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insulinoma-associated protein 1,INSM1)在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INSM1、Syn、CgA、CD56在肺小细胞癌(26例)、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23例)、肺类癌(23例)、肺腺癌(72例)及肺鳞癌(52例)中的表达。结果(1)INSM1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总阳性率为87.5%,显著高于肺腺癌(2.8%)和肺鳞癌(1.9%)(P<0.0001)。(2)INSM1在肺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中的敏感性分别为88.5%和78.3%,与Syn(88.5%和82.6%)及CD56(88.5%和78.3%)相似,显著高于CgA(57.7%和39.1%)(P<0.0001);INSM1在肺类癌中的敏感性为95.6%,与传统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组化标志物(Syn、CgA、CD56)相似(P>0.999)。(3)INSM1在肺腺癌和肺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8%和1.9%,与Syn和CgA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显著高于CD56(P<0.05)。(4)在37℃1 h孵育一抗,INSM1在小细胞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肺类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4.6%、52.2%和30%;在4℃孵育一抗过夜,INSM1在三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8.5%、78.3%和95.6%;一抗在4℃孵育过夜条件下,INSM1阳性率均高于37℃1 h的孵育条件。在4℃过夜和37℃1 h两种不同孵育条件下,小细胞癌的检测结果一致性为0.8354,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为0.2868,肺类癌为0.0390。结论INSM1是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比较可靠的标志物,在4℃过夜条件下孵育一抗的检测结果比较可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insulinoma-associated protein 1,INSM1)在子宫颈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SCCC 18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32例、子宫颈腺癌24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INSM1、CD56、Syn、CgA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INSM1在SCCC、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子宫颈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94.4%(17/18)、3.1%(1/32)、4.2%(1/24)。CD56、Syn、CgA在SCCC中的阳性率分别83.3%(15/18)、77.8%(14/18)、50.0%(9/18)。CD56、Syn在三种不同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A在子宫颈非神经内分泌癌中无表达。结论INSM1在SCCC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用于SCC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NKX2.2蛋白在胃肠胰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胃肠胰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中NKX2.2、Syn及CgA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NKX2.2蛋白阳性定位于细胞核,在7个原发部位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4例正常胰腺胰岛细胞中弥漫强阳性表达, NKX2.2、Syn及CgA在小肠、直肠及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总阳性率分别为100%、100%、46.7%;NKX2.2在前肠、中后肠的阳性率分别为30%和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9,P=0.001)。 NKX2.2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分级、肿瘤最大径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NKX2.2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在诊断小肠、直肠及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上明显优于CgA,联合检测NKX2.2、Syn、CgA可提高小肠、直肠及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2010年第4版《世界卫生组织(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对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erine neoplasm,NEN)的命名、分类和分级作了修订[1],2011年4月"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共识"[以下简称"中国共识(2011版)"]发表[2],成为统一我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GEP-NEN)病理诊断名称、分类和分级以及规范GEP-NEN病理诊断报告的指导性意见.自WHO NEN分类修订、"中国共识(2011版)"发表以来,国内外陆续发表了一些关于GEP-NEN的相关研究报道,这些研究结果对人们进一步认识GEP-NEN的临床病理特点、完善分类和分级系统,更全面地规范GEP-NEN的诊断和治疗,提高GEP-NEN总体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网状纤维染色和P504S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SPTP)和胰腺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endocrine neoplasm,PEN)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网状纤维Gomori法对10例SPTP和6例PEN进行染色;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P504S、CD10、PR、vimentin、Cg A、CD56、Syn在二者中的表达。结果 SPTP组网状纤维染色显示假乳头纤维血管轴心阳性,勾勒出管腔扩张的小血管形态;PEN组网状纤维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巢周围血窦分割阳性,勾勒出相互吻合的毛细血管网。P504S、vimentin、CD10、PR、Cg A、CD56、Syn诊断SPTP的敏感性分别为60%、100%、80%、90%、20%、80%、80%;特异性分别为100%、83.3%、83.3%、66.7%、33.3%、16.67%、16.67%。P504S、vimentin、CD10、PR在SPTP组中的阳性率均高于PEN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检测P504S、vimentin、CD10、PR在SPTP组阳性率亦显著高于PEN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g A、CD56、Syn在二者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状纤维染色可以直观简便的鉴别两组肿瘤;联合检测P504S、vimentin、CD10、PR也可以有效的鉴别SPTP和PEN,且P504S诊断SPTP的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原发性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的组织病理学形态及诊断。方法观察25例子宫原发性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5例子宫原发性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患者年龄24~72岁,平均44岁。临床表现多为阴道流血或占位性病变。