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玮  苏雅宁 《当代医学》2012,(27):102-103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确诊的支气管结核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全身抗结核治疗和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结核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结核病人在全身抗结核药物和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结核药雾化吸入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有效增加病灶局部药物浓度,促进病灶的愈合,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58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疾病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29人。观察组患者主要使用雾化吸入联合抗结核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主要使用单纯结核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一个月、两个月以及三个月之后的转阴人数和转阴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为93.10%,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为65.52%,两组患者对比的χ2值为6.7246,P<0.05,可以看出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要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治疗后一个月、两个月以及三个月的转阴人数(9人、18人、29人)和转阴率(31.03%、62.07%、100%)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在转阴率方面远优于对照组。结论雾化吸入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更有效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方法。方法将确诊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单纯抗结核、抗结核治疗加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抗结核加雾化吸入治疗,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纤维支气管镜下的改变情况判定疗效。结果雾化吸入组和局部注药组在临床疗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效率及防止支气管狭窄方面与单纯全身抗结核治疗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雾化吸入及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防止支气管内膜结核导致的支气管狭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寻找更有效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方法。方法 将确诊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单纯抗结核、抗结核治疗加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抗结核加雾化吸入治疗,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纤维支气管镜下的改变情况判定疗效。结果 雾化吸入组和局部注药组在临床疗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效率及防止支气管狭窄方面与单纯全身抗结核治疗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雾化吸入及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防止支气管内膜结核导致的支气管狭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单纯应用抗结核药物化疗和通过雾化吸入联合支气管镜下给药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将两家医院100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治疗组采用雾化吸入联合支气管镜下给药治疗护理。结果:治疗组效果比对照组好,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氧气雾化吸入联合支气管镜下给药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疗效显著,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相应护理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病人,经全身抗结核治疗效果较差,使大部分病人失去信心和,因此探索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病人势在必行。方法:通过对58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实施超声雾化吸入疗法2个月,进行局部治疗,加之精心护理。结果:治疗组痰菌转阴有效率96.55%,胸部CT检查吸收有效率89.65%,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93.1%,纤支镜检查病变好转情况有效率82.85%,4项疗效判定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疗效较好。结论: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病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给临床治疗提供了捷径,使患者对疾病的康复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结内结核经单纯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与全身抗结核治疗同时辅以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联合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的治疗疗效对比观察。方法:将58例确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研究组在全身抗结核治疗同时给予每周1次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同时联合每天2次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予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分别对2组在治疗2个月和6个月末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个月末和6个月末,研究组的临床症状,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均好转。研究组镜下内膜病变分型为肉芽增殖型、溃疡坏死型的疗效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抗结核治疗同时辅以可弯曲支气管镜局部冷凝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症状改善,痰菌阴转率、胸部X线片病灶吸收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全身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痰热清雾化在咽喉结核及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辅助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56例痰菌阳性初治肺结核合并咽喉结核或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仅使用口服初治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26例)抗结核同时加用痰热清10 mL雾化治疗,2次/天。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效率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痰热清雾化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咽喉结核及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崔长征  党霞 《中原医刊》2011,(17):125-126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治疗对气管、支气管结核(简称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方法常规全身抗结核治疗及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基础上,62例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为雾化吸入治疗组和未雾化吸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1~3个月后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雾化吸入治疗组治疗效果较未雾化吸入对照组疗效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雾化吸入是支气管结核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早期配合雾化吸入治疗,临床症状、管腔充血水肿较对照组缓解快,患者痛苦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治疗对气管、支气管结核(简称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方法:常规全身抗结核治疗及经纤支镜治疗基础上,支气管结核患者62例随机分为雾化吸入治疗组和未雾化吸入对照组两组。比较1~3个月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雾化吸入治疗组治疗效果较未雾化吸入对照组疗效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后差异不显著。结论:雾化吸入是支气管结核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早期配合雾化吸入治疗,临床症状、管腔充血水肿较对照组缓解快,患者痛苦少。但不起绝对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岩 《中外健康文摘》2012,(34):106-107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雾化吸入INH,AMK;其余治疗方法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雾化吸入INH,AMK对治疗支气管结核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利福平气道内注射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规抗结核化疗联合利福平气道内注射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强化期采用HRZE抗结核化疗方案加利福平注射液气道内注射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对照组23例以HRZE抗结核化疗方案单纯口服治疗,观察强化期1、2个月末临床症状改善、痰菌阴转、肺部病灶吸收、镜下改变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近期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原有咳嗽、咳痰、发热、气喘、咯血及胸痛等不适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3.9%。结论口服抗结核杆菌药联合利福平注射液气道内局部注射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起效快、效果佳、不良反应少,在避免支气管腔狭窄上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喉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等,病因复杂,本院自2006年1月至12月采用抗结核药物超声雾化吸入疗法治疗46例喉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治疗观察喉结核、支气管内膜患者46例,均为2006年确诊住院治疗的病人,其中男性32例,女性14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博利康尼溶液和普米克令舒混悬液对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98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患儿,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2组,两组皆采用常规抗病毒和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博利康尼溶液和普米克令舒混悬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博利康尼溶液和普米克令舒混悬液对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理想,且明显比常规超声雾化吸入效果好,能够有效地控制哮喘发作,加快病情转归,操作简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6):40-42+46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雾化吸入疗法联合纤支镜介入疗法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2HRZE/10HR方案口服药物抗结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抗结核药物雾化吸入疗法联合纤支镜介入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的总疗程、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在总有效率、痰菌转阴时间及总治疗疗程方面分别为92.5%、(28.77±4.12)d、(39.2±6.28)周,相对于对照组的为75.0%、(39.49±5.72)d、(47.3±6.65)周,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中出血方面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两组其余不良反应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EBTB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药物雾化吸入疗法和纤维支气管镜介入疗法治疗可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菌阳患者的痰菌转阴时间及治疗疗程,促进肺不张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支气管内膜结核病人不同雾化吸入治疗时呼吸系统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将收治的158例病人随机分为超声雾化组、高压泵动力雾化组,观察呼吸系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雾化吸入前两组气喘、咳嗽、咳痰的次数、量、性质等无统计学意义;雾化吸入后两组气喘、咳嗽、咳痰的次数、量、性质等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泵动力雾化吸入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高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支气管急性哮喘发作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单药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哮鸣音、喘憋以及湿啰音的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短期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缩短治疗疗效,因此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汤军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0):146-147
目的观察喘可治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止咳的基础上使用喘可治加全乐宁雾化吸入,每日2次;对照组在常规抗感染止咳的基础上使用普米克令舒加全乐宁雾化吸入,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治疗前后咳嗽、喘息、肺功能改善情况、住院天数及6个月内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改善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6个月内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喘可治雾化吸人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明显,同时有增强呼吸道免疫力、减少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传统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可见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短,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较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患儿支气管肺炎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量间歇性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及总结相关护理体会.方法将支气管肺炎患儿12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2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传统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微量间歇性超声雾化吸入疗法,2组患儿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后均接受物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雾化吸入前后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有效排痰时间、临床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有效排痰时、退烧和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时间为(10.8±2.3)d,总有效率达95.2%,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量间歇性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及合理的护理策略能够有效加速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