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理清青贮玉米蠕形菌生物学特性及筛选出防治该类病害的有效药剂,本研究测定不同氮、碳源和pH值对青贮玉米6种蠕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及8种杀菌剂对蠕形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供试氮源中的酵母提取物、蛋白胨、酶水解酪蛋白和酸水解酪蛋白对6种蠕形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供试碳源中甘露醇、蔗糖、淀粉、葡萄糖、麦芽糖和乳糖对6种蠕形菌的生长具有最明显的促进作用。6株菌株在pH值为4~11都可生长,pH值为4、5、9时MH-41(穗状弯孢菌)、CJZ-8(大斑突脐孢菌)、DT-68(新月弯孢菌)和GDX-65(麦根腐平脐蠕孢菌)菌丝生长速率最快。药剂试验表明,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5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25%硅唑·咪鲜胺水乳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6种蠕形菌的抑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理清青贮玉米蠕形菌生物学特性及筛选出防治该类病害的有效药剂,本研究测定不同氮、碳源和pH值对青贮玉米6种蠕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及8种杀菌剂对蠕形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供试氮源中的酵母提取物、蛋白胨、酶水解酪蛋白和酸水解酪蛋白对6种蠕形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供试碳源中甘露醇、蔗糖、淀粉、葡萄糖、麦芽糖和乳糖对6种蠕形菌的生长具有最明显的促进作用。6株菌株在pH值为4~11都可生长,pH值为4、5、9时MH-41(穗状弯孢菌)、CJZ-8(大斑突脐孢菌)、DT-68(新月弯孢菌)和GDX-65(麦根腐平脐蠕孢菌)菌丝生长速率最快。药剂试验表明,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5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25%硅唑·咪鲜胺水乳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6种蠕形菌的抑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狗牙根平脐蠕孢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狗牙根平脐蠕孢菌的生物学特性及5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狗牙根平脐蠕孢菌对多种碳、氮源都能利用,以蔗糖和硝酸钾、L-天冬酰胺最好,但以脲为氮源的培养基生长较差。菌丝最佳生长温度是25~30 ℃之间,在25 ℃时最利于产孢,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是56 ℃;该菌在pH 3~11范围内均能生长,产生分生孢子,菌丝生长的最适pH 5~7,产孢量最大的pH是 3,9,10;糖浓度在2%~8%菌丝能生长,在糖浓度为2%时菌丝生长最好,产孢量最高;光照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产孢有明显影响,在全光照的条件下有利于菌丝的生长,但不会产孢,黑暗12h光照12h既利于菌丝生长又利于产孢,而全黑暗的条件下不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对5种杀菌剂的研究表明:退菌特和百菌清对狗牙根平脐蠕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其它杀菌剂也能有效的抑制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咪鲜胺和恶霉灵对水稻立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采用生长速率法用咪鲜胺及恶霉灵原药对水稻立枯病的优势菌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进行了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的各个处理对水稻立枯病的优势菌菌丝的生长速率具有极强的毒力,其中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速率的抑制效果最明显,EC50为0.64μg/mL,对立枯丝核菌丝生长量的抑制作用最强。而恶霉灵各个处理对优势菌的产孢具有抑制作用,对尖孢镰刀菌产孢量抑制效果最明显,对串珠镰刀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植物源杀菌剂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含毒介质法,以胶孢炭疽菌、立枯丝核菌、胶链孢属、拟茎点霉属、香蕉枯萎尖孢镰刀菌、番木瓜枯萎茄腐镰刀菌、小核菌属、拟盘多毛孢属、平脐蠕孢属、荔枝霜疫霉病菌为供试菌种,用中药材、蔬菜作物、园林植物的汁液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蒜头原汁液对以上10种病菌菌丝的生长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胶孢炭疽菌,荔枝霜疫霉病菌,小核菌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均达100%。黄连水煮液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也达100%。厚朴、韭菜、葱、万寿菊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弯孢霉叶斑病是高尔夫草坪养护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病害,为明确该病害的致病病原及相关特性,对海滨雀稗弯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进行了种类鉴定、致病性测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海滨雀稗弯孢叶斑病致病菌为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ijn];该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30℃,pH为7,不同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明显影响,以麦芽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比较适合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以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康氏木霉(Trichodermakoningii),以及二株未知种名的木霉菌株(Trichodermaspp.)为供试菌,采用对峙培养测定其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dahliae)的抑制作用,并研究了四种木霉菌产生的非挥发性代谢物对菌丝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峙培养中,木霉菌对棉花黄萎病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木霉菌产生的非挥发性代谢物可以强烈抑制棉花黄萎病菌生长,明显降低其菌丝干重,并具有热稳定性。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木霉菌丝在棉花黄萎病菌丝上平行或波浪式生长且棉花黄萎病菌丝出现细胞原生质浓缩和菌丝断裂等现象。  相似文献   

