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与糖、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与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伴有血管病变33例,无血管病变的32例。非糖尿病健康人30例,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指标,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B组)测定FPG、HbA1c、TC、LDL-C指标,较对照组(C组)显著升高(P<0.05)。2型糖尿病伴有血管病变组(A组)FPG、HbA1c、TC、LDL-C、Apo-B指标,较对照组(C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与无血管病变组(B组)比较FPG、HbA1c、LDL-C、TC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糖、脂代谢紊乱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诊断老年发病T2DM与中年发病T2DM病人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选择新诊断T2DM病人1555例,根据T2DM发病年龄分为新诊断老年发病病人(972例)和新诊断中年发病病人(583例)2组。测定所有病人HbA1c、FPG、餐后2 h血浆葡萄糖(PPG)、血清肌酐(SCr)、TG、TC、LDL-C、HDL-C、尿白蛋白/肌酐(ACR)及踝肱比(ABI)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新诊断老年发病T2DM组的HbA1c、FPG及PPG水平显著低于新诊断中年发病T2DM组(均P<0.01),HbA1c达标率显著高于新诊断中年发病T2DM组(45.68%比33.79%,P<0.01)。(2)与新诊断中年发病T2DM组相比,新诊断老年发病T2DM组的高血压患病率、SBP水平显著升高,而TG、TC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TG、TC达标率显著升高(P<0.01)。(3)新诊断老年发病T2DM组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冠心病、周围血管病变)及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比例显著高于新诊断中年发病T2DM组(P<0.01)。结论和新诊断中年发病T2DM病人相比,新诊断老年发病T2DM病人血糖较易控制、HbA1c更容易达标,更应重视血压的管理和达标,出现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冠心病、周围血管病变)及合并CKD的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伴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45例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A组)、45例单纯T2DM患者(B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C组),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采用微柱法测定血糖。对A组患者血清hs-CRP与血糖、血脂的关系采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B、C组血清hs-CRP分别为(4.12±2.15)、(2.16±0.92)、(0.62±0.34)ng/m L,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分别为11.09%±1.67%、9.27%±1.21%、4.17%±0.41%,空腹血糖(FPG)分别为(11.86±3.91)、(10.97±3.36)、(4.58±0.7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PPG)分别为(15.91±2.34)、(13.79±3.29)、(6.16±0.83)mmol/L,三组间血清hs-CRP比较,P均<0.01;A、B组与C组Hb A1c、FPG、PPG比较,P均<0.01。A、B、C组TC分别为(5.84±0.56)、(5.47±0.34)、(3.31±0.25)mmol/L,TG分别为(2.27±0.27)、(2.18±0.23)、(1.21±0.19)mmol/L,LDL-C分别为(4.46±0.91)、(4.34±0.67)、(2.07±0.31)mmol/L,HDL-C分别为(1.17±0.37)、(1.21±0.42)、(1.51±0.62)mmol/L,A、B组TC、TG、LDL-C、HDL-C与C组比较,P均<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与Hb A1c、FPG、PPG、TC、TG、LDL-C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68 5、0.439 3、0.384 7、0.3069、0.343 1、0.404 5,P均<0.01),与HDL-C呈负相关(r=-0.239 3,P<0.01)。结论 T2DM伴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hs-CRP可能参与了T2DM血管病变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樊华 《实用老年医学》2012,26(6):462-46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蛋白排泄率(UAER)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UA)水平的关系。方法根据UAER将94例老年T2DM患者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A组)、微量蛋白尿组(B组)和大量蛋白尿组(C组)。分别测定3组的hs-CRP、UA水平以及血压、血糖、血脂等相关临床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B组和C组hs-CRP、UA明显高于A组,B组和C组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3组间在年龄、病程、血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UAER与hs-CRP、UA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331,P<0.01;r=0.254,P<0.05)。结论 hs-CRP和UA与老年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明显相关,在老年DN的预测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脂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1月—2018年3月住院的T2DM患者85例,分为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组(A组)44例、T2DM不合并微血管病变组(B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A组患者TC、TG、LDL-C、HbA1c高于B组,HDL-C低于B组(P0.05)。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与TC、TG、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T2DM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时血脂水平明显异常,脂代谢异常与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将94例T2DM患者按HbA1c水平分为≤8%和>8%两组,观察其慢性并发症及空腹血糖(FPG)等变化,并与24名健康人作对照组,分析HbA1c与其之间的关系.结果HbA1c≤8%组中大小血管并发症比例明显降低(P<0.01);FPG、TC、TG、LDL-C也明显降低(P<0.05);而2hPG、HDL-C明显增高(P<0.05);结论①HbA1c水平越高,血糖增高及脂代谢紊乱明显;②随着HbA1c增加,发生大、微血管并发症也增加;③DM患者的血糖及血脂异常三者呈平行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110例T2DM患者根据有无下肢血管病变分为单纯T2DM组(A组)和T2DM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组(B组)。根据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总分,将B组分为轻度组(B1组)、中度组(B2组)和重度组(B3组)。另选门诊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NC组)。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LPA、血糖、血脂、hs-CRP等。结果 A和B组LPA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1);B组LPA、hs-CRP水平则明显高于A组(P<0.05)。