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手术治疗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70例NEC患儿和140例非NEC新生儿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NEC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统计NEC患儿治疗方法,将手术治疗患儿按照其手术时机分为早期手术组(手术年龄≤7 d)和晚期手术组(7 d<手术年龄≤28 d),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 NEC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胎膜早破、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合并肺部感染、合并败血症、喂养方式与非NEC组存在差异(P<0.05)。新生儿Apgar评分<7分、新生儿体重<2.5 kg、合并肺部感染、合并败血症是新生儿NEC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母乳喂养是新生儿NEC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早期手术组手术指征、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与晚期手术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新生儿NEC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合并肺部感染、合并败血症和母乳喂养,需根据NEC患儿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低出生体重患儿开胸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3年6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行开胸心脏手术的低出生体重(≤2.5 kg)患儿121例,男80例,女41例,手术日龄3~84 d,出生体重1.05~2.50 kg,手术日体重1.13~2.70 kg,ASAⅢ或Ⅳ级。根据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分为两组:机械通气7 d的延长组(PMV组,n=40)和≤7 d的非延长组(N-PMV组,n=81)。收集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和术前、术中和术后资料,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影响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果与N-PMV组比较,PMV组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前机械通气、术后延迟关胸、再次气管插管、非计划再次手术明显增多(P0.05),术后24 h乳酸浓度最大值明显升高(P0.05),术后贫血、术后败血症明显增多(P0.05)。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败血症(OR=26.511,95%CI 1.326~530.217,P=0.032)和术后延迟关胸(OR=6.573,95%CI 1.293~33.401,P=0.023)是低出生体重患儿开胸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出生体重患儿开胸心脏术后造成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原因较多,术后败血症和延迟关胸是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并进行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纳入2011年12月~2017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58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采用后路手术治疗,记录术后发生肺部感染人数,设为感染组,其余设为非感染组。调查两组性别、年龄、骨折情况等病历资料,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584例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0例,感染率6.8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住院时间、吸烟史、合并慢性肺部疾病、卧床时间、麻醉方式、出血量、合并糖尿病、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手术路径、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14 d(OR=3.133)、卧床时间7 d(OR=2.856)、合并慢性肺部疾病(OR=2.456)、吸烟史(OR=2.012)、全身麻醉(OR=2.656)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与住院时间14 d、卧床时间7 d、合并慢性肺部疾病、吸烟史、全身麻醉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制定相应措施以降低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出生后1周内母乳喂养量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产科出生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病例资料,按母乳喂养量占总喂养量的比例分为60%组、≤60%组,配方奶喂养组,比较三组第1周母乳喂养量对NEC和喂养不耐受的影响。结果≤60%组、配方奶喂养组NEC发生率显著高于60%组,OR(95%CI)分别为13.455(95%CI 1.718,105.343)、19.425(95%CI 2.317,162.845)(P0.05,P0.01);≤60%组、配方奶喂养组喂养不耐受率显著高于60%组,OR(95%CI)分别为10.976(95%CI 4.605,26.163)、9.876(95%CI 3.688,26.595)(均P0.01)。结论 1周内多量母乳喂养可降低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和NEC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椎过伸性脊髓损伤的手术干预时机对手术疗效及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05年2月至2009年8月共收治34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根据接受手术的时间分为3组:1~6 d手术组(17例)、6~14 d手术组(10例)、14 d以后手术组(7例),比较3组手术前、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运动评分改变,并分析手术前、后手内在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34例患者术后获12~40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ASAI运动评分: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防总的功能改善率1~6 d手术组优于6~14 d手术组和14 d以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4 d手术组与14 d以后手术组无明显差异.手内在肌功能改善率1个月内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1);末次随访时1~6 d手术组优于6~14 d手术组及14 d以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4 d手术组与14 d以后手术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颈椎过伸性损伤应该在伤后6 d内手术,尽早减压是最大限度恢复神经功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关键.