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处理突发事件需要尽快建立一个具有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的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从整合现有的" 120"急救中心资源出发,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呼叫中心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建立和完善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可以迅速提高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实施紧急医疗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指挥调度能力和防范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刘德诚  韦波  陈发钦  周阳  韦辉  冯启明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2):2567-2569,2573
目的了解广西边境地区二级以上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能力,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统一问卷对广西边境地区的11家二级以上医院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院基本情况、医疗救治专家组情况、应急预案、卫生人力资源调配、病床及相关设施、应急资源储备、应急设备获得、疾病的院内治疗指导方案等,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中,广西边境地区二级以上医院在人力资源调配方面有一定能力,在病床及相关设施扩充方面的能力有限,对应急资源具有一定储备,多数医院不能从其他部门获得应急资源。结论广西边境地区二级以上医院已具有一定的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治能力,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和完善紧急医疗救援网络建设和管理,泸州市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适合泸州实际的管理体系。将急救体系的管理分为以下几部分:独立设置指挥机构;建设医疗急救网络;建立城市联动机制;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制定人员培训计划。运行一年,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和完善紧急医疗救援网络建设和管理,泸州市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适合泸州实际的管理体系。将急救体系的管理分为以下几部分:独立设置指挥机构;建设医疗急救网络;建立城市联动机制;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制定人员培训计划。运行一年,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院院长》2009,(21):95-95
“2010中国(上海)国际突发事件灾难预防及救援装备技术展览会暨中国(上海)国际紧急医疗救援装备技术展览会(简称中国国际救援展)”专家咨询通气会,于2009年9月8日在上海市人民政府一号会议室顺利召开。会议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领导主持,上海市地震局、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消防局、  相似文献   

6.
通过北京市紧急医疗救援信息共享系统的建设,建立起北京市卫生局、急救中心、三级医院间的网络系统和一个开放的医疗救助数据采集处理应用系统,以提供客观数据依据;逐步建设、健全和完善紧急医疗救援数据库:实现对120急救转运患者信息院前和院内急救的闭环管理.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院》2008,(8):44-44
2008年7月10日,“从我做起,我为奥运做贡献”暨“奥运期间紧急医疗救援联盟”成立新闻发布会在卫生部多功能厅举行。会上宣布“奥运期间紧急医疗救援联盟”(简称联盟)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8.
我市是一个中小城市,全市人口约300万,市区人口约40万。市区有三家综合性医院(市一医、市二医、市石化医院),三家医院分别推出了“120”、“999”、“995”急救电话号码,遇有平常或突发性医疗事故,易造成医疗急救市场混乱,病人利益得不到保障,而且医疗急救资源浪费也颇大。在市政府及市卫生局的支持下,于2004年1月1日正式成立了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规范了急救特服电话号码“120”,由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统一指挥调度,以前各医院急救电话同时废止;同时救援中心通过媒体的宣传等各种措施,大力宣传“120”,使市民对“120”的知晓率及“120”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有了很大程度的了解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陈开红 《中国医院》2004,8(12):64-65
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大变革.由于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功能和任务显著区别于其它医疗卫生机构,并且在社会保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给其文化建设也赋予了特殊内容.本文就紧急医疗救援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建设,从紧急医疗救援文化的发展背景,以及以救治患者和救治队伍为本两个方面展开了论述;就紧急医疗救援文化的制度建设和物质建设,从紧急医疗救援体系的内涵建设和物质管理等方面论述了紧急医疗救援文化建设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在校医学生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的认知,为改进完善学校灾害教育和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调查182名在校医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即灾害护理学知识、获取突发公共事件知识途径、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必要性以及灾害护理地位与作用等4方面内容的认知。结果 69.96%在校生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知识;64..29%的学生最想通过课堂渗透的方式获得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知识;94..78%的学生认为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87.99%的学生认可灾害护理地位与作用。结论在校医学生学习突发性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知识的意愿高,认可灾害护理学的必要性和作用地位。应加强在校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能力的教育培训,系统提升救援水平。  相似文献   