LPA、hs-CRP水平B3组高于B1组(P<0.01),B2组高于B1组(P<0.05,P<0.01),B1、B2、B3三组与N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earson相关分析示LPA与病程、总胆固醇(TC)、hs-CRP、下肢血管超声积分呈正相关,与年龄、体重指数(BM 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三酰甘油(TG)及hs-CRP无相关关系;hs-CRP与TC、TG、下肢血管超声积分呈正相关,与年龄、病程、B...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DM合并大血管并发症(冠心病或缺血性脑卒中)(HD组)和初诊T2DM(无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各80例,年龄和性别匹配.抽血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MBL、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结果 血浆MBL水平在HD组明显高于DM组(P<0.05).HD组TC、TG、LDL均高于DM组(P<0.05),两组间FPG、HbA1c、HDL、病程、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BL、CPR、TC、LDL进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DM血管病变与MBL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浆MBL、CRP水平升高与T2DM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BL与CRP两项指标之间在DM病人中不显示相关,提示可能以不同机制参与T2DM大血管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选择大血管并发症的T2DM患者各45例,同期伴与不伴进行分析.结果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均明显高于无血管并发症组(P<0.05)而HDL-C低于无血管并发症组(P>0.05),提示在降糖同时,对血脂异常的治疗,对防止大血管病变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疾病(lower extremity arterialdisease,LEAD)的患病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对200例T2DM患者行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检测,按ABI<0.9或ABI>0.9分为LEAD、非LEAD两组。同时收集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及吸烟史,测量其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并检查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2h)、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肌酐(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200名T2DM患者中,合并LEAD52例,占26%。LEAD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比例、患高血压的比例、HbA1c、TC、TG、LDL-C显著比非LEAD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I测量是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PAD的简便有效手段,年龄、病程、吸烟、TC、TG、LDL-C、HbA1c、hs-CRP等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LEAD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156例T2DM患者。按病史和B超结果分为NAFLD组(DM+N)组和非NAFLD组(DM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5名为对照(NC)组,测定3组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等,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指数)。结果与NC组相比,DM+N及DM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BMI)、丙氨酸转氨酶(ALT)、HOMA-IR指数及HCY均升高(P<0.05或P<0.01)。与DM组比较,DM+N组ALT、TG、FPG、FINS、HOMA-IR指数及HCY均升高(P<0.05或P<0.01)。HOMA-IR和TG是HCY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胰岛素抵抗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李百云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060-3062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肾病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274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DM)病程、DM家族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史、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史、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体重质数(BMI)等一般临床资料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和尿微量白蛋白等临床辅助检查资料.结果 DM下肢血管病变与DM病程、DM家族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史、FPG、2 h PG、HbA1c及尿微量白蛋白正相关(r≥0.286,P<0.05),与HDL-C负相关(r=-0.153,P<0.05);与T2 DM组比较,糖尿病肾病(DN)组患者年龄、DM病程、DM及冠心病家族史比例、视网膜病史比例、SBP、BMI、FPG、2hPG、HbA1c、TC、TG、Cr及微量白蛋白均有相关性(P<0.05),其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是DN患者的3.15倍.结论 DM病程、DM家族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史、FPG、2hPG、HbA1c、HDL-C及尿微量白蛋白是DN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Gas)水平与T2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85例,分为HbA_1c7%组(n=110)及HbA_1c≥7%组(n=75),分析Gas水平与HbA_1c、FPG、TC、LDL-C、HDL-C、Ins使用率、降糖药物使用率的相关性。结果 HbA_1c7%组FPG低于HbA_1c≥7%组,血清Gas-17、Ins使用率等指标高于HbA_1c≥7%组(P0.05或P0.01)。两组BMI、DM病程、SBP、DBP、TC、TG、LDL-C、HDL-C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Gas-17与FPG(r=-0.318,P0.01)及HbA1c(r=-0.507,P0.01)呈负相关。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_1c是Gas-17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2DM患者血清Gas水平与血糖控制呈负相关,对血糖控制的评估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糖耐量异常(IGT)、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变化与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老年T2DM(T2DM组)、IGT(IGT组)、IFG(IFG组)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20例,空腹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TG、TC、HDL-C、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小板膜糖蛋白CD61和CD62P。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彩色超声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NTG)。