手术干预时机对手运动神经功能短期恢复无明显影响,但对远期恢复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时机选择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267例,入组后根据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入院2 d内手术)和晚期手术组(入院2 d后手术),详细记录患者的并存症、手术细节、术后并发症等.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住院时间、出院时功能恢复情况、术后6和12个月的死亡率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116例,早期手术组45例,晚期手术组71例.两组性别、年龄、并存症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麻醉方式、出血量、固定方式两组亦无统计学意义.早期手术组住院时间、住院期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较晚期手术组明显减少;住院期间、术后6、12个月死亡率和晚期手术组相比差异不统计学意义;出院时、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较晚期手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晚期手术组ADL评分和早期手术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排除自身情况差异后,术后早期(出院时、术后6个月)早期手术患者独立生活能力较晚期手术者恢复好,但从远期来看(术后12个月)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手术者和晚期手术者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时机选择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267例,入组后根据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入院2 d内手术)和晚期手术组(入院2 d后手术),详细记录患者的并存症、手术细节、术后并发症等.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住院时间、出院时功能恢复情况、术后6和12个月的死亡率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116例,早期手术组45例,晚期手术组71例.两组性别、年龄、并存症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麻醉方式、出血量、固定方式两组亦无统计学意义.早期手术组住院时间、住院期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较晚期手术组明显减少;住院期间、术后6、12个月死亡率和晚期手术组相比差异不统计学意义;出院时、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较晚期手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晚期手术组ADL评分和早期手术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排除自身情况差异后,术后早期(出院时、术后6个月)早期手术患者独立生活能力较晚期手术者恢复好,但从远期来看(术后12个月)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手术者和晚期手术者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合并水痘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妊娠晚期合并水痘的住院孕妇15例,回顾性分析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对母婴的影响。 结果15例晚期妊娠合并水痘的患者中,孕29~34周患者5例(占33.3%),均无严重并发症,经积极治疗10~14 d痊愈出院,足月后3例孕妇自然分娩,2例孕妇剖宫产分娩,产妇无不良结局,新生儿阿氏评分、体重均在正常范围,随访新生儿30 d无水痘感染病例。孕37~40周患者10例(占66.7%),治疗过程中分娩8例,其中4例孕妇剖宫产分娩,4例孕妇自然临产分娩;孕妇感染7 d内分娩者3例,感染7 d以上分娩者5例,其中孕妇感染第5天自然分娩的1例新生儿感染水痘,经积极治疗痊愈出院,其余7例新生儿阿氏评分、体重均在正常范围,随访30 d均无水痘感染;8例产妇治疗7~10 d均痊愈出院;另外2例孕妇水痘痊愈后外院分娩,追访母儿分娩顺利,新生儿随访30 d无水痘感染。孕29~34周和孕37~40周感染水痘的两组孕妇,足月后分娩的新生儿水痘感染率分别为0%和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48)。 结论妊娠晚期合并水痘的孕妇应积极给予抗病毒和对症治疗以减轻临床症状、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同时尽量推迟分娩,以减少新生儿水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机的选择及手术技巧. 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处理的急性胆囊炎86例.根据手术时患者的发病时间分为两组,早期手术组和晚期手术组,分别于起病72小时内或72小时后行腹腔镜胴囊切除术. 结果 早期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晚期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手术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胆漏1例,切口感染1例;晚期手术组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胆漏2例,切口感染4例,术后出血1例,腹腔脓肿2例.早期手术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晚期手术组(P<0.05). 结论 急性胆囊炎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安全有效,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其中术中胆囊三角的显露、正确处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及时中转开腹时机,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及吻合口行纵隔胸膜固定手术与常规方法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固定手术组及常规手术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食管癌根治术,固定手术组在食管癌根治术中行胃及吻合口行纵隔胸膜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等手术指标,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胃排空延迟等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及生存率等远期指标。结果固定手术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常规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无显著差异(P0.05);固定手术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肺部感染、胃排空延迟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固定手术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食管癌根治术基础上,加行纵隔胸膜固定能够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死亡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对策。