11.
建立灾难医学区域性紧急救援医疗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卫建  李元峰 《西部医学》2010,22(3):393-395
21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灾难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灾难事件发生频度有进一步上升的态势。“5.12”汶川地震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四川是灾难多发的内陆大省,无情的灾难事件未来还会伤害我们,面对我省的实际情况,面对下一次灾难事件,我们必须立即着手建立与完善长久性灾难医学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在原紧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整合资源,提高我省对突发灾难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处理的能力,构建多维度、多领域的综合、联合、协作的灾难医学救援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我省目前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提高我省的专业应急队伍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2.
突发事件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本文以南阳某钢厂爆炸事故紧急医学救援为例,对南阳某钢厂突发爆炸事故院前急救、转运、信息报告、院内救治过程进行总结,探讨河南省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主要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研究发现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后相关部门有效组织、陆空联合转运、及时准确报告事件信息、多院及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能极大地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提升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3.
摘要结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国家级应急医疗救援队,参加四川省雅安市地震灾区实施医疗救援的实践经验,总结雅安市地震灾害医学救援的特点和具体做法:高度重视、科学救治、注重细节防治院感。根据救援工作中存在着伤员多、病情复杂、危重患者多、医疗人员不足、缺少药品等情况,从健全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建立救援专业人员培训、公众预防灾害、自救知识培训机制等方面对国家级应急医疗救援队的建设提出建议,这对地震等突发事件救援工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见到陈兴华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医疗救援任务最紧急的时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告诉记者:“能活着就是幸福。”  相似文献   

15.
危机管理机制引入医疗救援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突发事件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危机管理机制引入医疗救援体系,就危机管理这一热点问题将其内涵、模式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介绍了国内、外医疗救援体系的现状,并结合我国医疗救援体系的现状,提出加强危机管理的主要措施,即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强化各级人员的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加强危机的修复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告河南省5次重大突发事件和紧急救援的组织管理。方法重大灾害事件发生后,迅速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紧急救援中心,公安、消防和医疗急救人员共同参加现场急救,使通讯和道路通畅,维持现场秩序,保证现场急救和顺利转运伤员到医院。河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专家迅速赶赴现场和救治伤员的医院,指导急诊手术和重症监护治疗。结果5次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共死亡259例,181例伤员送入院治疗,其中危重伤员26例。仅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其余179例康复出院。结论重大突发事件紧急救援需要消防、警察、医疗急救等多系统的协调合作,急诊医学专家指导大批伤员的分类急救和重症监护治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开展境外应急医疗救援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研究如何做好后勤保障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文中结合海地医疗救援后勤保障实践,分析境外应急医疗救援后勤保障特点与要求,总结基本原则,并就立足平时增强境外应急医疗救援后勤保障能力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航空医疗救援是在特殊环境下进行的复杂急救工作,涉及多个领域,机上救援人员除了受常规医疗规范约束外,还要满足特殊救援条件下的诊疗要求,具备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本文主要分析国内外航空医疗救援队伍的发展现状及国外航空医疗救援队伍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郑州市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发生的21起突发事件和河南省3起重大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情况。结果 郑州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接警突发事件后,迅速派出急救车和协调现场救护。21起突发事件共现场死亡182人,受伤或发病376人。经现场急救,转运到医院后因伤情危重死亡1人.其他伤员顺利康复。河南省3起重大突发事件共死亡226人.伤员97人被及时转运到医院救治,1例死于严重脑外伤,1例死于急性。肾衰和脓毒症,其他95例顺利康复。结论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可全天候,全方位,高效率的应对突发事件。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0.
航空医疗救援是未来医疗救援的发展方向。在全球范围内,航空医疗救援工作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民航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针对航空医疗现状明确指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覆盖广泛、模式多元、服务优质的航空医疗救护体系。本文导入SWOT分析法,设计符合国情的航空医疗救援发展策略,借助专家咨询法对航空医疗救援发展策略进行了重要性评价,并提出航空医疗救援的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