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研究高超声速轴对称机身-机翼布局的翼身干扰特性,选择窄条翼和中单翼两种典型组合体布局作为研究对象,从流场和气动力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无机翼干扰的轴对称机身,位于机翼斜激波区的机身腹部压力更高,且机翼阻断了高压气流的“上洗”运动,减小了机身背风面压强,机身获得了更多升力;相对于无机身干扰的机翼,中单翼由于与头锥激波发生干扰获得更多升力,而窄条翼处于膨胀区内,其升力小于无翼身干扰时窄条翼升力;机身-机翼布局的升力大于单独机翼与单独机身的升力总和。  相似文献   

2.
龙腾日月 《兵器》2011,(3):29-31
根据网上照片来看,歼-20采用了整机升力体布局、带折线的棱形前机身设计、鸭式气动布局、带边条中等后掠角的大三角翼、全动V型双垂尾、两侧DSI进气道、单座双发的总体设计。歼-20未露面时,外界曾猜测它是一种较小的飞机。但根据照片上的参照物估算,歼-20长度在19~23米,比美国F-22A的19米机身更长。歼-20的翼展、...  相似文献   

3.
史育新 《兵工科技》2003,(2M):92-92
常规型直升机在高速飞行时,是让高速旋转的旋翼触及音障,虽然此时机身的速度远没有达到产生音障的速度,但受前行浆叶的激波阻力所产生的振颤,会使机身产生振动,操纵变得困难。其原因在于:旋翼端部的线速度是最快的也是最先触及音障的。通常旋翼端部是借翼梁结构力由翼根的变化控制的,但因触及音障时形成激波阻力使翼端产生振颤,当这种振颤超过了翼梁的结构承受能力,便会使其不受根部的控制,而使振颤加剧,导致其它旋翼的共振,破坏动平衡与气动性,使旋翼失去升力而无法工作。  相似文献   

4.
牛文  叶蕾 《飞航导弹》2011,(8):12-12
据《新德里政治防务周刊》杂志2011年第6期报道,俄印布拉莫斯反舰导弹空射型号与苏.30MKI载机之间持续的装配问题终于引发了财务和技术争论。实际装配工作比预计的更具难度和挑战,并且有报道称,需要对苏.30MKI机身结构进行调整以携带这一导弹。  相似文献   

5.
环球军闻     
《兵器》2011,(9):2-5
舰载“台风”打破瓶颈众所周知,舰载机采用滑跃起飞而非弹射的话,载弹量和载油最往往有所牺牲,但欧洲战斗机集团和BAE系统公司正在进行的初步研究表明,舰载型“台风”强劲的推重比使其可以满载武器和燃料滑跃起飞。为高机动空战设计的机体结构也较为牢固,只需强化起落架及附近机身结构即可上舰。目前的研究集中在评估需要的设计修改  相似文献   

6.
高山 《兵工科技》2005,(3):77-77
直-12”巡逻隼”型通用直升机机身由全复合材料制成,隐形性能好,抗冲击能力较强。螺旋桨轴毂使用了钛合金材料.油箱采用先进的自封闭式设计。该机装备有一体化通讯与识别管理系统和先进的电子战设备,可以携带各种空地、空舰和空空导弹。该机配备两台新型涡轴发动机.单台功率2000千瓦。  相似文献   

7.
南非最近首次公开展出一种“红隼”式战斗直升机,它由XH-1式直升机发展而成,暂称XH-2式直升机。机身由本国设计,许多部件和电子器件采用法国“云雀Ⅲ”型直升机的,旋翼头采用“美洲狮”直升机的。机身采用串列座式设计,机头部有“眼镜蛇”式20毫米机炮、夜视仪和瞄准系统。夜视仪采用前视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S-70"黑鹰"运输直升机用途广泛,有多种改型。其武装型既突出了运输能力,又具有强大的攻击能力。武装型"黑鹰"在机鼻下方安装有综合光电转塔(有的改型在机鼻处还配备有毫米波雷达),用于搜索、跟踪和指示目标。其在机身上部增加了短翼,用来挂载各种武器等设备。图中的这架武装型"黑鹰"可谓火力强悍,短翼外侧挂架分别挂有70毫米火箭发射巢和4枚"海尔法"反坦克导弹,内侧挂架左右各有1挺12.7毫米机枪,在机身两侧舱门处还各有1挺M134型"米尼岗"7.62毫米6管转管机枪。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空军可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空中优势资产,即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F-22"猛禽"战斗机,但是该型战斗机出现了尚待解决的重大结构缺陷。一项总额为3.5亿美元专用于对美国空军183架"猛禽"战斗机中的162架进行5处结构上的重大综合改造的项目正在进行,其中包括机身中部和发动机舱改装,以便使机身结构能够达到所保证的8 000飞行小时服役寿命。  相似文献   

10.
专利要点1.在机身两侧装有绕垂直轴旋转的机翼和在机身和机翼之间装有通过调整机构可活动的整流罩(与机翼相适应,其构形可保持机翼和机身之间的气动连续性)的飞机的特点是:每个整流罩(1)是配置在相应机翼(a)和机身向外凸出部分(c)之间,并由支承臂(5)支承。  相似文献   