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5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收治的99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死亡独立危险因素。将99例患者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治愈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供者类型、免疫抑制方案、术后重症肺部感染发生时间、是否合并败血症及休克、ARDS分型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82例重症肺部感染发生在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17例发生在肾移植术后6个月后。58例患者治愈,41例死亡。99例患者共检出病原体167例次,感染病原体以细菌为主(126/167)。多因素分析可知供者类型、合并败血症、合并休克、免疫抑制方案、经济状况、ARDS分型是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041、0.225、0.074、0.143、0.093、0.124,P均0.05)。结论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死亡与供者类型、是否合并败血症及休克、经济状况、免疫抑制方案及ARDS分型有关,针对以上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指导临床治疗,可降低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早期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早期NEC新生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26例患儿中23例入院诊断为NEC,22例经过治疗后痊愈出院。1例1个月后发生肠粘连肠梗阻再次手术治愈。3例发展为晚期NEC,予肠造瘘或肠切除吻合术,其中1例全小肠广泛坏死,术后放弃治疗死亡。结论应重视新生儿早期NEC高危因素的筛查。对于早产儿、缺氧窒息、感染,腹胀、便血等高危患儿,应重点观察,及时给予大便潜血检查,反复复查腹片和彩色多普勒。并立即给予禁食、胃肠减压,使用多巴胺改善微循环以及营养支持、抗感染、对症处理,可以避免发展为中晚期NEC,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椎过伸性损伤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较佳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02—2010-10诊治的106例颈椎过伸性损伤。依据是否行手术治疗及手术时机分为5组,A组(非手术治疗)25例,B组(伤后至手术时间≤3 d)17例,C组(伤后至手术时间4~10 d)27例,D组(伤后至手术时间11~20 d)19例,E组(伤后至手术时间≥21 d)18例。结果 A组治疗后3个月JOA评分恢复值为(3.0±1.8)分,治疗后1年为(4.3±2.1)分。A组治疗后3个月、1年JOA评分恢复值均低于B、C、D、E组术后3个月、1年JOA评分恢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手术组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1年JOA评分恢复值与手术时机关系进行曲线拟合,提示术后7~14 d为较佳手术时机。结论颈椎过伸性损伤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疗效总体优于非手术治疗,而且伤后7~14 d为较佳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4.
苏日罕  包亮 《颈腰痛杂志》2021,42(4):466-469
目的 探讨重度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临床特点及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15年1月-2020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重度外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457例,按照早期死亡(30 d内)与否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统计其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致伤因素、损伤节段、AISA分级、合并伤、基础疾病、是否手术、手术时机等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早期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457例患者30 d以内死亡83例,病死率为18.16%,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损伤节段、APACHEⅡ评分、受伤至手术时间、肺部感染、气管插管、低钠血症、血白蛋白等因素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低白蛋白血症(OR=1.906,P=0.016),高APACHEⅡ评分(OR=9.643,P=0.004),肺部感染(OR=4.976,P=0.038),高损伤节段(OR=10.933,P=0.045),低钠血症(OR=2.103,P=0.021)是急性重度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及早手术(OR=0.887,P=0.013)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 高损伤节段、APACHEⅡ评分、肺部感染等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相关指标,对患者早期死亡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而及早手术能够降低早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无内膜接触缝合(Sutureless)手术和传统手术纠治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行手术纠治的46例心下型TAVPC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合并单心室、法洛四联症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传统手术组和Sutureless手术组。传统手术组35例,男28例(80.0%)、女7例(20.0%),中位年龄21(8,42)d,中位体重3.6(3.0,4.0)kg。Sutureless手术组11例,男8例(72.7%)、女3例(27.3%),中位年龄14(6,22)d,中位体重3.5(2.9,3.6)kg。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传统手术组死亡5例(10.9%),其中院内死亡4例(8.7%),晚期死亡1例(2.2%)。传统手术组死亡率(14.3%,5/35)高于Sutureless手术组(0.0%,0/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性别(P=0.042)、年龄(P=0.028)、体外循环时间(P=0.007)、主动脉阻断时间(P=0.018)、气管插管时间(P=0.042)是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中位随访时间为18.00(5.00,37.75)个月。