组织学上示84%病例具有神经内分泌特征性结构,电镜观察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小细胞型和大细胞型神经内分泌癌的细胞核特征典型,核分裂象≥20/10 HPF(64%)、10~20/10 HPF(28%)及10/10 HPF(8%),常伴凋亡(72%)及坏死(92%)。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3例,复合性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5例(合并CIN3级1例、鳞癌1例和腺癌3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4例,复合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3例(合并鳞癌2例、腺癌1例)。Syn阳性率96%(24/25),Cg A阳性率70.5%(12/17),CD56阳性率78.6%(11/14),CKpan阳性率76.9%(10/13),CKpan染色呈核旁点状或线性阳性,Ki-67增殖指数60%~90%。13例行根治术并辅以化疗,5例患者2年内死亡。结论子宫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少见,与消化道和肺系统的命名一致,诊断参数标准稍有差异,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术后辅以放、化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神经内分泌标志物、CKpan及TTF-1与TNM分期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两步法检测90例SCLC组织中NSE、Cg A、Syn、CD56、CKpan及TTF-1的表达,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TNM分期,电话随访计算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 90例SCLC中多数为老年男性,男女比为5∶1,中位年龄64岁,其中Ⅰ+Ⅱ期21例,Ⅲ期30例,Ⅳ期39例。SCLC中NSE、Cg A、Syn、CD56、CKpan及TTF-1的阳性率分别为83.3%、70%、65.5%、86%、92.2%和81.1%。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TTF-1、NSE的表达与TNM分期及患者生存期相关(P<0.05);TTF-1阳性组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与TTF-1阴性组(5.5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NSE阳性组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与NSE阴性组(11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TNM分期中Ⅰ+Ⅱ、Ⅲ和Ⅳ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个月、9个月和4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TTF-1表达和TNM分期是影响SCLC 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SCLC多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多数表达CKpan和TTF-1;其中TTF-1表达与SCLC的预后呈负相关;NSE表达与预后呈正相关;TTF-1表达和TNM分期是影响SCLC OS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子宫颈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法对18例SCCC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18例SCCC患者年龄30~69岁,平均40岁。SCCC患者临床表现均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妇科检查:子宫颈肿块或子宫颈糜烂。组织学特征:SCCC肿瘤细胞小而一致,可呈圆形似淋巴细胞,但较淋巴细胞大,或呈雀麦形,或部分呈短梭形,细胞质少,境界不清,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深染,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通常表达CKpan,并不同程度地表达Syn、NSE、Cg A、CD56和p16。原位杂交:检测4例肿瘤细胞HPV 16/18阳性。超微结构:肿瘤细胞内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随访10例SCCC,6例患者2年内死亡。结论 SCCC属神经内分泌癌,是子宫颈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其发生可能与HPV 16/18感染有关。CKpan、Syn、Cg A、NSE和CD56是SCCC的免疫标志物,有利于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 endocrine neoplasms,PNEN)与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tumor of pancreas,SPT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分析联合应用免疫组化标记β-catenin、E-cadherin及CD10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3月~2017年2月经明确诊断的53例PNEN和40例SPTP,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免疫标志物β-catenin、E-cadherin、CgA、Syn、CD56、CD10、CK在两组肿瘤中的表达。结果 PNEN和SPTP的病理学形态有重叠,β-catenin在PNEN中均为细胞膜、细胞质阳性,而在SPTP中则为细胞核阳性;E-cadherin在PNEN中为细胞膜、细胞质阳性(100%),而在SPTP中均显示细胞膜表达丢失;CD10在SPTP中的阳性率为100%(40/40),在PNEN中不表达。CgA、Syn、CD56、CK在PNEN及SPTP均有不同程度表达。结论β-catenin、E-cadherin及CD10阳性对PNEN和SPTP的鉴别诊断具有特异性,是较有价值的免疫组化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D56在梭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37例梭形细胞肿瘤中CD56的表达,其中包括40例平滑肌肿瘤、20例横纹肌肉瘤、23例外周神经源性肿瘤及54例其它梭形细胞肿瘤。结果CD56在平滑肌肿瘤、横纹肌肿瘤、外周神经源性肿瘤及其它梭形细胞肿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7.50%(19/40)、95%(19/20)、95.65%(22/23)、24.07%(13/54)。横纹肌肿瘤、外周神经源性肿瘤中CD56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平滑肌肿瘤及其他梭形细胞肿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平滑肌肿瘤中CD56的阳性率与其它梭形细胞肿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1);横纹肌肿瘤中CD56的阳性率与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 CD56在外周神经源性肿瘤和横纹肌肿瘤中的敏感性高,可以作为一项有效的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胰高增殖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ET G3)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对其预后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诊断的胃肠胰NET G3病例60例,总结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并进行生存相关的数据分析。同时收集2018年该院诊断的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NEN)157例,比较各级NEN的发病比例。结果60例胃肠胰NET G3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13~80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胰腺原发最多见(48%,29/60),手术清扫病例中淋巴结转移比例达9/16,远处转移达41%(18/44),其中肝脏为最常见的转移部位(36%,16/44)。2018年该院诊断的胃肠胰NEN中,NET G3所占比率最低(7%,11/157)。