8.
对从苏丹草叶斑病病斑上分离获得的高粱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ghicola(Lefebvre et Sherwin)Alcorn]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了解苏丹草叶斑病平脐蠕孢菌的生长发育特点,并为防治该菌引起的病害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高粱平脐蠕孢菌分生孢子在15~40℃温度下均能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5℃,最适萌发pH值为6;菌丝在15~40℃,pH值4~10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生长pH值为8;在碳源中可溶性淀粉和乳糖,氮源中甘氨酸、脯氨酸和蛋白胨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而脲等氮源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并且在各碳源、氮源培养基上菌落形态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一、链孢霉。又名脉孢霉。无性阶段属丝孢目,球壳菌科;有性阶段是一种子囊菌。危害菇的是粗糙脉纹孢霉和面包脉纹孢霉。菌丝白色,疏松,有分枝和隔。分生孢子梗为双叉状分枝。分生孢子串生,球形至卵圆形,桔红色或粉红色。子囊壳簇生或散生,近球形或卵形。子囊圆筒形,内有8个子囊孢子。链孢霉分布广泛,空气、土壤、腐烂植物、谷物等可传播。培养料过湿和棉塞受潮时严重发生。可污染所有菇的母种、原种、栽培种及香菇、木耳、银耳的耳棒。被污染的菌种及培养料,初期长出灰白色纤细菌丝,生长迅速,几天后在瓶袋外形成桔红色粉状孢子团,明显高出…  相似文献   

10.
以仁果丛梗孢、串珠镰刀菌、瓜果腐霉、禾谷镰刀菌、致病疫霉、尖孢镰刀菌6种菌为供试菌种,用生长速率法对6种药用植物提取物的离体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生药质量浓度为0.1g/mL时,丹参对6种供试菌种菌落生长和菌丝生长量的抑制率比较明显,对仁果丛梗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菌落的生长抑制率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可达87.1%和100%。对致病疫霉的菌落生长和菌丝抑制率分别为74.3%、84.7%。其余5种药用植物提取液对6种供试菌种的菌落生长和菌丝生长量的抑制相对不太明显。因此,以丹参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枯、黄萎病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生物学特性,测定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的抑菌效果,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机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平极对峙培养法,定期观察和显微镜法.[结果]枯草芽孢杆菌对温度和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广,营养条件与枯黄萎病菌菌丝生长需要一致;棉花枯萎病菌培养至第7 d时,抑菌效果为88.8;,棉花黄萎病菌菌丝培养至20 d时,抑菌效果为86.5;;该菌对枯黄萎病菌具有明显的营养竞争和空间竞争作用,可以溶解致菌菌丝和导致菌丝畸形.[结论]该菌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枯草芽孢杆菌可用于新疆地区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蒋立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10-7210,7212
研究了生物制剂绿液对苹果轮纹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烟青霉病菌、草莓灰霉病菌和黄曲霉菌5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绿液对几种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2.18 mg/L;其次是苹果炭疽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EC50分别为3.97和7.39 mg/L;而对黄曲霉菌和烟青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差,EC50分别为472.79和982.06 mg/L。  相似文献   

13.
红栀子果实贮藏期腐烂原因及药剂抑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起贮藏期红栀子果实发生褐变腐烂的病原菌为黑曲霉和黄曲霉.药剂筛选试验结果以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为82.3%,其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的LC50=1 142.  相似文献   