术后发生肺静脉梗阻22例,均为传统手术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对于心下型TAPVC,与传统手术相比,Sutureless手术可以降低术后肺静脉梗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科Apgar评分在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患者术后风险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行根治性切除术或姑息性手术的HCCA患者90例,分析外科Apgar评分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间的相关性及不同术式术后并发症与Apgar评分的关系。根据Apgar评分分为低分组和高分组,手术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对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黄疸水平,白蛋白水平,Child肝功能分级和TMN分期对Apgar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结果 90例患者中60例出现并发症,其中死亡1例,并发症与无并发症患者间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2.4%,高分组为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单个并发症来看,肝功能衰竭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肺部感染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术式的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风险的对比,发现行根治性切除术和姑息性手术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患者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间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外科Apgar评分可以预测HCCA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肝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手术患者发生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36例行开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结果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为13.8%,发生率受患者年龄,气管切开,GCS评分,合并胸外伤,机械通气及吸烟史的影响(P0.05)。病原菌分离显示革兰氏阴性菌占72.41%。结论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肺部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上应加强对相关因素的控制及预防从而降低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小板减少与病情轻重及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对46例新生儿败血症并血小板减少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0例,女16例;7d内发病17例,7d以上发病29例;院内感染18例,社区感染28例。应用人免疫球蛋白400mg/(kg·d),连用3~5d抗感染及升血小板,有出血现象者给予血小板输注治疗,并应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原发病,治疗前后测定血小板计数。结果 46例患儿,其中6例有出血现象者给予血小板治疗,40例给予人免疫球蛋白及抗生素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及升血小板,治疗后随病情好转,血小板升至正常(P〈0.01)。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小板随病情轻重而增减,血小板计数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判定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一个辅助标准和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合理抗感染治疗和应用人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19.
过伸性颈脊髓损伤外科干预时机及早期手术适应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外科干预时机及早期手术的适应证选择。方法107例过伸性颈脊髓损伤,根据治疗方式和接受手术时间的不同分成4组:非手术治疗组(21例)、1~7 d手术组(37例)、8~14 d手术组(37例)、14 d以后手术组(9例),比较4组间治疗前后的ASIA评分改变。结果3例死亡,104例获得12~28个月随访,脊髓神经功能按ASIA运动评分,平均增长值:手术组均高于非手术治疗组(P<0.05),1~7 d手术组(41.85±13.91)高于8~14 d手术组(35.01±13.01)(P<0.05),8~14 d手术组(35.01±13.01)高于14 d以后手术组(26.91±10.05)(P<0.05)。结论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应在伤后7 d内进行,尽早手术减压是最大限度恢复神经功能的关键。凡MR I提示颈脊髓损伤、间盘损伤、突出者,早期手术可避免因颈椎不稳造成神经的继发性损伤,保证其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选择对老年髋部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骨科收治的81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男272例,女542例;年龄为60~99岁,平均79.9岁;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将患者分为全身状态好(ASA分级Ⅰ、Ⅱ级,403例)和全身状态较差(ASA分级Ⅲ、Ⅳ级,411例)两类,每类患者根据是否在入院后48 h内手术再分为2组:早期手术组和晚期手术组。分别比较早期手术组与晚期手术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0 d和1年死亡率、术后1年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等。结果在全身状态好的患者中,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早期手术组患者术后30 d死亡率[0%(0/94)]、术后1年死亡率[5.3%(5/94)]显著低于晚期手术组患者[4.2%(13/309)、14.2%(44/309)],住院时间[(9.6±5.2)d]显著短于晚期手术组患者[(12.3±5.9)d]、术后1年ADL评分[75(70,85)分]显著高于晚期手术组患者[70(60,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身状态较差的患者中,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早期手术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42.2%(35/83)]显著高于晚期手术组患者[30.5%(100/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30 d和1年死亡率、住院时间及术后1年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髋部骨折,若患者身体状态好,可尽快实施手术;若患者一般状况差,不能一味强调早期手术,需评估身体状态后再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