显微镜下NET G3具有典型的分化好/中等的神经内分泌瘤病理形态特征,核分裂象计数病例之间差异显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大部分肿瘤细胞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生长抑素受体2在60%病例中表达(12/20),Ki-67阳性指数平均值在30%~40%,不同病例之间Ki-67阳性指数差异显著(18%~80%)。胃肠胰NET G3总体生存时间为43个月,无病生存时间为12个月。结论胃肠胰NET G3是最少见的一类NEN,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较好。胃肠胰NEN的病理分类及分级能帮助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并准确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颈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MAN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子宫颈MANEC进行免疫组化和HPV分子分型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52岁,因阴道异常出血、流液数天入院。MRI提示子宫颈占位,行残余子宫颈、双侧附件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镜检:瘤组织由神经内分泌癌及原位腺癌两种成分构成,两种成分位于同一病变的不同区域,且均 30%。免疫表型:神经内分泌癌区域Syn、Cg A、CD56和p16均阳性;原位腺癌区域p16、CK7、CK20和CDX-2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60%。两种组织均呈HPV18型阳性。结论子宫颈MANEC较为罕见,病理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表型,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insulinoma-associated protein 1,INSM1)在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学和细胞学样本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INSM1在193份活体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标本及80份细胞学标本中的表达,其中包括:肺小细胞癌(42份)、肺大细...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NSE和嗜铬素A在胃肠胰神经内奋泌细胞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发现:NSE在肿瘤组阳性率为90.9%,嗜铬素A为60.6%;而在正常细胞组,NSE阳性率32.4%,嗜铬素A为100%。我们认为NSE和嗜铬索A对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都具有特殊的意义,联合应用能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84例DLBCL组织中PD-1、PD-L1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84例DLBCL中肿瘤细胞PD-1、PD-L1阳性率分别为1. 63%、43. 48%;微环境细胞PD-1、PD-L1阳性率分别为11. 41%、26. 09%。肿瘤细胞及微环境细胞PD-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Hans分型、CD5、EBER、ALK以及CD30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 0. 05)。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non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non-GCB)型DLBCL肿瘤细胞(47. 55%)及微环境细胞(31. 47%)中PD-L1的阳性率高于生发中心B细胞样(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GCB)型DLBCL肿瘤细胞(29. 27%)及微环境细胞(7. 32%)(P均0. 05); EBV+DLBCL肿瘤细胞(75. 00%)及微环境细胞(58. 33%)中PD-L1的阳性率高于EBV-DLBCL肿瘤细胞(40. 74%)及微环境细胞(24. 07%)(P均0. 05); CD30+DLBCL(66. 67%)微环境细胞中PD-L1的阳性率高于CD30-DLBCL微环境细胞(27. 00%)(P=0. 005)。结论 PD-L1在non-GCB型以及EBV+DLBCL肿瘤细胞及微环境细胞中有更高的阳性率;且PD-L1在CD30+DLBCL微环境细胞中有更高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MANE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61例胃MANEC的临床病理资料,重新阅片及免疫组化检测,并进行随访。结果光镜下所有肿瘤均由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两种成分构成,且两种成分各占比例均30%。免疫表型:腺癌成分CK、CEA均阳性,神经内分泌成分15例Syn、CD56、CgA均阳性;20例CgA、Syn均阳性,CD56阴性;24例CD56、Syn均阳性,CgA阴性;2例CD56、CgA均阳性,Syn阴性。61例中5例失访,18例健在,38例死亡。结论胃MANEC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预后较差,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可做出准确诊断,并对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原发性浅表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以寻找浅表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合适的诊断标志物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原发性浅表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方法检测嗜铬粒素A(Cg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CD56、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角蛋白AE1/AE3、CK34βE12及CK10/13在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中的表达.结果 原发性浅表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发病率占同期浅表食管癌的4.8%(15/312).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平均生存时间23.7个月.1、2和5年生存的分别有10、5和1例.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NSE、突触素、AE1/AE3均为阳性,CD56阳性14例,TTF-1阳性9例,CgA阳性8例,CK34βE12阳性1例,CK10/13均为阴性.结论 原发性浅表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恶性度高,进展快速,预后很差.建立在放化疗联合外科切除基础上的系统性治疗或许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NSE、突触素、AE1/AE3、CD56、TTF-1、CgA在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中的高表达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学诊断共识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是一组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许多器官和组织,包括胃肠道、胰腺、胆管和肝、支气管和肺、肾上腺髓质、副神经节、甲状腺、甲状旁腺以及其他部位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其中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最常见,约占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55%~70%.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肺和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为5.25/10万,比30年前增高约5倍[1].发病率的增高固然与临床诊断手段的进步有关,但实际发病率也的确在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