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悬移支架放顶煤采场矿压显现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悬移支架放顶煤采场围岩运动破坏特点和矿压显现规律,分析了不同围岩条件矿压显现的差异,简要说明了存在厚度较大坚硬老顶且来压步距较大采场进行来压预测预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西北地区某矿6_上~(-2)312工作面的概况及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矿压观测目的、内容,给出了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工作面矿压观测方案并进行了矿山压力及其显现的数据收集和分析。通过对切顶工作面液压支架受力及缩量监测和切顶卸压留巷顺槽围岩变形数据观测,得出矿压显现特征和顶板来压规律。同时矿压监测数据和研究结果对于了解和掌握同一采区的其他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和巷道围岩变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辉 《煤炭技术》2014,(8):125-128
通过深入研究某矿建下固体充填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一步分析了充填采场覆岩移动规律,并通过建立力学简化模型来分析充填支架与围岩的关系,直接顶和基本顶由于受到固体充填体的支撑作用,直接顶的初次垮落步距增大,采场周期来压现象不明显,但仍有周期来压现象,且来压步距增大,从而合理确定充填液压支架的工作阻力。研究成果为充填支架选型提供依据,也促进了固体充填开采工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升  魏立科  张宏杰  单川 《煤炭工程》2019,51(12):91-95
以担水沟煤矿4101综采工作面为对象,运用UDEC数值模拟、理论计算和矿压显现现场实测等方法,分析了大采高伪斜开采工作面“支架—围岩”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了4101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规律。结果表明:大采高伪斜开采4101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呈现明显的分段来压特征,避免了整个基本顶同时破断来压对工作面的大范围影响,但工作面下端头与小断层区域顶板产生应力集中现象,矿压显现相对强烈,应重点加强顶板的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5.
应力场的变化和破碎带的形成使煤层及其顶底板岩层的稳定性状况发生改变,并导致在开采过程中采场围岩的稳定性以及相应的矿压显现特征发生改变。松软煤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的漏顶、片帮是影响正常生产的主要矿压显现形式,在分析工作面煤壁片帮力学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止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漏顶、片帮的力学途径及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煤炭技术》2015,(8):81-84
东周窑矿8301工作面采用放顶煤一次采全厚开采,但由于主采煤层层间距离小,煤层本身厚度变异性大,且有多层夹矸存在,导致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不清楚。通过研究8301工作面的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在线监测数据、巷道围岩裂隙发育规律等内容,分析了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和回采巷道的顶板稳定性,为提高资源回收率和采场围岩控制水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综放采场矿压显现规律实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综放采场实际生产地条件和矿压显现情况,设计支架-围岩系统观测指标和方法。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矿压实测数据,得出端面冒顶与影响之间的关系,进而实施相应的有效控顶措施。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矿压相关理论与知识,并对采场矿压的一般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矿压的基本概念、矿压的来源,其中包括上覆岩层的重力与岩体膨胀应力、矿压显现的一般规律,综述了老顶的初次来压、采场的周期来压与顶板压力的估算、矿压显现的基本规律以及影响矿压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包括采高与控顶距、工作面推进速度.  相似文献   

9.
根据综放采场实际生产地质条件和矿压显现情况,设计支架-围岩系统观测指标和方法.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矿压实测数据,得出端面冒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实施相应的有效控顶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关建国 《煤》1998,7(5):31-34
通过对宜洛矿李沟井伪俯斜放顶煤回采工作面的矿压观测,从如下几个方面研究了急倾斜伪俯斜放顶煤工作面矿压活动规律:工作面的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步距和来压强度;沿工作面走向控顶区内的顶板压力状况,以及生产工序对控顶区内支柱载荷的影响;研究了沿倾斜方向矿压显现特点,分析与近水平煤层矿压显现不同的原因;观测了上下巷矿压活动规律,并分析了上下巷压力不同的原因,用统计法对伪俯斜放顶煤采煤法和分层开采上下巷矿压显现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1.
