-FMISO)的全自动化合成方法,分析了影响18F-FMISO放化稳定性的因素。采用回旋加速器生产出来的18F-,传输到住友CFN-MPS200合成装置中,经QMA柱捕获后淋洗到反应管,两次干燥除去水分,再与乙腈溶解的10 mg 1-(2’-硝基-1’-咪唑基)-2-氧-四氢呋喃基-3-氧-甲苯磺酰基-丙二醇(NITTP)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反应液用盐酸水解后加缓冲溶液中和,进入制备型高效液相进行分离。流动相采用φ=15%的乙腈水溶液,流速3 mL/min,保留时间11 min。用旋转蒸发仪脱除溶剂,再用生理盐水溶解加入稳定剂得到18F-FMISO注射液。考察了不同活度、稳定剂、旋蒸温度对产品放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校正合成效率(EOS)为(45±5)%(n=20),合成时间50 min,在抗坏血酸钠做为稳定剂的情况下,6 h后产品的放化纯度为95%;而抗坏血酸和乙醇不能在50 ℃以上作为稳定剂。18F-FMISO可以用CFN-MPS200合成模块全自动化合成,产品收率较高,工艺稳定,18F-FMISO在弱碱溶液中稳定性好,为肿瘤的乏氧显像提供了临床便利。  相似文献   

8.
合成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Aβ斑块显像剂:7-甲氧基-2(6-[18F]-氟-吡啶-3-基)咪唑[2,1-β]-8-吡啶噻唑(18F-W372),不校正合成效率为(25.3±7.1)%(n=6),产品放化纯大于99.5%,比活度为659~721PBq/mol。 18F-W372小鼠体内分布实验显示,初始5min脑摄取为(4.36±1.44)%ID/g,清除较快,30min为(0.54±0.16)%ID/g,摄取比达到8,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急性毒性实验表明该药物安全可靠。在体试验显示药物注射40min,AD患者平均皮层/小脑吸收显著高于健康老年对照组。18F-W372是一种潜在的脑内Aβ淀粉显像剂。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死亡的常见诱因,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随着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放射性药物在PET/CT和SPECT/CT中的应用,前列腺癌诊断的灵敏度与精确度得到了有效提高。本文首先对靶向PSMA小分子药物的核心结构单元进行介绍,然后重点介绍基于脲基发展而来的靶向PSMA放射性药物(放射性核素包括:68Ga、18F、11C、99mTc、64Cu、123I、125I、131I、177Lu、225Ac、213Bi和212Pb等),以及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最后对该研究领域进行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AD脑Aβ放射性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武尚  张锦明  刘伯里 《同位素》2004,17(4):232-240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脑神经退变性疾病,脑中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的形成是产生AD的一个主要因素。使用Aβ显像剂测量脑中Aβ斑块在AD的早期诊断和监测病情发展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从目前的研究情况可以看出,^11C,^18F、^123I标记的苯并噻唑类显像剂的生物特性比较理想,有望率先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种可特异性结合纤维蛋白-纤维连接蛋白的早期血栓显像剂131I-YSSCREKA肽(酪氨酸-(D)丝氨酸-(D)丝氨酸-半胱氨酸-精氨酸-谷氨酸-赖氨酸-丙氨酸),对其标记、SPECT显像及初步生物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YSSCREKA八肽在室温下通过氯胺-T法反应5 min的标记率为(77.2±1.1)%(n=3),放射化学纯度为(90.0±3.1)%(n=3),体外稳定性较好。新西兰家兔SPECT显像显示在131I-YSSCREKA肽注射后20 h血栓能较清晰地显像,血栓/血放射性比值为1.36。SD大鼠生物分布实验显示:20 h 131I-YSSCREKA肽在血栓中的摄取率为(0.19±0.06)ID%/g(n=5),血栓/肌肉及血栓/血放射性比值分别为3.80和1.90。131I-YSSCREKA肽有可能作为早期血栓的显像剂,但其在血栓中的摄取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李忠勇  崔海平 《同位素》2020,33(1):27-37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确诊主要依据死亡后的病理学检查,但对治疗已无意义,只有早期诊断并干预,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技术的发展,为早期非侵入性诊断AD提供了可能性。