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顺 《山西中医》2009,25(1):36-37
配伍是方剂的核心问题,研究配伍的目的是揭示方剂的配伍规律。方剂配伍规律是方剂学学科定义的三项研究对象之一,也是方剂学与中药学、临床各科相区别的关键内涵所在。自上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学者陆续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内容和方法多种多样。笔者将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内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方剂组成不是药物堆砌,也不是将药效相加,而是根据病情需要,在辨证立法基础上,按照一定组织原则,选择适当药物组合。构成方剂的药物组分包括君、臣、佐、使四个部分,它概括了方剂的结构和药物配伍的主从关系。方剂学是系统性知识体系,配伍规律是其灵魂,借助数学方法对内在规律和方剂配伍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中医发展和规范化及指导临床应用及中医现代化进程发展有重要意义。中医方剂各药物间存在量效关系、药效关系、证效关系、候效关系等;遵循阴阳五行学说,不同病症对应不同方剂,也可相同方剂,每个方剂都符合某一相同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3.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的制方原理、药物配伍及临床运用规律的一门中医基础应用学科.方剂学研究内容之一的药物配伍既是<方剂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学生对配伍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方剂学的教学质量,甚至影响到学生下一阶段对<中医内科学>的学习.因此,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及专业特点,深入浅出地讲好方剂的配伍,对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于顺新 《河北中医》2013,35(1):154-155
《方剂学》是阐明和研究方剂配伍及临床运用的学科,是中医的一门基础学科,因此做好《方剂学》的教学尤为重要,但是在《方剂学》教学中常常忽视某些方面的讲解,比如剂量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方剂中的各药物剂量比在《方剂学》讲解过程中常常忽视一首方剂中各药物  相似文献   

5.
将二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以疗疾治病 ,是中医临床运用药物的主要形式 ,也是中药学与方剂学区别之所在。不同的药物组合在一起 ,其临床效果如何 ,必然与药物组合的合理与否紧密相关 ,因此 ,方剂的配伍规律就成为历代中医药学家苦苦探寻的焦点 ,近年来更是成为中医方剂 ,甚至是中医药学各层次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现就这方面的研究略陈己见。1 关于方剂配伍规律所谓规律指的就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 ,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 ,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 ,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势发展。从单味药到多味药配合应用 ,是中医临床治疗学发…  相似文献   

6.
中医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本文从方剂学教学角度探讨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方剂组方规律的关系,在方剂学教学中紧密结合藏象学说相关内容,分析方剂立法及药物配伍规律,可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深刻领会方剂学的组方思路,逐步建立中医辩证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尤荣辑 《山西中医》1989,5(3):55-57
方剂学是阐明和研究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各科基础学科之一。它是一部上联基础、下联临床的桥梁课,是用药物组成、治疗疾病的主要工具。它以中药学为基础知识;以中医基础学为基础理论;以临床辨证应用为基本技能。所以学好“方剂学”,必须掌握三基。下边谈谈《方剂学》的三基,供学习者参考,同时也促进教学工作。一、中药学是方剂的基础知识方剂是按配伍原则,用中药组成的,我国药物学有其独特理论体系,应用于临床是以方剂形式出  相似文献   

8.
网络方剂学具有将网络科学与中医方剂学特点相结合,借助现代科技,整合中医整体思辨的宏观思维与现代医学生物细胞分子的微观视角,通过知识关联网络构建及分析法,建立一个系统方剂知识库及病症结合网络,重点研究方剂功效物质组整合调节机制、配伍规律的阐明、源自方剂的中药新药创制及类方网络方剂学构建等特征。物质基础研究能揭示方剂作用机制,是中药复方质量控制及安全性的保障;配伍规律是方剂的核心;方剂在治疗复杂疾病方面具备整合调节的优势,是研制多靶点新药的重要源泉;类方的研究有利于对方剂复杂体系的系统认知及对方剂配伍规律等核心问题的理解。以上4方面是方剂现代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网络方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及方向。网络方剂学的发展则有助于诠释中药复方的科学内涵,提高临床用药疗效,拓展新药的研发思路。该文对网络方剂学的特征进行总结,对基础研究、配伍理论、新药创制、类方研究4个方面的研究方法及进展进行概述,以期有助于阐明方剂的组方原理、配伍规律及其临床使用方式,促进方剂的现代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方剂是运用药物治病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药物通过有机配伍成为方剂。其目的,首先在于增强或综合药物的作用,以提高原有疗效。所谓“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即是此意。只有通过合理的配伍,调其偏胜,制其毒性,增强或改变原来的功用,消除或缓解其对人体的不利因素,发挥其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综合作用,使各具药性的群药结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才能符合辨证论治的要求,更充分地发挥药物的作用,适应比较复杂的病证需要。为此,学习《方剂学》不仅要了解一首方剂具有什么功用,适应于哪些病情,由哪些药物组成,更重要的是理解它为何能治此病,为何如此遣药组方,这样才能做到“师其法而不泥其方”。  相似文献   

