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亲所娩新生儿凝血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10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进行研究,依据孕妇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程度分为重度子痫前期组28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4例、妊娠期高血压组38例,比较三组不同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程度孕妇所娩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进一步依据胎龄将100例新生儿分为早期早产儿组19例、晚期早产儿组46例、足月儿组35例,比较三组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不同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程度孕妇所娩新生儿PT、APTT、FDP、D-D检测结果显示,重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FIB、PLT检测结果显示,重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胎龄新生儿PT、APTT、FDP、D-D检测结果显示,早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足月儿组,FIB、PLT检测结果显示,早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亲对所娩新生儿凝血功能有明显影响,母亲妊娠期高血压越严重、新生儿胎龄越低越容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患儿凝血功能的改变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240例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新生儿(早产儿120例和足月儿120例):120例早产儿分为对照A组40例、轻度窒息组(观察A1组)40例和重度窒息组(观察A2组)40例;120例足月儿也同样分为对照B组40例、轻度窒息组(观察B1组)40例和重度窒息组(观察B2组)40例.检测所有患儿的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血浆D-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外周血血小板值(PLT).结果 与对照A和B组比较,观察A1和B1组轻度窒息患儿PT、APTT、Fbg、TT、FDP、D-D二聚体、PLT均无显著差异,观察A2和B2组重度窒息患儿PT、APTT、TT、PLT无显著差异,Fbg降低、FDP明显升高和D-D二聚体明显升高,统计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存有高凝和纤溶亢进状态的凝血功能紊乱;Fbg、D-D二聚体和FDP三者结合可作为诊断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较为敏感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3.
孙乐科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629-63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早产患儿凝血功能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60例江西省南昌市第三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早产儿。观察1组轻度新生儿窒息20例,观察2组重度新生儿窒息20例;对照组20例无新生儿窒息缺氧早产患儿。检测所有患儿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血浆D-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外周血血小板值(PL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1组轻度窒息患儿PT、APTT、Fbg、TT、PLT、FDP和D-D二聚体均无显著差异,观察2组重度窒息患儿PT、APTT、TT和PLT无显著差异,Fbg明显降低而FDP和D-D二聚体明显升高。结论新生儿重度窒息早产儿存在高凝和纤溶亢进状态的凝血功能紊乱;Fbg降低、FDP升高和血浆D-D二聚体升高可作为诊断新生儿重度窒息早月患儿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较敏感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4.
张莹 《中国医药指南》2023,(15):102-104
目的 深入分析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与孕晚期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 将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孕晚期妊娠高血压患者为对象和同时期接受正常检查的50例孕晚期孕妇为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六项凝血指标(PT、APTT、TT、FIB、FDP、D-D)及血小板参数(MPV、PLT、PDW)情况,分析观察组不同疾病严重程度孕妇六项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的情况,另外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疾病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PT、APTT、TT、PLT水平较对照组低,FIB、FDP、D-D、MPV、PDW水平较对照组高(P <0.05)。与妊娠高血压组相比,子痫前期组PT、APTT、TT、PLT水平较低,FIB、FDP、D-D、MPV、PDW水平较高(P <0.05)。PT、APTT、TT、PLT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呈负相关(P <0.05),FIB、FDP、D-D、MPV、PDW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呈正相关(P <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指标与孕晚期妊娠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孕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与危重评分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11月~2011年11月入住本院的137例新生儿进行危重评分,并检测凝血指标,比较患儿凝血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危重足月儿D-二聚体(D-D)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情越重,D-D水平越高;危重早产儿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D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病情加重,PT、APTT延长,D-D水平增高;相同危重程度各组早产儿D-D水平与足月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与新生儿的胎龄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危重早产儿更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路娟  何凤 《贵州医药》2023,(1):116-117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诊断中凝血功能四项、D-Dimer、FDP检测的应用。方法 将100例于本院分娩产妇依据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两组各50例,对所有产妇的TT、PT、APTT、FIB等凝血功能四项水平进行测定并分析,对D-dime、FDP水平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 分娩后,发生组的PT、APTT均长于未发生组(P<0.05),FIB水平低于未发生组(P<0.05)。分娩前后发生组的D-Dimer、FDP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分娩前后发生组的凝血功能四项、D-Dimer、FDP检测正常率均低于未发生组(P<0.05),异常率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结论 产后出血诊断中凝血功能四项、D-Dimer、FDP检测的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D- 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等凝血功能指标与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学确诊的肺癌患者118 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 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D-D、FIB、PL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研究组的外周血CTC,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D-D、FIB、PLT、PT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PTT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Ⅲ + Ⅳ期肺癌患者D-D、FIB、PLT、PT 水平均显著高于Ⅰ + Ⅱ期肺癌患者(P<0.05),APTT 水平显著低于Ⅰ + Ⅱ期肺癌患者(P<0.05);CTC 阳性肺癌患者D-D、FIB、PLT、PT 水平均显著高于CTC 阴性肺癌患者(P<0.05),APTT水平显著低于CTC 阴性肺癌患者(P<0.05);肺癌分期越高,患者CTC 阳性表达率越高,CTC 阳性率与肺癌分期呈显著正相关(r=0.622,P<0.05)。