14.
从棉花抗病品种连作3、6、8、9、10a的土样中分离出3830个真菌菌落,其主要类群归入11个真菌属.随着棉花抗病品种连作年限的增长,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而棉花枯萎菌的数量则逐渐减少.对棉枯萎菌抑制性较强的种类有: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球孢链霉菌黄色变种(S.globispvar.flavus)和紫链霉菌淡红变种(S.violaceus).供试土样中分离到的3315个细菌菌落按菌落特征可分为9个类型,其中Ⅲ型和Ⅸ型对棉枯萎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B.sp.,它们在连作年限较长的土样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但土样中细菌的总数量与棉花抗病品种连作的年代成反相关.供试土样中分离出5种主要线虫,其中螺旋线虫、滑刃线虫、真滑刃线虫的数量也随抗病棉花连作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试了 5 %蒜精油水乳剂对棉花立枯丝核菌、棉花串珠镰孢菌和棉花尖镰孢萎蔫专化型真菌的室内毒力 ,三者的EC50 分别为 1 9.4mg/L、7.1mg/L、2 0 .6mg/L ,表明 5 %蒜精油水乳剂对 3种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为 5 %蒜精油水乳剂应用于棉花病害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查明落叶型黄萎病菌在石河子地区的存在情况。[方法]采用了PCR技术对石河子地区棉花黄萎菌系进行检测,监测石河子地区棉花黄萎病菌致病类型。[结果]利用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的的特异引物ND1、ND2对石河子棉区采来的114个棉花黄萎病菌菌系进行PCR扩增,108个菌系扩增出1500bp的片段,与文献中报道的非落叶型棉花黄萎菌系扩增出的片段大小一致,说明这些菌系为非落叶型棉花黄萎菌系;而剩余的6个菌系未扩增出任何片段;利用落叶型黄萎病菌的特异性引物D1、D2对这6个菌系进行扩增,也未扩增出任何片段。[结论]非落叶型黄萎病菌占供试菌系的99.5%,表明目前石河子地区棉花黄萎病菌依旧以非落叶型黄萎病菌为主。  相似文献   

17.
土壤有益微生物菌剂促棉株生长及防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个土壤有益微生物菌株进行了培养特性、与农药混用的可行性、对3种棉花致病菌的室内抑菌效果及用于棉花种子包衣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等项研究。实验表明,参试菌株均繁殖快,易生产;在60个菌—药组合中有17个组合完全不影响有益菌的生长,仅杀虫剂3911对所有参试菌株有完全抑制作用;室内以对棉苗立枯病菌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10个菌株对其有完全抑制;种子包衣田间应用中,病株率减少13.6%~100%,棉苗高度增长0.36%~5.2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的影响,为扁桃棉花间作模式下棉田害虫防治和天敌的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目测法,调查2种扁桃棉花间作棉田和单作棉田棉花的主要害虫及捕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结果】 扁桃棉花间作(南北向)有利于棉田蚜虫和捕食性天敌的发生,扁桃棉花间作(东西向)则不利于其发生。扁桃棉花间作不利于棉田牧草盲蝽的发生;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棉蓟马和棉铃虫的发生无影响;不同类型棉田烟粉虱的发生与虫源地距离有关。扁桃棉花间作有利于棉田蜘蛛的发生。【结论】 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主要害虫及捕食性天敌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栾树花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对栾树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25,65℃回流90 min。同时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正交试验提取物对4种供试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对棉花立枯病原菌的抑制率为100%;提取物2和6对4种供试病原菌的抑菌率都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鉴定植物枯萎病菌拮抗细菌,为植物枯萎病生防制剂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对峙培养法筛选对植物枯萎病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生防细菌,通过Biolog细菌自动鉴定系统和16SrDNA序列分析法鉴定其分类地位,并研究该菌株对棉花和小鼠的安全性。[结果]从棉花根际土壤中分离出的12株细菌中,有5株对多隔镰刀菌、香石竹尖孢镰刀菌、棉花枯萎病菌具有拮抗活性;其中,KL-1菌株对3株目标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分别达69.09%、80.78%、78.89%。Biolog细菌自动鉴定系统和16SrDNA序列分析法鉴定结果表明,KL-1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生物安全性初步测定结果表明,KL-1菌株对棉花和小鼠安全无毒。[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KL-1菌株具有对多种植物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且对棉花和小鼠安全无毒,是一株具有研究和开发潜能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