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缺氧条件下补阳还五汤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Smad蛋白4(drosophila 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protein,Smad4)基因信号促进新生血管成熟的分子机制。方法:于体外鼠尾胶基质上种植胸主动脉血管段构建新生血管三维培养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缺氧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补阳还五汤组。缺氧模型组,常氧条件下培养5 d后缺氧24 h,药物治疗组在缺氧同时分别给予辛伐他汀(10μg·L~(-1))和补阳还五汤载药血清(10%),正常组则常氧条件下培养6 d。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新生血管生长情况,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新生血管培养液中TGF-β_1的含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新生血管TGF-β_1和Smad4 mRNA的表达,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新生血管神经型钙黏蛋白(neural-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各实验组结果显示,培养6 d,倒置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新生血管生成,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存活的新生血管数量减少(P0.05),给予补阳还五汤干预后存活的新生血管数量增多(P0.05);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缺氧模型组TGF-β_1含量明显降低(P0.01),给予补阳还五汤干预后TGF-β_1含量升高(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F-β_1和Smad4 mRNA表达下调(P0.05),经补阳还五汤治疗后TGF-β_1和Smad4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p0.05),补阳还五汤干预后N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在缺氧条件下补阳还五汤促进成熟新生血管形成,其机制与激活TGF-β_1/Smad4信号进而启动下游N-Cadherin蛋白合成,形成细胞间紧密连接有关。  相似文献   

2.
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血管新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急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和尼莫地平组,给予不同处理,给药7d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脑缺血区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及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情况,同时评价动物神经功能。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能改善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MVD显著升高,并增强VEGF和bFGF的表达。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促进急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血管新生,增强脑组织VEGF和bFGF的表达,可能是其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三脉血注射液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脉血注射液对新生血管形成的促进作用 ,从而为其应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利用大鼠主动脉段的离体培养 ,内皮细胞从动脉段切口处向外生长 ,形成具有分支结构的微血管样结构 ,于不同时间 ,在倒置显微镜下计数微血管样结构的数量 ,即能动态、定量的反映微血管生长的情况。结果 三脉血注射液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均可产生特异性的血管生成作用 ,明显促进血管生长 ,明显增加新生毛细血管数目 (P <0 .0 1)。二者相比 ,前者促进血管生长作用强于后者 ,还可使血管新生作用提前 (P <0 0 1)。bFGF组对毛细血管的新生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P <0 .0 1) ,而三脉血组未发现此效应 (P >0 .0 5 )。结论 三脉血注射液对新生血管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其效应优于bFGF。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左室非梗死区心肌微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主干造成心肌梗死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及补阳还五汤低、中、高剂量组,加上假手术组,共5组,每组12只。补阳还五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9.25、18.5、37 g/(kg.d)给予补阳还五汤水煎剂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0.2 mL/10 g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12周后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Ⅷ因子的表达,Westren blot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和不同剂量补阳还五汤组血管密度和VEGF-C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01);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VEGF-C的表达与假手术组相当(P〉0.05),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VEGF-C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促进心肌梗死后大鼠左室非梗死区血管新生,并且呈剂量依赖性,补阳还五汤促血管新生作用可能与升高VEGF-C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缺氧凋亡的作用,以及对神经元缺氧过程p53、p2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Daniel方法建立神经元缺氧凋亡模型,加入补阳还五汤药物血清,应用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元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流式细胞仪检测p53和p21的表达。结果:补阳还五汤显著抑制缺氧导致的神经元凋亡,下调p53和p21基因的表达。结论:补阳还五汤对神经元缺氧凋亡有抑制作用,p53和p21基因表达下调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血管源性脑水肿(vasogenic brain edema,VBE)的应激治疗作用。方法 (1)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参附生脉汤治疗组(阳性药对照);(2)采用腹腔注射去氧肾上腺素制成血管源性脑水肿动物应激模型,中药治疗组造模前2h灌胃相应中药复方,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造模前2h灌胃等体积温开水。于造模后30min和3h分别观察大鼠的血糖、肛温、血压等指标变化;造模后30min及3h各处死大鼠,断头取脑,测量脑组织干湿重,计算出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测量其血浆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相应的症状,说明大鼠血管源性脑出血模型造模成功。补阳还五汤组及参附生脉汤组的血压显著低于模型组的血压,补阳还五汤组血压也显著低于参附生脉汤组(P0.01)。补阳还五汤组与参附生脉汤组血糖与肛温显著低于模型组(P0.001);补阳还五汤组的脑组织含水量低于模型组及参附生脉汤组(P0.05)。补阳还五汤组可降低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组对血管源性脑水肿的抗应激干预治疗效果显著,其作用机理是通过降低应激反应引起的血糖升高、降低血压、减轻大鼠脑水肿等环节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启庭  崔寒尽  周华军  杨阿莉  唐涛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770-1771,1795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是否通过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促进血管新生,为治疗脑出血探索新的思路。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组,模型组,多西环素组,补阳还五汤+多西环素组(联合组)。用Ⅶ胶原酶脑内立体定位注入小鼠右侧基底节内复制小鼠脑出血模型,14d后断头取脑,制成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的标志蛋白vWF,计数阳性微血管数。结果模型组阳性微血管数明显高于多西环素组;补阳还五汤组阳性微血管数明显高于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阳性微血管数明显高于联合组。结论抑制MMPs活性将阻抑血管新生,补阳还五汤通过调节MMPS活性促进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5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12周后处死。取斑块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斑块破裂出血情况;取冰冻斑块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评估血管密度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及蛋白印记测定血中及斑块内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情况。[结果]补阳还五汤组斑块破裂数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斑块内b FGF、PDGF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具有稳定易损斑块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斑块内b FGF、PDGF表达,促进血管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9.
