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临床效果及对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及观察组50例,观察肝病治疗仪的疗效及对病毒性肝炎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肝病治疗仪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及T细胞亚群均较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明显.结论肝病治疗仪能提高临床疗效,增强乙肝患者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临床效果及对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及观察组50例,观察肝病治疗仪的疗效及对病毒性肝炎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 肝病治疗仪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及T细胞亚群均较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明显。结论 肝病治疗仪能提高临床疗效,增强乙肝患者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上海市中医院肝科门诊就诊的6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治疗组采取中医综合疗法:中药清肝调脂方内服联合中药穴位透药、游走罐及低频肝病治疗仪等外用疗法;对照组给予双环醇治疗,疗程2个月。评估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检查两组肝功能变化情况,通过肝/脾脏CT值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为90.32%,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T、AST和血脂TG水平均显著降低,治疗组TC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在ALT、TG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脾CT值均有提高(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可以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重型病毒性肝炎169例,设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血浆置换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等的变化,判断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血浆置换后,临床症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58.4%,其中早期重型病毒性肝炎有效率为84.6%,中期为63.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可提高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以早、中期最为适宜,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HD-91Ⅱ型肝病治疗仪是一种治疗各各肝病的新方法,从1996年8月至12月对31例各型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急黄肝)应用本机进行治疗,20天为一疗程,随机设同期常规治疗组对照,结果表明,在治疗20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在谷丙转氨酶复常率胆红素复常率方面有显著差异,治疗级优于对照组,提示HD-91-Ⅱ型肝病治疗仪用于治疗急黄肝有效,易行,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易善复加丹参在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9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应用易善复加丹参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血脂(TC、TG)、肝功能(ALT、γ-GT)、B超脂肪肝图象及临床症状等项目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05),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易善复加丹参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对促进肝脏脂肪代谢、降低血脂、修复损伤的肝细胞,且阻止或改善肝纤维化均有明显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易善复加丹参在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 98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68例 ,应用易善复加丹参治疗 ,疗程 3个月。结果 治疗组血脂 (TC、TG)、肝功能 (ALT、γ -GT)、B超脂肪肝图象及临床症状等项目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0 .0 5) ,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易善复加丹参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对促进肝脏脂肪代谢、降低血脂、修复损伤的肝细胞 ,且阻止或改善肝纤维化均有明显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肝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将220例脂肪肝(酒精性和非酒精性)引起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10例采用DSG—I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联合本科自拟中药和肝清解液湿巾,外敷照射区,将中药离子导入肝络进行治疗。对照组110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106/110);对照组总有效率71.8%(79/11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脂肪肝引起的肝功能损害,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肝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 重型病毒性肝炎169例,设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血浆置换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等的变化。判断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血浆置换后,临床症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58.4%,其中早期重型病毒性肝炎有效率为84.6%。中期为63.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可提高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以早、中期最为适宜,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S-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S-腺苷蛋氨酸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其改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使用S-腺苷蛋氨酸治疗组(1.0g.d-1)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患者疗效较好;思美泰2.0g.d-1组黄疸下降幅度较1.0g.d-1组明显(P<0.05)。结论:S-腺苷蛋氨酸可有效降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频治疗仪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区社区医院就诊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低频治疗组各51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口服恩替卡韦片治疗,低频治疗组患者在口服恩替卡韦片的基础上,增加低频治疗仪的治疗环节。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肝炎症状消失时间和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后,低频治疗组患者腹胀、乏力、纳差和尿黄平均消失时间均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PT和TBIL检测结果均低于治疗前,AST检测结果高于治疗前,同时,低频治疗组患者GPT和TBIL检测结果均低于常规治疗组,AST检测结果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治疗仪有效缩短了患者肝炎症状持续时间,改善了患者肝功能指标,提高了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9,(4):507-508
目的探讨易善复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观察组给予甘草酸二铵联合易善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肝功能指标、乙肝症状改善时间、生化指标改善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联合易善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36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肝宁注射液,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4周的治疗,全部病例症状得到改善,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结论:舒肝宁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张敏  冯月萍  冯骏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0):1655-1656
目的:观察臭氧对顽固性阴道炎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顽固性阴道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阴道给药治疗,观察组采用KY-138A型臭氧妇科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症状缓解时间、治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痊愈率、症状缓解时间、患者自觉症状VAS评分、复发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臭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顽固性阴道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工程》2016,(7):897-898
目的分析腺苷蛋氨酸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肝内胆汁淤积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降酶、退黄、抗病毒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腺苷蛋氨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和凝血指标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两组治疗后TBIL、ALT、ALP、TA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以上指标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中加入腺苷蛋氨酸,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促进肝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光甘肽(GSH)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为进一步应用GSH治疗病毒性肝炎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12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GSH和异甘草酸镁治疗.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均达到90.0%,两组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和异甘草酸镁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 GSH是治疗病毒性肝炎安全有效的药物,病毒性肝炎患者还应防治继发性感染,注意观察有无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11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静滴,对照组56例患者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静滴,4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9%;且治疗组肝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程度,因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8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7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0.5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45例)予以常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液生化和病毒学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5.7%,高于对照组53.4%(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和谷丙转氨酶(ALT)下降以及PTA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阴转率分别为93.8%和1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9.
王锋 《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0):38-39
目的观察电脑多功能治疗仪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确诊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80例160只眼,其中40例接受电脑多功能治疗(治疗组),另外40例接受常规治疗:采用爱丽滴眼液治疗(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75%(67/80),对照组为47.50%(38/8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电脑多功能治疗仪治疗干眼症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进一步对做好还原型谷光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应用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观察还原型谷光甘肽(GSH)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还原型谷光甘肽(GSH)和异甘草酸镁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均达到90%,两组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和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还原型谷光甘肽(GSH)是治疗病毒性肝炎安全有效的药物。病毒性肝炎患者还应防治继发性感染精心护理,诊疗操作尽可能做到无菌;在病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征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