结果 T2DM组、IGT组、IFG组FMD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而T2DM组NTG较IGT组、IFG组、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多因素线性相关分析,FMD与FPG、TG、TC、LDL-C呈负相关。T2DM组、IGT组、IFG组CD61和CD62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D61与FPG、TC、HbA1c、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CD62P与FPG、TG、TC、HbA1c、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FMD与CD61、CD62P呈负相关。结论内皮功能损害和血小板活化在T2DM前期就已经存在,两者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筛查>25分者,其中单纯T2-DM老年患者(DM组)62例,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N组)35例。选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作为认知功能的测评工具。检测入选病例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及血脂水平。结果 DM组与N组相比,HbA1c、FBG、PBG、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1)。DM组的MoCA总分明显低于N组(P<0.01)。DM组MoCA评分与HbA1c、PBG、TG、年龄、受教育年限及LDL-C呈负相关(r=-0.40、-0.37、-0.34、-0.32、-0.29、-0.26,P<0.01或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bA1c是影响MoCA评分的风险因素。结论老年T2-DM患者认知功能减退,血糖控制不良、血脂紊乱、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与MCI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T2DM患者HbA1c的控制情况对代谢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276例T2DM患者根据HbA1c水平分为3组:A组HbA1c≤7%;B组7%<HbA1c<10%.C组HbA1c>10%,测定血糖、血脂水平,同时进行相关并发症的筛查. 结果 (1)3组间年龄、病程、血压、TC和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bA1c上升,FPG、TG和LDL-C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HbA1c上升,DR、DN和冠心病(CHD)的发病率升高(P<0.0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糖尿病足(DF)和脑梗死的发病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表明,HbA1c与FPG、TG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 结论 T2DM患者HbA1c控制率低,HbA1c水平与其慢性并发症相关,控制HbA1c可更好地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新诊断肥胖T2DM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8例和对照组(B组)36例,A组用甘精胰岛素加二甲双胍,共6月。对照组予甘精胰岛素加安慰剂。均查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PG),糖化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h-CRP),肝肾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A组低于B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降低新诊断肥胖型T2DM患者h-(CRP)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Cl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CTRP13)与T2DM及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澳洋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104例,根据是否合并CAS分为单纯T2DM组(n=47)和T2DM合并CAS组(T2DM+CAS,n=57),同期选取41名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NC)组。比较各组血清CTRP13及其他生化指标。结果 NC、T2DM、T2DM+CAS各组血清CTRP13依次降低(P<0.05或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TRP13与HDL-C呈正相关(P<0.05),与HbA1c、FPG、LDL-C、hs-CRP呈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PG、LDL-C、hs-CRP是血清CTRP13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RP13、HbA1c、LDL-C是T2DM合并CAS的影响因素。结论 T2DM合并CAS患者血清CTRP13降低,是T2DM合并CAS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及尿酸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T2DM患者200例,按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管理和运动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持续服药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F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的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后BMI、FPG、2 hPFG、HbA1c、TG、TC、LDL-C、U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BMI、FBG、2 hPFG、HbA1c较治疗前下降(P0.05),TG、TC、LDL-C、UA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HDL-C无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MI、FPG、2 hPFG、TC、LDL-C、HDL-C、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均可降低BMI、FPG、2 hPFG、HbAlc的水平,但两组HbAlc无明显差异。此外,阿卡波糖还可以降低TG、TC、LDL-C、UA的水平,升高HDL-C的水平。可知,阿卡波糖可以明显改善血脂及尿酸的代谢,早期预防T2DM慢性并发症及延缓心脑血管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5与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代谢性炎症综合征(MIS)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T2DM合并MIS患者和体检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5岁。分为3组:体检健康组(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T2DM组);T2DM合并MIS组(MIS组)。观察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1、血清SFRP-5等指标。结果 MIS组年龄、BMI、SBP、DBP、腰围、臀围、腰臀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T2DM组(均P0.05);MIS组病程显著高于T2DM组(P0.05)。MIS组TG、FPG、HbA1c、HDL-C、LDL-C、hs-CRP、FINS、HOMA-IR、IL-1、SFRP-5等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及T2D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FRP-5水平与病程、BMI、SBP、DBP、腰围、臀围、腰臀比、TG、TC、FPG、HbA1c、LDL-C、hs-CRP、FINS、HOMA-IR、IL-1呈负相关(均P0.05),与HDL-C呈正相关(P0.05),病程、BMI、FINS、FPG、HOMA-IR和IL-1是SFRP-5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SFRP-5与中老年T2DM合并MIS患者的病程、BMI、FINS、FPG、HOMA-IR及IL-1密切关联,建议将其作为T2DM合并MIS的临床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