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的胞外老年斑沉积(SPs)是AD的重要病理学特征之一,以Aβ为靶点的PET显像剂对AD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有机小分子类Aβ显像剂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刚果红类、氨基萘类、苯并噻唑类、苯并噻唑衍生类、二苯乙烯类、取代二苯乙烯类和其他有机小分子,总结了Aβ显像剂的理想特征并对Aβ显像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由外伤或肿瘤骨转移造成的隐匿性骨折和愈合情况的准确诊断对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考查18F-NaF PET显像用于骨折诊断的诊断效能,本研究制备了18F-NaF注射液,并对其进行了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研究,然后建立新西兰兔骨折动物模型,模型建立约2周后进行了18F-NaF PET显像和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99Tcm-MDP)SPECT显像的自身对照实验,并对显像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8F-NaF的产量大于37 GBq,各项检验结果均符合质控要求,40 ℃下放置8 h和30 ℃下放置10 h所有检验结果均无明显变化;18F-NaF PET和99Tcm-MDP SPECT两种显像方式均可见全身骨骼,骨折部位呈明显放射性浓聚,但18F-NaF给药后30 min即可进行PET显像,骨折部位显示更为清晰,骨折部位与对侧正常骨骼的放射性摄取比(T/NT)明显高于99Tcm-MDP,而99Tcm-MDP需在给药后2 h才能进行SPECT显像。本研究表明18F-NaF PET对骨折的显像性能优于99Tcm-MDP,可明显提高检查流通量和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7Li的吸附分离性能,本研以水作为溶剂,四氯化锆和均苯四甲酸为起始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COOH)2,对合成材料的形貌、孔径、热稳定性等进行表征与分析;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讨吸附时间、反应温度、溶液浓度对UiO-66-(COOH)2锂离子吸附性能及同位素分离因子的影响;并对Li+浓度、6Li/7Li同位素丰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UiO-66-(COOH)2可实现对锂的吸附以及7Li的分离,且在293 K Li2CO3溶液中,每0.05 g UiO-66-(COOH)2对10 mL 0.05 mol/L Li2CO3进行4 h的静态吸附,最大吸附量Q为9.53 mg/g,分离因子S(7Li/6Li)为1.019 54。研究结果为7Li的分离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研发多巴胺D4受体显像剂,采用"一锅两步法"制备了一种潜在的多巴胺D4受体PET显像剂3-(4-[18F]氟苄基)-8, 9-二甲氧基-1, 2, 3, 4-四氢苯并吡喃[3, 4-c]吡啶-5-酮(18F-FDTP),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分离纯化.其合成时间为105 min,放射化学产率为19.8%(衰变校正),纯化后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7%,比活度大于6.3×104 PBq/mol.通过体外受体竞争结合分析,测定FDTP对多巴胺D4受体的亲和常数为8.1 nmol/L,对D2, D3受体的亲和常数分别大于5 800, 3 000 nmol/L;通过分配实验,测得其脂水分配系数为0.85.初步的体外研究显示,18F-FDTP 有希望用于D4受体显像,但还需经进一步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16.
11C-PIB是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的特征靶Aβ斑块的正电子放射性药物,本工作系统研究了以11CH3-Triflate为甲基化试剂合成11C-PIB合成的影响因素。在国产碳多功能合成仪上, 研究前体量、溶剂、反应温度及体系的pH等对11C-PIB效率的影响,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前体量、溶剂、反应温度及体系的pH均明显影响合成效率。优化后的合成条件为:丙酮为溶剂,前体浓度为5 g/L,反应温度为常温,pH为中性。在此条件下,11C-PIB的合成效率为65.2%±4.7%(n=8,校正效率),产品的放化纯度大于99%,比活度为70.6 GBq/g(18.0 TBq/mmoL)。从11CO211C-PIB的合成时间为30 min, 单次合成的产量为3.7 GBq。以上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合成条件,可以稳定、高质量地合成11C-PIB,以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7.