《煤矿安全》2016,(11):219-221
针对内蒙古巴彦高勒煤矿回采巷道强矿压显现问题,采用现场实测及理论分析方法,通过分析采空区上位关键层破断特征及回采巷道围岩受力,对巷道强矿压显现机理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临近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本工作面的回采促进了上位关键层破断,若上位关键层悬顶长度较大,岩层断裂时将释放较大的能量易导致下位关键层受力增大,因而回采巷道围岩受力增大;不同巷道与上位关键层断裂岩块相对位置不同,因而围岩受力增幅不同,仅回风巷道发生强矿压显现;提出了相应的强矿压显现防治措施,在现场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神东大采高超长工作面矿压显现强度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采场顶板冒落带岩柱重量估算采场平时矿压显现强度,运用矿区相关实测数据计算基本顶来压动载系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总结采场因工作面采高和长度变化的矿压显现强度预测公式,得出了采场矿压显现强度随工作面采高和长度变化的单因素预测及综合预测公式,为神东矿区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网格支架高档放顶煤工作面围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孔庄矿井网格支架高档放顶煤工作面矿压观测与数据分析,得出了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研究了ZWM网格式液压迈步放顶煤支架与围岩关系,并提出工作面围岩控制措施及支架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城郊煤矿开采逐渐进入深部,主采煤层超过800 m,工作面长度超过300 m,采深和采长的增加使矿压显现程度和围岩应力更加复杂,增加了采场围岩控制的不确定性及难度。为了探究深部超长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运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到基本顶破断规律;围岩应力分布特征及工作面前方应力峰值强度变化特点;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浅埋深综放工作面围岩控制技术难题,结合固隆煤业Ⅲ1307工作面地质情况,通过观测矿压显现特征,针对工作面来压期间和过构造等特殊区域时煤壁片帮及顶板破碎严重、端头围岩变形较大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围岩控制技术措施。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后,工作面煤壁片帮、顶板漏顶及端头变形均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王瑞杰 《煤》2021,30(4):106-108
综放面顶板运动与采场矿压显现规律相对复杂。文章以神达栖凤煤业51408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理论计算了工作面直接顶和基本顶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步距及所需的支架强度,现场矿压实测发现,煤层倾角导致工作面下部矿压显现相对严重,其初次和周期来压强度最大,动载系数最大,而工作面跨度较大导致工作面中部顶板岩层提前破断,周期来压步距较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综合放顶煤开采技术成为我国厚煤层开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针对综放工作面所具有的“加长”、“快速推进”的特点,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其矿压显现规律,模拟分析了综放工作面不同推进速度及不同长度条件下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及塑性区的分布与演化规律,得出了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为工作面支架的选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运用采场岩层控制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工作面空巷围岩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对其矿压显现规律进行分析,揭示了工作面空巷大变形特征的产生机理;分析了基本顶岩层结构的回转变形机理及其与工作面支架及空巷围岩受力、变形相关性。提出了放顶煤控制、工作面调斜、空巷支护等一系列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煤柱回采沿空巷留巷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松茂 《煤》2019,(3):70-72
为确定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板的结构特征与矿压显现特征,以大同煤矿集团增子坊煤矿5300综放工作面为基础,对采场顶板的结构与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场基本顶粗砂岩岩层为顶板的关键岩层,对顶板的运动起主导性作用,通过对工作面回采200 m内支架工作阻力的监测得出,工作面的初次来压步距约为31. 6 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约为25. 4 m,来压动载系数平均为1. 39,矿压显现强度较大,但来压时的载荷未超过液压支架的最大工作阻力,因此可确保工作面的正常回采。  相似文献   

20.
寺河矿大采高采场矿压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工作面老顶的周期来压、支架阻力分布状况和合理支护阻力选择等方面对大采高采场矿压显现规律进行分析,并对大采高工作面邻巷的动压显现现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