结论 肺癌患者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并且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与TNM 分期、外周血CTC 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与正常足月妊娠妇女凝血相关指标的改变与病情严重程度关系.方法 收集11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包括4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7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41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50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的血样及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并行PLT、MPV、PT、TT、APTT、FIB、D-D、AT-Ⅲ测定.结果 ①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晚孕组比较,年龄、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明显差异.PT、APTT、FIB下降(P<0.05);TT增加(P< 0.05).②轻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晚孕组相比,年龄、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明显差异.PLT、PT、APTT、AT-Ⅲ、FIB降低(P<0.05或P<0.01),TT、D-D、MPV升高(P<0.05或P<0.01).③重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晚孕组相比,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降低(P<0.01),PLT、PT、APTT、AT-Ⅲ、FIB明显降低(P<0.01),TT、D-D、MPV明显升高(P<0.01).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液呈病理性高凝状态,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基于血栓弹力图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孕妇凝血状态。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妇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0名为正常健康孕妇(纳入对照组),50例为出现HDCP的孕妇(纳入研究组)。所有孕妇均接受凝血指标检测、血小板指标检测以及血栓弹力图检测。比较两组之间以及研究组中不同病情孕妇之间的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分析血栓弹力图中各项指标与凝血指标与血小板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的PT、APTT、R、K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TT显著长于对照组(P <0.05),FIB、D-D、PDW、MPV、Angle、MA、LY30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PLT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孕妇随着病情加重,PT、APTT、R、K逐渐缩短,TT逐渐延长,FIB、D-D、PDW、MPV、Angle、MA、LY30逐渐升高,PLT逐渐降低。R与PT、APTT呈正相关;K与FIB、D-D呈负相关;Angle与FIB、D-D呈正相关;MA与PLT呈负相关,与PDW、MPV呈正相关;LY30与FIB、D-D呈...  相似文献   

10.
万方锐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255-256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足月患儿凝血功能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根据病情将新生儿分为3组,分别为观察1组(轻度新生儿窒息),观察2组(重度新生儿窒息)和对照组(无新生儿窒息缺氧),每组20例。3组均进行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D-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外周血血小板值(PLT)和凝血酶时间(TT)检测,并比较分析检测值。结果观察1组所有的检测结果与对照比相比均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2组的APTT、Fbg、PT、PLT、TT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DP、D-D二聚体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新生儿重度窒息足月患儿存有高凝和纤溶亢进状态的凝血功能紊乱;可将FDP、D-D二聚体结合作为诊断新生儿重度窒息及满月儿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指标在胃肠道出血早产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出生的胃肠道出血早产儿60例,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早产儿和足月儿作为对照.统计分析所有新生儿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以及胃肠道出血早产儿出生后不同时间段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胃肠道出血早产儿的血浆APTT、PT、FDP和D-D水平分别为(65.46±18.68)s、(16.54±8.29)s、(8.49±7.65)g/L和(1.07±0.46) mg/L,高于健康早产儿的(52.24±9.75)s、(12.78±7.46)s、(6.48±5.14) g/L和(0.69±0.28)mgm和健康足月儿的(42.73±8.69)s、(10.01 ±7.11)s、(5.87±4.21) g/L和(0.51±0.26) mg/L;而胃肠道出血早产儿的血浆FIB[(2.01±0.75) g/L]低于健康早产儿[(2.36±0.68) g/L]和健康足月儿[(2.49±0.7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胃肠道出血早产儿出生后60、90以及120 d的Am、PT、FDP和D-D水平均较出生时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血浆FIB则较出生时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道出血早产儿存在明显功能障碍,患儿的高凝血因子状态可随着出生后机体的成熟和相应的治疗后缓解.胃肠道出血早产儿凝血功能改变与消化功能密切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早产儿胃肠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治疗前后出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方法测定58例KD患儿出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活化时间(APTT)、凝血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和D-二聚体(D-D),以及血小板计数(PLT),根据心脏彩超结果分为非冠状动脉损伤组(nCAL)和冠状动脉损伤组(CAL),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PLT、FIB、D-D均高于正常,冠状动脉损伤组增高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一周后PLT仍处于上升期,而FIB、D-D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冠状动脉损伤组仍高于非冠状动脉损伤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FIB、D-D是判断川崎病血液高凝状态及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於积症的机制。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16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於积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的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妊娠期肝内胆汁於积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和肝功能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经过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后炎症因子IL-6、IL-8、TNF-α显著降低,IL-10显著升高;凝血功能指标PT变化不明显,APTT、FIB、D-D显著降低,PLT显著升高;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及肝功能和相关生化指标(TB、DB、TBA)显著降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对照组炎症因子(IL-6、IL-8、TNF-α)、生化指标、血液流变学、FIB、D-D显著降低(P<0.05),IL-10、PLT显著升高(P<0.05),PT、APTT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的治疗能够改善妊娠期肝内胆汁於积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和肝功能及相关生化指标,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於积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血必净注射液对各种病因致急性肝衰竭患者改善凝血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8例各种病因致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4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64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7 d后,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 time, 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artial prothrombin time, 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 PTA)、D-二聚体(D dimer, D-D)、血小板(platelet, PLT)计数,以及进行终末期肝病模型(the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评分。