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乾屎橛 ] 即厕筹 ,拭粪的山竹木片。佛家比喻至秽至贱之物。《景德传灯录·义玄禅师》 :“时有僧问 :‘如何是无位真人 ?’僧便打 ,云 :‘无位真人是什么乾屎橛 !’”《朱子语类》卷七 :“今之禅家多是‘麻三斤’‘乾屎橛’之说 ,谓不落窠臼 ,不堕理路。”以上是《汉语大词典》(第一卷 )对“乾屎橛”一词的诠释。乾 ,已简化为“干”。“干屎橛”一词 ,并非只见于《景德传灯录》 ,其他佛教著作 ,亦有用者。下即两例 :临济曰 :“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未证据者看看。有僧出问。济曰 :“是干屎橛。”又问惟一如何是道中人 ?曰 :“干屎橛。…  相似文献   

2.
朱熹在构筑自己博大精深的自然哲学体系中多处借鉴了《黄帝内经》的“取象比类”方法,本文侧重从宇宙生成、万物化育、物质运动等方面就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析  相似文献   

3.
《四书章句集注》是宋代经典解释的代表作,作者朱熹在解释的过程中运用了“天理---人欲”、“体用”、“本末”等多种诠释框架,重点分析其在“体用”诠释框架方面的特色。朱熹通过“体用”的诠释框架使得四书本身的义理更加理论化、系统化,而且更加适应当时人对四书文本准确而深刻把握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以《梅花易术》和《皇极经世》的文本内容为基础,对邵雍的体用论作了详尽的分析,阐释了他"体无定用,惟变是用。用无定体,惟化是体"的基本思想,并进而上升到他哲学原理中的体用关系,"天学"、"人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说诗经《卷耳》篇主人公即采卷耳者,最有影响的是朱熹的《诗集传》。在《卷耳》首章四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下朱熹曰:“赋也。后妃以君子不在而思念之,故赋此诗。托言方采卷耳、未满顷筐,而心适念其君子,故不能复采,而寘之大道之旁也”。(引见《诗集传·卷耳》,重点号是笔者所加,下同)朱熹对“赋”有特定的解释,他在《葛蕈》首六句下第一次出现所谓“赋”下释“赋”曰:“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直言”,就不是“曲言”,亦不是“隐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一九八一年二月二十七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对“九类十五种”公文中的第七类的“报告”与“请示”,作了确切的规定: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用‘报告’。”“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用‘请示’。”在这个条文中,明确地规定了在什么情况下,用“报告”,在什么情  相似文献   

7.
“体用”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思想史中的概念,也是武术文化体系中的重要脊线。作为一对哲学范畴、思维方式和分析框架,“体用观”对建构武术理论有着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历史研究等方法对武术与体用思想相融的基本内涵、内在机制以及方法意义进行分析与阐释。研究认为,拳势“以练周身一体的内气与劲力为体,以练攻防一体的技击战术与技巧为用”,拳理“以静为体,以动为用”和拳法以“体道、味道,进而以武入道”的体认阶序共同建构起了武术“练体”与“练用”的基本内涵;“道器不二”的道艺体用观、“已发未发”的动静体用观以及“摄用归体”的拳势体用观集中反映了武术与体用思想相融的内在机制;武术的延续过程是在一次次“体用互变”的过程中实现了对自身的内在超越,其对体用思想的吸收与借鉴,不仅从思想层面印证了传统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更为重要的是为自身在整个传统文化延续与更迭过程寻找到了“因循”与“通变”的理据。  相似文献   

8.
《朱子语类》是朱熹门人记录朱熹讲学语录汇编。疑问句是其中很有特色的言语形式,按使用者身份分为弟子使用的疑问句(作为学生身份)和朱熹使用的疑问句(作为师长身份);本文主要从"单纯式问句"和"复合式问句""两方面进行讨论弟子使用的疑问句中询问句使用的形式特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南宋时,朱熹弟子的勤奋好学与积极动脑的学习风范,同时也可以窥见作为"引路底人"的朱熹的教学理论具体实践例证。  相似文献   

9.
对《朱子语类》中的“着”进行探讨,在对其中595条用例进行分析归类的基础上,将其与前后代经典作品中的“着”的用法进行了比较,描述出其逐渐虚化的过程。导致“着”字逐渐虚化的机制,一是使用频率,二是语法位置。  相似文献   

10.
《诗经·大、小雅》总的来说,它是一部反映周王朝兴衰的历史。 “正《大雅》”是指《大雅》《文王之什》和《生民之什》中从《生民》至《卷阿》八篇,共为十八篇。它应属周王朝盛隆时期的产物。关于《大雅》这十八篇的创作年代,各家说法不同:东汉郑玄认为《文王之什》是文王、武王时代的诗,《生民之什》从《生民》至《卷阿》八篇为周公、成王之世诗。朱熹认为:“正《大雅》……多周公制作时所定也。”“今按《文王》首句即云‘文王在上’,则非文王之诗矣。《大明》、《有声》并言文武者非一,安得为文武时所作乎?盖正雅皆成王、周公以后之诗,但此什(指《文王之什》)皆为追述文武之德。……”总之他们均认为“正大雅”是西周初年之诗。  相似文献   

