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相似文献   

3.
她,是美丽与快乐的使者,她的微笑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她,是先贤的忠实传承者,崇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她,提倡"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让美术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快乐教学法"是她对教学之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在职业学校电工学教学中,因为理论抽象、实践少,教学难度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电工学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孔子是主张乐学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般地说,人类对韵律、节奏、语言和美的感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较之数学来讲,学生更感兴趣,而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常常使学生难以理解,对数学望而生畏,因此不容易对数学产生兴趣。如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她,是美丽与快乐的使者,她的微笑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她,是先贤的忠实传承者,崇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她,提倡"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让美术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快乐教学法"是她对教学之路的探索。她,就是山东省教育学会美术教学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青岛市初中美术中心组成员、育才中学音美组教研组长苏美荣老师。  相似文献   

9.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对尚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更是如此. 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初中生好读书、读好书的关键.近年来,就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做了如下尝试. 一、悬念激趣法. 即在导入阶段设置悬念,增加"磁力",激起学生探求的欲望,将思维转移到课文中来.初中生学习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地制造悬念,适度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  相似文献   

10.
常言说得好: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其实,早在我国古代孔夫子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观点.在说明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因为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知识.但由于说明文的内容一般平平实实,缺乏形象性,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不浓,再加上教师照本宣科式的枯燥讲解,课堂气氛沉闷压抑、毫无活力,教学效果不是预期的那么令人满意,所以教师只要根据说明文不同的特点,再结合学生的实际,巧设情景,就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孔子说:"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使学生"乐之"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认为如果能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就会被学生乐意接受,教学效率将会大幅度提高.那么,在实施语文兴趣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相似文献   

12.
孔子曾讲过这样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只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都再强调一个道理:兴趣对学好一门功课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拥有成就感就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活动的稳定倾向。它不但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而且对于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古今中外的人都十分重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而且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孔子也十分重视学习兴趣,认为这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提起作文,经常听到学生对作文畏难烦恼的感叹之声:"作文真难!"学生对作文的厌倦心理,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从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认真培养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许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烦恼的莫过于写作文.怎样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始. 作文是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之一,也是最能体现语文水平、能力的板块,作文教学成功与否,决定着整体语文教学的成败.如何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在整个作文教学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学生就会对写作产生强烈的欲望,会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曾指出:"那些对学习有兴趣、能主动学习的学生会比那些对学习没有兴趣、不愿学习的学生,学习得更好更快."  相似文献   

17.
在作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指导方法,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及作文兴趣,但往往事倍功半。原因之一是他们忽视了作文评语这个重要的环节。作文评语是教师与学生笔上交谈的有力工具,是沟通师生的桥梁。好的评语,对学生大有裨益。教师要把对学生说的话写在作文评语上,使学生有时间去回味去咀嚼,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师生交流的有效平台。我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认为:善于在学生作文语句中寻找评语素材,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需求,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心灵最细微的运动,钻研教材,用具有针对性、准确性、趣味性、鼓励性和导向性的作文评语来给予学生的写作动力,激励学生想办法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18.
王艳 《生存》2020,(6):0077-007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心理学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非常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来说,作文不是深不可测,不是镜花水月,也不是闭门造车.它只不过是对生活和情感的真实反映.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  相似文献   

20.
“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