同时把两组各2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患者治疗后血凝指标进行比较(其中研究组20例为A组,对照组20例为B组)。结果研究组MEL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治疗后对照组和研究组PT、APTT、FIB、PTA、D-D、PLT计数均较治疗前得到改善(P<0.01),其中研究组中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A组和B组血凝指标优于治疗前,A组血凝指标亦显著优于B组(P<0.01)。结论急性肝衰竭患者常规治疗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延缓DIC 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TEG)联合常规凝血指标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发病早期临床救治中对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意义.方法 选取 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发病24 h内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华医学会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版)将患者分为轻症组33例(MAP组)、中重症组26例(MSAP组)和重症组14例(SAP组).完善相关检查,检测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描绘TEG[血凝时间(R)、血块成型时间(K)、α角、血块强度(MA)].记录24h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s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及48 h改良Marshall评分,分析监测指标在3组中的变化.结果 中重症组较轻症组PT、APTT、FIB、DD的水平轻度升高(P>0.05);与中重症组及轻症组比较,重症组PT、APTT、FIB和D-D均显著升高(P<0.05).3 组R值、K值、α角和M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症组R值、K值较中重症组和轻症组缩短,重症组α角、MA值大于中重症组和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症组R值、K值较轻症组缩短,中重症组α角、MA值大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和APACHⅡ及Marshall评分系统相关性分析:APACHⅡ及Marshall评分和R值及K值呈负相关(r=-0.127,-0.238,-0.459,-0.213);和α角、MA值呈正相关(r=0.439,0.267,0.379,0.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联合凝血指标可较真实地判断AP患者早期凝血纤溶状态,更准确地预测AP发病早期的严重程度,对临床救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DIC产妇中凝血与纤溶系统水平的变化,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产妇DIC的早期诊断指标,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32例DIC产妇和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产妇,对两组受试者的凝血与纤溶系统多种指标进行检查。结果与对照组产妇比较,DIC组的PLT计数和FIB水平显著降低,而PT、TT及APTT显著增加,D-D升高,两组受试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与纤溶系统水平对于产妇DIC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PT、TT及APTT显著性增加表明凝血功能亢进,而D-D升高表明继发性纤溶的发生,上述指标的变化可以作为产妇DIC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对脓毒症大鼠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Wistar大鼠的脓毒症模型,大鼠共分为4组: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FDP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假手术组行开关腹手术,脓毒症组建立脓毒症模型,FDP组在建立脓毒症模型的基础上股静脉给予1,6-二磷酸果糖(FDG),比较4组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时间(TT),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糖水平。结果:脓毒症组的PT、APTT、TT、D-D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4组大鼠FIB无显著性差异。FDP组的PT、APTT、TT、D-D明显低于脓毒症组,PT、APTT、TT稍高于对照组,FIB、D-D和ATⅢ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脓毒症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FDP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脓毒症组,但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第1,3,7天时脓毒症组和FDP组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FDP组第1,3,7天时血糖水平明显低于脓毒症组。结论:FDP能改善脓毒症大鼠的凝血功能,控制应激性的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18.
曹倩  孙静  钱磊  晁艳艳 《安徽医药》2019,40(2):151-155
目的 探讨不同中毒程度的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七一中心医院收治的61例ACOP患者,根据一氧化碳中毒诊断及分级标准,分为轻度组(35例)和中重组(26例),选取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ICU住院时间(d)、机械通气时间(d)、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同时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及血栓弹力图(TEG)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血块形成时间(K)、血凝速率(Angle角)、血块强度(MA)、血凝综合指数(CI),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所有ACOP患者随访28天,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42例)和死亡组(19例),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在ICU住院时间(d)、机械通气时间(d)、碳氧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及TEG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组患者PT、APTT、TT短于轻度组患者,D-D、FDP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组与轻度组患者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与存活组患者比较,PT、APTT、TT缩短,FIB、D-D、FDP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指标中,轻度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R值缩短,MA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组患者R值、K值显著缩短(P<0.05),Angle角、MA值、CI值显著升高(P<0.05)。死亡组患者与存活组患者比较,R值、K值缩短(P<0.05),Angle角、MA值、CI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EG检测中R值分别与PT、APTT呈正相关(P<0.05);K值与APTT呈正相关(P<0.05),与FIB呈负相关(P<0.05);Angle角分别与APTT呈负相关(P<0.05),与FIB、D-D呈正相关(P<0.05);MA值与FIB呈正相关(P<0.05);CI值分别与PT、APTT呈负相关(P<0.05),与FIB呈正相关(P<0.05)。结论 ACOP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程度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常规凝血功能指标与血栓弹力图指标具有相关性,两者对监测ACOP患者凝血功能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