11.
沈克尼 《轻兵器》2006,(20):42-43
二战时期,日本动员日本光学、六樱社、小西六等光学企业为其战争服务,先后生产了专为军用、特别是航空兵使用的照相机。如六樱社制造的Lily135军用相机和其1943年生产的供日本海军使用的SK-100手持小型航空照相机;小西六生产的海军型“九九式极小航空照相机”(镜头1:3.5,75mm),利用发条驱动卷片,机身两侧有木柄,机身呈灰色;日本光学则为陆军航空兵生产了“九九式极小航空照相机”,其与小西六生产的海军型的差别是机身颜色不同,为棕绿色。此外,六樱社还生产过外形如同机枪的八九式回转式活动照相机(镜头F4.5,75mm)及其改进型“改二”等。这些照相机的制造材料属“航材”,产量不大,但仍有个别“珍品”被我国军品收藏界的有识之士捡到“漏儿”。在中国战场上,当时日军携来的德国和日本生产的各类小型照相机很多,就笔者个人而言,我收集的侵华日军照相机,几成系列的是美能达,就从美能达说起吧!  相似文献   

12.
曹晨 《兵器知识》2010,(11):70-73
貌相,相什么?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对飞机而言,人们更容易从外观上把飞机的能耐看个大概,并且把一个个飞机区分开来。大致方法就是三"看",一看机翼的数量、外观及相对于机身的布局;二看尾翼数量、外观及相对于机身的布局;三看发动机的数量、外观及相对于机身的布局。  相似文献   

13.
为预测察/打无人机导弹发射过程机身温度,提出一种基于PSO神经网络的预测算法。为了寻求RBF神经网络的最优结构,建立了开关型RBF神经网络,并采用PSO算法寻求开关型神经网络的开关值和网络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生成的虚拟函数能够较好的反映参数的内在联系,提高了数值仿真效率。预测结果对察/打无人机武器发射安全性论证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虎"式武装直升机的HAD型是火力支援/空战型。为了增加速度和灵活性以利于空战,HAD型将搜索跟踪系统设置在后座舱顶部,而非会增加阻力的桅顶(旋翼上方)。其机鼻下方装一门专为空战设计的、射击精度很高的30毫米机炮,射速720发/分;机身两侧短翼可挂载"西北风"空空导弹和火箭发射巢等武器,用于空战和对地火力支援。  相似文献   

15.
基于自由尾迹分析的直升机旋翼下洗流场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一个包含机身影响的旋翼自由尾迹分析模型,以用于实际直升机旋翼和机身组合时的旋翼诱导速度场计算,为火箭导弹发射提供一个旋翼下洗流场计算方法。在该模型中,使用一个卷起桨尖涡模拟尾迹的影响,采用二阶升力线理论代替桨叶的作用,并采用一个源面元模型计入机身对旋翼尾迹的诱导和堵塞等影响;分别以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和马里兰大学所采用的旋翼/机身组合模型为算例,对多种状态进行计算;将计算的旋翼流场定常和非定常速度与可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有“北欧守护神”美誉的JAS-39“鹰狮”战斗机是瑞典SAAB公司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是一种以“基本飞行平台”为载体,集截击、攻击、侦察任务使命于一体的新一代多用途战斗机,目前有标准单座型JAS-39A、双座型JAS-39B、改进型TAS-39C/D、出口型JAS-39X几个型号。JAS-39的机身细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未来航天运载器采用圆筒形机身结构的优越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圆筒机身运载器与当前航天飞机的比较,证明它既能携载更大的有效载荷,又有利于减轻发射重量,是较好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8.
对与高超声速吸气式发动机-机身一体化相关的一些问题作了述评.与其它飞行器比较,高超声速吸气式飞行器更需要被视为一个完整的一体推进系统进行分析.对于这种布局,通常很难弄清机身组件和推进系统元件的区别.高超声速发动机的工作直接和空气动力学、可控性以及最佳航迹的选择有关.对一些可发展的有效一体化技术和概念,其中包括逆向设计以及优化的前机身布局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从隐身工程技术的角度来看,对于首次尝试隐身飞机设计的俄罗斯人来说,T-50可以说是一款"高质量"的隐身飞机。前段机身和发动机进气道方面的外形设计很大程度上可以和美国同类产品相媲美,如果能够结合出色的吸波材料和吸波结构的话,那么还将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此外,T-50在上部机身、机翼、尾部平面以及飞机棱边(平行)的设计上都采用类似美国产品的设计。正如前面所说,T-50在隐身上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后段机身和下部机身,如果未来的PAK-FA依然保留这种设计的话,那么这将影响PAK-FA具备F-22A和YF-23所拥有的纵深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欧洲6国共同研制神经元无人战斗机的过程及其最新进展情况,特别是对该无人机验证机的研制进度、机身结构、隐身性能、首飞计划等做了详尽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