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纤文摘》2004,33(2):36-38
20042230双组分熔喷聚丙烯/聚酯的熔体分配及其发展ZhaoRon…;JournalofAppliedPolymerScience2002,85(14),p.2885(英)文章着重研究生产聚丙烯(PP)和聚酯(PET)双组分熔喷(MB)超细纤维无纺布。分析聚合物熔体通过网时的分配均匀性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影响到许多最终使用的性能。使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在熔解热和重量百分比间画一条标准式作线以混合PP和PET混合物,用合适的方程式来检测经过MB线某一位置的成分百分比。通过DSC重量加热曲线可得到准确结果。聚合物的分散随聚合物质量比和加工条件变化而变化。所有的一致性随PP百分比增加而增加。当PP在聚合物中是较少一部分,它在经过MB线时,在边缘地区有特别高的百分比。这些结果显示在MB涂覆-hanger模头时出现聚合物熔体相界面扭曲,通过调整MB模头温度可改善聚合物分配均匀性。(薛敏敏)  相似文献   

2.
将石墨烯(Gr)与精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异山梨醇(IS)进行共缩聚,制备出了石墨烯/异山梨醇改性PET聚酯(Gr-PEIST),研究了石墨烯对改性PET聚酯的晶型和结构的影响,并对改性PET聚酯的热性能、阻隔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石墨烯的加入使改性PET聚酯热稳定性和结晶温度以及结晶速率提高,石墨烯/异山梨醇对改性PET聚酯的玻璃化温度和阻隔性能有所提升。但石墨烯对改性PET聚酯的晶型和结构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陈海燕  吴唯  梁浩  刘敏 《塑料工业》2006,34(11):50-53
分别采用双螺杆挤出法和转矩流变仪密炼法制备了PET/PTT共混聚酯,通过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和DSC分析,研究了PET/PTT共混聚酯共混配比与力学性能的关系以及不同成核剂和不同结晶促进剂对PET/PTT共混聚酯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ET/PTT共混配比为75/25(质量比)时,PET/PTT共混聚酯能同时提高刚性和韧性,纳米SiO2成核剂可明显提高PET/PTT共混聚酯的结晶能力,聚醚1000结晶促进剂可显著提高PET/PTT/纳米SiO2共混聚酯的结晶速率。  相似文献   

4.
PET—PBT嵌段共聚酯的结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用PSC法和X衍射法等对PET—PBT嵌段共聚酯的结构性能,特别如热性能和结晶性能等的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不同PBT组份含量的共聚酯熔点变化呈V字形曲线,在摩尔比为50/50时熔点最低.结晶动力学研究表明,当共聚酯中PBT含量为10%时,结晶速率比常规PET有明显增高.X衍射分析还表明,拉伸对共聚酯结晶的发展有明显的诱导效应,尤其是C轴方向的晶粒尺寸增长.  相似文献   

5.
PET聚酯终缩聚过程的工程分析──卧式双轴脱挥反应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聚酯生产技术国产化的基础研究应着眼于聚酯的冷、热模研究。在回顾总结PET聚酯冷模研究状况之基础上,对PET聚酯终缩聚过程的工程分析,尤其是对卧式双轴脱挥反应器冷模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作了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6.
据PET包装、树脂和回收利用咨询公司PCI公司对亚太地区PET聚酯的最新评价分析,中国PET聚酯的消费和生产以最强劲的速率增长。  相似文献   

7.
在试管合成装置上,以酯化率93%的BHET和分子质量不同的各种PEG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PET均聚酯和PET/PEG共聚酯,研究了共聚酯与均聚酯的反应动力学差异。研究发现,反应温度、时间等工艺条件对(共)聚酯的缩聚反应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共)聚酯的反应速度快于PET。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TMA—DTA同时分析及DSC法讨论了PET—PHB共聚酯的热性质。发现具有液晶性质的含PHB34—60mol%的共聚酯的熔化吸热峰较小,热效应较低。在流  相似文献   

9.
工程塑料是指可作为工程材料代替金属结构部件使用的塑料,分为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热塑性聚酯(TPPE)通用工程塑料包括PET等很多品种,PET是TPPE中产量最大,价格最低廉的品种。我国PET产量居世界首位,但PET在工程塑料中的应用却很少。介绍了PET工程塑料的发展过程、改性及应用。讨论了我国聚酯企业进入热塑性聚酯材料领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刘福民  李雪 《化工之友》2001,(10):36-36
目前大量被用于生产软饮料包装瓶是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做的。PET 聚酯是由对苯二甲酸(TP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与乙二醇(EG)聚合而成的饱和聚酯,它具有良好的物化性能,被广泛用于食品包装、纤维、薄膜片基及电器绝缘材料等。PET 聚酯对环境不直接产生  相似文献   