β射线对于人体皮肤的浅表剂量的监测是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重要部分。为研究建立β辐射剂量国防计量最高标准,依照ISO 6980国际标准,对名义活度分别为37 GBq的147Pm、460 MBq的90Sr+90Y和3.7 GBq的85Kr 3种放射源的辐射场特性进行研究。实验得到147Pm、90Sr+90Y和85Kr放射源分别在20、30、30 cm带展平过滤时的剩余最大能量为0.16、2.00、0.58 MeV。β污染、光子污染及辐射场均匀性在规定值的±5%以内,均满足ISO 6980标准要求。利用外推电离室对测量点处带展平过滤的皮肤组织等效材料的吸收剂量率进行测量,对涉及到的电离室有效面积及入射窗引起的散射和衰减等修正因子进行了详细的计算,测量得到147Pm、90Sr+90Y和85Kr分别在距源20、30、30 cm处的吸收剂量率分别为8.352、39.24、154.08 mGy/h,并与出厂证书给出的剂量值进行对比,最大相差0.52%,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设计并合成四种白藜芦醇衍生物,以评价其用于Aβ-斑块PET显像的可能性。通过化学合成得到四种白藜芦醇衍生物的前体化合物和参比化合物;使用参比化合物测定其与Aβ1-42蛋白聚集体的体外结合性;经[~(18)F]亲核取代反应对具有较高亲和力的化合物进行放化标记,并进行体外稳定性、脂水分配系数、生物分布等的测定。体外竞争结合实验显示化合物(E)-1-(3,5-二甲氧基苯乙烯基)-4-(2-(2-(2-氟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苯([~(19)F]F-7)具有中度的结合性(Ki=43.76nmol/L);[~(18)F]F-7的标记时间为32min,放化产率(未校正)为(23±2)%,经SEP PAK C18柱纯化后放化纯度大于95%,且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大于3h,具有较好的脂溶性(lg P=3.08);生物分布实验显示化合物[~(18)F]F-7具有较快的脑清除,注射后2min和60min的脑摄取分别为(0.55±0.05)%ID/g和(0.06±0.01)%ID/g,清除比达到9。化合物[~(18)F]F-7是一种潜在的β-淀粉样斑块PET显像剂。  相似文献   

19.
核设施周边环境土壤样品中238Pu/239,240Pu活度比的信息特征可用于评估核活动,为了获得准确的核素比,需要建立238Pu/239,240Pu活度比的分析方法。在三正辛胺(TOA)萃取法分析Pu含量的基础上,考察了盐酸和硝酸洗涤以及洗涤用量对U、Th、Am等杂质元素的去除情况,并引入共沉淀步骤进行前处理流程的优化,建立起一个基于TOA萃取色层的土壤样品中238Pu/239,240Pu活度比的分析方法。当土壤样品量为25 g时,该方法Pu的化学回收率大于70%,U、Th的去污因子大于104,Am的去污因子大于103,238Pu的最低检测比活度为(6.0±1.6)×10-6 Bq/g,239,240Pu的最低检测比活度为(6.4±0.4)×10-6 Bq/g(n=3)。该方法可应用于环境土壤样品中238Pu/239,240Pu活度比的分析,为军控核查和环境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放射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治疗用碘[131I]化钠胶囊放射化学纯度,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充的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5.85 g/L氯化钠溶液(加入0.65 mL正辛胺并用稀磷酸调pH至7.0)-乙腈(V∶V=20∶1)为流动相,串联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20 nm)与放射性流量检测器,柱温为25 ℃,运行40 min,1.5 mL/min进行等度淋洗,可有效地将主峰碘[131I]化物与放射性化学杂质碘[131I]酸根进行分离,碘[131I]化物和碘[131I]酸根分别在0.19~92.50 GBq/L和0.15~4.81 GBq/L活度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3和0.997,碘[131I]化物和碘[131I]酸根的检测限分别为3.21×10-2 GBq/L和4.74×10-2 GBq/L,定量限分别为9.63×10-2 GBq/L和7.91×10-2 GBq/L,回收率为70.0%~125.0%,耐用性和精密度良好。该法适用于治疗用碘[131I]化钠胶囊的放射化学纯度测定,为制定该类药物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