11.
朱熹用韵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熹,字元(口每),1130年生在福建尤溪,1200年卒于福建建阳。他的《诗集传》在相当多的韵脚下都注上反切、直音或叶音,按照所注音读《诗》,在当时是很和谐的,而读叶音的韵脚,一般是朱熹读来不和谐而改读的。据此,我们便可以通过《诗集传》韵脚的注音归纳朱熹的用韵实际。作为一大学者,朱熹注音不可能用方音,所以,考察朱熹的用韵,实际上就是考察南宋前期的韵部情况。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秦九韶的《数书九章》其书,以及秦九韶其人.论述了秦九韶的数学观既重视数学作为操作“工具”的“外在应用”,又重视数学作为逻辑“思维”的“内在完备”,既重视数学“通神明,顺性命”的“文化性”,又重视数学“经世务,类万物”的“应用性”.他是站在“数学建模”的高度,来研究各类数学问题的.他的数学观是“广义数学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秦九韶的《数书九章》其书,以及秦九韶其人.论述了秦九韶的数学观既重视数学作为操作“工具”的“外在应用”,又重视数学作为逻辑“思维”的“内在完备”,既重视数学“通神明,顺性命”的“文化性”,又重视数学“经世务,类万物”的“应用性”.他是站在“数学建模”的高度,来研究各类数学问题的.他的数学观是“广义数学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秦九韶的《数书九章》其书,以及秦九韶其人.论述了秦九韶的数学观既重视数学作为操作“工具”的“外在应用”。又重视数学作为逻辑“思维”的“内在完备”,既重视数学“通神明.顺性命”的“文化性”,又重视数学“经世务.类万物”的“应用性”.他是站在“数学建模”的高度,来研究各类数学问题的.他的数学观是“广义数学观”.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秦九韶的《数书九章》其书,以及秦九韶其人.论述了秦九韶的数学观既重视数学作为操作“工具”的“外在应用”,又重视数学作为逻辑“思维”的“内在完备”,既重视数学“通神明,顺性命”的“文化性”,又重视数学“经世务,类万物”的“应用性”.他是站在“数学建模”的高度,来研究各类数学问题的.他的数学观是“广义数学观”.  相似文献   

16.
“折衷”是刘勰的主要论文方法,《文心雕龙》“变乎《骚》”一语较典型地体现了他的这种“折衷”思维模式。在刘勰看来,体“资于故实”、数“酌于新声”是文“变”之“势”、“理”,而《楚辞》则是对这两者的集中体现。“变乎《骚扩者,实指《骚》(概指《楚辞》)为文“变”之典范。  相似文献   

17.
关于儒学"太极"概念,蕅益智旭以出家人特有的方式进行诠释。智旭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本原,这一本原具有阴阳之理,阴阳变化之神妙过程中化生万物;同时,太极和万物之间是一种体用关系,太极为体,万物为用。在无极与太极的关系上,智旭表面上赞同周濂溪,暗中又借鉴朱熹的观点。智旭还提出"太极妙理"说、阴阳善恶观等。智旭是站在佛教世界观的立场上诠释儒学理论范畴,其本义是在介绍佛学,藉儒说佛,会通儒佛。  相似文献   

18.
说“笑”     
《广韵》去声三十五笑韵释“笑”是:“笑,欣也,喜也,亦作笑,私妙叨。” 这是“笑”字由古至今普遍的音读与义解。但这个意义与这个字形有什么关系呢? 宋徐铉校《说文解字》,于竹部“笑”字下注“此字本缺,臣铉等按孙愐《唐韵》引《说文》云:‘喜也,从竹从犬’而不述其义,今俗皆从犬。又按李阳冰刊定《说文》,从竹从夭,义云‘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未知其审。私妙切。”  相似文献   

19.
市场的实质是什么?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利用市场?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经济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本文对此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一什么是市场?马克思指出:“市场就是人们进行商品买卖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02页)。很明确,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那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呢?列宁是这样论述的:“市场这一概念,和社会分工——即马克思所说的:‘任何商品生产(我们加上一  相似文献   

20.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一般认为这是孔子对《诗经》所作的总概括,总评价,用宋人朱熹的话说就是:“夫子言《诗》三百篇,而惟此一言,足以尽盖其义。”(《论语集注》)不过,“思无邪”一语,并不是孔子所自撰,而是他从《诗·鲁颂·駉》篇中借来的。宋人邢昺的《论语注疏》,朱熹的《论语集注》,清人刘宝楠的《论语正义》都曾指出过这一点。今人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说得更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