11.
选择化学醇解和反应型挤出两种方法进行再生聚酯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处理。研究了处理方法、再生PET回用量及回用阶段对合成聚酯热性能、结晶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型挤出法处理的再生PET回用后在二甘醇、热性能、结晶性能上优于化学醇解法,但L值偏低、b值偏高;再生PET回用量越高对瓶用聚酯性能的影响越大,回用阶段越靠后对瓶用聚酯的影响越小。采用反应型挤出法,回用量在10%、预缩聚后回用制备的再生PET瓶用聚酯与原生PET瓶用聚酯各项性能指标接近。  相似文献   

12.
国外动态     
耐热聚酯PCT最近由Ge公司和Eastman公司联合开发,已使第三类型热塑性聚酯-聚环已撑二甲基对苯二酸盐(PCT)商业化。该材料的性能集中了PBT和PET两类结晶型聚酯的优点,它有PBT的强度和机械轫性,并且耐热性优于PET,是目  相似文献   

13.
聚酯纤维     
《化纤文摘》2005,34(2)
20052072新PBT纤维的发展Francalanci F.…;Chemical Fibers Internarional,2003,53(2),p.99(英)聚酯是最重要和增长速度快的纤维。聚酯一般是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另外一些化学结构不同的聚合物也在过去的几年中被划入了聚酯的定义中,特别是PBT、PTT、PLA和PEN。关于这个定义还有更多的讨论。文中谈到了PET的普及和PTT的发展,还有一些关于PBT的调查。PBT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PET问世后的20年以长丝的形式面市的,而最后在商业上形成规模是在2000年初。PET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是“单一纤维”,第二代是“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朱从森 《国外塑料》1993,11(1):28-30,46
拉丝和双向拉伸薄膜历来是PET及其它聚酯最大的市场。自1973年杜邦公司发明了生产双向拉伸瓶注—挤—吹工艺,最终导致饮料容器占领了PET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场。尽管已采用挤—吹以及挤—拉—吹工艺生产PE、PP和PVC瓶,但普通的PET的熔体强度尚无法适应这些工艺。在杜邦提供的Selar PT聚酯树脂系列中,现在又增加了一种高熔体粘度(HMV)PET聚合物。这种聚合物能在普通的挤—拉—吹设备上采用现有工艺加工成型。非结晶  相似文献   

15.
利用 XLY- 流变仪研究了多功能共聚酯与 PET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 ,多功能共聚酯的流动性好于 PET,其表观粘度对剪切速率的变化比 PET更敏感 ,对温度的依赖性不如 PET大 ,而 Ba SO4 对高聚物熔体起增粘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余蔚然 《国外塑料》2005,23(3):87-87
印度一家PET制造和再生厂家—Futura聚酯有限公司已经开始向包括百事可乐公司在内的美国软饮料厂家出口再生树脂。  相似文献   

17.
聚酯PET稳定剂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聚酯PET热降解和热氧降解机理,回顾了聚酯PET热稳定剂和抗氧剂作用机理,介绍了用于PET领域的热稳定剂和抗氧剂,并指出了稳定剂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以对羟基苯甲酸(PHB)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为原料,经熔融缩聚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配比的液晶性PHB/PET共聚酯;并研究了这些共聚酯的热转变行为和热稳定性。结果丧明:20PHB/PET共聚酯的冷结晶温度比PET高,而结晶温度比PET低,表明PHB/PET在未形成液晶相的情况下,少量PHB的刚性链段阻碍了PET链节的运动,使其比纯PET更难结晶;在空气介质中,共聚酯的第一热分解温度均高于380℃。PHB含量少于80mol%时,第一热分解温度变化不大,多于80mol%时则迅速上升;第二热分解温度均高于490℃,且随PHB含量增加而呈直线上升。  相似文献   

19.
1 气体阻隔性吹塑级树脂美国Owens—Illinois公司开发,日本Mitsui公司投入工业化生产的高透明度热塑性共聚聚酯,适于吹瓶。B—010用于复合层,或与PET混用,是为改进氧气和二氧  相似文献   

20.
PET/PEG共聚酯及共混物的抗静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PEG(聚乙二醇 )共聚酯及共混物的抗静电改性效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共聚酯的抗静电效果及抗静电耐久性等均远优于PET/PEG共混物 ,且可避免共混改性中的二次降解问题。这种共聚酯易于在聚酯合成厂实现大规模生产 ,既可直接用于制造抗静电聚酯产品 ,也可用作PET的抗静电改性母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