张运克  杨广华 《中医杂志》2011,52(7):589-59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SCs移植组(MSCs组)、补阳还五汤联合MSCs移植组(联合组),每组12只。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SCs组、联合组从尾静脉注入MSCs,联合组并给予补阳还五汤,给药10天后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MSCs组与联合组均能上调大鼠脑组织bFGFmRNA表达水平,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表达明显高于MSCs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MSCs移植能通过上调脑组织bFGFmRNA表达水平,促进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FGF基因表达而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益气活血中药补阳还五汤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新生血管内皮整合素αvβ3和整合素β3亚基表达的影响,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组、活血组、益气活血组(补阳还五汤),通过立体定位向脑内苍白球注入Ⅶ型胶原酶0.5 U建立脑出血模型。假手术和模型组灌服蒸馏水,余各组灌服补阳还五汤及其益气组分、活血组分药物。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并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检测各组术后3、7、14、21、28d各时点血肿周围新生血管内皮整合素αvβ3和整合素β3亚基的时空表达。结果 除假手术组,各组新生血管内皮整合素αvβ3和β3亚基的表达趋势大致相近,7d时各组表达达到高峰,益气活血组高峰延长至14 d,且各时点的表达较模型组增高(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通过益气活血作用,能调节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新生血管整合素αvβ3和β3亚基的表达;通过参与脑出血后的血管新生,影响微血管系统重建,从而达到修复损伤组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凝血酶时间(TT)为指标,用添加法比较不同浓度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和凝胶分离液抗凝作用的影响。结果:添加草酸铵浓度在1.8~21.3mg/ml范围内,对固形物含量15.8~31.6mg/ml的提取液和14.6~29.1mg/ml的凝胶分离液的TT值增加成正相关。结论: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凝胶分离样品的抗凝作用均有增强作用,随提取液浓度降低影响增大,而随凝胶分离液浓度增大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12.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中医角度探讨“软系”疗法的科学性,探求“软系”疗法疗效显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1995-2001年中药内治、外治疗法及针灸治疗黄褐斑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5.
大黄素对急性胰腺炎胰腺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中药大黄素对大鼠急性胰腺炎治疗前后胰腺组织细胞转化因子β1(TGFβ1)的表达、DNA合成及总蛋白含量的影响,从胰腺再生角度探讨大黄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雨蛙肽(caerulein)腹腔注射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并于大黄素治疗前后6、24、48、72及96h处死大鼠。同时应用RT-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胰腺组织TGFβ1mRNA表达,同位素体外掺入法测定胰腺组织DNA合成以及Lowry′s法测定胰腺组织总蛋白含量。结果大黄素治疗后血清淀粉酶显著下降。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炎诱导后6h未见TGFβ1mRNA表达。TGFβ124h后出现表达,72h时达高峰。大黄素治疗后6h即可检测到TGFβ1mRNA表达,且24、48h时表达均较非治疗组显著增强,并于48h时达最大值。同时胰腺炎诱导后72h,胰腺组织DNA合成显著下降,大黄素治疗后96hDNA合成明显增加,胰腺炎诱导后48h胰腺组织总蛋白含量下降,大黄素治疗后96h显著增加。结论大黄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因子TGFβ1基因表达增强,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刺激多种细胞外基质成分合成,增加胰组织DNA合成和蛋白含量,参与胰腺细胞修复、再塑过程。  相似文献   

16.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量微生物法对丁胺卡那霉素(AMK)单用及AMK与苯唑青霉素(OXA)合用后,兔体内AMK血药浓度进行测定;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OXA对AMK的药动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诸病源候论》对皮肤病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诸病源候论》在皮肤病方面的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 ,该书着重讨论了皮肤病的命名、分类、病因病机 ,并阐发了《内经》“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理论和预防为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左归丸对先天肾虚仔鼠发育过程中皮肤内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索补肾填精法在生长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只雌雄比例为2∶1的大鼠进行配对,复合应激法刺激孕鼠构建先天肾虚仔鼠模型,根据将孕鼠处理方式不同,分为正常组,肾虚组,左归丸低、高剂量组(2,8 g·kg-1).正常组不造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肾虚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缓冲盐对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及其游离药物能力的影响,并对阿魏酸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缓冲盐(Na2HPO3-NaH2PO3)平衡的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结果:该法在0.56~2.8 μg· 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精密度小于1.1%。缓冲盐平衡后的大孔吸附树脂对脂质体的吸附作用均有所降低,且不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对阿魏酸的吸附能力。其中HPD450对空白脂质体的回收率在97.2%~100.8%,平均回收率为98.1%。结论:缓冲盐可提高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及游离药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