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的种种原因,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政府可以利用其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市场监督、社会管理的功能来扩大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学校可以通过深化教育改革、进行规划、职业指导等帮助大学生摆正教育观念、确定职业目标;大学生自身更要努力提升自我能力和强化心理素质来应对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职业指导的方法与内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生职业指导既要体现大学教育的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又要体现大学教育的社会功能。其特殊性决定大学生职业指导应当含有职业规划、就业政策、需求信息、择业观念、就业心理的指导以及对大学生进行个人特征评价、求职技能训练和创业素质培养等方面的内容。大学生职业指导方法包括全程指导法、心理测量法、资源共享法等,对指导大学生科学规划人生、合理谋求职业、努力发展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手段。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还存在着观念落后、职业指导课程无序、职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要做好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必须要构建起一个具有完善思想体系、指导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全程化、立体型的职业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4.
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在传统医学生职业指导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描述性研究等方法,探索研究医学生职业指导的新途径、新模式、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校职业指导不仅仅是解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具体困难,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规划自己整个职业生涯、就业政策与法规、职业选择与就业技巧,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终极目标.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来开展,做好职业指导教育工作不单单是对大学生群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对高校、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工作开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大学生、高校、社会三个角度来论述职业指导的作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职业指导具有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提升综合素质、提高自主创业能力和提供就业信息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高等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工作定位不明确、教师职业化程度低和缺乏个性化职业指导的问题,应通过完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建设职业指导师队伍、创新多样化职业指导形式和提供优质服务等措施,加强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  相似文献   

7.
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求职、就业稳定、实现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本文从职业指导的内涵、高校职业指导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如何实现高质量的职业指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毕业生就业以后普遍存在着跳槽现象,部分大学毕业生甚至出现了频繁跳槽的现象。导致此种原因除了缺乏职业忠诚度、追求更高收入以及不适应工作等原因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大学生缺乏自主职业设计能力,对自己的人生缺乏科学规划,从而导致人生定位混乱而出现频频跳槽的现象。针对大学生跳槽现象给大学生及用人单位带来的困惑,在高校就业教育中要加强和引导大学生的自主职业设计能力,提升大学生的人生规划水平,减少因为频繁跳槽给大学生人生发展和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主要存在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社会用人单位过于重视学历、毕业生自身实力不足等原因.提出要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必须坚持理想教育,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充分发挥政府在高校毕业生中的作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据教育部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多强调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需要,教导毕业生调整择业心态,"先就业后择业",对于毕业生找到的工作是否适合自己却关注较少.这种职业指导理念违背了大学"以人为本"的教育使命,致使大学生就业后工作稳定性差、工作满足感低、跳槽频繁,造成人力资本的极大浪费.为此,高校要树立"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负责"的新理念,不仅要注重毕业生就业率,还要关注学生职业的长远发展,建立"指导理念人性化、指导过程全程化、指导人员专家化、服务流程系统化、职业指导个性化、管理工作信息化"的职业指导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职业指导已成为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通过开设职业指导课、讲座、职业性向测评、加强专业实训等方式进行,存在着指导内容和形式单一、理论研究薄弱、个性化指导不足、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完善等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做好职业指导工作,本文提出了四方面的思考:一是确立以人为本的职业指导工作目标,二是构建以“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指导体系,三是要加强具有高职特色的职业指导理论和应用研究,四是要加强职业指导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论职业指导工作的完善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高校、国家与地方政府作出了许多努力:各地纷纷成立就业指导中心,对在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讲解和就业信息发布;许多高校设立了专门的大学生就业服务网站;国家与地方政府也针对大学生就业专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在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备受关注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一些不足。如何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落到实处,探索新的思路,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人员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受到高校扩张和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当前的一大难题。在此深入分析了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提出了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即职业指导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职业指导的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职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没有有效性和针对性,并分析了问题的原因是因为高校对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导向性导致职业指导工作的功利性。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做法:改变观念,加强对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构建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体系,建立专业职业指导队伍,改变职业指导的形式等,希望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人才培育模式与社会岗位需求脱节,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企业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政府及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后劲不足。高校应积极探索与社会需求相符的人才培育模式;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职业能力;企业应提高责任意识,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政府和高校要完善相关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日益突显,众多高校都致力于探索加强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逐步加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就业服务的工作力度.但是,单纯的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技巧指导、就业服务等工作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德育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促进作用,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就业工作中的必要环节,使学生的内在素质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提高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宋杨  程煦 《人力资源管理》2013,(12):359-360
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精细化的职业指导有利于促进我国人才市场的合理化建设,有利于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有利于高校的专业培养层次。本文从完善职业指导理论化建设,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目标,在职业指导工作过程中要做到专业化、科学化、细致化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重,就业需求与就业满意度两者之间出现了严重的矛盾,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获取就业信息、发展健康身心以及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职业指导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核心职业能力是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的应聘条件。不同行业的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核心职业能力需求各有侧重。以经管类研究生(上海某高校为例)的主要就业行业选择为研究背景,通过对经管类研究生集中就业行业的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分析他们对应聘者核心职业能力的需求侧重情况,包括对核心职业能力的整体评价、不同规模及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对核心职业能力需求的侧重等,以期为今后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发展规划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随着高校扩招而愈加严重,而大学生自身能力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引导大学生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职业规划成为解决就业难的重要手段.大学生自身必须充分重视大学期间职业的规划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基于定位营销思维制定职业规划,在清晰的求职市场定位的指导下,培养企业需要的职业能力,以便实现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目前大学毕业生数量及其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就业选择地区和专业差异较大,就业单位对毕业学校、身份和性别歧视依然存在,大学生就业难与高等学校就业率虚高相悖,存在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并存的结构性矛盾.究其原因是政府在扩招政策制定、就业模式调整、就业引导和相关政策扶持等方面缺少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效果远低于预期;用人单位在用人标准、招聘程序和工资待遇等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低、虚高就业率和大学生能力差是主要问题,直接导致大学生在面对用人单位时的被动局面.因此,高等学校破除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需要综合措施,政府是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局的主导力量,制定科学务实的就业方针政策,用人单位尽快完善大学毕业生相关工作,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搭建服务平台;高等学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职业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