10.
方剂配伍理论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配伍是方剂学的精髓,而方剂配伍理论研究或者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是方剂学的核心科学问题.理清方剂配伍理论的内含与外延对于我们发掘整理提高中医药理论及创新规范标准可控的中药配伍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性味配伍、七情合和、君臣佐使、去性取用等配伍理论或思想分别论述,虽不能囊括所有,亦可览其大概,或可对同道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数据挖掘在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剂是中医用于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是方剂学研究的重点。运用现代试验的方法来研究方剂配伍已经形成了各自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目前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多为单个方剂的研究,只能以个别推测全局,不能从宏观上把握配伍规律;而且,实验对象多为动物,这些同人体的差距是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2.
方剂学科研中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 ,其内容包括整理编写资料性方书 ,考证方源、方剂的组成和方剂主治的变迁 ,用以法类方和以病类方两种方法研究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方剂与方剂学的历史、研究方剂学的理论问题等。做好这一基础性的科研工作 ,既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自身需要 ,又关系到采用现代科学方法与手段进行的中药复方研究能否遵循中医药学发展的固有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中药药对剂量配伍的数据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对”作为临床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形式,是方剂配伍中最小的单位,其组成虽简单,却具备中药配伍的基本特点。药对发挥治疗作用,一方面固然是中药基本性能决定,而另一方面其剂量配伍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忽视药对的剂量关系,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目前对中药药对的研究涉及很多方面,本文选用历经临床验证的849首有效验方进行药对的剂量配伍研究,对其方药信息进行量化表达和处理,进而对类方中药对的剂量配伍规律进行数据分析,找出规律。1数据收集及处理从《方剂大辞典》[1]及《方剂学》教材[2]中收集有效验方849首。以ACCES…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方剂学理论精髓的方剂配伍理论,历来是古今医家研究的重点.而方剂配伍规律的实验研究作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些年研究的热点.通过对近些年来方剂配伍的实验研究概况的简要回顾,以期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反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浅论文献研究在方剂学科研中的方法、内容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剂学科研中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其内容包括整理编写资料性方书,考证方源、方剂的组成和方剂主治的变迁,用以法类方和以病类方两种方法研究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方剂与方剂学的历史、研究方剂学的理论问题等。做好这一基础性的科研工作,既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自身需要,又关系到采用现代科学方法与手段进行的中药复方研究能否遵循中医药学发展的固有规律。  相似文献   

16.
方剂是由诸多单味药物组成的,将单味药物配伍组合成方剂,并非是无原则的药物堆砌,也不是简单的药效相加,而是遵照严格的配伍法则组合而成。药物的性能、效用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只有将药物合理配伍,才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符合辨证施治的需要,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前贤所曰“药仅有个性之专长,方则有合群之妙用”(《医学汇海·方剂部》),可谓很有见地。清代医家汪昂所言“读方不得其解,治疗安所取裁”(《医方集解》),可谓深刻地揭示了学习《方剂学》的关键所在。学习《方剂学》就不能局限于记住其药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现状与基本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颖 《江苏中医药》2003,24(4):9-11
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而复方的主要内容是药物间的配伍。方剂的配伍是方剂学理论的核心,探求及开展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不仅可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方剂的配伍方法,揭示复方的作用特点及配伍规律,还能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和中药新产品的研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结合现代最新的的科学技术成果,揭示并阐明复方配伍规律的实质,以加快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复方配伍是中医药理论的特色和关键。明确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内容,理清研究思路对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药治疗疾病,传统的理论认为是用“草木之性,以纠人体之偏”,药有温凉寒热,人有阴阳偏盛偏衰,根据人体阴阳气血失衡状况,选择适合病情需要的药物配伍成方,是中药学和方剂学研究的共同目的。中药配伍,前人有“七情合和”的基本原则,一般而言,药物配伍时,宜用相须、相使者,勿用相恶、相反者。但是在医疗实践中,并非完全如此,同方使用十八反药物者,在古代医药文献中也常有所见,经对《中医方剂大辞典》所收方剂的全面筛选,发现405首同方应用十八反药物半夏、乌头者,现简要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和历史特点经对《中医方…  相似文献   

19.
高职中药专业方剂与中成药课程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丽梅  刘瑶 《中医教育》2010,29(2):75-77
<正>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的组方原理、药物配伍关系及临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链接中医基础与临床知识的桥梁课程,所以在各种类型与层次的中医药院校,方剂学均作为中医药专业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20.
从配伍规律研究、方—药—证对应研究、类方研究等方面回顾了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在中医方剂学中的应用。肯定了其在传承专家经验、研究古今医案、发现配伍规律、中医药标准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分析了该方法用于方剂学研究的优点与不足,展望了关联规则在方剂数据库研究中的发展前景,认为方剂数据标准化与关联规则算法创新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